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舒老師的下午茶

    時間管理其實是個蠻大的概念,可能首先要考慮的是,你希望透過時間管理的工具和技巧,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這個角度入手。

    對於我來說,時間管理的高手,其實並不是把一天24小時都塞滿了密密麻麻的任務的人,而是那些張弛有度,舉重若輕的人。

    他們,知道什麼是對自己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必要時死磕;他們,懂得什麼時候該拼命,什麼時候該放鬆,瞭解自己一天的精力曲線,懂得在最高效的時間段,最高效地完成最重要的任務;他們,即便工作再繁忙,也不會忘記偶爾停下來,聞聞玫瑰花香,更好地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如果把投入時間的多少與工作效能的高低分別用橫軸和縱軸來表示,可以得到下面的這個四象限:

    時間與效能

    I象限:既投入很多時間,效能也很高;這是屬於學霸、大神的境界,整個人就像一個工作機器一樣,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學習;

    II象限:投入時間少,但效能卻很高;這是我們普通人希望達到的理想狀態;能做到這點,就是時間管理達人了;

    III象限:投入時間少,效能又很低;我覺得很少有人一直處於這種情況之下,所以是渾渾噩噩的一種狀態,而不是一類人;

    IV象限:投入時間多,效能卻很低;我稱之為“偽勤奮者”,這可能是我們時刻要警惕或者去反思的,每天忙忙碌碌,到底有多少是能產生很高的效能的呢?

    作為普通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避免落入第四象限,而要努力向第二象限靠攏。

    就像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裡提到的:

    成功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你不斷的做那些最可能給你帶來希望結果的事情。

    搞清楚了這個大前提下,下面分享一下我日常在用的一些比較簡單的工具和方法,我覺得時間管理工具和方法不能太過於複雜,也不應該投入太多的時間,畢竟它是一個輔助。

    1個基本策略:要事優先

    工作(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關鍵在於抓住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務,用80%精力攻克20%任務,確保自己的大目標的推進;

    還記得前面的四象限嗎?我們不要做“偽勤奮者”,而要努力做“時間管理達人”。

    具體到執行上,

    首先要建立這個意識:事情和事情之間的能產生的成果是很不一樣的,所以得學會區分20%關鍵任務和80%常規任務,區別對待。

    其次,針對20%的關鍵任務,要投入80%的精力去做好它,做好這20%,要能產生80%的效果,可以採用3件事系統來進行管理。

    再次,針對其餘80%的常規任務,用列行動清單的方法進行管理,在一些經常重複操作的任務上建議採用SOP(標準化工作流程)的方式,這樣能提高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腦力消耗。

    2個系統:

    3件事系統,完成每天/周最重要的任務;任務清單系統,管理其餘80%的任務;

    3件事系統:

    前面提到的20%的關鍵任務,可以用“3件事”的系統來進行管理。

    注:這裡的3件事其實跟博恩崔西書裡的吃青蛙的概念是差不多的。

    確定:圈出每天要完成的1-3件對你最重要的事情,給它們分配最多的精力,優先去完成它們。

    如何判斷是哪三件事呢?

    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使你的個人生活得到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夠徹底使你的工作局面得到改觀,但是你一直沒有去做?

    重要性與目標有關,凡有價值、有利於實現個人目標的就是要事。

    或者說,要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從長期看,對提升自己很有幫助的,可以是閱讀,可以是寫作,等等

    把這樣的3件事列出來,列為自己當天最重要的事情,強行安排出時間來去完成它。

    拆解:確定了三件事之後,要對任務進行拆解,把一項關鍵任務,分解成無數個小小的關鍵任務,如果是團隊或家庭,還可以責任到人,並給每個小任務加上明確的截止時間點。

    比如,我每天會根據當月、當週最重要的事情,確定今天最重要的3件事。通常來說,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不需要列入3件事,只要記錄在滴答清單和我在Onenote的每日任務裡,自然就會完成;所以我的3件事,通常是那些重要而不緊急,但從長期看,對提升自己很有幫助的,比如寫作,比如閱讀,比如學習,等等。

