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私密整形醫生王鑫
-
2 # 利魯唑魯南協一力
這個疾病有點難言之隱,但是要正視!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是以尿急為主要症狀的下尿路症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是全球範圍內日益受到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
中國大規模OAB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成年人OAB發病率約為6.0%。OAB雖然不直接威脅患者生命,但會影響患者的社會活動、心理健康及性功能等,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很多人並不重視這一疾病,任之縱之,結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OAB的治療方法有三種: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使用哪種治療,還是要去正規醫院確診治療。
-
3 # 健康時報客戶端
這樣的患者在中國女性中有很多,她們是間質性膀胱炎、盆腔疼痛綜合症患者,症狀是會陰痛、尿頻尿急尿痛,她們的膀胱就像“失控”了:正常人一天的小便在8次左右,她們卻是20次以上,北京朝陽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張鵬說,他有一位患者,一天需要小便100多次……
膀胱失控:比糖尿病和消化性潰瘍更常見
早在2003年就有調查顯示,在中國的慢性病中,泌尿系統疾病的患病率僅次於消化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而近年的專家科普表明:以膀胱過度活動症為代表的泌尿疾病比糖尿病和消化性潰瘍更常見。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就曾科普,中國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人數佔所有慢性疾患前10位。
“以尿頻尿急為特有症狀的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我們統計的患病率是5.6%,41歲及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1.3%。這只是調查資料,實際情況可能更多,很多患者出於‘不是要命的事,忍忍就好了’或者‘羞於啟齒’的心態,放棄了就診,也就沒有被統計進來。”張鵬說,這種避諱的情況在男性患者中更為常見。
前沿療法:給失控的膀胱裝個“遙控器”
對於膀胱-尿道的功能性疾病,臨床上首先採取的是行為療法和藥物療法,但對於很多患者效果均不理想,原因很多,可能由於人類膀胱黏膜下方存在很多壓力感受器,同尿液不直接接觸,如果這個壓力感受器出了問題,儲存尿液可能只有20~30毫升時,就會產生尿意,從而出現尿頻、尿急;或者支配膀胱的神經功能紊亂或者膀胱自身肌肉收縮功能紊亂,導致膀胱“無節律的顫抖”從而導致尿頻和尿急,這些都是膀胱的功能出問題了,一般藥物難以扭轉。
還好還有一種能夠直達問題根源的療法“骶神經調節裝置植入手術”,能將此類對藥物反應不佳患者的症狀再解決50%~80%乃至更多。它的操作也很簡單:將具備神經調節功能的電極植入到患者腰骶部的神經孔中,使得電極碰到神經,並透過連續,微弱的電流調節骶神經功能、從而解決患者的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礙。
該手術目前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完成25萬例,在中國亦被北京朝陽醫院等功能泌尿專業發達的醫院熟練掌握。日前,北京朝陽醫院正式成為美敦力“骶神經調節裝置植入手術”標準示範基地。
回覆列表
什麼是膀胱過度活動症(OAB)?
如果您突然間不經意有排尿的衝動或者你沒能夠如廁排尿而出現了漏尿,比如:在排尿結束之後,滴瀝不盡,穿上褲子之後,仍然有尿意存在,甚至出現漏尿情況,那麼您很大可能出現了膀胱過度活動的症狀,即膀胱過度活動症(OAB),與之相關的常見術語包括急迫性尿失禁、膀胱痙攣、逼尿肌功能紊亂等。
膀胱過度活動症(OAB)被稱作“社交癌”,可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受到膀胱過度活動症狀的困擾,您可能會感到尷尬、焦慮甚至抑鬱,因為這些症狀會影響您的日常活動、工作乃至個人生活。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依然無法明確膀胱過度活動症(OAB)的病因,但多因素分析顯示,可能存在以下發病機制:
1、神經源性學說:中樞神經外周神經尤其是膀胱傳入神經的異常都可以導致0AB症狀;
2、肌源性學說:逼尿肌平滑肌細胞的自發性收縮和肌細胞間衝動傳遞增強均動可以誘發逼尿肌不自主收縮,產生OAB症狀。
另外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到0AB症狀的發生,如炎症膀胱出口梗阻高齡精神疾患 (抑鬱、焦慮等)等。
在中國,膀胱過度活動症(OAB)的總體患病率為6.0%,其中男性患病率5.9%,女性患病為6.0%。並且,OAB整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高,據資料統計,同年齡段男性和女性OAB的患病率相近。18-40歲人群OAB的患病率為1.1%,其中男性的患病率為1.1%,女性的患病率為1.0%。41歲及以上人群OAB的患病率為11.3%,其中男性患病率為10.9%,女性患病率為11.8%。
膀胱和膀胱過度活動症(OAB)是什麼關係?
