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必是歐盟成員,還要在自願的情況下,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加入歐元區這個“高富帥”俱樂部。其中兩個基本條件是:預算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和負債率低於GDP的60%。2001年的希臘兩者都不符合,但為了進入歐元區,希臘以3億歐元重金請來了高盛公司,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債務隱瞞”方案,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欠款就這樣被巧妙的掩蓋了起來。希臘加入歐元區可以得到很多實惠,而歐元區也希望儘快把它做大做強,使得歐元可以成為一個和美元分庭抗禮的國際貨幣。所以,對希臘造假加入歐元區,雙方是有默契的。正是希臘對歐元區的渴望和歐元區的擴張野心一拍即合,希臘這個不達標的“學渣”被保送進了歐元區,也因此上演了一出樂極生悲的故事。
加入歐元區以後,希臘享用了歐元區整體的借債成本,沒有德法等國的實力,卻獲得了他們的經濟信譽,使得自身的借債成本出現了一個大幅度的降低。於是希臘政府開始了大規模的舉債。
那麼,希臘瘋狂舉債,這些錢都用到什麼地方了呢?只要有三個流向,第一是增加國防開支,第二是擴大公務員隊伍,第三是增加養老金和其他社會福利。說來不可思議,希臘國防經費佔GDP的比重,在北約中僅次於美國。軍費開支之所以巨大,是和塞普勒斯、土耳其等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有關。如果說國防開支是硬指標,可盲目增加的福利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希臘政府利用鉅額的借款,把希臘人的工資福利抬高到了一個與國家實力不匹配的程度——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全民養老保險。而希臘公務員無疑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他們一年可以領14月的工資,可以帶薪休假一個月,到40歲就開始領取養老金了。而這群“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人比例居然佔到了人口的25%以上,政府財政預算有40%用於公務員的收入和福利。
為了討好選民,希臘歷屆政府不斷舉債,不斷超支,從1999年到2009年,希臘公共支出飆升129%,在2009年債務危機爆發時,已經佔到GDP的一半。
希臘是歐元區裡的欠發達國家。經濟支柱主要靠旅遊業和海運業,而這兩個行業恰恰是歐債危機爆發後受損最嚴重的。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中,希臘既沒有充分的激發自己的創造力也沒有找到自己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使得其在全球化的競爭中越來越落後。在沒有增加財政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借新債還舊債,一個惡性迴圈就這樣形成了。
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必是歐盟成員,還要在自願的情況下,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加入歐元區這個“高富帥”俱樂部。其中兩個基本條件是:預算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和負債率低於GDP的60%。2001年的希臘兩者都不符合,但為了進入歐元區,希臘以3億歐元重金請來了高盛公司,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債務隱瞞”方案,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欠款就這樣被巧妙的掩蓋了起來。希臘加入歐元區可以得到很多實惠,而歐元區也希望儘快把它做大做強,使得歐元可以成為一個和美元分庭抗禮的國際貨幣。所以,對希臘造假加入歐元區,雙方是有默契的。正是希臘對歐元區的渴望和歐元區的擴張野心一拍即合,希臘這個不達標的“學渣”被保送進了歐元區,也因此上演了一出樂極生悲的故事。
加入歐元區以後,希臘享用了歐元區整體的借債成本,沒有德法等國的實力,卻獲得了他們的經濟信譽,使得自身的借債成本出現了一個大幅度的降低。於是希臘政府開始了大規模的舉債。
那麼,希臘瘋狂舉債,這些錢都用到什麼地方了呢?只要有三個流向,第一是增加國防開支,第二是擴大公務員隊伍,第三是增加養老金和其他社會福利。說來不可思議,希臘國防經費佔GDP的比重,在北約中僅次於美國。軍費開支之所以巨大,是和塞普勒斯、土耳其等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有關。如果說國防開支是硬指標,可盲目增加的福利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希臘政府利用鉅額的借款,把希臘人的工資福利抬高到了一個與國家實力不匹配的程度——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全民養老保險。而希臘公務員無疑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他們一年可以領14月的工資,可以帶薪休假一個月,到40歲就開始領取養老金了。而這群“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人比例居然佔到了人口的25%以上,政府財政預算有40%用於公務員的收入和福利。
為了討好選民,希臘歷屆政府不斷舉債,不斷超支,從1999年到2009年,希臘公共支出飆升129%,在2009年債務危機爆發時,已經佔到GDP的一半。
希臘是歐元區裡的欠發達國家。經濟支柱主要靠旅遊業和海運業,而這兩個行業恰恰是歐債危機爆發後受損最嚴重的。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中,希臘既沒有充分的激發自己的創造力也沒有找到自己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使得其在全球化的競爭中越來越落後。在沒有增加財政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借新債還舊債,一個惡性迴圈就這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