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夜的微塵

    分離焦慮!

    沒有安全感!不自信!

    不過就算不是單親家庭,只要家庭不幸福,對孩子照顧不周,孩子一樣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所以讓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不是單不單親,而是有沒有給予足夠的照顧!

  • 2 # 娛樂嗨吧

    我倒覺得缺少的是不知道男女之間是如何相處的。不知道吵了架還可以和好,不知道媽媽生氣了爸爸還會去哄。不知道男方會習以為常女方的碎碎念,不知道一段關係可以小矛盾不斷還仍然可以維繫。因為沒見過。你看,因為沒見過,連描述起來都這麼生澀。

  • 3 # 陽光味道正面管教

    孩子有沒有心理問題和孩子是不是出生在單親家庭沒有必然聯絡。非單親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沒有任何心理問題嗎?只是作為單親的家長特別害怕因為是單親家庭讓孩子有心理問題。那單親家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不要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會剝奪很多東西,不要認為單親家庭就是破碎的家庭,從而單親家長滿含內疚,用心補償,既當爹又當媽,自己所有時間用在孩子身上忽視自己。當你用這樣的悲觀態度去理解單親家庭的時候,孩子就會用這樣悲觀的態度生活。

    單親家長注意不要讓孩子認為是因為他的原因父母才會離婚,離婚不是孩子的錯。離婚的雙方不要因為孩子吵架,儘量給孩子同樣多的陪伴時間。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說前配偶的壞話,更不要讓孩子站隊選擇只喜歡爸或者媽。允許孩子愛父母雙方並且尊重父母雙方。如果離婚的雙方都再婚的話,允許孩子愛四個父母,不要讓孩子在親生父母之間選擇只愛哪一方。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由單親父母養大,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比如中國的孔子孟子等。單親家庭給讓孩子的是不一樣的成長環境,但是讓孩子一直都感受的愛和尊重,讓孩子有歸屬感有價值,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有心理問題?

  • 4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如今的家庭關係是越來越複雜,離婚的家庭是越來越多,再婚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單身媽媽們也越來越多,當成人的情感世界越來越複雜、糾纏的時候,孩子需要面對的世界也隨之變得越複雜,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是指由於死亡或離異或其他原因導致夫妻中一方與未成年子女組成的家庭。家是孩子成才的一塊沃土,對於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更是安全的代名詞,是快樂之源。處於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需要面臨更多的社會壓力和人際關係,當孩子無力化解這些壓力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或形成不健全的性格。

    (一)自我封閉

    家庭的破裂,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彷彿是“天降橫禍”,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因而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們還不具備自我調整心理的能力,一時還難以面對家庭破損的嚴酷現實,因而會感到無所適從、悶悶不樂。孩子也懂得比較,他們會拿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比,感到自己處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與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如果孩子覺得一方父母不要自己,感覺自己不被父母愛就容易產生抑鬱,不願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厭煩的心理表現出神經過敏的症狀。他們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家庭的缺損和父母的離異,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不願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閉,不願外出活動,不願與人打交道,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徵。

    (二)憂鬱自卑

    由於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裡,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孩子的心理沒有成熟,他無法去體會父母們的生活,無法理解父母們的苦衷,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沒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一旦受到衝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現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憂鬱和自卑的心理,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看不到自己的快樂在那裡,於是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

    (三)自責退縮

      單親家庭的子女有較為強烈的自卑感,他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悲觀失望。由於對自己的評價偏低,因此他們把工作和學習的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許多單親家庭子女受到批評後,總認為是自己不好,在別人笑自己的時候,總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長時間的自我責備、自我鄙視、自我輕蔑,會將一切的不如意歸因於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傾向,長大後遇事退縮。

    (四)與人交往缺乏安全感

      單親家庭子女在他們父母親離婚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學習到的是討價還價、相互敵視,因此,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他們的監護人由於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後的家庭關係,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結交夥伴時總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被人說了什麼總是不開心,在對人關係上具有退縮、焦慮的特點。

    (五)妒忌

    (六)逆反

    由於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物件。然而,每個人渴望尊嚴,渴望被人欣賞和認可,於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幹”,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每個家庭所處的環境不同,每個作為父母的人的人格特點、教育觀念是不同,這就導致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採取不同的方式。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這種家庭的特殊性在社會中會遇到來自社會文化、經濟、人際個方面的壓力,這是需要單親父母考慮到的,並及時給予孩子心理援助,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5 # 博博愛

