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又一城零售服務
-
2 # 明溦
1、線上線下本末倒置,線下配送跟不上。便利店以日常百貨為主,在線上佈局主要以選購、下單為主,使用者不用到店便可以買到需要的小商品,到付或者線上支付,接單後便利店上門送貨,交易完成。存在的問題是,商家太注重便利店線上端,完美的UI,明確的商品分類,各種打折促銷引流,但是配送的速度跟不上,使使用者體驗大打折扣。使用者消費小商品的頻次是比較高的,同時需求有時間要求,使用者會因為中午做飯少一種調味品而在網上下單,明明便利店就在樓下,卻等了足足半個小時。便利店線上入口的開通,是為了多一條銷售渠道,和得到更多的客單量,這些依託於線下實體店的支援,社群消費者進店才會有可能帶來新的銷售機會。
2、物流成本高。便利店出售的大都是快消品,使用者的消費頻次較高,但是客單價不能保證,高至百元低至幾元,限價起送的話會將一部分有需求的使用者拒之門外,配送單價只有幾元的小商品,人力、時間成本加大。如果便利店和第三方配送選購平臺合作,啟用輕模式,自建掌上便利店便會被架空,使用者只能透過第三方平臺線上選購商品,便利店無法直接接觸獲取到使用者,導流和推廣都受著第三方平臺的限制,而且還要承擔第三方配送帶來的風險,常常一損俱損。
3、服務功能難配套。一款線上產品,除了可以線上選購一些小商品還能幹什麼?便利店的商品品類有限,能夠解決使用者很單一的需求,但是面對使用者多層次的需求時,略顯無力,往往無法留住使用者。現在便利店的功能越來越多,可提供的服務品類已經不限於簡單的小商品售賣,自身功能遠遠超過了便利店的原本定義,朝著社群服務的方向發展,而很多連鎖便利店缺少多層次服務能力,坐擁使用者資源和地理優勢,無法形成良好粘性使用者,並且隨著地租、物業等成本的增加,實際效益每況愈下。
4、庫存、訂貨管控混亂。一家連鎖便利店,庫存不宜多,囤貨有一定的風險。對於暢銷的快消品,進貨量大出貨速度快,相對於低頻次商品,則顯得很“雞肋”,顧客對此有需求,不撤的話很容易成為臨界產品,無法及時完成銷售,只好變成沉沒成本,削弱收益。傳統便利店將線上看做是銷售渠道之一,沒有把線上交易線下與庫存相同步。貨架商品應與線上清單的同品類商品匹配,但便利店沒有把兩者相統一,做到精準的庫存管理,減少囤貨量。
5、經營程式化,缺少靈活性,線上線下難同步。因為受加盟連鎖條件的限制,連鎖便利店在享受品牌效應帶來的標準化管理和模式化裝修、運營的同時,在經營上顯得千篇一律,不懂得因地制宜。便利店想要根據實際狀況做促銷活動,需要區域總部推進相關流程,造成效率低下。線上促銷、優惠活動的開展,需要線下實體店的配合,兩者並軌協作能夠使活動趨向較為成功的方向,但如果線下和線上的協作錯位、不匹配,那麼就有可能破壞和影響到使用者體驗、門店的經營效果。線上與線下的即時互動、同步,是轉型O2O的重要因素,任何一方滯後,O2O的閉環就會合不上。
6、線上支付難打通。就支付環節來說,這是O2O閉環形成的關鍵點,便利店接入線上支付,可以有效的管理資金流通,為消費者提供一個便捷化的服務體驗,減少了因為找零錢而浪費的時間。藉助線下收單系統能實現會員管理、資料收集分析等功能,最佳化原有的運營策略、提升整體效率,而現實狀況是很多連鎖便利店是不具備線上支付服務功能的。
回覆列表
8月28日首家天貓小店落地杭州。這是阿里無人便利、盒馬鮮生之後,又一個基於新零售理念旨在更好服務數百萬零售小店老闆和消費者的大動作。目前,天貓小店暫為加盟的方式,預計年底將突破一萬家。
據統計,全國共有660萬家社群超市小店,入住零售通平臺的共有50萬家。零售通是阿里巴巴針對線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站式進貨平臺,能夠為社群零售小店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業務等全方位服務。
阿里巴巴集團副Quattroporte、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先生帶領的零售通團隊公佈了其2017年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共有6大部分:
一是為小店提供豐富和有競爭力的優質商品。
零售通會對小店、店主和小店周邊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為每家商店推薦適合的商品,為每個顧客推薦需要的商品。零售通還將把天貓線上品牌帶到線下,把天貓國際進口品牌帶到中國,把村淘淘鄉甜帶到城市,幫助小店迎接消費升級的浪潮,給小店提供差異化選擇;
二是建立相容高效的三級倉配體系。
零售通的區域倉將覆蓋3-4個省,主要存放低頻採購的差異性商品。城市倉覆蓋2-3個地級市,存放中度分銷深度的快消商品。前置倉覆蓋一個區縣,存放高頻乳飲等商品;
三是打造專業的社會化零售鐵軍。
依託社會化零售鐵軍,加上各地的城市拍檔,一起線上下服務小店;
四是向區域、渠道和行業全面拓展。
未來一年零售通的服務將從目前的800個區縣拓展到1500個區縣,同時進入垂直行業,未來一年計劃覆蓋4萬家母嬰店;
五是全面升級小店的服務能力。
其承諾在城市倉覆蓋區域實現T+1送貨時效,其他區域實現T+2,售後服務承諾48小時內解決客戶問題。此外,還給小店推出賒銷等金融服務、虛擬充值業務和熟食業務;
六是攜手優質小店擁抱新零售。
對於在零售通月採購額1萬元以上、商店位置好、人流量大、商品品質有保證和服務態度好的優質小店,零售通將提供天貓品牌授權,讓小店變身為豐富、專業、智慧和有溫度的“天貓小店”。
因地理優勢而自帶流量屬性的便利店,主要滿足高頻、碎片化的消費需求,加之“體態”和所需投資較小,容易規模化複製。因此,隨著實體市場回暖,2016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9.8萬家,市場銷售額超過1300億元,行業增速達13%遠超其他幾個主要零售業態。源於此產業規模,在 “網際網路+”商業技術日趨成熟的環境下,零售巨頭對於傳統便利店融合線上與線下的新零售改造也就更有信心。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新零售轉型升級的需求下,天貓小店有哪些運營方向值得我們便利店借鑑呢?
