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理科堂
-
2 # 草莓161400813
肯定不是曹操的,因為曹操死時應該也是大人了,所以不可能是曹操的。應該是另有其人,但然為什麼在曹操墓裡,應該是曹操的最信任的人,或者他的孩子,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而已
-
3 # 湘潭伍趙氏
把安陽高陵認做曹操墓是個笑話,這個笑話可能還要延續幾年甚至幾十年。這個墓是冉閔生前為自已和皇后修的合葬墓。冉魏一直四面征戰,國勢很差,冉閔死前不久其母王太后死了,冉閔為其在自己墓旁修墓,還沒修完,門冉閔就敗被慕容氏抓破砍頭,其妻董氏獻璽有功,慕恭容氏讓董氏把冉閔的頭顱帶回鄴城安葬,回到鄴城後董氏殉節。由於冉魏餘民無為修好太后墓,就把冉閔、皇后董氏、太后王氏合葬到冉閔墓裡。由於冉閔只有頭,就用他生前所用的東西代其身體:戟和茅代雙手,盾代軀幹,坐騎代雙腳……至於曹操墓,曹丕搞了一真一假,鄴城搞了個假的,並廣為宣傳,拜了三年。這期間抓緊在洛陽修曹操真墓,這個墓就是現在的漢安帝陵,真的漢安帝陵可能在其西邊一點,曹操墓用了漢安帝陵的封土。曹丕修好真的曹操墓後就下令毀了鄴城假曹操墓的祭殿(不拜了),然後把其兄弟們召到洛陽拜祭曹操(黃初四年)。由於曹彰耿直,估計對曹丕進行了指責,曹丕還怕其大嘴巴,洩露真的曹操基,就將其害死了。曹丕修凌雲臺的主要目的是將其比做銅雀臺,而曹睿更孝順,還讓曹休陪陵了。
原來曹操長這樣 曹操墓發現小孩屍骨 專家說是小時候曹操? 曹操墓裡發現小孩屍體,磚家說是小時候的曹操。曹操的DNA問題最先提出,是在2010年。2009年12月底,河南安陽宣佈發現曹操墓,2010年6月11日,國家文物局將該墓列入“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可是,從一開始到現在,對該墓的真假一直爭論不休。
曹操的DNA問題最先提出,是在2010年。2009年12月底,河南安陽宣佈發現曹操墓,2010年6月11日,國家文物局將該墓列入“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可是,從一開始到現在,對該墓的真假一直爭論不休。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該墓中出土一個頭蓋骨,所以考古方宣佈該頭蓋骨為曹操的。此言一出,輿論大譁,反對者甚眾。於是,有人就提出了用現代DNA檢測技術驗證曹操墓真假的辦法。據2010年1月21日的《文匯報》報道,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宣佈向全國徵集曹姓、夏侯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並且已經有志願者採集血樣。河南曹操墓官方卻拒絕同意對所出土的頭蓋骨取樣,進行DNA鑑定。這讓人想起釋永信,拒絕進行DNA鑑定,以確定是否有私生子。直至現在,河南安陽曹操墓和釋永信私生子問題一樣,都成了懸案。
對《三國演義》熟悉的朋友都知道,《三國演義》裡就明白無誤地說曹操身出夏侯氏。第一回,曹操第一次出場,書中就介紹說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氏,是曹騰的養子,所以改姓曹。第五回,夏侯、夏侯淵第一次出場,書中又介紹說此二人本來就是曹操的兄弟。
人們認為曹操身出夏侯氏,恐怕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多一些。可是,歷史上曹操的真地是夏侯家的後代嗎?
正史《三國志》上含糊其辭地交代曹嵩的身世,說“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是說不知道曹操的DNA問題是筆糊塗賬。
當時吳人所著《曹瞞傳》,單獨為曹操立傳,另外晉人郭頒所著《世語》,兩本書都說曹嵩是夏侯家的兒子,是夏侯惇的叔父。
這兩本書都是曹操同時代人寫的,而且相互印證,因之“曹操本姓夏侯”的這一說法歷來為史學界大部分人所接受。
可是,這一說法也一直有人質疑。原因有三:第一,曹騰在家排行老四,選養子應該從他的子侄中選,而不應從外姓的夏侯氏家族中過繼一個養子,如果曹嵩是從曹騰三個哥哥中過繼的,那麼他應該是曹騰的親侄子,姓曹。這樣,曹操也就自然姓曹。第二,是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夏侯的兒子,如果曹操真的出自夏侯氏,那他這樣做就違背了“同姓不婚”的傳統習俗了。第三,夏侯惇死後,曹丕在鄴城東城門發喪,按照當時禮儀,天子為同族發喪應該在宗廟門之外。
孫子和爺爺認的祖宗不一樣,孰真孰假,令人感到費解。其實,即使能明確曹操是周文王或者是舜的後代,也沒有什麼意義。從泛血緣關係上說,炎黃子孫都可以說是同族了。關於曹操的身世,現在公認最有權威的說法來自袁紹。袁紹和曹操最初是朋友,彼此知根知底,袁紹對曹操的身世應該是瞭解的。官渡之戰前,袁紹討伐曹操的檄文中有“(曹操)父嵩,乞丐攜養”之語。 “乞丐攜養”四字披露了曹嵩的身世。“乞丐”倒不是說曹嵩是丐幫的後代,而是說曹嵩是曹騰向別人討要來的孩子;“攜養”就是領養,至於是領養於何姓,袁紹並未交代。當時袁曹交惡,肯定是揀最有殺傷力的話說,如果袁紹知道曹嵩出自於夏侯,就很可能直接說曹操是“夏侯棄種”了,因為說得越明確越有殺傷力。袁紹沒這樣說,很可能是因為他根本也不知道曹嵩出自何氏。袁紹的意思很明確,他是在說曹嵩不知是從哪裡領養來的“雜種”,這也和《三國志》對曹嵩“莫能審其生出本末”的記載相符合。
