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踏入社會,要面對自己的時候。
(轉自世界地理:波特蘭俄勒岡州)
總有人見到你會問道,現在在幹嘛啊?我回答說,上大學。一般這個時候別人總會發出感慨,“上大學好啊,還是上學的時候好,自由清閒,又沒什麼壓力。”我總會答:“是啊,我也這麼覺得。”
但是我這麼回答並不是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只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我內心想的是,我仍然覺得自己壓力很大,我很累很忙,大學根本沒有說的那麼輕鬆。我還要考研,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在我要不要放棄和我還要不要堅持下去之間掙扎著。
目前仍然處於備戰考研的狀態。但是抱著要做兩手準備的我,去了校招的宣講會。既然在宣講會,大家都差不多是一個學校的,能力應該也都相差無幾,而且我內心總有種想法,那就是,我應該還是不錯的吧,我是別別人強一些的吧。去應聘了幾家公司,很多公司都是先筆試,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在第一環節——筆試的時候就被刷掉了。我仍然抱有一絲心理,覺得我只是沒有看書,我只是沒有做好準備,我只是不認真。
後來又去了一家公司面試,這次第一環節是直接就面試了。甚至面試完我都覺得自己還不錯,然而結果是,杳無音信,石沉大海。
我還有什麼藉口可以找呢?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厲害。
這大概同傳播學中的“第三人效應”相類似。只不過,“第三人效應”是說人們傾向於高估大眾媒介對他人的認知和行為的影響;具體來說,勸服傳播所面對的受眾會認為,這種勸服對他人比對自己有更大的影響。我高估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更強,自己與別人是不同的。
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那麼一點點高估,我心中對於未來仍然充滿著希望或者說是幻想。我希望生活不會將我擊倒,我認為,我可以做的更好、更努力,我可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唯有付諸實踐,才可以讓自己做到不高估自己。
最後,放一張治癒系女神gakki的圖,希望她也能治癒你和我,讓我們仍有力量繼續行走下去!
當我開始踏入社會,要面對自己的時候。
(轉自世界地理:波特蘭俄勒岡州)
總有人見到你會問道,現在在幹嘛啊?我回答說,上大學。一般這個時候別人總會發出感慨,“上大學好啊,還是上學的時候好,自由清閒,又沒什麼壓力。”我總會答:“是啊,我也這麼覺得。”
但是我這麼回答並不是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只是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我內心想的是,我仍然覺得自己壓力很大,我很累很忙,大學根本沒有說的那麼輕鬆。我還要考研,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在我要不要放棄和我還要不要堅持下去之間掙扎著。
目前仍然處於備戰考研的狀態。但是抱著要做兩手準備的我,去了校招的宣講會。既然在宣講會,大家都差不多是一個學校的,能力應該也都相差無幾,而且我內心總有種想法,那就是,我應該還是不錯的吧,我是別別人強一些的吧。去應聘了幾家公司,很多公司都是先筆試,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在第一環節——筆試的時候就被刷掉了。我仍然抱有一絲心理,覺得我只是沒有看書,我只是沒有做好準備,我只是不認真。
後來又去了一家公司面試,這次第一環節是直接就面試了。甚至面試完我都覺得自己還不錯,然而結果是,杳無音信,石沉大海。
我還有什麼藉口可以找呢?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厲害。
這大概同傳播學中的“第三人效應”相類似。只不過,“第三人效應”是說人們傾向於高估大眾媒介對他人的認知和行為的影響;具體來說,勸服傳播所面對的受眾會認為,這種勸服對他人比對自己有更大的影響。我高估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認為自己更強,自己與別人是不同的。
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那麼一點點高估,我心中對於未來仍然充滿著希望或者說是幻想。我希望生活不會將我擊倒,我認為,我可以做的更好、更努力,我可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狀態。唯有付諸實踐,才可以讓自己做到不高估自己。
最後,放一張治癒系女神gakki的圖,希望她也能治癒你和我,讓我們仍有力量繼續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