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彬戶外
-
2 # 獵奇動物社
“蛇吃黃鱔”是一句歇後語,這個歇後語有兩個答案,一個是“比長短”,一個是“找死”。比長短很好理解,就是黃鱔與蛇的外觀相似,但是長短不一,而“找死”也比較的簡單,就是說黃鱔死後,身體僵直,整個骨頭無法彎曲造成蛇無法正常的行動,最後只能活活的被“撐死”。那麼,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當然是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黃鱔的棲息環境黃鱔就是鱔魚,它是一種亞洲獨有的物種,在中國南方地區的水域和稻田中比較的常見,是一種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魚,筆者作為一個北方人,對這種魚比較的感興趣,因此也看了許多釣黃鱔的直播。
黃鱔是一種穴居性的魚,有著晝伏夜出的習性,因此,大多抓黃鱔的人都會選擇在晚上去抓。由於黃鱔是一種肉食性魚類(以其他水生生物為食),所以通常人們會用蚯蚓釣黃鱔。黃鱔的體表跟泥鰍一樣都有一層滑滑的粘液,這層粘液有幾個主要的作用,第一,可以防止一些細菌對身體的侵蝕(由於沒有鱗片覆蓋);第二,可以防止一些寄生蟲在身上寄生,而且即使它穿梭於水草叢生的水域也能因為滑滑的粘液而不被水草纏住;最後就是被人類捕捉後,有利於逃走了。
黃鱔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從幼體發育到成年後,性別為雌性,但是當它們完成第一次繁殖後,就會變成雄性。這是黃鱔比較獨特的地方。
蛇吃黃鱔為什麼不會死?首先,我們已經瞭解了黃鱔的棲息環境,那麼,我們根據黃鱔的棲息環境再來匹配能夠對黃鱔構成威脅的蛇。在中國黃鱔比較常見,但是能在水中或者是岸邊捕獵黃鱔的蛇並不多,總的來說比較有代表性的只有三種:金環蛇、銀環蛇以及水赤鏈遊蛇。
其中水赤鏈遊蛇是水蛇,它的主要獵物就是黃鱔以及其他的魚類,而金、銀環蛇雖然不是水蛇,但是它們都有溪邊覓食的習性,而且獵物大都來自於水中,比如蛙類、黃鱔。
也就是說,以上三種蛇都是黃鱔的天敵。由於三種蛇都是毒蛇,在捕獵時,它們只需要咬住黃鱔,然後將毒液注入黃鱔體內,黃鱔在吞下之前就已經死亡了。所以,也就不存在傳言中“黃鱔進入蛇的體內肆意破壞造成蛇死亡的說法了”。
其次,在毒蛇吞下獵物時,它們一邊吞嚥,實際上消化系統就已經開始工作了,在消化時,毒蛇的毒液會與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一起來分解食物,這樣被吞的黃鱔的肉就會慢慢的被分解為營養物質了。而且在選擇獵物時,雖然,毒蛇會攻擊體型大的黃鱔,但是如果太大不足以吞下,那麼它們通常也不會吞的。
黃鱔的肉在毒蛇體內被分解後,它們體內的消化液會再次分解骨頭,雖然這些骨頭不能夠被分解,但是會軟化,此時,它們就會將骨頭吐出。
總結黃鱔由於棲息在水中,所以它的蛇類天敵並不多,而且主要以毒蛇為主,毒蛇的毒液配合上消化液能夠最大程度的分解黃鱔,所以嚴格意義上說,蛇吃黃鱔並不會死。但是,如果硬將一條黃鱔塞入一條小蛇的口中,那麼這條蛇被撐死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顯然小蛇也不會去捕殺大型的黃鱔。
-
3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這樣兩句歇後語,“蛇吃黃鱔-比長短”、“蛇吃黃鱔-找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就是人們觀察蛇和黃鱔兩種動物的形態比較相似,而蛇吃東西時都是整隻吞下,如果黃鱔被蛇吃了,蛇的消化系統似乎不足以抵抗黃鱔長度帶來的壓力,有可能會被撐死。而事實上是這樣的嗎?
