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州禪武
-
2 # 橙子媽記錄生活
家長應該干預,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儘量降低事件對孩子的影響,我認為應該跟老師共同處理這樣的事件。
當你的孩子在學校還沒有找到最好的朋友,她的交友熱情被無情的誤解,不要擔心,給孩子更多的幫助,幫他們度過那些不知所措的歲月和時光。
家長幫助孩子,能夠採取一些額外的行動去幫助那些在學校交友過程中不易的孩子,經常和孩子聊天。比如:我告訴你今天我在單位遇到的各種煩心事,你可以告訴我你在學校遇到的讓你心煩的事情嗎?孩子就會覺得很驚訝,在找到這種情感共鳴之後,他們就會感到驚訝:原來我的爸爸媽媽注意到我的情緒變化了,他們正在關心我。
在和孩子互動時,提出更多的開放式的問題,如果只是得出是/否的答案,關閉的對話永遠讓我們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
鼓勵孩子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如果孩子在學校沒有交到很多的好朋友,擴大孩子的交友圈,試著搜尋家長的朋友圈,幫孩子走出去,游泳課、足球課或者一次戶外的探險。一個有團隊合作的情況下,孩子之間能夠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這真的能夠幫助孩子促進有效的連結,合作、理解、成為朋友!
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要和老師充分溝通,大部分時候孩子會覺得這些事很尷尬不想告訴父母,但是他們卻願意告訴自己信賴的“局外人”,孩子喜歡的任課老師可能就是那個最合適的局外人。
家長干預,不是說去幫孩子打抱不平,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聯合老師一起解決問題,讓孩子忘記不愉快的經歷,相處更多的朋友,快樂地度過學生時代。
-
3 # rainbowzhong75
這要看情況,如果是偶爾的一次行為,家長主要安慰好孩子,抱著孩子說:寶貝兒,被打了,覺得很委屈嗎?……孩子可能會哭,也可能會說別的,比如很氣憤,很羞愧等等……抱著孩子,等他情緒平穩一些後,請孩子告訴你事情是怎麼發生的,ta又有什麼想法。不管孩子怎麼想,都不要否定他。之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博主曾經發文討論過這個問題:要打回去該怎麼回覆孩子,大家可以去搜一下這篇文章。這種情況,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處理好情緒和後續如何與打人的孩子相處。
如果是被經常欺凌孩子的校園“霸主”欺負了,那自然要去找老師,尋求解決方案。當然,也有父母直接出面解決的,就是找到打人的孩子,“請”他不要欺負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可以原諒,但是再有第二次,就別怪家長不客氣了,既然你要江湖,咱們就用江湖的方式解決問題。其實很多孩子在校園裡做壞事,大多是缺乏關愛,父母的教養方式不對造成的。他們並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孩子相處,或者自己的父母平時就是棍棒教育!我記得有一個繪本就是說如何處理校園欺凌的,寫的非常好
借網上看到的一段話結尾:“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
4 # kindergarten扛把子
家長是需要干預的,因為孩子被打了,不但身體受傷,心靈也受傷了,他們往往會感到自己被羞辱了。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出來安慰併為其樹立自信心,孩子會長期對交往有恐懼感,會有陰影,所以我們要幫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讓他不要有陰影,讓他知道父母永遠是他的後盾。
-
5 # 不想說1123
發現孩子被打,家長必須重視!但不要急著幫孩子出氣。
部分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受欺凌後,可能會立馬怒氣衝衝地跑去學校,要老師、學校、欺凌者要一個交待,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處理方法。因為孩子的世界有他們一套的處事規則,如果家長貿然大鬧學校,往往會令孩子成為學校中的焦點、話題,令他承受更多無形的壓力,這時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給予多一點的耐心,向孩子瞭解清楚情況,再與學校老師作理性溝通,幫助孩子面對校園欺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美國國家犯罪防控協會(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為家長如何防禦霸凌事件發生和事後應急預案提出了一些建議:
•教會孩子如何用非暴力手段去處理問題,並且當他們這麼做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
• 當孩子在任何一個方面表現好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和表揚,以此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self-esteem)。培養孩子堅持自己信念的自信。
•和孩子做好日常的溝通,積極詢問和傾聽孩子在學校參與的社交活動,和同學的互動,以及所遇到的問題。
• 家長要對對校園霸凌持有嚴肅的態度。很多孩子對於講出自己遭受霸凌感到尷尬。你也許只有那麼一次機會去介入和幫助。
• 當你看到有任何形式的霸凌行為都要立即制止,儘管當你的孩子是霸凌一方的時候。
• 鼓勵孩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不要霸凌你的孩子或者在你的孩子面前霸凌其他人。很多時候在家裡受到霸凌的孩子會將這種霸凌行為轉移到學校去霸凌其它孩子。當你的孩子看到你打,嘲笑或者八卦別人的時候,他也會模仿你的這些行為。
•支援孩子學校所開展的防禦校園霸凌專案。
不要以為校園欺凌只是孩子間的小打小鬧,它帶來的影響,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
6 # 小蜻蜓媽媽
干預是要的,具體是怎麼幹預,干預的方式怎麼拿捏好。
瞭解孩子被同學打的經過,不能輕易下結論判斷誰對誰錯。很多被打的孩子都害怕跟家長說起,因為有些家長灌輸孩子在外不要跟別人打架,有這樣的思想,孩子會覺得,壞了,現在我打架了,爸爸媽媽肯定很生氣。
