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韓老哥HanKeQln
-
2 # 南山識玉
古錢幣的收藏價值會不會超過古玉?
恰好兩類東西我都玩,古玉的頂尖價格遠超古錢幣(參照各大拍賣會的記錄),而古錢幣的低端貨也是超級低(唐宋的低端錢幣幾塊錢的真品隨處可見)。
其實這是品類的原因,和本身的古玩的收藏價值還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打個比方,玩古幣的都知道“大齊通寶”,書上有記載的只有兩枚,一枚缺角大齊,一枚四眼大齊。江湖傳言,某地出現過第三枚甚至更多。世間唯二也好,唯三也罷,真的拿出來拍賣能過千萬麼?未嘗可知。但是古玉價值千萬的隨處可見。
收藏是一種文化現象,早在刀耕火種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五千年華夏文明,收藏之風歷代相傳,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收藏無人不愛。雖然他們的收藏目的和收藏手段不盡相同,但客觀上都為傳承和保護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作出了貢獻。
南山說,收藏的是文化,收藏的是歷史,收藏的是歲月,收藏的是傳承。古玩價格有高低,但是價值並無高下之分。
下圖是07年蘇富比拍賣的乾隆的“太上皇帝”玉璽,當年拍了1610萬,現在13年過去了,隨時過億萬的重器。而錢幣類似高價卻鳳毛麟角。
-
3 # 老羅194763
古錢幣的收藏與古玉的收藏是兩個門類。古玉的收藏是一個收藏大項門類,而古錢幣收藏只是一個雜項小門類。當然兩項收藏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訊,但比起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和清代的:大禹治水圖玉山子:與元代的:瀆山大玉海:等國之重器來,錢幣只能是微不足道的小巫見大巫。在拍賣場上清代的皇帝玉璽屢創上幾千萬元的高價。清乾隆的精品和田玉器,在香港佳士得一場名為:瑰玉清雕:的拍賣會上,成交總額達1.16億元。一隻清乾隆白玉鶴鹿同春雙耳活環瓶高達1132萬元,一隻清乾隆御製白玉雕上方山角杯也以1132萬元成交。其餘瓶,洗,筆筒,碗及擺件成交價都在幾百萬元。縱觀近十來年隨著錢幣收藏的熱潮,使得各種古錢幣收藏上了一個臺階,像戰國時期的各種:刀,布貝幣:,秦代的:半兩:錢及宋代原來在低價位上執行的:崇寧:大觀:等錢。尤其是清代的:咸豐:錢價格都翻番的上漲,但終因是收藏門類中的一小項,雖然也有突破百萬元的拍賣價品種,必究是極少數。依我看來古錢幣的收藏價值永遠不會超過古玉的價值。個人認識僅供參考。謝謝編輯!!
-
4 # 大德錢幣
現在玩錢的越來越多,玩玉的越來越少,為什麼呢?錢幣現在有評級公司的保障,讓新手最起碼沒有太大的風險,雖然有些評級公司挺辣雞的
而玉石的門檻太高,而且玉石几乎都是孤品,你說它貴就貴,說便宜也便宜,還有就是真假問題,玉石有假的嗎?新貨可能料好那也是真的,老貨破料那還是真的,你評價一個玉石是真是假,是好是壞完全沒標準
我不是抬高錢幣貶低玉石,只是現在玉石仿的太真了,錢幣假的也多,但有評級,如果評級公司不行了那錢幣就廢了
-
5 # 二爺侃藏品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錢幣與古玉是屬於兩個不同的收藏大類,從歷史來看:玉從原始社會就開始出現,而錢幣是從奴隸社會開始的,兩者相距一定的歷史的跨度,而兩者的價值來看:真品古錢幣的價值是否能超過古玉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古錢幣與古玉之間都有珍品,而兩者的價值在於存世量高低我們先看古錢幣,由於是當時的一種商品流通工具,幾乎歷代都鑄有錢幣,除非是試鑄幣,由於其數量當時就少,若是存世至今就非常珍貴了,從朝代來看,宋代之前的試鑄幣幾乎很難留存至今,故其價值肯定超過古玉。而我們再看古玉,由於先人們有葬玉的傳統習俗,許多古玉都埋於地下,有的時間長的,化作了泥土,而有的留存至今,被髮掘後經過處理後成了博物館的館藏。從存世量來看,試鑄幣的價值高於古玉。
從普品的角度來看,古錢幣存世量大於古玉,故前者價值低古錢幣的鑄造一開始是泥範,後來是銅範,當中也有翻砂,其鑄造的方法簡單,故比較粗性澆鑄而生。為了應對商品交換,其出產量是非常驚人的。儘管出現過金質的古錢幣,但數量非常少,反觀古玉,由於是權貴圈層的飾品與陳設品,同時由於玉石是屬於一種硬度高過金屬的礦石,其加工難度遠遠超過了古錢幣。故產生的數量會少於古錢幣。而現在的古玩市場,從唐、宋、元、明這四個朝代的中古玉都成了香餑餑後出現大量現代仿品,更別說非常難覓的由商代至漢代的高古玉了,看得到基本都是清末民間的一些小玉件,但與大量存留民間的普品古幣(像秦半兩、五銖與宋錢等)來比,仍然還是價位上比較高。
回覆列表
就古錢幣和古玉雖然都是收藏品、但具體到每一件物品價位、價值絕對不同!總體種類收藏品也沒有整體發展趣勢誰比誰予測高多少、矮多少!
任何收藏品要看歷史文化價值、和遺存在世存量多少、凡稀、奇、真、缺、絕、好包括多項鑑賞指數才決定一件收藏品的價格與價值!更重要是歷史文化、文物保留價值!凡古餞幣和古玉、古玩、書畫是一個收藏鑑別價值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