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鵬君Render
-
2 # 微笑的石頭人249
Passat現在的價格1.4的是189900有將近40000的優惠幅度 價格優惠後幅度很大有著好看的外觀吸引了大量的大眾粉絲 但是一月份的銷售量退出了前十名 經銷店不採取措施主要看廠家的政策 其次買Passat的仍然很多 他們根本不擔心銷售量 感覺以後會好的
-
3 # 嘟嘟嘟嘟嘟嘟寶
看來你不瞭解華人對大眾車的情懷,有句話說得好,你不買,不缺人買!還有就是咱們國家消費者維權太漫長了,而且效果也不是太理想,對於汽車製造商也就是象徵性的罰點款就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4 # 馬頭人車庫
Passat因為中保研的25%偏置碰撞測試成績不佳,導致1月份銷量排名大幅下滑,估計有不少吃瓜群眾都有種終於出了口氣的感覺。我覺得這件事挺有積極意義的,起碼讓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汽車的碰撞安全了,也讓很多人從德系車就等於安全的臆想中醒過來了。但是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Passat都處在了這樣的風口浪尖,為什麼還不抓緊生產質量更好的車重新贏得市場呢?這就要從汽車製造的層面來考慮,改變一輛汽車的安全性沒有大家想想的那麼容易。
車身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車身是怎麼造出來的?為什麼同一款車型,在國外的碰撞測試往往比國內成績好?為什麼Passat想要在短時間內改善碰撞安全成績比登天還難?這就要從焊裝車間說起。
焊裝車間是比較能體現一個工廠自動化差距的地方,一般而言像歐美日的工廠焊接大多靠機器人去完成,而亞非拉的工廠為了節約成本,人工的比重會更大。所以在這裡,焊裝車間是四大車間裡最能體現人和機器人和諧共處的地方,生產起來雖不像衝壓那樣地動山搖,但是也足夠熱鬧,甚至讓人能感受到一種大排檔般的煙火氣。那麼人和機器怎麼分工呢?當然是各自發揮優勢,人靈活體積小,但效率低焊接質量不穩定,所以就負責把零散的單件焊接成稍微大一點的總成,比如前後地板、內輪罩、防火牆、側框等等,而機器人死板體積大,但效率高焊接質量穩如狗,所以就負責把人類焊好的大總成件進一步焊接成整車車身。
這裡我們就要劃重點了,因為一旦開始把總成件拼在一起,就意味著出現“主線”這個概念了,所謂的主線就是一條流水線上停放著一臺臺半成品汽車緩緩向前移動,車子每經過一個工位完成度就會更高一點。主線就像一根中樞神經貫穿焊裝、塗裝和總裝三大車間,直到汽車下線,中間只要有任何一個工位卡殼都會影響整條生產線,所以保證主線的順利生產是汽車工廠裡優先順序最高的事情。而第一個開始把小總成往上拼的機器人就是“主線”的起點,工位編號往往都是001,這個工位往往都特別有儀式感和象徵意義,比如我原來的工作就經常和這個工位的機器人打交道,有時候會特地去拜拜它祈求主線的平安生產。
當然了,完全用人和機器來區別分線和主線並不嚴謹,比如在拼裝門蓋的分線也需要機器人來對內外板進行咬邊,在主線也需要工人進行上料,補焊和裝配調整,所以說車身車間是個人和機器和諧共處的地方。
為什麼同樣的車型不同地方生產出不同質量在大致瞭解了焊裝車間之後,我們就要討論下一個話題了,為什麼同一款車型,同樣的車身結構,在不同的地方生產會出現不同的質量表現呢?這裡要引入一個經典的質量控制模型——“人機料法環”,簡單五個字就道出了精髓。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也就是說焊裝車間裡工人、裝置、用料、工藝和環境都會影響質量。簡單舉個例子,比如A地和B地分別有兩個焊裝車間在生產同一款車身,A地的工人素質低,自動化程度低,工裝夾具爛,零件用料差,生產環境惡劣,而B地的工人素質高,自動化程度高,工裝夾具好,零件用料足,生產環境好,雖然生產出來的車身用肉眼看上去一模一樣,但B地生產出的車身尺寸誤差會更小,焊接質量會更好,內部應力集中會更合理,換句話說就是更有利於保護車內乘客的安全。
當然“人機料法環”是個特別複雜的質量控制模型,每一點都能單獨拎出來講上一期,所以不著急,咱們今天先把這個坑開了以後我慢慢填。總之大家都明白了,一個汽車工廠裡,焊裝車間是直接決定車身質量的一環,我們不能說焊裝車間是四大工藝裡最重要的,但往往車企都會特別重視焊裝車間的建設和管理,因為這裡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輛車的被動安全性。
改變安全設計非一朝一夕再回到開頭的第三個問題,為什麼Passat想在短時間內提升車身安全比登天還難?想必大家已經知道答案了。羅馬帝國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車企的製造體系也是多年演化的結構,任何一個小的更改都會是牽一髮動全身,更別說要在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了,而且這還僅限於製造層面,不包括設計層面,所以真的是難上加難。
-
5 # 國產榮耀
這件事情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還不得而知,是到此為止還是繼續加深影響,讓銷量進一步下降,直至徹底歇菜,現在還看不出來,加上疫情的影響,安全測試帶來的影響滯後性還沒完全釋放。上汽集團應對時間是非常充裕的。
上汽集團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首先自費去五星批發部測試,結果還沒出來。還有就是網上洗白,比如轉移話題。安全測試不過關,不是車子的原因而是中保研測試有問題,諸如此類的言論。還是有一定人群相信的,一是大眾根深蒂固的品牌影響,再者消費者對測試機構的公正性一直都存有疑問。
與Passat同平臺的Magotan25%碰撞測試也不合格,只比Passat強那麼一點,發動機艙嚴重潰縮,駕駛空間侵害嚴重,對駕駛員有安全威脅,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徹底打破了大眾汽車以安全著稱的固有印象。
文章最後的兩張圖片分別是Passat中保研測試結果和美版Passat上一代測試結果。新平臺的Passat還不如上一代美版的安全性好,赤裸裸的簡配。
上汽集團徹底解決的應對方法是非常困難的,除非直接停產,重新設計。而應對方案也是看結果影響的。對消費者的輿論引導是一方面的,把新聞熱度降下來,進行淡化處理,遺忘是最好的良藥。同時觀察對銷量的影響,如果到此為止,雖然跌到了十五名開外,但是15000的銷量也不是不能接受,上汽集團也許就不會採取具體措施。若果繼續發酵,上汽集團可能加強關鍵部位的安全設計,採用更高強度的材料,以應對安全測試,這就相當於開卷考試了,針對性的加強,成本不會很高。當然已經銷售出的車輛就沒辦法了。
如果Passat繼續以巨大的優惠換取銷量的話,結果應該還會是真香,大眾這麼多年來建立的口碑不會一下就崩塌,“大眾Passat”就是金字招牌,總有人存在僥倖心理的。
現在就看中保研測試結果的影響到底有多深了,讓上汽傷筋動骨,就會有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法,如果影響到此為止,那也就不需要解決方案了。
回覆列表
上汽大眾並非不補救,第一起碼自費申請去cncap再去碰撞測試了一次,結果還沒出來。第二品牌營銷層面對於中保研碰撞結果有過一些洗白的營銷稿。大家最為關心,材質到底加強沒有?這個可不是說換就換,起碼已經生產出的那些車,是沒法換了。只能降價賣了,反正又不是不能用。未來換代或小改款,我覺得加強的機率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