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意風向標

    2017年可以說是智慧手機的“全面屏元年”,從發燒旗艦到入門千元機,無不紛紛加入“全面屏”手機的陣營。就連在設計上不妥協的老羅,也在最近釋出的堅果Pro2上將指紋識別設定在了機身背部,再看看三星S8彆扭的指紋模組位置和iPhone X直接取消了Touch ID的做法,似乎手機上一切的外觀設計都在為“全面屏”配置讓步。

      全面屏的大爆發,對於消費者和手機廠商來說是個雙贏的局面。一方面全面屏手機帶來更出色的視覺體驗和更便攜的機身尺寸,另一方面還能給手機產品帶來更高的溢價。它的出現是廠商的技術創新,還是一句“老司機帶帶我”,搭了面板產業鏈的順風車呢?今天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定義迷思:什麼才是全面屏

      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法,“全面屏”是業界對高屏佔比手機一個較寬泛的定義,“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機的正面全部都是螢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採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佔比。”但受限於技術,目前業界所說的全面屏手機是指“可以達到80%以上,擁有超窄邊框設計的手機。”

      雖然“全面屏”這一概念多為國內廠商的說法,但外國廠商也不乏為自己產品設定的定義,像三星S8系列和Note 8搭載的螢幕就稱為“Infinity Display”,官方的中文翻譯是“全視曲面屏”。而對於更寬泛的指代,外國也有“Bezel-Less Display”這一說法,即“無邊框”螢幕的意思,像iPhone X、Galaxy S8以及Essential Phone等,都屬於“Bezel-Less Phone”,大抵和我們的“全面屏手機”相當了。

      從表述上來看,其實不難發現“全面屏”就是曾經流行一時的“無邊框”升級版,只不過因為“無邊框”已經被“ID無邊框”等用法玩壞了,用“全面屏”來表述才能更加吸引使用者。全面屏其實並不陌生,換上“無邊框”這一說法就顯得親切許多了。

      當然,相比以往的無邊框機型,全面屏似乎更強調18:9這一螢幕比例,似乎只要用上18:9螢幕就能成為“全面屏手機”了,這也是許多手機廠商在宣傳“全面屏”是摻雜水分的地方。什麼才是“全面屏”,還是要靠資料來說話。

    資料來自Digital Trends

      從外媒Digital Trends統計的資料來看,當前“全面屏”機型在屏佔比跨度上還是相當大的。其中iPhone X、三星S8/Note8、Essential PH-1和小米Mix等機型屏佔比都高達80%以上,屬於第一梯隊。而採用18:9螢幕的LG G6、谷歌Pixel 2 Xl屏佔比則不足80%,距離無邊框螢幕還有較大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X和三星Note 8螢幕比例分別為19.5:9和18.5:9,可以見得全面屏其實無關比例,最終的比拼還是要回到屏佔比引數上。

    種類繁多:全面屏哪家好

      面對如此多的全面屏機型,使用者怎麼選擇才是最佳方案呢?雖然螢幕比例和屏佔比都大抵類似,但同為全面屏手機,其觀感體驗還是有著相當明顯的差別。目前全面屏手機方案都有怎樣的優勢和缺點,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無邊框方案

      說到全面屏手機的雛形,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夏普推出的那臺AQUOS Crystal 305SH,透過巧妙的光學折射效果,305SH以視差的方式將螢幕邊框“隱藏”起來,從而帶來驚豔的螢幕觀感,但基本的原件還是保留在機身下巴位置,當時稱之為“無邊框手機”。305SH的出現,為後來全面屏手機提供了外形設計的參考。

      現在的小米Mix、Mix2等都採用了相似的設計,努比亞的Z17S在邊框處理方面也採用了類似的光學視差方案。採用無邊框方案的機型在屏佔比表現都有很高的優勢,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就是在三邊無邊框的機型上,攝像頭的擺放位置比較尷尬,保留上下黑邊成為折中的做法。

    異形屏方案

      前面說到無邊框方案在元件擺放上行不通,但追求高屏佔比又是每個廠商的目標,異形屏方案便應運而生了。作為首款開售的異形屏機型,夏普AQUOS S2屏佔比就高達87.5%(官方資料),且上方的前置攝像頭和指紋模組一個不少。從賬面資料來看,採用異形屏設計的iPhone X和Essential PH-1都有相當出色的屏佔比表現。

      高屏佔比和無需過多妥協的元件位置就是異形屏最大的優勢,但“異形”一詞也決定了其螢幕外形不是規則的形狀,像夏普的“美人尖”、iPhone X的“齊劉海”,都成為強迫症使用者難以接受的痛點。另外,切割螢幕帶來的低良品率,也是異形屏難以被廠商接受的很大原因。

    曲面屏方案

      雖然推出了有點雞肋的Galaxy Note Edge,但在曲面屏技術的不懈投入對如今的三星可以說是巨大而寶貴的財富。從S6 edge,到現在全系標配曲面的S8,三星將曲面屏技術和高屏佔比螢幕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透過邊緣彎曲的方法,手機邊框得以進一步向中框部分壓縮,從正面看上去,螢幕幾乎佔據了整個機身,效果相當驚豔。

      曲面屏方案相比前兩者顯得更加平衡,得益於曲面技術的成熟,良品率還是有一定保證的。但成熟的曲面屏生產線幾乎緊握在三星自家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幾乎只有三星採用這種方案,在其它面板廠商技術成熟之前,“全視曲面屏”的設計還是會被三星機型獨佔的。

    公版全面屏方案

      在前面的方案或多或少還有些技術門檻而成本限制的前提下,面板廠商提供的公版方案就很能滿足迫切的熱點需求了。採用18:9的螢幕比例,保留上下黑邊,邊框較傳統的機型窄,但屏佔比表現仍然和高階全面屏有些差距。