    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及其疏導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單親家庭是指由父母的某一方與孩子組成的家庭。導致單親家庭出現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父母離婚或者一方去世而導致的家庭不完整。隨著單親孩子的數量不斷上升, 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表明, 作為父母婚變過程的直接見證者和受害者, 這種痛苦的情感經歷, 給他們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損害, 特別是心智還未成熟的幼兒, 這種負面的影響將持續到青少年, 甚至成年。在正常的家庭中, 父母、孩子是三個頂點, 兩個人不同方式態度的對待孩子, 同時受到父親母親的相互作用, 在孩子身上形成一種平衡, 形成一種穩定的三角形, 這對於孩子的性格成長非常有利。但是對於單親家庭, 父母一方角色的缺失, 使這種制衡失去了原有的基礎, 成為單親對孩子的絕對主導, 如果此時單親沒有把握好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就會導致兒童出現明顯心理失衡, 心理危機的可能性要高於正常家庭的兒童。據各種資料表明, 單親兒童在心理上具有明顯的自卑、自閉、猜疑、孤僻、怯懦等性格特點, 這種心態若不及時發現糾正, 就會使孩子的性格扭曲, 嚴重會導致心理變態, 嚴重影響其情感, 意志和品格的發展, 更有甚者導致兒童出現性別角色移位, 因此單親子女的心理問題和教育已成為一個需要迫切關注的問題。

    二、單親家庭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 一) 孤寂感和拋棄感在父母離異後, 孩子首先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感受到寂寞孤獨。這主要是因為父親或者母親除了工作, 還要在花大量的時間在做家務上, 陪在孩子身邊跟他交流談心的時間會明顯減少, 對注, 在心靈深處有父母一方甚至雙方都不愛自己的感受, 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 二) 自閉自卑心理

    父母離婚後, 父親或者母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走出離婚的陰影。帶著這種心情, 父母親很容易發脾氣, 孩子只好小心翼翼生活, 有什麼要求也不敢向父母提, 長此以往, 孩子做什麼都會有畏懼心理, 這樣會導致他們的自我封閉。

    家庭的破裂同時也意味著異於常態, 其他孩子帶著好奇、甚至鄙視的表情去觀察評價離異家庭的孩子態, 其他孩子帶著好奇、甚至鄙視的表情去觀察評價離異家庭的孩子, 沒有爸爸或媽媽的孩子常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覺得低人一等, 因此他們不與同伴溝通, 長時間下去造成自卑、封閉不良心理。

    ( 三) 自尊心扭曲和逆反仇視心態反應開始敏感, 稍有不同的看法, 就會引起內心的強烈反擊, 慢慢發展為即便是毫無特別含義的話也會被歪曲為別有用心的神經似的反射, 這種默默的反抗正是強烈的自尊心在發揮作用, 壓抑的反抗爆發出來的威力也是驚人的, 表現為逆反的情緒, 嚴重的進一步變成仇視, 有的甚至會從仇恨父母發展到對社會的仇恨, 甚至發展為反社會的病態人格。( 四) 自責感和不安全感

    父母的離異原因, 是孩子特別是幼兒很難明白的, 有的孩子還會認為自己是父母分開的主要原因, 由此產生自己不是好孩子的想法, 並且出現深深自責。這種自責是一種對自己的否定, 會使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產生膽小不安的情緒, 慢慢的轉化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 五) 猜忌心理和不信任感愛中, 孩子易出現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 具體表現為對親情感情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情感脆弱, 沒有幸福感, 不信任, 在潛意識中對感情否定, 對未來的家庭生活不安恐懼, 甚至發展為對所有事物的猜疑否定, 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精神分裂症。

    ( 六) 性格不完善和性別的移位

    對於幼兒, 對成人的摹仿對其性格行為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的離異, 造成孩子被迫與父親或者母親一人生活。如果男孩與母親在一起, 他們耳濡目染基本上是女性的行為方式, 生活裡缺少了父親的具有陽剛之氣作為榜樣, 性格中也缺少男性行為, 使其在內心更是具備女性的特性。反之亦然。這種性別角色的移位, 一方面使得單親家庭兒童的心理發展不健康; 另一方面, 也為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特別是人口素質的下降, 難於適應高素質人才的競爭, 必來不可低估的消極影響。

    三、糾正不良心態的疏導對策

    ( 一) 給孩子愛的關懷離婚後的父母要及時調整心態。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與父母在一起, 讓他能夠充分得到並感覺到父母的愛, 使他確定他並沒有因為父母的離婚而與其他孩子有什麼不同, 這會促使孩子猜疑、不安全感的消弭, 有助於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使他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一樣, 沒有不如別人的地方。

