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96).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The Authors.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Attachment interview for adul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Van IJzendoorn, M. H. (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A review of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 12, 76-99.
Van IJzendoorn, M. H. (1995).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parental responsiveness, and infant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387.
Simonton, D. K. (1983).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ereditary monarchs: Genetic, role-modeling, cohort, or socio-cultural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354-364.
研究恆河猴的科學家索米曾經發現,那些在養母身邊長大的母猴,會繼承養母的養育風格——她自己經歷過怎樣的養育,就會怎樣養育自己的後代。
那麼,人呢?
很多研究發現,養育風格的確是會“代代相傳”的。這裡面有基因傳遞的原因,也有“榜樣示範”的作用。而且有研究顯示,榜樣作用比基因傳遞更重要。
舉個例子,暴力就是一個很容易被傳下去的東西,那些小時候不幸被虐待過的孩子,長大後虐待自己小孩的風險就高過普通人群。
然而,有一點是確定的。高風險,絕不意味著“註定如此”,只意味著“要多加小心”。
生而為人,我們有能力超越我們的曾經。那些不幸生於糟糕原生家庭的人,完全有機會成為最溫暖的父母。
關鍵,就在“重新反思自己的童年生活”上。
1985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瑪麗·梅因(Mary Main)和合作者一起,開發出了一個研究成人對自己童年依戀看法的工具——“成人依戀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接受訪談的人會被問到一系列問題,譬如:
·能用五個形容詞描述一下自己小時候跟父親/母親的關係嗎?為什麼選擇這個詞,能不能用一段往事來解釋你的選擇?
·你感覺和誰更親近,父親還是母親?為什麼?
·你覺得你與父母的關係如何影響了你現在的個性?
·當你還小時,覺得沮喪難過,你會做什麼?
·你在童年時失去過重要的人嗎?
·你的父母會威脅你嗎,任何方式都算,開玩笑一樣說的也算……
回答完畢後,訓練有素的研究者就會分析整個訪談的文字內容。
回答者的具體童年經歷並不那麼重要。關鍵在於,回答者怎樣看待、怎樣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有沒有將父母美化理想化?是否對父母仍然懷有不能釋懷的怨恨?講述時是否連貫?
根據以上標準,大人們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拒絕型”。
拒絕型的人,會降低依戀關係的重要性,拒絕承認童年與養育經歷對自己性格有影響。他們還往往會美化自己的童年,籠統地說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不錯,但卻難以回憶起具體的正面例子,有時候說出來的例子又不支援自己的描述。
有的拒絕型人會說自己記不起童年的事。然而,如果問到與父母依戀無關的童年事件,他們卻能記得。
拒絕型人是靠逃避來解決舊傷的人。他們儘量讓自己不注意依戀相關的事,然而,這種逃避讓他們也往往無視孩子發出的依戀訊號。在孩子想要靠近尋求安慰時,拒絕型人會逃離,因為孩子的行動勾起了他那些不愉快的回憶。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拒絕型人完全無法共鳴。
在逃避舊傷的同時,他們也逃離了孩子。結果是,拒絕型人,容易養出迴避型不安全依戀的孩子。
第二類,是“糾結型”。
糾結型的人,對父母抱有明顯的憤怒,或依然有許多不能釋懷的困惑。他們講述時往往跳躍,不連貫,想到哪說到哪,缺乏順序。他們常常說一些無意義的詞,也常有特別長的句子。容易離題。也容易說個沒完沒了。
糾結型的人,是依然被舊傷深深困擾著的人。
回憶總是忽然而至,將他們捲回過往。往事常常閃回,以至於他們會忽略了當下的現實。過去佔據了太多他們的認知資源,以至於難以處理當下的對話。
糾結型人會花很多時間專注在自己的過往回憶上,結果就是,糾結型人給孩子的反饋,不是基於孩子的感受和行動,而是基於自己的回憶。於是他們對孩子的反應會有點隨機——有時在走神,有時很憤怒,有時又過度體貼過度呵護,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給了太多反應。有時能與孩子的負面情感共鳴,有時又會一味說教。孩子因此會覺得無所適從。
糾結型人,容易養出焦慮型不安全依戀的孩子。
第三類,是“自主型”。
自主型人是真正理解了自己往昔的人。
自主型人可以有很好的童年,也可以有很糟糕的童年,無論哪種,他們現在已經能開明地看待自己的童年依戀經歷,承認那段經歷對自己的影響。他們講述時連貫,情感平和,不會對自己的過去充滿憤怒,也不會特意隱瞞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
所謂“與過去和解”,就是大腦不再一次次將你拉回到過去的創傷裡,或者大腦不再頑固地豎起針對過去創傷的防禦牆,不再不顧現狀,一味堅持舊日的適應模式。
因為擺脫了舊日的陰影,現在才能獨立自主。
自主型人更能從孩子的視角體會孩子的需要,不會因為孩子的焦慮而感到受威脅,也不會被孩子的負面情緒勾起自己的痛苦。自主型人能跟孩子的正負面感受共鳴,能接受孩子的獨特個性,能理解孩子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也願意在孩子有需要時,為孩子做出調整。
自主型人,是很棒的父母,可以養出安全依戀的孩子。
有些人遇到了很好的父母,直接就與父母形成了安全依戀。有些人,則沒有這樣的幸運。
然而,即使童年沒有安全依戀的物件,在長大後,透過心理治療,或者透過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依戀,依然可以得到“獲得性安全依戀”。
當我們能清晰地認識自己的童年,清晰地意識到童年生活如何影響現在,這就是邁向“獲得性安全依戀”的重要一步。
理解了自己的過去,也就明白了自己的將來。
過去仍會不時閃現,但你可以平靜地看著回憶襲來,看著回憶退去。過去的耳語聲再也無法束縛你,你可以根據現在的真實狀況,決定自己的行動。
山長水遠,海闊天空。即使是當初被錯待過的孩子,長大後,也可以自由。
參考資料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96).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The Authors.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Attachment interview for adul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Van IJzendoorn, M. H. (1992).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A review of studies in non-clinical populations. Developmental Review, 12, 76-99.
Van IJzendoorn, M. H. (1995).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parental responsiveness, and infant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3), 387.
Simonton, D. K. (1983).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ereditary monarchs: Genetic, role-modeling, cohort, or socio-cultural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35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