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倪倪的認真一點
-
2 # 使用者5754426002080
我從小孩子的角度和你說說吧。
當時我父母特意當面找我談話,告訴我這個事實。雖然難以接受,但是覺得他們夠尊重我。
然後就是他們做生意沒有時間,會讓哥哥姐姐他們經常打電話,聊QQ關心我。
我覺得就算沒法和他們一起生活,依舊有人愛我,所以傷害很少。
-
3 # jfncnx
當婚姻千瘡百孔,名存實亡,是選擇分開彼此解脫,還是為了孩子維繫完整的家,是很多夫妻兩難的選擇。 離婚不影響孩子是不可能的,但若處理得當,可以把影響降到最低限度。離婚帶給孩子的影響,不是離婚本身帶來的,而是與孩子的溝通、互動、相處不當產生的。所以,離婚前後選擇正確的方式與孩子互動,是降低對其傷害的最有效的途徑。 離婚前,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要徵求孩子的意見,更不要把你們的恩怨情仇向孩子傾倒,不要讓孩子捲入你們的是是非非,因為無論孩子表達支援還是反對,又或父母最終離婚與否,孩子都可能會認為是他的決定導致了父母的不幸福。 父母需要幫孩子釐清責任,平和、明確地告訴孩子:離婚是因為父母之間出了問題,與他無關。離婚後父母雖不住在一起了,但還是他的父母親,依然都愛著他;他並不比別人少什麼,反而,他比別人多了一個家——爸爸的家、媽媽的家。 離婚後,父母若能儘量不改變孩子的學習生活環境,不改變雙方對孩子的愛,甚至不改變父系和母系家族對孩子的愛;雙方及其家人,不在孩子面前詆譭、攻擊對方,而是尊重、肯定對方;雙方對孩子多些陪伴,多參加親子活動,都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影響。 有些父母選擇不告訴孩子離婚的真相,甚至還假裝住在一起,希望這樣可以避免傷害孩子,殊不知,反而會加大對孩子的傷害。以孩子的敏感,這樣的欺瞞一定會被識破,試想在孩子稚嫩的人生中,親生父母都欺騙他,他未來還會相信何人? 父母再婚對孩子利多弊少,重要的是無論哪方再婚,雙方都要告訴孩子,他又多了一個人愛他,讓孩子學會接納繼父母,幫助他慢慢適應新家庭。 離婚本來就是一件傷人的事,但我們可以減少對各方的傷害。孩子適應能力很強,只要我們做父母的多些愛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就能把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限度。
回覆列表
父母要離婚,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儘可能的少傷害孩子?那就是“坦誠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但也有父母自認為好的其實比較糟糕的方法,就是父母離了婚,暫時為了瞞住孩子還住一起。其實孩子能感知到父母關係的變化,同時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欺騙,反而更容易出各種問題。
那麼如何做到與孩子坦誠溝通呢?
1、告知孩子父母決定離婚。安排一個父母與孩子都在場的時間和空間,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決定離婚。並告知孩子婚姻走不下去的各種因素,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方式等等。青春期的孩子自己已經開始對異性產生好奇,他們也有著想要長大的強烈需求,所以對於父母的離婚決定,他完全能夠接受,並且理解。當然,剛開始會有一些情緒,這屬正常。
2、告知孩子父母用離婚來解決什麼問題。離婚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那麼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父母會覺得離婚這個方式更好呢?那就是父母在一起的婚姻,已經對彼此產生的負面影響遠遠多於正面影響,而離婚後,這種負面影響可以終止,並且,孩子也需要一個更安靜的成長空間。
3、告知孩子父母的離婚不影響對他的愛。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常常會為了孩子的成長而爭執,所以在孩子的印象中,父母好像經常因為自己而發生矛盾,因此在他們離婚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這一點,父母要與孩子澄清,父母離婚完全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與孩子無關。即便教育理念不同,但是出發點都是愛孩子。所以他們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但是在做事方法上,兩個性格、價值觀實在差太遠,因此決定離婚。離婚後,不管孩子選擇與誰生活在一起,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會變的,孩子也可以隨時聯絡到不在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
4、傾聽孩子的感受。當父母做好前面的鋪墊後,問問孩子,對於父母做出的離婚決定孩子有什麼想法和感受;接受這件事情,孩子需要怎樣的幫助;在孩子看來,他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如果孩子有一些負面的情緒,父母需要抱持理解,給孩子一些時間去接受事實的發生。當孩子接受事實後,感謝孩子對於父母做出決定的理解。
離婚後,父母間不能抱怨對方,這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因為不管哪方被指責抱怨,孩子都會有一種被撕裂感。如果能夠經常在孩子面前說“你的這個優點特別像你媽媽”,“你爸爸在這個方面的確不錯”,這其實會很鼓勵和認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