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晴要穿越

    我在美國工作,但不曾在美國讀書,所以只能借身邊曾經在美國讀書現在留在美國工作的女生做分析。她們當中當然不乏開心讀完博士又結了婚的,但也有不少一邊擔憂自己嫁不出去同時一邊認定身邊所有男人都不合適的。我們來討論後者,結合我最近在讀的這本書:《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

    人的依賴風格有 3 種:安全、焦慮、迴避。最初心理學家是在幼兒身上發現對母親的依賴風格差異的,後來又發現這套理論在成年的戀人之間適用,從而推廣到成年人當中來。先說幼兒版本吧,當初是在一個叫做 Strange Situation 的實驗裡面觀察到人的依賴風格差異的,這個實驗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讓母親在幼兒玩耍的時候離開房間然後過一段時間再回到房間。3 種風格的幼兒分別會:

    安全:母親離開後會開始找母親,找不到就開始哭,母親回來安撫一下後就繼續玩。焦慮:母親離開後同樣會哭,但母親回來後會表示抗議——繼續哭鬧不止,需要母親更努力地安撫。迴避:母親離開後剋制住不哭,母親回來後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過,但生理特徵檢測表明母親離開後其焦慮反應跟其它人沒有區別。

    什麼樣的母親會導致這 3 種分隔的幼兒?我們先來考慮人為什麼需要安全感。作為幼兒,安全和探索是人生兩件大事。如果不安全,那麼下一分鐘還能否活下去都是個問題;但如果不探索,大腦發育落後了成年後同樣是個劣勢,最終可能一樣活不下去。於是人類就進化出一套這樣的模型來——在安全的情況下,應該儘可能地去探索;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應該優先保證安全。對於幼兒來說,母親在就是安全,所以應該去玩耍;母親不在,就需要透過哭聲來呼喚母親,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

    安全:只要幼兒表現出安全感不足,母親總是放下手上的事情去滿足其安全感的,幼兒的依賴風格就是安全。焦慮:母親有時候滿足其安全感需求,又有時候不滿足的,幼兒的依賴風格會變成焦慮,當安全感得不到時就會表現出各種抗議行為。迴避:母親從來都不滿足其安全感需求,幼兒的依賴風格就會變成迴避,儘管內心缺乏安全感但又很清楚無論如何安全感都不可能得到滿足。

    現在我們可以把這 3 種風格對映到成年人身上了。過去心理學家以為幼兒時期的風格決定了成年後的風格,後來才發現成年人的依賴風格是可變的,只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已。這 3 種風格對應到成年的戀人當中變成了:

    安全:不介意兩個人靠得很近,同時也不害怕失去對方,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焦慮:覺得兩個人要再靠近一些,總是害怕失去對方。迴避:覺得兩個人要再疏遠一些,拒絕犧牲自己的獨立性。

    成因的話,對照上面幼兒的看很容易就明白了。至於留學的女生為什麼容易變成迴避風格,這時候也就很顯而易見了——在需要有個人滿足安全感的時候,那個人不存在或者沒有能力去滿足其安全感需求,久而久之就不再需要一個這樣的人存在了。其實內心深處還是需要有一個這樣的人的,但既然過往經歷表明沒有人能夠提供安全感,那就假裝不需要這個人好了。

    錢和車不是重點,GPA 和自負也不是重點。她可能曾經幻想過自己如同大多數人一樣開車去買菜,但在經歷過無數次自己搭公交去買菜之後,儘管辛苦但心理預期已經變得不一樣了,沒有車也一樣過,沒有你也一樣過。你 GPA 好她就不用去買菜了?等你 GPA 真好到那個程度再說吧。況且,當她在迴避風格的路上越走越遠之後,你就很難把她拉回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NBA的複賽,那麼這個總冠軍的含金量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