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舞臺上演員穿袍、官衣,頭上戴盔頭,腳穿厚底靴,加上腰間掛玉帶,這是相互配套的。尤其玉帶,是穿蟒袍或官衣的標配,古人系衣帶是為了束身,都是帶子繫腰間打結然後多出來的部分自然垂下,束身緊帶。官員上朝有時還可將笏板插在腰上。
京劇表演中,最初和現實中一樣,也是束腰軟帶,系在腰上。可是人們慢慢發現這樣使表演者顯得腰部太細,不利於刻畫帝王高官的氣派風采,某些大幅度的身段也受限,不好看,畢竟刻畫的是高官帝王不是武生之類。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現在的掛在腰間的硬帶。所以說行頭是配套的,只有表現精神失常、不修邊幅的人時才只穿蟒袍官衣不配玉帶。
另外,京劇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虛寫實,坐船、上車,下馬等等都是靠演員表演完成,現在有些新編歷史劇,演員身穿官衣蟒袍卻把把玉帶改為軟帶束腰、聽說還有改髯口為貼上鬍子,有的加上大量佈景,感覺像在看話劇、小品,以為是創新,實則是倒退。齊如山先生的《國劇藝術匯考》中就記錄: 京劇切末(相當於道具)是決不許真東西上臺的。酒杯就是假酒杯,酒壺裡也倒不出水來,這都是京劇之所以為京劇的原因,是規矩。以演員表演為首要!沒有船要讓觀眾感覺到你在船上。樣板戲時期一位不懂戲的領導非要在舞臺上弄出下雪的場景,以烘托氣氛,忘了是哪位名家了,當場發火: 舞臺上下雪了,還要我幹什麼!
扯遠了!希望利於理解玉帶懸於腰間的問題!
京劇舞臺上演員穿袍、官衣,頭上戴盔頭,腳穿厚底靴,加上腰間掛玉帶,這是相互配套的。尤其玉帶,是穿蟒袍或官衣的標配,古人系衣帶是為了束身,都是帶子繫腰間打結然後多出來的部分自然垂下,束身緊帶。官員上朝有時還可將笏板插在腰上。
京劇表演中,最初和現實中一樣,也是束腰軟帶,系在腰上。可是人們慢慢發現這樣使表演者顯得腰部太細,不利於刻畫帝王高官的氣派風采,某些大幅度的身段也受限,不好看,畢竟刻畫的是高官帝王不是武生之類。久而久之演變成了現在的掛在腰間的硬帶。所以說行頭是配套的,只有表現精神失常、不修邊幅的人時才只穿蟒袍官衣不配玉帶。
另外,京劇的一大特色就是以虛寫實,坐船、上車,下馬等等都是靠演員表演完成,現在有些新編歷史劇,演員身穿官衣蟒袍卻把把玉帶改為軟帶束腰、聽說還有改髯口為貼上鬍子,有的加上大量佈景,感覺像在看話劇、小品,以為是創新,實則是倒退。齊如山先生的《國劇藝術匯考》中就記錄: 京劇切末(相當於道具)是決不許真東西上臺的。酒杯就是假酒杯,酒壺裡也倒不出水來,這都是京劇之所以為京劇的原因,是規矩。以演員表演為首要!沒有船要讓觀眾感覺到你在船上。樣板戲時期一位不懂戲的領導非要在舞臺上弄出下雪的場景,以烘托氣氛,忘了是哪位名家了,當場發火: 舞臺上下雪了,還要我幹什麼!
扯遠了!希望利於理解玉帶懸於腰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