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楠得有你

    其實從孩子拿到第一本繪本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讓他自己“讀”,他自己看那精美的畫面,本身就是一種啟蒙。再大一點了,孩子2到3週歲,孩子記憶的黃金階段,家長平時讀的繪本他雖然不識字,卻能夠一字不差的讀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孩子也可以自己“讀”。

    到孩子真正識字以後,就可以讓孩子自己讀了。

    其實我覺得,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放手。孩子不管多大,隨時可以放手,孩子不管多大,也可以一起閱讀。

  • 2 # 小王子愛上狐狸

    自主閱讀童書,取決於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家長注重了引導方式,基本上五歲左右就是完全開啟自主閱讀的時期。這個階段是孩子最可愛的黃金期,想象力也是最為豐富多彩,語言表達最富有童趣的。當然,每個孩子的閱讀起點不一樣,家長引導方式不同,這個也不是一定之規,只是作為一個參考。

  • 3 # 蝸牛小夥伴

    閱讀重在興趣,其次才是讀的對與否,收穫的多與少的問題。瞭解孩子的喜好,買孩子感興趣的、方便孩子去閱讀的書,這個更重要。做好書的選擇,我認為放手讓孩子讀是隨時可以的。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悟,相當於孩子自己去預習去瀏覽,家長可以跟孩子交流總結,或者孩子有意願的前提下,家長可以輔助閱讀。 比如,同樣是四大名著,我先給孩子買的是漫畫版的,孩子拿著愛不釋手,尤其是西遊記,有電視記憶,加上孩子自身的推悟,孩子看的也津津有味,講出來的內容讓人驚奇。在孩子的邀請下,我又讀給他聽,跟他做猜字猜詞造句等遊戲,玩的不亦樂乎。

    孩子四歲半的時候,學習了拼音。我又給孩子買了注音版的四大名著,孩子讀起來就更有興趣,收穫更多了。

    孩子喜歡恐龍,我也是根據他不同階段的不同情況,買了不同版的書。方便孩子閱讀的同時,儘量保證興趣,然後督促進步。

    讀書是件大事兒,正規的事兒,是需要長久堅持的事兒,更是一件美好的事兒。給孩子一個閱讀的空間,也相當重要。有孩子自己動手製作的手工書盒,自己選擇的必讀書籍,自己參與建造的讀書角,自己畫的作品去裝飾,孩子的閱讀主動性得到不小的提高,自己動不動就偷偷溜過去,享受他的閱讀時光了。

    孩子自己閱讀隨時可以,閱讀的內容可以是自己聽熟的故事繪本,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動畫片連環畫,可以是自己感興趣玩具說明書,可以是瀏覽新書等,做好選擇很重要。

  • 4 # 育兒不迷茫

    孩子有了閱讀習慣之後,童書繪本就會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有的時候你會發現,子啊你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當你把書中的字讀完了,孩子會自己伸著手在哪裡指指點點,這個時候孩子就是到了識字的敏感期,藉著這個時期孩子的識字量有了一定的積累,慢慢的就可以發展自主閱讀了。

  • 5 # 彤同飛
    讓繪本成為孩子的玩具,想自己玩什麼時候都可以:

    我娃幾個月就開始玩書了,無他,我家書多,書不是孩子的積木,梯子,磚塊,地板墊,小坐位,帳篷,比起玩具,書可便宜多了。

    在閱讀中,把書從桌上請到地上,多讓孩子自己摸,自己聽,自己講,自己編。切忌大人表演講故事,孩子只在一邊被動的聽。

    孩子自已獨立看繪本,與親子閱讀,是穿插關係。閒時親子一起共讀,忙時,給書給娃,讓他們自己看圖想故事。就算孩子長大了,父母與可以要求孩子給家長朗讀一本圖畫書,不必有很鮮明的界限。

    獨立閱讀繪本,在孩子不識字 情況下也可以辦到。多利用音訊資源。

    大人對孩子自己閱讀的擔心 ,反應出大人自己的焦慮。其實,將書交給孩子,閱讀能力自動瓜熟蒂落。

  • 6 # 美麗翠兒

    這個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閱讀情況而定,有的孩子家長閱讀啟蒙很早,識字量大,到了六歲左右他就能自己進行閱讀繪本書了。而有的孩子閱讀啟蒙晚,識字量不大,到了一年級家長也要陪著他閱讀繪本才可以。要想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進行閱讀繪本我認為要到孩子識字量大一點的時候,二年級左右就可以了。

    但是我並建議家長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看童書繪本,因為孩子自己看真的是沒有親子一起閱讀的效果好。看著繪本簡單,其實繪本書籍包含的知識和內容真實太多太多了。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會讓孩子更喜歡繪本,喜歡閱讀。在看書的過程中孩子其實有很多的想法和問題是要和父母探討的,他會有很多的想法和你交流,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你們是愛他,願意和他一起讀書的。

    我的孩子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還一直非常喜歡和我一起讀書,她說和我一起讀書時候是非常高興和幸福的。

  • 7 # 一夕一晨

    孩子獨立閱讀和親子閱讀是穿插在一起的,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孩子2歲多,一般情況下是我倆一起在他小屋裡的閱讀角進行,我會一邊摟著他,一邊進行親子閱讀。但是忙起來的時候,也會顧不上他,只能把書丟給他,讓他自己獨立閱讀。現在年齡還小,對書的感悟會欠缺一些,但總會有一個過程的。

  • 8 # 蛋仔嘛嘛成長館

    在我看來,只要孩子有自主閱讀童書的慾望,本身興趣又很大,那麼就由著孩子自己去讀吧!因為孩子總有辦法透過自己的方式來達到閱讀的目的。比如我家蛋仔,她會對照著繪本聽錄音,即便大字不認識幾個,但也能夠煞有其事地把整個故事講給你聽。她會透過自己的記憶,以及畫面留給她的線索進行故事的演繹,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哦!

  • 9 # 小晗晗愛閱讀

    家長的朗讀與孩子是否能自主閱讀沒關係。即使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了,也開始自己閱讀了,但只要孩子想聽我們讀,我們就讀給他聽。跟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生,又或是中學生都沒關係。

    我們給孩子朗讀的目的是因為孩子喜歡聽,因此感到愉快,就可以激發他對閱讀的熱情,就像是我們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只要孩子願意聽我們就應該讀下去,每多讀一次就是增加一次廣告,孩子對閱讀的喜歡就會增加一點,就有可能持續下去。

    很多幼兒園閱讀的孩子,上小學以後家長不讀了,自己也就不看了,慢慢的就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為什麼呢?孩子進入一個新的學習階段,與幼兒園相比,有了作業,學習,考試的壓力,課本作為一種書讓他們感受到很多不愉快的體驗,這是必然的,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繼續朗讀,讓孩子在學校之外仍然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力並不是同步發展的,研究兒童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力會在八年級時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通常聽力比閱讀能力強。因此,孩子聽夠聽懂並理解無法自己看懂的複雜、有趣的故事。而這些複雜的故事由我們讀給孩子聽,還可以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

    我們希望培養的是終身閱讀者,所以我們孩子的閱讀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旅程。我們不僅要讀給他聽,我們自己也要養成閱讀的習慣。榜樣的力量一直有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半夜總是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