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會好健康匯
-
2 #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所謂“全身性”,就是說各個器官都可能受牽連,口腔也不例外。當血糖升高時,人唾液中的糖分也增加,因此有利於口腔內細菌的孳生。另外,糖尿病患者身體內免疫狀態不正常,即機體抵抗力下降,也為感染“開了綠燈”。
人的口腔中多達300種微生物,每毫升唾液中有5億個細菌,無論種類和數量都遠超過大腸。正常情況下,由於免疫機能正常,這些細菌、真菌和人相安無事,一旦免疫平衡被打破,本來的“良民”就會“滋事”,引發感染。其中最常見的5類疾病包括:
1.牙周炎。最多見的症狀是牙齦出血,時間長了,牙齒會鬆動。一般來說,如果不積極治療,10年左右牙齒就會掉。研究表明,糖尿病人患重度牙周炎的風險比一般人高8.5倍,且缺失牙的風險高2倍。
2.口腔真菌感染。多為念珠菌感染,表現是嘴裡出現白膜、紅斑、口角炎。普通人此病的患病率是8%,而糖尿病人達到16%。
3.糜爛性扁平苔蘚。這個病是僅次於複發性口腔潰瘍的口腔黏膜病,表現為口腔黏膜網狀白紋、發紅,有的病人有黏膜糜爛,因此引發疼痛。此病不會像複發性口腔潰瘍能自愈,往往持續時間長。由於口腔內長期存在創面,有癌變的可能。
4.頜面部軟組織感染。主要是細菌感染,導致區域性蜂窩組織炎,表現為紅、腫、熱、痛,全身則有發燒。
5.齲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明顯減少,對口腔的清潔作用減弱。並且,唾液的酸度增加,這種環境非常利於致齲菌的生長。
在調查中,研究者發現,一方面,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多種感染性口腔疾病;另一方面,已有的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牙周炎等,在糖尿病人身上表現為難以控制、反覆發作。另外,一半以上(56%)的糖尿病患者患有口腔黏膜病。
糖尿病人的口腔黏膜多有4種表現:溝紋舌,即舌頭表面有縱向的溝壑,如同人臉上的皺紋,這是代謝不正常的表現,發生率是正常人的2倍;黏膜充血,其發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白色角化斑,是正常人的5倍;色素沉著,這往往是炎症後遺留的痕跡,發生率是正常人的9倍。
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就診率很低,很多人都不積極治療,而在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就更容易被忽略。但是,口腔內感染如果不治療,會加重糖尿病;反過來,要治療口腔疾病,必須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可見,口腔健康和糖尿病是相互影響的,糖尿病人必須經常檢查口腔,發現問題及時尋求治療。
-
3 # 北藍健康之家
70歲的趙大爺患糖尿病多年,2年前,他的右足變黑潰爛,疼痛難忍,後來住院癒合,幾個月後又破潰,痛苦不已……
糖尿病足是指在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基礎上合併感染的足。神經病變致使足部感覺遲鈍或喪失,缺乏保護而容易受傷;血管病變使肢端組織缺血、壞死,喪失再生修復能力;感染則使區域性病變進一步惡化而且難以控制。
糖尿病足等級劃分
臨床上將糖尿病足由輕到重分為六級:
01
0級(壞疽前期)
該期患者足部面板尚無破損,但存在導致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例如,已有腿腳發涼、怕冷等缺血表現;或有肢端麻木、感覺減退等神經損害症狀;或者有雞眼、胼胝、足畸形。一般認為0級屬於高危足期,如處理不當,很容易發生壞疽。
02
1級(壞疽初期)
該患者的足部面板有小水泡或已出現表淺潰瘍,但病灶沒有感染。由於潰爛還沒有波及深部組織,及時發現、正確處理病灶可以很快痊癒,處理不當病灶蔓延擴大,甚至有截肢的危險。
許多患者認為面板起個小水泡沒有關係,不經消毒,自己隨便挑破,結果化膿感染,蔓延擴大,發展為嚴重壞疽。遇到這些情況最好找醫生處理,必要時可住院治療。
03
2級(輕度壞疽期)
潰瘍深達肌肉組織,常合併軟組織感染,分泌及滲出物較多,但沒有侵及骨頭,無膿腫形成。在這期間患者應該住院治療,臥床休息,避免足部過於負重。區域性定期清創換藥,保持傷口清潔及引流通暢;處理時禁止擠壓排膿,以免感染擴散。
除控制血糖外,還要加強抗感染,改善血液循壞,預防潰爛蔓延擴大,經過積極治療病情會有好轉,壞疽很快治癒。
04
3級(中度壞疽期)
