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
2 # 淡墨車事
大家好我是淡墨,每天分享有趣的汽車問答內容,歡迎各位朋友關注。
雖然皓影還沒正式上市,但是作為本田CR-V的兄弟車型,這款車還是會搭載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更高配的車型會採用混合動力系統,那麼對比大眾Tiguan的2.0T低功率來說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首先本田的這個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93馬力,但是大眾的這個2.0T低功率為186馬力,功率上其實是相差無幾的,但是大眾的這個2.0T低功率發動機最大扭矩達到了320牛·米,本田的這個1.5T發動機最大扭矩只有243牛·米,差距一下子就出來了。(下方配圖為CR-V發動機艙)
這兩款發動機其實各自有不同的優勢,本田的這個1.5T發動機也算是目前本田當家的發動機了,雖然在CR-V上面發生過一些問題,但是本田敢把這個發動機用在皓影上面,想必也是做了一些功夫的,這個發動機本身的科技含量和變速箱匹配的平順性上來說還是不錯的,所以至於在皓影上面的實際表現,還是要上市之後才知道,現在說也沒用。
至於大眾的這個EA888,第三代的EA88大眾還是做了很多的調整的,穩定性相比以往的產品的確有很明顯的進步,另外發動機排氣量更大其實對於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另外雙離合變速箱在動力的響應速度方面也有優勢,但是這也僅僅是在理想狀態下,實際上這兩個動力總成的口碑都不算特別優秀。
一部分消費者覺得本田的發動機是黑科技,買發動機送車,一部分消費者覺得大眾的動力相對來說如今穩定性已經不錯了,就是站在不同的立場上的,皓影還沒上市,討論發動機好不好還是有點為時過早了,而大眾的這個2.0T發動機其實走的是一個不過分壓榨動力的路子,目的還是為了穩定性。
本田皓影是一款具體的車,而大眾是一個品牌,並沒有交代車型,不對等的兩個物件無法橫向對比,所以我不太理解題主想表達什麼。但如果你是想問本田1.5T和大眾2.0T的對比,我倒是可以簡單說說。
皓影的1.5T和CR-V的1.5T動力引數相同,都是最大功率142kW(5600rpm),最大扭矩243Nm(2000-5000rpm),配CVT變速箱。大眾跟這套動力對標的是2.0T低功率版,也就是330TSI,最大功率137kW(4100-6000rpm),最大扭矩320Nm(1500-4000rpm),配7速溼式雙離合。至於162kW、350Nm的2.0T高功率版(380TSI)就是上一個段位的動力了,本文就不對比了。所以如果無特殊說明,下文提到的大眾2.0T均指低功率版(330TSI)。同理,下文的本田1.5T也均指皓影上這款(240Turbo)。
從引數上看,大眾的2.0T雖然最大功率較低,但全轉速範圍內的平均功率是比本田要大一些的。根據公式功率(kW)×9550=扭矩×轉速,由於大眾2.0T扭矩更大,所以在地板油、同轉速前提下,大眾2.0T在5000轉以內的輸出功率都要高於本田1.5T。
1.大眾2.0T在1500轉時地板油輸出功率為50kW,本田1.5T要在2000轉時才能達到這個水平,而大眾2.0T在2000轉時功率已達67kW。
2.當4100轉時,大眾2.0T達到最大功率137kW,可以算出扭矩為319Nm,剛剛開始下降。而本田1.5T此時的功率剛到104kW。
3.超過5000轉以後,本田1.5T逼近最大功率,才開始以小幅優勢反超大眾。
當然,這些特性只是單純分析發動機,沒有考慮變速箱的作用,並不能證明大眾2.0T裝車後的實際動力性優於本田1.5T。只能說從發動機性格特點上,大眾2.0T比較側重中前段轉速區發力,但恆功區來得早,4100轉後段的提速就放緩了。本田1.5T是前段出力比較普通(但也強於最大功率相近的自吸),後段功率持續攀升,還有點兒以前自然吸氣VTEC的影子。
從實測加速效能來看,本田1.5T+CVT的表現似乎不太穩定。同樣是38號的測試,同樣是1.5T+CVT,CR-V之前跑出過8.3秒破百,但皓影1.5T四驅版只跑出9.0秒,比通常對比測試的TAYRON2.0T四驅慢了整整1秒。看來實際動力性還是大眾2.0T更強一些。至少說明本田1.5T在高溫環境下的效能衰減比大眾2.0T要明顯。
除了動力,衡量動力總成的另一個最重要的維度就是能耗。還是38號的同場測試,全程開空調的前提下,TAYRON2.0T四驅版城市油耗8.8升/百公里,高速油耗6.9升/百公里,皓影1.5T四驅版城市油耗8.4升/百公里,高速油耗7.7升/百公里,各有千秋。
總之,我的基本看法是,這兩款動力總成的經濟性旗鼓相當,都是相當優秀的水平,但動力性方面大眾2.0T+DCT更好,至少實際發揮受溫度和季節影響不大。至於平順性、油門線性、駕駛感受等等,不同的人對不同方面的接受度不一樣,所以還得你自己實際試駕體驗最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