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較瘦

    我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當了媽媽的,或者準備當媽媽的。幾百個人,我總覺得她們步入了專為現代媽媽所設的陷阱。

    如果說從前的媽媽容易愚昧無知,現代的媽媽則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各種資訊與知識,懂的要多得多。但說到養兒育女的幸福感,真的大不如前,甚至有令人崩潰之感。

    我想根源在於,媽媽懂的越多,就越發現自己的無知,就越想學習更多的東西。學習得越多,困惑就越多,最終陷入到學習的陷阱中。比如我一個學生,她一度關注了400多個育兒號,哪怕這些育兒號都有真知灼見,又能看進去多少。

    這麼多育兒號,就像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只是為了滿足她解答內心困惑的需求。大多數情況下,育兒號之間的觀點總有差別,或者各有千秋,還常有衝突之處。每一個育兒“專家”,都是一個門派,崇尚一種理念,一種方式,各有信徒。

    或許育兒是一門學問,但功夫不是學得越雜就越厲害。如我所見到的,在育兒號的指導下,中國媽媽越發困惑,越發焦慮,也越不容易做出正確的抉擇,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

    一個學生告訴我,孩子愛生病、扁桃體總是發炎,在“科學育兒”理念的支援下,她決定帶孩子去手術。切了扁桃體後,孩子的身體只令她寬心了一陣子,更容易生病了,還難好。她又相信“游泳好”,卻加重了孩子的寒溼體質。

    雖然每一個育兒號專注的領域不同,醫學、健康、智力或才藝等等,但我們都能見到媽媽們問出各種疑難雜症,比如:

    孩子的飯應該怎麼吃才好?

    孩子不聽話,怎麼管教?

    要不要買學區房,還是上菜市場小學?

    退燒要用美林還是其它藥?

    孩子能不能喝中藥?

    諸如此類的問題,怎麼問都問不完。因為眾所周知,孩子總會出乎大人的意料之外,作為媽媽的心頭肉,尤其是“喪偶式育兒”的家庭,中國媽媽往往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既然孤軍奮戰,育兒號就是中國媽媽最好的參謀。

    育兒號也沒有令人失望,急媽媽們之急,想媽媽們之所想,不遺餘力地傳授“育兒秘訣”,還推出育兒課程、育兒產品或服務。媽媽們受益了嗎?我想多少是有的,但我認為這小小的益處,遠遠抵不過育兒號陷阱造成的巨大危害。

    畢竟一個諸葛亮,勝過千軍萬馬。

    我希望那些到處學習各門各派育兒知識的中國媽媽,要明白一件事,不是你掌握的知識越多,育兒就會越厲害;而是你理解自己、孩子和生命越多,才能掌握更多育兒的本質。

    在你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所學會的是解決一些問題的方法,是一些困惑的答案,還是認清自己、理解孩子、感受生命的能力?

    比如一名兒科醫生可以給你解答,什麼時候用美林退燒藥,甚至用多少。也許可以解你燃眉之急,但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孩子發燒,起碼要透過這件事學到各種退燒的方法,有沒有比吃藥更好的方式。更進一步,學習發燒是一種怎樣的生理機制,理解它的本質,大人和小孩發燒又有何不同。然後,探尋引起孩子發燒的原因,是外感風寒,還是積食化熱,或是體質虛弱。找到根源,便能一勞永逸。

    要做好一個媽媽的角色,就要從學會的知識或方法中,潛移默化地掌握生命流動的軌跡,探知生活的真相。看每一篇育兒文章,學習一個育兒知識,都應該打破砂鍋問到底。

    知識只是指月的手指,真正的道在月不在手指。

    但是太多人死在這知識下,死守不放,沒有去思考為什麼,只沾沾自喜於解決的問題。因而更勤奮地去學各種知識和方法,也是一種上癮。就像我那些關注了幾百個育兒號的學生們。

    殊不知每個育兒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沒有人真正掌握生命的本質。太多的知識,看起來是博學多聞,卻不知道已經陷入永恆的知識障裡了,永遠只能擁有紛雜的知識,卻不能掌握真相。

    學習專業戶該好好反省一下了,花了那麼多金錢跟時間,值得嗎?除了花錢花時間學,自己真正為自己負責了嗎?