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思想動態,留意被欺負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如何,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態。
打架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能處理好的,家長就先不要介入,如果孩子覺得,而且透過描述也感覺家長必須介入的,就要儘快處理。
-
7 # 夢暄麻麻
上幼兒園的,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我們家長可以根據事情大小來定,一些小事情可以我們可以站在孩子邊上,讓孩子自己解決。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我們家長就要干預進來,幫孩子解決孩子不能解決的事,畢竟孩子小也沒什麼壞心思。如果孩子是在上小學、中學、高中在學校被同學打了,我們家長肯定要干預,不然會以為這孩子好欺負。
-
8 # 臭臭們的媽媽
我家現在是幼兒園小班,小朋友之前回來也都會說今天把誰給推了吖,我一般都是問他為什麼要推你,孩子會說,他不是故意的,他太小了,不大懂,後面瞭解到班上有個小朋友最小的,估計表達不是很好,想引起同伴注意,所以喜歡推人。所以孩子都已經理解了作為家長就不需要再去幹涉。再來,自家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這種情況下,老師有反應給家長了,家長還是需要去了解清楚,及時向小朋友及家長道歉。
-
9 # 千年小妖cc
我家也是在學校被打的那一個,幼兒園中班,從小班開始被同一個打過多次(那孩子不只打我們家的,只有我家孩子不還手,說還手是不對的,要好好和人家講),打的有時手重有時手輕,我最討厭的是那孩子在上下樓的時候推我家孩子,磕到頭沒磕破但是洗頭不讓碰。之前腿上有青,鼻子從上磕到下都是都結成疤我都忍了,我鼓勵孩子還手,但結果並不理想。老師也找他們談了,我不知道找過多少次那孩子家長了,一點用都沒有。現在只要一聽到那孩子打我家孩子我就受不了了,昨天直接在家長群裡和那孩子家長吵起來了,我知道我做法欠妥,但真的受不了了,想給孩子轉學,孩子又說班上好朋友很多,不轉,我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家長要干預,但不同孩子要不同對待。
南寧市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的呂老師說,孩子被打或者打人都是事出有因,是認為自己被侵犯了,或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玩具反抗,或者僅僅出於測試自己的力量進行的嘗試,孩子不會毫無理由地去做出任何一個行為,包括打人。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行動永遠比他們的語言反應來的要迅速,這是兒童的生理發展特點所致。他們並不是天生懂得恰當的語言表達,這個是需要父母來引導和教育的。小孩子有情緒時,最自然最直接的反應方式通常都是做出一個具體動作,例如打人,例如哭泣,而不是用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因為他們的詞彙往往還沒有積累到那個程度。對於情緒的表達方式,是成人可以引導孩子的部分。
對於小學生來說,父母可以讓孩子懂得:有情緒,沒關係,可以表達,但是,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用“打”的,我們也可以用恰當的語言說出來給對方知道的。比如引導孩子表達:我現在很生氣。我很難過。我很失望……等。對於初中生來說,捱打和被打就相對嚴重,這個時候的學生幾乎都已經初步知道了被打的因果,有的會涉及一些社會因素。初中捱打和被打幾乎都跟小時候的教育引導有關係,這時候父母親要和孩子進行深層溝通和解決,特別要從心理因素出發。
以暴制暴不是最佳的選擇
南寧市文華教育文華老師說,孩子被打該不該還手,很多家長引導孩子“打回去”,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家長有很充足的理由:別人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當然要打回來,不然就吃虧了,長大還容易受人欺負;我的孩子打他們一頓狠的,他們以後就再也不敢欺負我家的孩子了。甚至也有家長說,孩子打架也有好處,打架是孩子們特有的一種社交方式,他們在這樣的打架中能學會與他人交往。這些理由聽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以暴制暴,不計後果。這樣的處理方法太可怕了,弄不好真的會出大事。
作為家長,首先,弄清孩子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分辨出誰對誰錯。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不應急於確定解決問題的方式,要先耐心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自己的孩子錯了,還是孩子的同學做錯了。
其次,先保護好孩子的心理不受傷害,再決定應該怎麼做。無論事情是怎樣的,最好不要責備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已經受欺負了,家長再責備他,他心裡肯定很難受,還可能會引起他報復同學的念頭。家長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會覺得有安全感,也容易接受家長的建議。
再次,主張以溫和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有同學欺負自己,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受傷害,然後口頭警告他欺負人是不對的;如果同學不聽,就可以讓老師出面解決問題。總之,最好不要用“武力”反擊,應該儘量以雙方能接受的協商的方式來解決。以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讓孩子的心理得到平衡,否則,他會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又不能爆發,把這種委屈積壓在心裡,對他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長大了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其次要提醒孩子捱打後不要哭,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孩子的辦法不奏效,孩子再次被打,告訴孩子怒目相視或以拳相對,然後暫時避讓。也可以以此作為引導,來完善孩子的性格。例如,鼓勵膽小的孩子打回去,鼓勵驍勇的孩子剋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