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企客雲

    能帶來多大的變化?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足見其影響力,做一組對比你就知道了,咱們先來看看前三次工業革命怎麼改變世界的!

    蒸汽機:沒有蒸汽機的時候,人們出一次遠門要幾個月,人們的生活還是靠小作坊,以小區域經濟活動為主。有了蒸汽機,人們開始製造更快的交通工具:輪船、火車,工廠也開始出現。

    電力:人們開始開採礦石、瘋狂建設經濟時刻,全球開始經濟貿易時代,人們也開始享受無夜生活。

    計算機:現代人對計算機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印象最深,短短50年給人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都開始生活在虛擬世界裡了,每個人都透過手機來交流和生活。整體而言,工業革命加速和擴張了城市的建設。

    最後來說說人工智慧和物聯網:萬物相連、解放人力,這是這兩者的使命,等這兩者發展成熟,那每個人只需要穿戴衣服和一個盒子就可以生活了,手機會不存在,未來處處都可做螢幕,刷臉就可以生活,所有的物品都透過智慧硬體以資料顯示,無人駕駛載著你的盒子就走了,到了飛機場自動給你推到安檢處,安檢結束再給你送到飛機上,你就負責玩智慧穿戴就行了。每個人不再透過工作來掙錢,而透過售賣時間來掙錢,每個智慧應用或場景都會給你送錢,只要你在他們那裡消費時間!再那人類發展來說說:人類在地球上靠農耕吃飯從幾萬年前到1780年出現蒸汽機,然後人們僅僅透過不到三百年的發展就實現了智慧城市。解放人力勞動的時刻馬上回到來!

  • 2 # 愛讀Ido科技

    類似的問題回答過多次。今後的社會形態中,網際網路是基礎設施,人工智慧是新技術,大資料是新能源。而物聯網則是一種高階的網際網路形式。

    人類社會的進步都是從效率革命開始的。網際網路已經帶來了一次效率的提升。那麼物聯網呢?

    很顯然,物聯網給效率提升又創造了一次條件。它的核心概念就是“萬物互聯(包括人),時刻互動”。也就是說,資訊有了隨時隨地傳遞和多向溝通的可能。這種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資訊和資料。

    而人工智慧,將隨著科技的發展滲透到各行各業。AI將代替人類從事絕大部分簡單重複勞動,危險性工作和人類自身無法勝任的工作。人工智慧將成為人類社會生活的日常形態,你會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AI帶來的生活便利化。而AI的智慧化則來源於對大資料的採集、篩選、分析和處理。大資料就像一種新形態的能源一樣支撐著人工智慧的發展。

    所以說網際網路是基礎設施,物聯網是高階形態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是新技術,大資料是新能源。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 3 # 容山樵夫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相結合帶來的改變,就在你我身邊。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反正我就經常有。

    今年年初,我商場買了一部vivo9手機。上午和朋友一起吃早餐,聊著聊著,朋友問我,平時喜歡吃什麼菜?我說糖醋魚啊,紅燒排骨啊這些我都愛吃。

    嘿,好傢伙!到了下午,無聊地開啟手機入口網站看看新聞,不經意間就稀里嘩啦的冒出許多糖醋魚、紅燒排骨做法選單。哈哈,正合我意!我說我就奇了怪了,我正琢磨著晚上怎麼做一條好吃一點的糖醋魚給家人嚐嚐呢,你咋就這麼懂我心意呢?

    還有一次就是,心裡老想著換一臺臺式電腦。晚上跟老婆商量來著,接著第二天就有介紹聯想、華碩的新款臺式電腦推送出來。我就想,俺這部這vivo9手機,TMD是不是懂讀心術的呀?!

    後來還是朋友點醒了我,我才恍然大悟!我勒個去——原來是智慧手機語音識別推送啊!

    現在幾乎人手一部的智慧手機,裡面的就有人工智慧的存在:麥克風接收語音訊號——語音訊號放大——語音訊號AD轉換——語音訊號關鍵資料提取——對比語音資料庫尋找匹配,——生成文字顯示。

    現在訊飛、百度、搜狗等等輸入法的語音識別功能,可以很快地將使用者所說的話轉換成文字,比手動輸入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手機還可以將文字合成語音、將瀏覽變成收聽、給眼睛放個假。而影象識別功能則更常見了,很多手機都有微笑拍照功能,可以在使用者最美的那個微笑瞬間按下快門……以上,就是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影響和滲透著人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現實縮影,這些其實還僅僅是用到人工智慧的一些基礎功能。目前人工智慧的研究,還處於低階階段。不只是國內,國外也沒有比我們先進多少。就像現在谷歌在研究的無人駕駛,其實也只是基礎功能,和百度的技術沒有代差。如果加大投入,並且方向沒有錯的話,百度迎頭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也是很有可能的。