    推進:3件事的任務拆解完,每天的時間分配就有了重點,接下來,就是採用一個你自己習慣的工具來推進每天的這三件事,並進行跟蹤和記錄。

    可以採用便利貼的形式,也可以在滴答清單或者印象筆記等電子筆記本里,把它們放在一個最醒目的你無法忽視的位置上。

    我自己是用滴答清單加Onenote筆記的方式來進行每天的任務管理。

    覆盤:接下來,我還會每週對這3件事的完成情況進行復盤和總結,做得好是為什麼,做得不好,問題出在哪裡,下一週怎麼去去改進。

    就這樣,

    “確定-分解-推進-覆盤”,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確保了你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在最關鍵的事情上,幾個月下來,你就能看到成果。

    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每個人的時間分配是非常個性化,因人而異的,你只要做到,能在每天繁忙的日常事務中,抽出一定的時間,投入在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那些從長期看,對你的個人成長、能力提升最有幫助的事情,比如讀書,比如學習,寫作等等。

    任務清單系統:用列清單的方式管理剩餘的80%的常規任務。

    完成了每天最重要的3件事,你今天已經保證了高效能的基本盤,其餘時間,可以用來完成剩餘的80%的常規任務,也就是那些相對不那麼重要的、比較瑣事的小事。

    這部分建議每天早上,用列行動清單的方式逐一寫下來,大概7-8件就好,不建議超過10件。事實上,如果你的常規任務列得過多,勢必會侵佔你本該用來完成重要任務的時間。

    1個技巧:

    番茄工作法,培養專注力,高效完成最重要的工作

    番茄工作法真的是非常簡單易行卻又效果極佳的時間管理方法,對我來說,它既是提升專注力的利器,又是能改善拖延症的好方法。

    它的做法非常的簡單:

    找一個計時工具,可以是普通的計時器,或者電子計時器,或者有番茄功能的app;

    然後選擇一個需要專注的任務,開始番茄計時,專注工作25分鐘後,休息5分鐘;連續完成4個25分鐘的番茄工作後,可以休息15分鐘。

    這種做法看似簡單,但持續地堅持做番茄,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專注能力會有了很大的提升,因為你在每天重複下面這幾個動作:開始番茄鍾計時,開始進入專注狀態,25分鐘計時結束,短暫休息。

    漸漸地,大腦接受了這個動作的暗示:番茄鍾一開,你會非常容易就進入專注的狀態。

    另外,遇到某些難啃的任務的時候,我會“哄”那個有畏難情緒的“自己”:只要完成一個番茄鍾就好,那個“自己”心想,1個番茄鍾,嗯,倒也不算很難,ok,那就開始吧。

    於是,就用先完成“1個番茄”的方法,一個又一個看似難啃的大山一般的任務就這樣逐漸被攻克了:看書、寫稿、寫課程……

    2個工具:滴答清單:番茄鍾+任務管理+日程管理Onenote:年、月、周、日計劃的管理和覆盤

    關於時間管理工具的選擇上,我覺得需要把握這麼幾點原則:

    全平臺,手機和電腦上都要有,這樣能隨時檢視簡單易用,不能太複雜數量不宜太多,最好控制在1-2種以內

    基於以上原則,我目前日常在使用的工具,主要就是滴答清單和Onenote。

    1、滴答清單:

    我用滴答清單已經3年多了,功能真的非常強大。我目前主要用它來做3件事:番茄鍾任務、日程表、3件事和日常行動清單。

    番茄鍾任務:我從去年11月中開始用滴答清單記錄每日完成的番茄鍾,到目前已經累計完成了超過1100多個番茄。日程管理:滴答清單的日曆功能提供了按列表、月、日、3日和周幾種檢視形式,我用的最多是列表檢視。3件事和日常行動清單:利用滴答清單的智慧清單功能,我分別建了每天3件事、今日待辦、下一步行動3個智慧清單,用來完成大部分任務的管理。

    滴答清單的番茄鍾統計

    2、Onenote:

    當初開始用Onenote主要還是被它的顏值打動,後面覺得它的表格和可以摺疊子頁的功能很實用。

    我現在在Onenote裡進行年、月、周、日計劃的管理,對應時間節點的覆盤,也在Onenote裡完成。

    Onenote裡的周計劃和日計劃

    最後,總結一下:

    想要做好時間管理,告別偽勤奮,變身真正的時間管理達人,只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就好:

    一個策略:要事優先2個系統:3件事和任務清單1個技巧:番茄工作法,讓你有效專注2個工具:滴答清單和Onenot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