膀胱是一個肌性的、氣球樣的儲尿器官,與膀胱底部相延續的是一個很短的管道稱為尿道,尿液透過尿道排出體外。
膀胱頸、尿道外括約肌和盆底肌能有效防止尿液滲漏。
正常排尿的時候,透過膀胱收縮、尿道和盆底肌的鬆弛,尿液可以通暢的透過尿道排出體外。
典型的膀胱容量是300到400毫升或者10到13盎司,在正常情況下,平均白天排尿8次,夜晚排尿0到1次。排尿時基本很難排空膀胱,大概有約幾湯匙的少量尿液殘留。在機體共同調控膀胱的一個或多個部分機能障礙的時候就會出現膀胱過度活動症。大多數情況下出現膀胱過度活動是因為膀胱在得到神經衝動調控之前提前收縮,此時會突然出現如廁排尿的急迫感,伴或不伴漏尿。
腸道,具體說是結腸,與膀胱毗鄰,當腸道積存大量糞便的時候就會壓迫膀胱,引起膀胱異常收縮,導致膀胱無法正常排空。
怎樣診斷膀胱過度活動症?
醫生可以透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用於診斷尿路感染、血尿或者糖尿的尿常規來確診膀胱過度活動症,同時也可能進行其他檢查來排除其他狀況或者疾病。
檢查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體格檢查:泌尿及男科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女性生殖系統。
實驗室檢查:尿液分析(尿常規);
泌尿外科特殊檢查:尿流率、泌尿系超聲(包括剩餘尿測定)等。
此外,醫生可能要求你記錄一個為期數天的排尿日記,排尿日記對於診斷以及膀胱過度活動症的護理都尤為重要。排尿日記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何時(時間)飲用了多少(液體量)何種液體(引用的液體種類)
何時(時間)排尿、每次尿量,如有漏尿,漏尿量多少。
排尿時是否伴有急迫感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具體症狀?
過度活動的膀胱會不自主的收縮,會引起以下症狀:
突然間很急迫的或者很強烈的難以控制的入廁小便的意願
頻繁的少量排尿,以至於24小時內排尿次數超過八次,或者夜間排尿次數超過2次(包括兩次在內)
在去洗手間的路上感覺到尿液即將外溢或者出現明顯的漏尿
當膀胱過度活動症明顯擾亂了你的日常生活質量,我們需要對其症狀進行評估。
一些患者的相關症狀和日常的特定活動相關,比如,出現以下情況時患者常伴強烈的排尿意願:
一旦回到家中
去往洗手間的途中
暴露在冷空氣當中
看到或聽到流水(聲)
尿失禁是指無法正常的在體內儲尿而將尿液排出體外。
膀胱過度活動症如何治療?
對於膀胱過度活動症,我們在治療中的指導原則是“越早越好”。
一,首先,膀胱過度活動症可以採取行為治療。
1、膀胱訓練
(1)延遲排尿,逐漸使每次排尿量大於300ml。治療原理:重新學習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打斷精神因素的惡性迴圈;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禁忌症:低順應性膀胱,充盈期末逼尿肌壓大於40cmH2O。
(2)定時排尿。目的:檢查尿失禁次數,提高生活質量。適應症:尿失禁嚴重,且難以控制著。禁忌症:伴有嚴重的尿頻。
需要注意的是:行為治療需要患者配合醫生指導進行,並且行為治療對於不同的患者效果也不相同,缺乏確切的治療效果,因此,如果行為治療達不到理想療效,則可結合藥物進行治療。
二,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採用的膀胱過度活動症藥物主要是選擇性M受體拮抗劑。其原理在於透過抑制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縮,從而達到延遲排尿的效果。而隨著β3受體激動劑在國內上市,患者在用藥方面有了新的選擇。該藥透過激動β3交感神經系統,促進膀胱逼尿肌鬆弛,從而緩解膀胱過度活動。
三,膀胱起搏器植入
經過綜合運用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大概80%~90%的患者能夠比較好地控制住尿頻尿急的症狀。那麼對於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均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症狀又嚴重影響生活者,可與醫生進行溝通,進行膀胱起搏器植入,這部分患者在臨床中約佔10%-20%左右。
膀胱起搏器是骶神經調控的通俗名稱。骶神經調控療法(SNM)主要是透過發射低頻電脈衝對骶部神經根進行電刺激,調節異常的骶神經反射,進而對膀胱、尿道/肛門括約肌、盆底等骶神經支配的靶器官進行調控,從而治療各種原因的排尿功能障礙。植入膀胱起搏器後,可即刻改善排尿症狀,讓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經準確向大腦送達“開”“關”訊號,使患者得以恢復正常生活,具有微創、安全、治療的可逆性及有效等優點。
用我們臨床中一位患者的話來說,就是:“我身上20多年的尿騷味,終於沒有了!”
除上述治療方式外,臨床還有一些可選擇性治療,比如:生物反饋治療、盆底肌訓練、催眠療法、肉毒毒素膀胱逼尿肌注射、膀胱灌注RTX(resiniferatoxin),以及一些外科手術治療,如逼尿肌橫斷書、自體膀胱擴大術、腸道膀胱擴大術、尿流改道術等,這些治療需要醫生根據不同的個體情況進行選擇。
膀胱過度活動症的尿頻尿急症狀,應如何與尿路感染的尿頻尿急症狀區分?
尿路感染除了尿頻尿急,還可能伴有尿痛、血尿等症狀,尿常規一般會有紅細胞、白細胞或膿球;
而膀胱過度活動症與感染無關,一般以尿急為突出表現,可能伴急迫性尿失禁,無血尿、尿痛。因此,二者區分的重點在於尿常規的檢查結果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