    在物聯網時代,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很顯然,要想處理好這些資訊,從而進行篩選、分析、資料探勘等任務,單靠人是遠遠不夠的。現有的資料庫系統其固有的弊端又對這些資訊的處理能力有限,包括現有的計算方式和軟體能力也限制了資訊的過濾能力。而人工智慧的目標,就在於為人們提供能夠有所超越的資訊處理能力,提高資訊採集和應用的效率。

    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在未來有著無限廣闊的應用空間,其影響力不會僅僅圍繞單個個人使用者,而是滲透著更大的範圍,全面的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物聯網在“智慧家居”、“智慧城市”上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都還是基礎性的。而如何將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相連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其影響會慢慢體現出來。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家中的各種裝置透過物聯網技術連線到一起,並有一個人工智慧的管家全面控制,可以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讓我們的生活更為舒適。不僅僅是我們的家居,整個城市、國家(比如軍事、科技、工業、金融應用等等),都將變得更加智慧化、便捷化。

    正所謂物極必反。

    因此有人擔心,一旦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相結合的應用技術生產的機器人,超越人類大腦智慧,產生像人類一樣的感情,超出人們的控制範圍,怎麼辦?

    記得早在幾年前,美國家庭網路安全協會CEO史蒂芬•鮑卡姆就在《衛報》上發表過文章警告稱,當人工智慧遇上物聯網,會帶來什麼?是否正如我們所擔心的,將意味著文明的末日?或者這只是另一個顛覆性的時刻,類似於蒸汽機或原子能的利用?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也指出,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PayPal、特斯拉、和SpaceX等多家有影響高科技企業的創始人馬斯克,則將人工智慧描述為我們人類“最現實的威脅”,認為開發人工智慧類似於“在召喚惡魔”。微軟聯合創始人蓋茨對科技略知一二,也非常擔心機器有朝一日可能會變得太聰明,以致於我們人類無法控制。

    咱們人類最聰明的大腦在擔心什麼?

    人工智慧被廣泛地描述為計算機系統模仿或模擬人類智慧行為的能力,包括語音識別、視覺感知、做出決策和翻譯語言等等。從超級計算機“深藍”擊敗當時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到超級計算機沃森戰勝美國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的兩位冠軍選手,都是人工智慧突出的例子。科幻電影中,派克·瓊斯執導的電影《Her》,描述了由傑昆·菲尼克斯扮演的男主角與他的作業系統墜入愛河的故事;即將推出的電影《Chappie》,其主角是一臺被盜的機器人警察,他被重新程式設計,能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並有人類情感。

    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引發人們擔憂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機器具有自主行動而無需人工干預的能力。這可能表現在計算機在面臨障礙物或某些限制時,能為自己重新程式設計。換言之,是計算機能夠自主思考並相應地採取行動。對人工智慧以及它可能帶來的變化,科技領域有些人持有更加樂觀的觀點。答案可能存在於一些關於意識的新思維。

    作為一個概念,以及一種體驗,意識已經被證明非常難以確定。我們知道,我們都擁有意識(或者至少我們這樣認為),但科學家無法證明我們擁有它,或者更確切地說,無法說清楚它到底是什麼,以及是如何產生的。在字典上,意識被描述為人們處於清醒並意識到我們自身存在的狀態。這是一個以感覺、情緒和思維為特徵的“內部認知”。

    20年前,澳洲一位不起眼的哲學家大衛·查默斯提出了後來被稱為“意識研究難題”的概念,引發了哲學界的爭論。他問道,我們大腦中的灰質是如何給人們帶來神秘的體驗。是什麼讓我們與其它東西不同,比如說,一臺非常有效、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並且,是否只有我們人類才有意識?

    有些科學家提出,意識是大腦的一種幻想。還有一些人認為,我們將永遠解不開意識之謎。但也有少數神經科學家表示,我們可能最終能夠弄清楚意識是什麼,只要我們接受這樣的觀點:有朝一日計算機或網路將擁有意識。

    在《衛報》一篇被廣泛轉載的文章中,作者奧利弗·伯克曼描寫了查默斯等人提出的這樣一個觀點,即宇宙中所有東西都可能(或潛在地)擁有意識,“只要它包含的資訊實現充分地互聯和組織化。”因此,一部iPhone手機或一臺恆溫器也可能有意識?並且,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可能只是“意識網路”的一部分?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作家詹妮弗•科布·克雷斯伯格為《連線》撰寫了一篇有影響力的小文章《一個以大腦覆蓋著自己的地球》,在這篇文章中,她介紹了一位鮮為人知耶穌會教士和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的研究成果,他在50年前描述了一個全球性的思想圈,所謂“單一組織有活力的統一”,包含著我們集體的思想、經驗和意識。所以,也許對於人工智慧我們不應該感到如此驚慌。也許不僅僅人工智慧和新興物聯網領域即將迎來突破,我們對意識本身的理解也將迎來突破。

    如果我們能夠解決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目前面臨的隱私、安全和信任問題,我們可能會讓進化程序實現歷史性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是怎樣一步一步登基稱帝的?為什麼如日中天的唐朝被周取代時沒有發生大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