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山孩子王
-
2 # 贏在起點月老師
如果希望寶寶未來有好的發展,不早教是一定不行的。0-6歲是兒童智力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孩子大腦發育的巔峰時期給與正確的引導,能鍛鍊孩子未來一生都需具備的認知能力。在孩子人格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及時引導培養,能讓孩子有強大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如果希望寶寶未來有好的發展,不早教是一定不行的。0-6歲是兒童智力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孩子大腦發育的巔峰時期給與正確的引導,能鍛鍊孩子未來一生都需具備的認知能力。在孩子人格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及時引導培養,能讓孩子有強大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
父母有時間、有能力,最好自己來吧,沒有比父母更耐心、更好的的好老師了!
幾個月及2/3歲的寶寶去早教機構個人覺得沒必要,都是玩,在家,家長陪著一起唱兒歌、做遊戲其實原理是一樣的。
然後寶爸寶媽可以在家進行英語啟蒙早教,抓住0-6歲的寶寶學語言黃金期,我覺得是必要的。
那麼在家如何進行英語啟蒙呢?
1、抓住0-6歲啟蒙關鍵期 研究表明,0-6歲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接觸兩種語言的孩子,可以毫不費力地精通這兩種語言。
根據跨文化研究表明,嬰兒對於所有的語言的接收能力是一樣的。所以這個時期孩子需要透過觀看圖片、積極傾聽,使用周圍環境來幫助理解自己所聽到/學到的英語單詞和句子的意思,並練習發音。 這個時期孩子的英語學習重點應該是“聽”。從英語兒歌,童謠,帶CD的英語繪本將是這階段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2. 家庭是最有效的啟蒙場所 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最好的路徑是——媽媽先學會,然後透過日常陪伴,高頻交流,把寶寶泡在英語裡,讓TA不知不自覺學會英語。 你可能會說,我英語不好、發音也不準,教不好寶寶怎麼辦?其實,啟蒙英語沒有那麼難,不要求大家英語過了四級、六級的,因為寶寶啟蒙用到的英語都比較基礎,完全沒學過英語的媽媽也能掌握,每天花20分鐘用英語和寶寶交流就足夠了,可以給孩子講講英文繪本故事,跟孩子一起唱英文兒歌等。 陪伴的過程不僅能帶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和快樂,還會給寶寶樹立好榜樣,即使自己發音不標準也不必擔心,配合上外教標準發音的音訊影片,完全不用擔心寶寶發音被帶偏。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它只是一種工具,是要拿來用的。父母要儘量鼓勵和讚揚孩子為說英語而做出的努力,不用過於強調語法正確,同時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英語思維。
3、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啟蒙的終極目標是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興趣的培養,只需提供資源,鼓勵加上“誘惑”,相信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快樂,自然而然就會擁有興趣。幾乎每個寶寶都喜歡看動畫片,那麼我們做家長的為什麼不讓寶寶看中文動畫片的時候,也順便給他看看英文動畫片呢?