      公版也是大部分宣稱“全面屏”手機採用的方案,優點是低門檻低成本,幾乎每家都可以做。缺點當然就是效果不及真的全面屏機型,實際效果差強人意。同時公版設計帶來的同質化問題也相當明顯,遮住logo幾乎難以分辨不同機型。

    技術掣肘:看產業鏈吃飯的手機廠商

      雖然當前全面屏的方案已經有了較多的選擇,但手機廠商還是要看菜下飯。與其說是手機廠商主導的全面屏普及,不如說是面板產業鏈的升級給日漸趨同的智慧手機拉了一把。沒有面板產業鏈的技術突破,所謂的“全面屏手機”也就不復存在了。

      面板供應商的巨頭在全面屏領域依舊保持優勢,其中以三星、LG、JDI、夏普為首的巨頭們幾乎包攬了所有頂級全面屏旗艦的產能。而國內的京東方、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和輝光電等面板廠商也在加速跟進自己的全面屏面板生產線,力圖滿足全面屏手機巨大的產能需求。

      不同的廠商,背後的技術能力也不盡相同。當前主流的全面屏面板實現方案大抵有三種,分別為:a-Si-TFT LCD、LTPS-TFT LCD以及OLED。

    a-Si-TFT LCD(非晶矽)

      a-Si-TFT LCD(非晶矽)技術大多在低端全面屏機型上採用,在不改變設計結構的前提下,直接將螢幕比例拉長到18:9,達到類似全面屏的效果。但因為a-Si面板電子遷移率較低,每個子畫素都需要獨立的柵極(Gate IC)驅動走線,兩邊的螢幕黑邊BM區最多控制在1毫米,實現效果並不理想。

      加上成本限制等因素,面板驅動仍然採用COG(Chip On Glass)的方式,從而佔據上下面板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在低端全面屏機型上,仍然有較大邊框面積的原因。不過因為低端機市場較大,a-Si-TFT LCD的供應還是比較緊俏的。

    LTPS-TFT LCD(低溫多晶矽技術)

      LTPS-TFT LCD面板較a-Si-TFT LCD來說擁有較高的電子遷移率,意味著各個畫素點的驅動電壓較低,一根配線連線到IC的配線就能同時驅動3個子畫素合併的畫素組,因此LTPS只需要a-Si 1/3數量的柵極走線,大幅縮減了佈線所需的空間,並有效減少BM區黑邊的寬度。

      FHD LTPS全面屏主要針對的是中高階市場,夏普AQUOS S2搭載的異形屏便是LTPS屏搭配異形切割技術打造而成,效果十分驚豔。隨著蘋果採用Oled螢幕,JDI、夏普出現了LTPS產能閒置的現象,加上華星光電、京東方等中國產廠商的量產實現,LTPS螢幕產能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但隨著a-Si-TFT LCD的逐步淘汰和異形屏切割技術的成熟,LTPS-TFT LCD在市佔率上依舊有不錯的潛力。

    OLED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OLED可以說是全面屏技術最為理想的實現平臺了。各大旗艦機型的選擇印證了這一點:iPhone X、Galaxy Note8、華為Mate 10 Pro等頂級旗艦,無不以OLED面板作為首選。

      OLED最大的優點在於其自發光的特性。帶來極致對比度和色彩表現的同時,沒有背光面板的OLED螢幕也無需擔心BM區漏光問題,從而可以進一步縮減組裝的預留公差,帶來更窄的螢幕邊框。另外,柔性OLED還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柔性基板的機械應力非常小,異形切割難度低,速度快,良率高。

      但產能緊握在三星手上,要用上OLED螢幕手機,就要等待國內京東方,和輝光電、維信諾,天馬的OLED技術逐漸成熟了。

      不過看似美好的OLED螢幕也不是沒有缺點,燒屏現象和可視角度缺陷依舊是OLED擺在手機廠商前的障礙。面對產能和產品定位的選擇,看菜下飯也成為了許多手機廠商的常態,所以說有時“全面屏”不“全面”也不能過多怪罪廠商,畢竟產品再強,沒了產業鏈的支援也是浮雲啊。

    業界創新?為時尚早

      許多手機廠商把全面屏的普及歸功於業界創新,但事實是面板廠商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從技術實現的難度來看,有了OLED和柔性螢幕的技術積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全面屏在進化過程中還是沒有太大阻礙的,就像手機從跑馬邊框到窄邊框的改進,使用者大可期待日後全面屏的發展。

      在如何看待全面屏的問題上,華為CEO餘承東表示“全面屏不難,誰都能做”,他認為智慧手機未來的方向應該是人工智慧,從Mate 10僅有高階級的Pro系列才配有全面屏的設計來看,華為的著重點似乎更傾向於其主推的人工智慧方向。

      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全面屏帶來的是感官的提升,以及手機便攜性的變化。而人工智慧則是融入方方面面,從交通出行、到系統性能,AI技術泛用度更廣,也代表了智慧手機未來發展的方向。

      不僅餘承東是這樣認為,谷歌近年來也在大力推動AI的發展,從Android 8.1預覽版加入神經網路API的做法不難看出,未來安卓手機支援人工智慧已經是大勢所趨。而需要手機廠商更多投入的AI功能,或許才是真正的業界創新。

      結語

      雖然亟待解決的問題還很多,但技術的步伐不會因為困難而停滯不前。當全面屏面板的產業鏈逐漸成熟,全面屏手機也將真正的進入普及時期,而智慧手機的螢幕邊框,也得以向理想中的“完全螢幕”逐漸推進。掐指一算,留給我們學習祖傳換屏手藝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一款NBA2kol2的貧民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