黃鱔的學名叫鱔魚,隸屬於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黃鱔種,外形雖然像蛇,但是屬於魚類,不但面板表面沒有鱗片,擁有魚類通常具有的鰓結構,但是功能不發達,主要依靠口腔和喉腔內壁表皮進行輔助呼吸,可以脫離水體而直接在空氣中進行呼吸。黃鱔是一種典型的雜食性魚類,經常以各種水中小動物和水草等為食。面板表面分泌著大量粘液,既可以有效從其它動物的捕獵活動中順利逃脫,也能夠阻止細菌病毒的侵入,是它們很強大的一種防禦手段。
黃鱔的天敵眾多,在幼體狀態時,一些水鳥、蛙類、螃蟹、水蛇、鯰魚等都擁有著抓捕黃鱔的能力。而在成年狀態時,一些大型的水鳥和蛇類也能夠降服黃鱔。單從蛇類抓捕黃鱔來看,蛇吃黃鱔不但不會被撐死,而且還是其重要的食物來源。但是,這種蛇僅限體型比較大的有毒性水蛇。而一般的水蛇,如果在非常飢餓的情況下找不到其它食物來吃,如果碰到黃鱔,由於黃鱔的戰鬥能力在水蛇有力的絞纏下根本不會堅持多長時間,很快就會被水蛇吞食,這個時候往往過一段時間,水蛇就會全身僵硬死亡,因為消化系統是真正的扛不動。
那麼,對於一些體型較大的有毒性水蛇來說,黃鱔真的是一道美味。這樣的有毒性水蛇通常以毒性較強的水赤鏈遊蛇、金環蛇和輕毒性的鉛色水蛇等為主,它們的體型一般都要比黃鱔大,在吞食黃鱔之前,會將毒液注射到黃鱔的體內,待黃鱔被毒死之後才開始吞食,這樣黃鱔在蛇的體內就不會劇烈的掙扎,當然不會造成消化系統損傷而丟掉性命。同時,這些毒蛇的消化系統都非常發達,黃鱔被吞下以後,會很快被消化液分解消化,剩餘的殘渣最終會被吐出,不會殘留在體內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
4 # 量子科學論
蛇和黃鱔猛地一看十分相似,但它們處了體型相近以外,再無其他共同之處,屬於兩種不同的生物,算是進化的過程中“撞衫”了吧。蛇在人們心中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動物,而且部分蛇還有致命的毒液,給人一種恐怖、陰森的感覺,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現在我們只會偶爾看到蛇的蹤影了。
而黃鱔則不同,它屬於魚類也稱為鱔魚,在南方的水域和稻田裡比較常見,對人沒有任何威脅,反而黃鱔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正是這兩種看起來有著天壤之別的生物,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兩句古話,也是歇後語:蛇吃黃鱔-比長短;蛇吃黃鱔-找死。
第一句話很好理解,由於它倆體型相似,都是以長著稱,所以人們才說蛇吃黃鱔是在比長短。第二句的意思就是,蛇吃了黃鱔會死?要麼被憋死?要麼被鑽死?(黃鱔喜歡亂鑽)
這句話看起來頗有爭議。因為我們知道蛇能吞下比自己大體型大很多的生物,而且蛇有著很強的消化能力,胃裡的胃酸甚至能溶解掉動物的骨頭,所以我們看到蛇吃東西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吞下,然後在胃裡慢慢笑話,而且我們也見過大蛇吞小蛇的場景,蛇依然沒事,因此這句話還是有待商榷。
先說一下黃鱔的棲息環境上面說了黃鱔是魚類,它當然要生活在有水的地方,而且它們是一種穴居性魚類,喜歡鑽洞,所以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就成為了它們生活的理想場所。黃鱔在水下含氧量不足的情況下,需要將頭伸到空氣中補充氧氣,因此黃鱔的洞穴一般都是淺水靠近水面的地方。
黃鱔屬於食肉形魚類,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兇猛的,它們晝伏夜出,常常以捕捉各種昆蟲、小魚、小蝦甚至會捕捉青蛙為食。黃鱔和蛇最主要的區別是,黃鱔的體表沒有鱗片,而是和泥鰍一樣會分泌一層光滑的粘液。這層粘液可以幫助黃鱔躲避捕食者,還能放置細菌的侵害以及微生物的寄生,粘液還能增強黃鱔在水下的行動能力。