潰瘍進一步加深,肌腱韌帶及骨組織被破壞,往往有多發膿腫形成,產生大量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這一階段,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療,臥床休息,限制站立和行走,以減輕患足的負重。
除了區域性清創換藥、切開引流外,一定要控制好血糖,選用敏感抗菌素抗感染,改善血液迴圈和微迴圈,加強全身營養支援。經過積極努力是可以治癒的。
05
4級(重度壞疽期)
重度感染已造成嚴重骨質破壞、骨髓炎及骨關節病變,或形成假關節,部分腳趾發生溼性嚴重壞疽,病情較重,可有發熱,全身不適,處理得當可保留足部大部,不至於對生活質量帶來大的影響。
05
5級(極重度壞疽期)
全足大面積壞疽,常波及到踝關節,單純內科治療很難奏效,不得已需要截足保腿,甚至舍腿保命。當然,最好不要拖延治療而失去早期治療機會,釀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
小北說
中老年人發生糖尿病足,不僅容易區域性感染,增加敗血症的發生機率,還可能導致截肢甚至死亡的發生。因此,預防糖尿病足是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須重視的工作。(下一期小北將與大家聊聊,糖尿病足的預防與治療)Hi ! 終於等到你了哦!歡迎點選“關注”,這樣你就可以每天都收到免費的精彩文章了,以及我的精彩回答了!對文章有什麼意見,也可以發給小編,小編每天都會改進。在這裡小編祝大家財源滾滾,天天開心,記得點選關注哦,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回覆列表
健康人遇到細菌和病毒的入侵,體內的白細胞就會對它們發動攻擊,將之「就地正法」或「驅逐出境」。
而對那些血糖控制不穩定的人來說,白細胞會變得懶洋洋的,對於外來侵略不盡心、不賣力。容易發生感染,且一旦發生感染又不容易控制,這是每一個糖尿病人需要面對的問題。
感染,糖尿病人的噩夢
1. 高血糖讓感染來得更「猛烈」
血糖值經常處於 11.1 mmol/L 及以上的患者,抵抗力大約只是健康人的一半。
對健康人而言十分不值一提的一些「蟹兵蝦將」可能也會引發一場轟轟烈烈的「激戰」。
另一方面,高血糖的體內環境又是細菌和病毒的「福地」,它們可以充分享受裡面的豐富營養。因此,一旦糖尿病人發生感染,病原體在體內的繁殖也往往會來得猛烈一些。
2. 感染降低胰島素功能
感染之後,胰島素的功能會下降,這就使本來就已經居高不下的血糖狀態雪上加霜。高血糖又進一步妨礙感染的控制,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在這一點上,健康人、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因此,平時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自我保護,儘可能避免感染髮生。
日常生活怎麼預防?
病原體可以從許多地方入侵人體,如呼吸道、牙周病的患處、蛀牙、刀傷、燙傷、燒傷等部位。不管您有沒有患糖尿病,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想做到「毫髮無傷」,幾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病原體的入侵是難以避免的。
因此,對待感染,我們力求做到的是早期發現病灶,及時、徹底、妥善地處理。
常見的易感染部位有:牙齒、咽喉、肺、胃腸道、腎盂、膀胱,還有腳。在日常生活中,請對這些部位多一點關懷。
當然,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最為關鍵和基礎的是好好控制自己的血糖。
為您整理了對抗感染的「8 項注意」:
控制好血糖
感染程度輕時就予以充分注意
哪怕是咳嗽、感冒這樣的「小」症狀也不要輕易放過,預防肺部感染
勤洗澡、勤洗手,保持乾淨
認真刷牙
對於小傷口絕不姑息,徹底治療
睡覺時預防「著涼」
充分休息,適當鍛鍊
發生了感染怎麼辦?
一旦發生了感染,我們提倡徹底治癒傷口。
比方說,膝蓋上磨了個口子,我們要求糖尿病患者經常留意傷口情況,並做好相應護理,直到它結痂並脫落,長出新皮。
一定會有人想,這也太誇張了吧,小傷口何必大驚小怪呢?
對於健康人而言,對傷口如此在意或許可以算是小題大做了,但對於抗感染能力不強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此對待傷口的癒合毫不言過。
糖尿病患者即使是腳上的一個小傷口,若不認真對待,最後都有可能發展成可怕的壞疽!壞疽可能導致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