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滿媽0715
孩子哭,就是在表達他的需要。是他在跟你說話。一直說卻沒有迴應,孩子的需要就一直未曾得到滿足。尤其是家裡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 他假哭很可能是覺得自己沒有收到足夠的關注 用哭聲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 並告訴他爸爸媽媽是非常愛你的!即使此刻沒有全身心關注你 爸爸媽媽也是全心愛你的!
孩童時期得到即使滿足的孩子才能在愛和安全的環境中成長 而不會成為一個匱乏的人!
-
3 # 小H嗨皮
孩子無論是假哭或真哭,這本身就告訴家長:我不爽,我沒有達到目的,所以我要鬧。
孩子透過這一種方式來發洩是沒有問題的,作為家長遇到這一種情況最明智的是既不要去說破他,我知道你在假哭什麼的,又不要過多關注他。
如果你一定想說一點什麼,那麼不妨很淡定地呆在他面前,輕輕說:媽媽(爸爸)知道你有一些委屈想要發洩,你就盡情去發洩吧,不要理我,我會安靜地陪著你的。
一般不到幾分鐘,他們就不會再繼續了。
-
4 # 嗨呀你這個人真無聊
1.淡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當發現孩子假哭,是為了獲得某個東西的時候,孩子的無理取鬧行為,就需要你及時忽視,當做什麼也沒有發生,當寶寶發現自己的這個方法不奏效的時候,他們就會慢慢地放棄這種假哭的方法。
2.多給孩子關愛
孩子假哭是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所以,家長們在忙自己的工作和事情之餘,要多給孩子帶來關愛,留出一定的時候和孩子一起玩玩遊戲,一起享受下親子時光,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他們就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來博得你的關注了。
-
5 # 阿土婆
當家長髮現孩子假哭的時候,常常會比較焦慮,一是孩子假哭,伴隨著大聲的哇哇叫,父母會覺得心煩意亂。二是不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假哭或者是孩子真的哪裡不舒服。
1.首先,父母要認識到孩子假哭是因為孩子已經漸漸的長大,有了自我的意識,需要引起別人的關注,他希望成為世界的焦點,所以會用這種假哭的方式來吸引人,因為知道哭的時候父母會關注他。
2. 其次,父母不要讓孩子養成用假哭來威脅大人的習慣。如果養成這樣的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養成。
3. 最後,家長如果是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有給孩子充分的擁抱,關愛,以及有跟孩子一起玩耍的時間,那麼其他時間,確認孩子沒有特別的問題,的確是用假哭來吸引注意力的話,家長可以用適當的方式迴避,比如用玩具或者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會停止假哭。
-
6 # 嘟嘟寶貝
假哭是孩子為了達到目的所用的一種手段,很多家長應該遇到過。
我帶著嘟嘟上街,他看到糖葫蘆,指著說,我要吃糖葫蘆。我說,糖太多了,不能吃。他就會張大嘴"啊…",大聲哭叫,我不理他,繼續走,走沒多遠他停下不哭了,看看臉上,一滴淚也沒有。
在家裡要看手機,不給看,也大聲哭幾聲,仍然不給看,自己不哭了,轉身去玩別的。
有句老話叫"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都很聰明,知道哭鬧會引起大人的注意,或者會使大人滿足自己,所以當他們想要什麼時,或想達到什麼目的時,就會假哭。
如果孩子一哭馬上滿足他,那就是告訴他,哭是有效的武器,好了,下次還要哭。
我媽對嘟嘟就是這樣,只要嘟嘟一哭,馬上就是"好好好,行行行",無條件滿足。我說不能這樣,你越這樣他下次哭得更厲害。要有原則,不行就是不行,哭也不行。
對於孩子的假哭,如何處理,要看情況和原因。
如果孩子是不合理要求,不能因為哭而滿足。一是要平靜的拒絕,並堅持。
二是告訴孩子拒絕的原因,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道理還是要講。
如果孩子假哭是想讓爸爸媽媽安慰一下。也就是求抱抱,那麼不妨擁抱孩子,給予孩子溫柔的安慰,陪伴孩子。
教孩子學會溝通。有時孩子假哭,是想要什麼,但是不懂表達,就故意假哭,要告訴孩子,可以向父母提要求,要明確自己要幹什麼,不要用哭來表達。有時嘟嘟假哭我會告訴他,你哭我們不知道你想做什麼,你要說。
-
7 # Yoxi媽咪愛分享
假哭,要分幾種情況。
如果是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
如果是需要你的愛,那就要滿足。
如果是無理要求,需要教育。
但是,不管哪種情況,都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心中想法,只通過哭來要求任何東西是不合適的,要告訴他們,有要求就說出來,我們一起來商量,一上來就哭不能解決問題。你的要求家長並不是全部不允許,所以也不需要哭,實在不同意,你也不需要哭,因為反正做不到,對不對?
孩子哭,先蹲下來,安撫他們,摸摸頭,或者拍拍背,要他們慢慢說出自己的要求吧。不管“假”不“假”。
回覆列表
面對寶寶明顯的假哭,媽媽則要處理得當。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寶寶的“圈套”。傳統的做法是對這種無理的哭鬧置之不理,而現在我們更多主張以人性化的養育方式來滿足寶寶的心理需要。寶寶之所以會無理取鬧地哭鬧或假哭,很多時候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注意力,想從媽媽那裡得到一點心理安撫。這時媽媽們不要吝嗇你溫暖的懷抱。多抱抱他親親他,讓他知道媽媽愛他。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嬰兒時期得到的滿足越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越有自信,越樂觀,也越願意接受各種挑戰。
但如果父母用打罵或“兇他”的方式來回應寶寶的哭鬧,那麼一方面會對寶寶的心理成長會有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可能會固化他的不良行為。隨著寶寶的成長,他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即使得到的是負面的關注,也比被父母忽視好。久而久之,父母會經常看到孩子與自己“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