那麼,曹操本人怎麼說呢?曹操把自己的身世也弄得雲山霧罩,曹操曾作《家傳》,自稱是“曹叔振鐸之後”。曹叔振鐸即姬振鐸,是周文王的兒子。曹操死後,曹植在《武帝誄》中仍維護父親的說法,亦稱“於穆武皇,胄稷胤周”,說自己是後謖及周文王的後代,源自姬姓。但是到了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時,魏明帝祀天時,發詔文說“曹氏繫世,出自有虞氏(舜)”,這樣魏明帝就直接否定了祖父曹操為曹家“指定”的祖先。這樣一來,曹操的DNA問題,更加撲朔迷離了。 曹操馳騁於亂世,一生中後悔的事情屈指可數,殺掉神醫華佗是一悔。
有華佗,聰明可愛的兒子曹衝就不會夭折了。濫殺幹伯父呂伯奢全家八口,曹操一絲悔意沒有。只說了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負我。 公元220年洛陽之春,曹操的頭痛病又犯了,陣陣疼痛愈演愈烈,他感到這一次恐怕難以熬過了。不禁慨嘆:同齡人中,諸多安康,我曹孟德,黃金年齡,大業將成,夙願在望,天不滅曹,何以更乎?突然間,他又想起了能醫治他頭痛病的華佗,悔也,悔也,悔之晚矣! 曹操戎馬一生,經歷血雨腥風,一事再悔,只有此焉!曹操預感大限將盡,留下指令,如此這般交待一番。 這一年春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崩於洛陽,結束了輝煌的一生。終年六十六歲。許都的文武百官得知曹操病逝的訊息後都不知如何是好。曹操雖未稱帝,但其地位與權力與帝王無異也。按照什麼規格辦理喪事?諡號的選定,這是百官誰也不敢定奪的。 當時,曹丕在自己的封地鄴城,聽到父王離世的訊息,悲痛不己,號啕大哭。親信司馬孚見此情形,安慰曹丕道:“節哀順變。儘管魏王離開人世,可您勿要亂了陣腳,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如今您應該立即回朝,掌控朝政,以絕後患。”聽了司馬孚這一番話,曹丕馬上清醒過來,並立即趕赴許昌,為曹操辦理喪事。 曹丕到達許昌後,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喪事。在曹丕和司馬孚的全權掌控下,官員們開始著手辦理曹操的喪禮,以君王之禮為曹操舉辦國葬。謚號武王。之後,大臣們上書奏請獻帝讓曹丕接任王位。 曹操對於自己的後事提出了“薄葬”的主張。他死前留下的指令說:“天下還沒有安定,喪事不得遵循古代制度。埋葬完畢,都要脫去喪服。領兵戍守的將領不準離開駐地。有關官員要各自忠於職守。入殮的時候給我穿上與時令相應的衣服,不準用金玉珍寶殉葬。” 當時的人死後,其家人會準備許多陪葬品為其陪葬,有權力有地位的人更甚。有的君王還要有嬪妃以及牲畜殉葬。因此,許多大戶人家的陵墓都會被盜墓者挖掘,以至屍骨縱橫,什物狼藉。曹操自己就曾挖掘過黃巾起義的首領張角的墳墓。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出現這種慘狀,一再要求“薄葬”,即不在墓中陪葬大量珍貴的物品,一切從簡。這一點,曹操與歷代帝王有天壤之別。 曹操的性格生性多疑,加之由來已久的盜墓賊,曹操釆取了“疑冢”的佈局。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安葬曹操的這一天,同時有七十二具一模一樣的棺木從城門抬出,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而去。因此,關於曹操的陵墓素來就有“七十二疑豕”之說。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78回寫道:“操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發掘故也”。 一千多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考古工作者一批又一批地考察、探測,但誰也沒有挖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在業界,說法眾多,諸如:許昌城外說、漳河水底說、銅雀臺下說、河北彭城說等等。其中,銅雀臺頗為引人關注,因為曹操死前對他的子孫雲:“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 2009年,河南省考古專家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搶救性發掘一座東漢大墓,稱:就是高陵。墓中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和一件“魏武王常用慰項石”。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曹操墓找到了。 2009年12月2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播發這條訊息時用詞謹慎,用了“可能是”來表述,並未肯定。同時,來自全國的八位考古專家對河南挖掘曹操墓的真實性提出質疑。認為挖掘出的兩件石制器物之銘文恰恰證明不是曹操墓。看來,僅憑兩件操用之物就判定是曹操墓難成定論。必須有其它物證,形成嚴密的證據鏈。 博主愚見:操設疑冢,每冢置一二操之器物,方為疑也,否則何疑? 這七十二座陵墓,究竟那一座是真的曹操墓呢?蒲松齡老先生曾感嘆地說:“後賢詩云:"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家藏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疑冢之外乎?奸哉瞞也!” 所以,《三國志》陳壽評論說:魏王的見識謀略是最優秀的,是非常之人,超群豪傑。 噫籲嚱!曹操身後千古之謎至今未解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