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一下
-
2 # 視角百家
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玩的,別說孩子了。很多成年人甚至到老都玩不夠!這是人的天性。只要他像你說的,主動完成作業,不玩手機電腦遊戲,朋友多,那就非常好了!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要求和期望值。沒有完美的父母,所以也沒有完美的孩子。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好!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
-
3 # 餘青遙優選
從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還是很棒的,能自己做完作業,還不看電視,和小朋友玩的很好。這已經是很有自制力的表現了。
至於孩子偶爾無心的一句沒玩夠你也不用太在意,孩子說這句話有可能就是沒有玩盡興。
還暴露出來孩子玩得太雜亂沒有計劃性,什麼都想玩,可是什麼都沒有玩夠就去玩別的東西了,自然不會玩夠,那簡直是有太多遺憾了!
這裡給你一些建議。
1,第一列個時間表。
當你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可以嘗試列出每段時間自己做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時間賬本,在這裡提示你,這是不容易的,每天細小的時間也都記錄下來你會看到時間都花費在哪裡了,哪些事情是可以合併在一起做的,哪些是不必要的,哪些是必須做的。
2,列出孩子想玩的活動。
畫畫,樂高,角色扮演,小汽車,足球⚽等等,就算再多也要列出來,和孩子一起統計。
當孩子說“媽媽我沒玩夠”,你可以回答“是嗎?那你是什麼沒玩夠呢?有很多啊!那咱們列出來看看怎麼才能玩夠?玩多少時間才能玩夠?咱們來安排一下,讓我們寶貝玩的夠夠的,玩盡興好嗎?寶貝玩不夠心裡肯定也特別遺憾,媽媽理解你的,咱們快寫出來吧!”
3,有限制的玩盡興。
時間表和想玩的都列出來了就可以拿給寶寶看看。可以畫成一個餅狀或者樹狀的,給寶寶講明白。
“寶寶,你看咱們下午放學後的5:30—6:30如果可以完成作業,在6:30-8:30咱們有兩個小時玩的時間哦,真是太棒了!咱們為了能玩盡興你可以選擇一到三個想玩的,咱們先從最想玩的開始把這一週的都安排好,當然你有權利更換活動可是不能超過數目,咱們玩夠一樣了,再換一樣,這樣咱們一個星期裡就可以把這些所有好玩的都玩盡興了,想想就很興奮啊,是不是很棒啊?”
相信這樣就可以基本解決了,最主要是你們家庭裡面要都同意這個決定,尤其是如果有老人也要說通,大家一起把規則制定好,比如時間和專案不要太頻繁的更換,可以一星期更換一到三個,讓他有個取捨,時間最好固定在幾點到幾點,這樣孩子就有安全感了.。
不過孩子有可能會故意破壞規則試探你們,所以要堅持底線 ,對孩子要多多引導,今天沒玩夠的明天可以多分配一些時間給該活動,但是到時間了就要洗漱睡覺。
-
4 # 蔚藍深雪
鼓勵孩子自己做計劃 問他想要如何分配時間 只要他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 其他時間可以讓他自己決定 看你的描述 孩子是個自律的孩子 給他多些空間 讓他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可以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也可以引導他學習一些技能 比如體育類 或者文藝類 可以陶冶情操 或者計算機編輯 軟體學習之類 對以後他的生活大有益處 中國的國情就是全民逼孩子學著學那的 我覺得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學一兩樣自己喜歡的 其他時間還是以他自己的要求來吧 如果考試成績不錯 可以週末給他一些獎勵 去海邊 博物館 動物園之類的地方 即漲了見識 也培養了好的習慣
-
5 # 丹寧老師說生涯
這個樓主的問題,並不是在問孩子玩不夠的問題,也不是平衡學與玩的問題,而是對於一個精力旺盛熱愛生命的孩子怎麼看怎麼引導的問題。
這個孩子每天可以主動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家長另外買的書,興趣愛好廣泛,看書畫畫都喜歡,喜歡和朋友在一起,喜歡溝通交流,喜歡各種遊戲,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呢?從這位家長的陳述中,我只看到了孩子的性格開朗外向,積極主動,沒看到哪裡奇葩也沒看到哪裡對學習有厭學的跡象。或者這位家長還有其他資訊是我們不瞭解的。
一、理解孩子的行為風格。從人的行為風格來說,這個小朋友屬於行動快,在乎人,興趣廣泛的型別。這樣的孩子的引導中,首先是要了解孩子的行為風格特點,他可能與身邊的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但是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根據孩子的特點,理解他的平時的行為。
二、針對孩子特點因才施教。對於這樣的孩子,要教會孩子聚焦重點。他的興趣太廣泛了,什麼都新鮮,什麼都想玩,當然時間是永遠不會夠的。他容易出現的不一定是厭學,而是玩瘋了玩的沒重點。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玩是他最主要的探索世界的模式,也是人格塑造的方法。如果他總是被新事物影響,這樣就不容易有人生重點。
孩子是來教會家長如何做家長的。建議這位家長以後少對孩子用負向詞語,比如奇葩,厭學。都屬於對孩子在貼負向標籤。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未來,理解孩子的特點,引導他更好的成長。
-
6 # 雞蛋殼裡的蝸牛
人這一輩子都在剋制,剋制一切的慾望,小時候對玩具,對遊戲,對吃等等,在不懂剋制約束的時候,孩子說玩不夠也很正常,我們家長所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學會自制。
六歲該上小學的一個年齡段,正是學習的一個起步階段,所有的規矩都在這個期間逐漸養成,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每個孩子都對玩沒有抵抗力,這是天生的,要對孩子說“玩”也是有條件有限制的,在完成作業以後沒有其他需要事情的情況下,大人也要給孩子一定放鬆空間,而且提議不要在他小小的年紀就給報一堆的興趣愛好班,該玩的時候過分遏制了他的天性,早晚還會還回來的,他長大後肯定會以某種形式和心態來彌補童年缺失的這部分。
對玩性大,調皮的孩子起初的管教和約束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一定要堅持,守住大人的底線,不然將來更是難管,一旦給他把好的習慣養成,家長會省好多心。
今年開始上學了,除了週末,晚上都是九點到九點半睡覺,然後他就總覺得時間不夠,太趕了。偶爾無心的冒出一兩句不想去學校(其實他喜歡學校),想玩之類的話。我這個兒子比較奇葩,他不愛零食不愛手機遊戲,就是愛玩,什麼都玩,話也多,也喜歡跟朋友一起,從來不會無聊。其實老師佈置的作業也都主動完成,我另外買的他也會寫,看書畫畫也都喜歡,在他眼裡好像吃飯睡覺是浪費生命一樣……雖然現在他對學習也還算有興趣,但是每天碎碎念我不給他玩(不是不給,是永遠玩不夠),怕長期這樣,會厭學……怎麼樣引導他平衡學與玩之間的關係?
回覆列表
你這是關注則亂了,要釋放自己天性,給小孩一個快樂的童年很重要。但要跟孩子約定好,學習成績跟玩的時間成正比,學習成績越好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玩耍,學習是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玩則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不要限制孩子去玩,讓他自己學會去管理支配自己的時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