那麼蛇會吃黃鱔嗎?吃了會死嗎?蛇肯定會吃黃鱔,相信很多南方的同學都見過蛇吞噬黃鱔的畫面,我作為北方人甚至連黃鱔都沒見過,慚愧!但是蛇吃黃鱔只侷限於在同一生活區域的蛇,蛇的種類異常繁多,但大多為旱蛇,這些蛇的生活區域永遠不會與黃鱔有交集,它們常以老鼠、鳥類、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所以它們可能跟我一樣此生都沒見過黃鱔,更不會以捕食黃鱔為生。
其實這些旱蛇也可以下水,但是它們在水下很難抓住黃鱔,畢竟這是人家的主場,而且想要抓住黃鱔必須是毒蛇,能夠將黃鱔快速有效的控制住。而普通的蛇想透過纏繞的方式也很難抓過滑不溜秋的黃鱔。就算它們有幸抓住了(機率極低)並且在黃鱔沒有死的時候就吞噬黃鱔,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
所以在水中可以捕食黃鱔的蛇並不多,其中有三種蛇最具代表性,它們的生活區域就是以水體為主,專門捕食各種雜魚、泥鰍也特別喜歡蛙類和黃鱔。這三種蛇分別是:金環蛇、銀環蛇以及水赤鏈遊蛇。
它們都是毒蛇,能快速將毒液注入黃鱔體內,讓其喪失活動能力,然後將其整個吞掉。而蛇的胃液完全可以將黃鱔連帶骨頭一起消化掉。而且在水域中或附近生活的毒蛇在吃黃鱔的時候,黃鱔已經喪失了行動能力,因此並不會像大家常說的黃鱔會在蛇的體內亂鑽,破壞蛇的內部組織。
那問題是,為啥有蛇吃黃鱔會死的說法呢?其實這句話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人們也遇見過被黃鱔憋死的蛇。如果蛇吞噬了一條比自己大得多的黃鱔,來不及消化,而黃鱔的身體在死後會變得梆硬,蛇被撐的一動不能動,尾巴翹的多高,甚至會危及生命。對於蛇來說,有些黃鱔確實是致命的。
一般來說,在食物豐腴的時候,蛇是不會主動去吃黃鱔,一是這種生物比較難抓,在水中能夠以非常快的速度行進,而且能夠在極端的時間內鑽回淤泥中,忙活一陣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二是吃黃鱔確實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黃鱔體型過大,有些蛇硬吞真的容易被憋死。
所以只有在食物相對匱乏的時候,蛇才會對黃鱔下手,尤其是專門挑一些體型較小的黃鱔,總的來說蛇和黃鱔相遇的機會並不是很多,吃黃鱔的機率也很小,但也會吃。
-
5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有個歇後語,蛇吃黃鱔——硬挺,可見蛇要捕食黃鱔是不容易的,甚至有生命危險。大多數黃鱔都是黃褐色,腹部為橙黃色。然而,一些黃鱔顏色鮮豔,有橙色、粉色和雜色等。 黃鱔在形態上與同屬於鰓亞目的鰻魚非常相似。
黃鱔頭部有成對的側咽上氣室鼓起,呼吸時頭部兩側橫向擴張,上身棕色,帶有小的(直徑2-3+ mm)圓形/橢圓形黑點,但通常為橄欖或棕色,有不規則的深色斑點(< 1毫米直徑)。 長約100釐米。
分佈範圍:亞洲,從印度北部和緬甸到中國,可能還有亞洲的俄羅斯、日本和印度-馬來群島。 黃鱔通常在緩慢流動的淡水區域被發現。它們是夜行動物,通常會鑽入軟沉積物或佔據縫隙和小空間。
在它們的原生地範圍內,亞洲沼澤鰻魚以多種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為食,包括田螺、小龍蝦、魚、魚卵、昆蟲、有機物、植物和蝌蚪。隨機解剖發現黃鱔胃中有魚類(56%)、甲殼類動物(32%)(主要是小龍蝦)和昆蟲(27%)。黃鱔也吃軟體動物、青蛙和小蛇。
黃鱔是一個連續的雌雄同體:所有的黃鱔出生和成熟時都是雌性,有些後來轉變成雄性。個體轉變的大小在694-782毫米之間,一隻成年雌性平均產卵439枚(範圍268-642枚)。 實驗室研究表明,黃鱔在14-16攝氏度停止進食,在8-9攝氏度進入冬眠。
這種動物面板可以呼吸空氣,透過嘴後部的血管化呼吸器吸收大氣中的氧氣。它們可以在低氧水裡生存很長時間。即便被蛇類吞下,以黃鱔耐低氧、善鑽洞、面板粘滑的特點,鑽破蛇類的腸胃還是有可能的。除非毒蛇吞下黃鱔前將其毒死,否則黃鱔對於蛇類來說真不好吃。
回覆列表
會死我見過銀環蛇在水田裡,吃黃鱔它先是把黃鱔咬了一口不一會兒那個黃鱔就暈了可能是把那個毒液入到黃鱔的體內之後銀環蛇就下水把它搬上岸慢慢的吞食黃鱔,所以蛇是會吃黃鱔的。黃鱔也會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