    ( 二) 創造溫馨輕鬆的家庭氛圍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孤單、寂寞、性格內向等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 大部分是由於缺少家庭溫暖、感受不到父母關懷, 有失落和被拋棄的感覺。這些不良心理和行為傾向, 如果不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 將會出現偏差, 輕者表現為膽怯、孤獨、固執和不合群, 重者會產生對別人的妒忌和仇o恨等不良心理或對一切都抱著無所謂的不良心態。為此, 單親家庭要特別注意儘量為孩子創造溫馨舒適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釋放壓抑的心情, 以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發展。

    ( 三) 為孩子營造正確良好的環境

    作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者母親, 應十分注意自己對孩子行為方式、心理狀態以及性格特徵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 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不要根據自己的喜怒哀樂來對待孩子。同時也不要無限制的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以彌補對孩子的內疚感, 這樣更是把孩子帶上了貪得無厭自私霸道的邪路上。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需要並給予適當的引導, 讓他明白哪些是可以滿足的哪些是不可以, 不要簡單粗暴的否定。

    ( 四)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獨立性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 這有利於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把他們的心思和精力轉移到豐富多彩奧妙無窮的知識海洋上去, 使孩子儘快地從父母離婚的陰影中走出來, 逐漸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同時嘗試讓孩子學會自己決定一些事情, 並在他做選擇的時候提供參考和支援, 讓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獨立的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擺脫由父母離婚導致的家庭生活的恐懼與陰影。

    ( 五) 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離異家庭中父親或者母親的單調角色, 會使孩子缺乏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 同時對於他的性別認同也有負面影響。所以, 單親家庭中, 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在學校社群參加氣體活動, 學會與人共處, 團結友愛, 能夠走出自閉自卑的心態, 同樣也能抑制自尊心的過度膨脹。從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糾正以前可能出現的性別認同的偏差。

    ( 六) 給予合理的期望

    不少離異的家長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託, 對孩子抱有強烈的期望, 甚至遠高於正常家庭, 為了孩子的明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 導致有些孩子索性走向反面, 不思進取。另一些孩子也許能堅持發奮, 但是長期超負荷地運作, 其潛在的心理損傷亦不容忽視。一旦超出了承受極限, 便有可能走向崩潰。因此只有根據孩子的喜好和能力給你合理的期望, 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成才。

    為了孩子有個健全的心理狀態, 離異的父母需要及時從婚姻失敗的影響中調整出來, 適應一個人引導培養孩子的任務, 根據孩子因為父母一方缺失而引起的各種不良反應的趨勢, 分析和調整相應的策略, 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 6 # 叮噹心理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缺失其中一方的陪伴,缺失一部分父愛/母愛,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陪伴,部分孩子的確會出現一些心理和行為上的問題。

    比如,自卑、自責、嫉妒、叛逆……

    如何避免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呢?

    1、給孩子情感寄託

    不管撫養孩子的一方是爸爸還是媽媽,都要讓孩子明白自己仍然愛他。經常用行動和言語暗示孩子,他是自己最愛的人。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給他們感情寄託,讓孩子有存在感,並且讓他們感到身心愉悅。

    2、雙方共同照顧孩子

    如果孩子跟隨了媽媽生活,那麼是不是就代表孩子從此就要失去父愛了呢?實則不然。作為父親,即使不能和孩子一起生活,也要經常看望孩子,告訴孩子自己沒有拋棄他,離婚是爸爸媽媽自己的事,和他沒有關係。常常安撫他,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他幫助。

    3、孩子不能嬌生慣養

    家長要格外注意的是,不要因為孩子失去父愛或母愛就格外地嬌慣他,要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自己對家庭也負有一定的責任,使他們長大成人後能自覺擔負起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4、“剛柔並濟”的教育

    在生活中,父親一般傾向於開發和勇敢的教育孩子,而母親一般傾向於溫柔的教育孩子。這兩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缺一不可。所以在離異以後,撫養孩子的一方要適當的轉換教育方式,“剛柔並濟”,讓孩子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愛,從而使他的人格發展更加完善。

    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心靈受過傷的孩子,所以父母在照顧他們時也要格外仔細,不僅要照顧好他們的身體健康,也要照顧好他們的心理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95卷,尾田把香克斯變成熊貓人,他想要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