看英文原版動畫片是培養寶寶英語語感和學習興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也就是說家長可以讓寶寶交換著看中文和英文的動畫片,慢慢引導寶寶愛上英文動畫片。當然了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喜歡看的動畫片也是不一樣的,下面說下選擇英文動畫片時家長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1)發音必須是標準的,原聲動畫;(2)對話要比較多,比較生活化的,語言要相對淺顯易懂。比如像《機器人瓦力》是部很知名很成功的影片,但是通篇下來,只有很少的對話,甚至對話也是帶有明顯“機器人”腔調的,並不適合學英語。而《粉紅豬小妹》,《卡由》,《愛探險的朵拉》等則是非常適合小寶寶們看的英文動畫片;(3)故事要生動有趣,適合反覆看的。因為透過動畫片學英語,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的,一部動畫片看10遍都不算多,只有生動有趣的經典之作,才能百看不厭,才能拿來作為學習語言的素材。
如果沒有時間,那麼就花錢吧!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生活中的各方面都開始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寶寶的健康與教育,更是大家重視的關鍵。都說從小抓起的教育已經成了一種必然性,所以早教成了現下比較流行的話題。那麼早教到底有沒有必要,首先要了解早教的作用。
一、什麼是早教
寶寶早教所指的年齡要比幼兒早教的範圍小,更接近嬰兒期。
寶寶早教不能操之過急,寶寶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很強,但是緩慢,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人們經常不知不覺的發現自己的寶寶可以聽懂大人的語言。這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長期在一種語音語義裡接受訊號,久而久之就記住了這種語言資訊。所以,一個出生的嬰兒,如果生活在英語語言環境,很快就會學會說英語;同樣在漢語環境下生活的寶寶,最先懂的就是漢語了。
二、早教的五大好處
第一,孩子需要學習語言,這是語言教育
寶寶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學習的,就是語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對他說話,其實就是教他語言。學習母語,對一般孩子來說,都不成問題。正常的孩子,不到6週歲,都能運用母語應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狀況。
第二,孩子需要認識生活環境,這是知識教育
孩子所有能接觸到的人、物和現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對環境做到能區別就夠。這個人是媽媽,這個人是爸爸,那個人是叔叔,那個人是阿姨。這是桌面,這是椅子,那是床;這是汽車、這是火車、那是飛機、那是船……孩子逐漸長大,對環境的認識增多了。媽媽陪我的時間最長,爸爸只有晚上出現。叔叔和阿姨很多,但並不常見到……孩子的好奇心擴大得很快,有些孩子還未認識家、學校和他的國家,他就要認識地球和宇宙了;孩子還會好奇過去和未來。好奇森林裡的鱷魚和蟒蛇,也好奇要靠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菌和原子。
第三,孩子需要發展想象世界,這是創意教育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類的夢想。幻想是創作和發明的開始。反應遲鈍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勵。為什麼有些大人會被覺得單調、乏味?很簡單,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為少聽少讀童話故事,而狹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長大成人後,自然顯得較少創意,讓人感到他單調而乏味。顯而易見的,多讀童話故事,可豐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強孩子的能力。
第四,孩子需要學習做事,這是品格教育
當你發現環境不高興的時候,你差不多沒有時間後悔了。隨便丟垃圾袋,隨便砍掉一棵樹,不節省用水,不節省用電,不節省用紙……都是和環境作對的行為。人和人在一起,遊戲或者工作,都不免有衝突。什麼時候堅持己見,什麼時候讓步,怎樣讓步,讓多少,這是很難的決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純粹只是一個人的,不妨埋頭苦幹。不理別人。但是一牽涉到別人,你就要考慮別人怎麼想、怎麼講。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難的地方。做人做事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會越來越困擾著孩子。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教導孩子學習做人做事。
第五,孩子需要培養智慧,這是思想教育
創意是智慧的表達。許多人認為智慧是天賦。
不錯,有一些人的確比另一些人有創意而被認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還是靠後天訓練來的。運動寶貝總結出智慧跟語言能力一樣,訓練孩子的智慧,不但要從早,而且要從小:指導孩子怎樣觀察事物;和別人有不同的發現、看法和做法的時候,鼓勵他表達出來,做出來;更進一步訓練他非難別人的和自己的觀點,推翻別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後引導他試著發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訓練孩子的智慧,當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難:孩子小小的發現小小的發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勵。成就獲得肯定是孩子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三、早教如何選擇
早教是綜合性的。包括很多方面的,比如開發智力的音樂,教寶寶學漢字的影片,英語的動畫影片,普通話的語音小故事,小的動畫等,都是屬於早教範疇裡面的。並不能單純的認為哪些更有價值,因為每個寶寶自身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所以產生的喜好,性格以及興趣當然也都是不同的。
寶寶0至3歲的接受能力都是很強的,記憶力也是很好的,有時候寶寶可能不太會表現出來,但是在他的大腦裡,已經形成了記憶,他是明白的。
比較建議您可以先去試聽一次早教課,很多早教試聽都是可以的,或者找一些早教資料看看,而且並不要偏向於哪一種,所要綜合一下比較好,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因人而異,家長只有瞭解了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早教計劃。
早期教育就在於引導,家長做好自己該做的,至於孩子,只要家長付出了,孩子會給您答案的。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