1.自有品牌,千店千面:
不同於傳統便利店的加盟打造統一品牌,1萬家天貓小店將是“千店千面”的形式。改造後的便利店,將仍保持自有品牌。如舊有的維軍超市,經改造後為天貓維軍超市。
除了保證門店保持自身的不同品牌,選品方面也是千店千面。根據店面大小、老闆年齡、資金狀況,方圓一公里內消費者的畫像決定商品種類。每個天貓小店還會有至少一排專屬的天貓貨架。背靠淘寶、天貓的龐大商業生態,天貓國際大牌、聚優惠貨架、迪士尼專區……包括進口商品、線上生長出的淘品牌以及農村淘寶的源頭好貨都將走進小店貨架。讓小店有限的貨品陳列,極大程度滿足周邊消費者的喜好。
2.數字化供貨和銷貨:
零售通給予維軍超市的不僅僅是高效的供應鏈支援,而是對店鋪的銷貨資料化管理,對在售商品的結構化升級。升級後的維軍超市現在也能實時檢視店鋪每日銷售額、庫存等資料,甚至,根據後臺資料,還能檢視店鋪的商品銷售排行,同類哪種商品更暢銷就可以多補貨一些。
3.用大資料為選品導航:
離消費者越近越好是零售業的一個準則,零售通將天貓小店也選擇在消費者住所附近100米—500米的範圍。與網購不同,天貓小店會根據每個店鋪輻射的顧客構成,結合淘係數據計算,什麼樣的商品最適合這家超市和社群:“如果他周圍鄰居有100條狗,我們會推薦他賣狗糧。如果他附近的鄰居有一百個孩子,我們會讓他賣尿片。”
每個數字化的天貓小店,背後還和經銷商、品牌商的工作臺對接,小店所有對使用者的銷售服務,都不再是一個終點,而是使用者需求洞察的起點,從而為選品做好準備。
4.智慧化管理讓交易簡單化:
用資料武裝的天貓小店,是整個智慧分銷網路的一個節點。藉助小店收銀臺的工作臺和POS系統,小店裡每件商品都可以在後臺監控,哪怕是關東煮、烤腸這些沒有條碼的商品同樣可以資料化,清楚地看到銷量、庫存時刻的變化。而掌握了這套資料後,商家可以更加合理、細顆粒地對貨品、貨架進行管理。
據阿里巴巴集團副Quattroporte、零售通總經理林小海介紹,接下來一年,阿里巴巴將推出1萬家天貓小店,從某種程度上理解,它像是目前入駐零售通平臺小店的升級版本。而且在天貓小店基礎上也將會升級一個未來版本。
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極具極客功能的未來小店正在展示,比如智慧貨架,當消費者從貨架上拿起某一商品時,隱藏的攝像頭會自動識別商品,然後在貨架的顯示器上展示商品介紹,甚至是使用者評價;比如類似於雲貨架的桌面購,可以呈現珠寶首飾、服飾鞋包等小店沒有的貨品,消費者則可以用手淘掃碼購買;而每一個消費者進店之時,感應裝置也能自動識別會員等基礎資訊。
天貓小店及今後陸續升級的天貓便利店,將改變現有社群小店的運營模式,還將為消費者帶來智慧化的門對門購物體驗。總體來說,在新零售時代下,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天貓小店等新零售業態,都是零售轉型路徑已呈現多樣化的有力證明。層出不窮的是新零售業態,但不變的是新零售本質,“以人為中心”的人貨場重塑,如一道隱形標杆引導各種實體型別的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