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到香港大包小包採購奶粉,是很多年輕父母的“無奈之舉”。由於標準嚴苛,香港乳製品被貼上安全的標籤。也正因為此,國內乳企不僅把登陸香港作為“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也看成是產品品質的“試金石”。
12月初,光明乳業宣佈,旗下的標杆產品“莫斯利安常溫酸奶”正式在香港上市,成為又一款成功進入香港市場的中國產乳製品。如今,國內消費者的“奶瓶”是否真可以和香港媲美了?中國產乳製品,能放心買了嗎?
中國產乳品正逐漸贏得口碑
“超市裡的奶製品貨架,比幾年前豐富太多了。”在北京市朝陽區大望路一家高階超市,正在選購酸奶的附近居民李慧麗說,從口味看,既有原味的也有炭燒風味的還有新增各種果蔬的;從儲存方式看,有低溫酸奶也有更方便攜帶的常溫酸奶;從產地看,有中國產酸奶也有從希臘、瑞士進口的酸奶。
選購時,會更青睞進口產品嗎?“前幾年有這個心態,這兩年反而不會了。”李慧麗說,中國產乳製品的品質在不斷提升,買過很多次中國產牛奶和酸奶,口感和進口貨差別不大。
李慧麗的感受並非沒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99.8%。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新增物抽檢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100%。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99.1%,即使與乳業發達國家相比,也達到了很高水平。
這一部分得益於國內監管進一步完善。中國公佈了生乳等66項新標準,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並對乳製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生產許可條件進行重新稽核,淘汰了一批奶源無保障、生產技術落後的企業。
在政策引導下,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工藝不斷最佳化,慢慢贏得口碑。享受著“噴淋”、計步器隨時監測運動量、聽著輕音樂……在上海光明乳業荷斯坦金山牧場,奶牛們的生活條件堪稱“優越”。事實上,類似的奶牛科學養殖,已成為中國不少大型乳企的標配,為保障產品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足“舌尖”還要多花點心思
當前,國內乳製品市場前景十分可觀。資料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奶類產量已居世界第三,乳製品消費市場穩步擴大,但中國人均乳製品摺合生鮮乳消費量為36.1千克,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更好滿足消費者“口味”,國內乳企還要多花點心思。
李慧麗說,每次到歐美等國家旅遊,都喜歡到超市裡逛逛。相比之下,國外超市乳製品的品種和口味更豐富。“希望咱們自己的乳企能再加把勁。”
從生產工藝看,優質的新鮮奶一定來自“家門口”。目前,大多數國家除會進口乳酪等乾製品外,鮮奶消費的奶源大部分是由自己國內提供的。進口不一定等同於優質,相反,由於長途運輸,進口液態奶的口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光明乳業公共事務總監賁敏說,乳企必須堅持高品質和高標準,才能更好地發掘消費新需求,做好產品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多樣、合口味的選擇,守護好老百姓的“舌尖”。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中國乳企還要加快品牌國際化,參與國際競爭,讓更多人享受到中國企業的優質產品和服務。
曾幾何時,到香港大包小包採購奶粉,是很多年輕父母的“無奈之舉”。由於標準嚴苛,香港乳製品被貼上安全的標籤。也正因為此,國內乳企不僅把登陸香港作為“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也看成是產品品質的“試金石”。
12月初,光明乳業宣佈,旗下的標杆產品“莫斯利安常溫酸奶”正式在香港上市,成為又一款成功進入香港市場的中國產乳製品。如今,國內消費者的“奶瓶”是否真可以和香港媲美了?中國產乳製品,能放心買了嗎?
中國產乳品正逐漸贏得口碑
“超市裡的奶製品貨架,比幾年前豐富太多了。”在北京市朝陽區大望路一家高階超市,正在選購酸奶的附近居民李慧麗說,從口味看,既有原味的也有炭燒風味的還有新增各種果蔬的;從儲存方式看,有低溫酸奶也有更方便攜帶的常溫酸奶;從產地看,有中國產酸奶也有從希臘、瑞士進口的酸奶。
選購時,會更青睞進口產品嗎?“前幾年有這個心態,這兩年反而不會了。”李慧麗說,中國產乳製品的品質在不斷提升,買過很多次中國產牛奶和酸奶,口感和進口貨差別不大。
李慧麗的感受並非沒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達99.8%。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新增物抽檢合格率連續8年保持100%。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合格率達99.1%,即使與乳業發達國家相比,也達到了很高水平。
這一部分得益於國內監管進一步完善。中國公佈了生乳等66項新標準,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並對乳製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生產許可條件進行重新稽核,淘汰了一批奶源無保障、生產技術落後的企業。
在政策引導下,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工藝不斷最佳化,慢慢贏得口碑。享受著“噴淋”、計步器隨時監測運動量、聽著輕音樂……在上海光明乳業荷斯坦金山牧場,奶牛們的生活條件堪稱“優越”。事實上,類似的奶牛科學養殖,已成為中國不少大型乳企的標配,為保障產品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滿足“舌尖”還要多花點心思
當前,國內乳製品市場前景十分可觀。資料顯示,到2016年底,中國奶類產量已居世界第三,乳製品消費市場穩步擴大,但中國人均乳製品摺合生鮮乳消費量為36.1千克,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更好滿足消費者“口味”,國內乳企還要多花點心思。
李慧麗說,每次到歐美等國家旅遊,都喜歡到超市裡逛逛。相比之下,國外超市乳製品的品種和口味更豐富。“希望咱們自己的乳企能再加把勁。”
從生產工藝看,優質的新鮮奶一定來自“家門口”。目前,大多數國家除會進口乳酪等乾製品外,鮮奶消費的奶源大部分是由自己國內提供的。進口不一定等同於優質,相反,由於長途運輸,進口液態奶的口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光明乳業公共事務總監賁敏說,乳企必須堅持高品質和高標準,才能更好地發掘消費新需求,做好產品創新,為人們提供更多樣、合口味的選擇,守護好老百姓的“舌尖”。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中國乳企還要加快品牌國際化,參與國際競爭,讓更多人享受到中國企業的優質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