    要做好一個媽媽的角色,你就必須跳出這學習的陷阱,學會問真正的好問題。我以上面舉例的幾個問題,換成我認為對的方式,幫助你找到對的答案。

    孩子的飯怎麼吃最好?

    →怎麼做出孩子喜歡吃又滿足營養需求的飯?

    孩子不聽話,怎麼管教?

    →怎麼與孩子達成一致?

    要不要買學區房,還是上勉強讀菜市場小學?

    →你在擔心什麼?小學真能決定上大學,甚至人生未來?

    退燒要用美林還是其它藥?

    →怎麼讓孩子不發燒?

    孩子能不能喝中藥?

    →是口碑好、靠譜的、擅長兒科的中醫給孩子開的藥嗎?

    拋磚引玉吧。我總認為育兒沒有坊間流傳的那麼苦、那麼累,很多問題本可以避免,未雨綢繆。即便有,那也是幸福的負擔,苦中作樂。

    每個人來這世上,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必苛求自己做到完美,不應委曲求全,不要被社會輿論綁架,順其自然、盡力而為就好。大人尚且自身就已扭曲,何況孩子?

  • 2 # 夢迴闌珊

    初為人父人母的你,會經歷四個階段,興奮、焦慮、奔潰、平心靜氣!育娃是一個偉大而艱辛的過程,看著孩子從爬著的寶寶一點一點長大,你隨時隨刻不在焦慮,那種既愛又恨的感覺,著實不好受。想讓孩子成才,卻發現這熊孩子太調皮,打罵他,自己又於心不忍,只好自己忍受這份焦慮。有焦慮不可怕,找到正確化解的方法最重要。

    一、換尿片讓你焦慮不?結婚前,看到屎尿,你可能跑老遠去,等有寶寶後,每天換尿片,小傢伙還不聽話的亂動,弄的到處都是,你是不是很痛苦很心累。每天發生這種事,你可以拿起手機拍下來,以後給他看。想一想,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以後都是寶貴的回憶,就不會覺得太心煩。

    二、每天追著孩子餵飯,孩子不聽話,還把米飯撒的到處都是,你該怎麼辦?養孩子可千萬不能太心軟,尤其是孩子還小,是培養品行的最好時機,你要學會狠下心來,該打的還是要打,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小養成良好習慣,以後你才會少操心。

    三、孩子不想去培訓班,你無可奈何,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所以給他們報名各種培訓班,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兒時的自己,沒有培訓班,沒有補課,過得很快樂,現在也有一番事業,雖然時代變了,但是你依舊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快樂些,所以,放鬆你的神經,不要對孩子要求太高,少報幾個培訓班,週末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四、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要放寬心,你要相信,命運早已安排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萬事不可強求,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的不焦慮!

  • 3 # 最愛的你zzzzzzzzzzzz

    我覺得還是家長自身比較重要,人生而並不平等,有的人天生就是要聰明一些,強壯一些,基因決定的,不可能每個人都達到同樣的高度,何況還有運氣和偶然的因素,並非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你會怎麼想?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超出了他的能力,卻又意識不到這一點,難免就會走得費勁,焦慮由此而生。

    只有認識到焦慮產生的原因,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看到別人成功背後的難言之隱,心態才能放平和。如果自己孩子確實不優秀,那就接受現實,畢竟優秀的人只是少數。何況,優秀這個標準也很狹隘,什麼是優秀?難道只有會讀書會考學才是優秀?假如眼光只侷限在這個標準上,反而會忽略孩子自身的特點,壓抑了他獨特的個性和才能,等於是拿自己的劣勢去和別人的優勢比,最後就真的是影響前途了。

  • 4 # 權媽線上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焦慮吧!

    那怎麼緩解呢?

    我最近的新發現,讀書!在孩子剛出去的時候,也讀過一些育兒的書,但多是如何餵養,關注點始終在孩子身上,卻沒想到,該關注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我自己。

    家長的焦慮,表面看是來自對孩子的擔心,實際上,深挖下去,是自己內心的焦慮,如果自己能做到雲淡風輕,那任何事都不會激起波瀾。

    要想不焦慮,請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及時抒發自己的情緒,不要堆積太久。對待孩子,更要放鬆自己的心態,記住,孩子的未來在他自己手裡,家長需要做的,是給他一個永遠可以依靠的溫暖港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治癒率低,是不是因為沒有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