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asonZhou122737036

    第一,葉文潔的理念是讓三體文明來改造人類文明。震懾了三體,三體不來了,人類文明還是會繼續墮落下去(她看起來)。事實上,她為了掩飾自己的通訊行為,甚至殺死了自己的丈夫。這麼強的理念認同,幾乎是不可改變的。

    第二,她的女兒死了,沒有後人,也就對於未來沒有寄託和希望。沒有震懾三體,拯救人類的動力。

    第三,她不見得能想出震懾三體的辦法。和羅輯的談話更多隻是一種無意識的傾訴而非有意識的培養。

  • 2 # 九樓僱傭軍

    葉文潔透過三體人一系列的行為,推測出了宇宙文明的三大定律,其中科技爆炸和資源有限是三體鎖死地球科技的最主要原因,葉文潔並沒有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而羅輯一開始知道這些之後大約是明白了三體人想要什麼,前面幾位面壁者的計劃失敗,最終讓羅輯不得不祭出這個看似漏洞百出的理論。

  • 3 # 海闊天空詩酒花

    葉文潔在楊冬墓前碰到羅輯,問起他的研究領域,之後看似閒談一般建議他去研究宇宙社會學,並且把這門學科的幾個基礎概念告訴了他。實際上,那就是她思考了很久的黑暗森林法則的推導前提。所以說,葉文潔才是最早領悟到黑森法則的。那她為什麼不直接利用這個法則威懾三體呢?

    答案應該就在葉文潔和羅輯告別時說的那番話裡面:

    “怕沒有機會了……或者,你就當我隨便說說,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盡了責任。好,小羅,我走了。”

    之後葉文潔在暮色中離去,“走向她那最後的聚會”。

    有讀者認為那最後的聚會就是指汪淼所參加的那次ETO集會,那次會上潘寒發難,ETO內訌,大史帶人端掉了這個組織,葉文潔被捕。實際上集會是第一部寫的,葉文潔向羅輯面授機宜是第二部的序章,我之前分析過,《三體》三部曲未必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所以各部故事之間會有一些小小的脫節。因此,葉文潔向羅輯說完“宇宙社會學”的核心概念之後去參加的,究竟是不是那場讓她被捕的集會,其實關係不大。

    重要的是,從葉文潔的狀態看來,那時她對自己的結局已經有所預見,一如她當時也已經對三體人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過去的立場有了反思,不然她也不會對羅輯說這些了。

    所以,葉文潔為什麼不直接威懾三體,可以從她的狀態分析出來。

    首先,“怕沒有機會了”,葉文潔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源於她對自己時日無多的預見。黑森法則僅僅是一種理論,要利用這種理論建立威懾,需要時間去設計和執行,葉文潔應該是感覺到自己並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樣的事。

    其次,葉文潔那時已經退休,早就離開了核心技術部門,她沒有條件去接觸一線的前沿技術。而要利用黑森法則建立威懾,顯然需要技術手段的支援,葉文潔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是否可以利用ETO內部的技術條件呢?同樣不可行。因為伊文斯請葉文潔當ETO的“統帥”,精神領袖的意義大於其他。伊文斯自己才是真正掌握ETO技術核心的人,他也不會讓葉文潔接觸ETO的核心部分。實際上,對三體人忠心耿耿的伊文斯,在和三體人進行深層接觸時都是很注重私密性的,葉文潔雖然名義上是統帥,但所掌握的資訊很有限。

    或者正是這樣的遊離,使長於思考的葉文潔在漫長的時光中追溯往事、放眼星空,終於可以跳出自身苦痛際遇造成的思維侷限,即技術水準高於人類的外星文明,其道德標準也應該高於人類的這一判斷,從而反思自己原先對三體人的期望是否不切實際,甚至適得其反。最後為了彌補,終於想出了足以制敵的“宇宙社會學”。

    葉文潔的這一段心路歷程,書裡沒有很仔細地寫出來,但是經過分析不難發現,這其實就是葉文潔為什麼把自己的思考所得告訴羅輯,但是自己又不直接操作的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深層一個原因,那就是自身思想上的顧慮。

    葉文潔應該是經過反思,意識到自己對三體的期望值過高了。引進這樣一個地外文明,很可能達不到淨化地球文明的目的,反而是真正的引狼入室,畢竟三體人的道德水準,未必比人類更高。所以,葉文潔多少是有一些後悔的,但她後悔的應該是草率引進三體,而不是對人類的失望和背叛。她這一生歷經坎坷,對人性已經徹底死心。我不認為她在最後階段的彌補是因為對人類還有溫情,“人間不值得”不僅僅是葉文潔的感性認識,其實還是她作為一個冷靜的科學家理性分析的結果。

    只是三體人同樣也不值得。換句話說,縱然人類該死,也不一定要以這種方式,而且總該給人類一個公平對決的機會。

    所以,葉文潔最後採取了這張做法。她把這個機會透露給羅輯,但是她自己不站隊,不偏幫哪一邊。“不管是哪種情況,我都盡了責任”,葉文潔給自己設定的責任,也就到這種程度而已:我把自救的機會告訴你們,你們能不能抓住,那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新路虎發現運動空間夠用嗎?性比價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