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啟自閉症
-
2 # 像風一樣吹過4
人家很多寶寶早早的就會自己穿衣服了,為什麼自己家寶寶就還是學不會呢?一般來說,寶寶3歲左右就能自己穿衣服了,寶寶不會自己穿衣,家長有一定的責任,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讓寶寶學會穿衣的幾個方法吧。一:從易到難,逐步深入平時,媽媽可以讓寶寶先練習脫鞋、脫襪子之類的較簡單的工作,有時候寶寶自己無意中脫下了鞋襪,可適當鼓勵強化寶寶的行為。可以先從“半隻襪子”開始,起初,媽媽幫寶寶把襪子穿到腳跟處,然後讓他自己提上去,待熟練後,逐漸加大難度,訓練他獨立脫穿襪子。之後,又使用同樣的方法教會了他脫穿褲子和上衣。二:穿衣也應先“授之以漁”在平時給寶寶穿衣服時,也教寶寶正確穿衣的順序。寶寶穿衣除了要多加練習外,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正確的穿衣方法。比如,穿褲子時,要先分清前後,雙手拉住褲腰,坐著將兩腿同時伸進褲筒,當腳從褲筒中伸出時,便可以站起來,最後把褲子往上一提,就穿好了;再比如,系紐扣時,要先把兩側門襟對齊,從最下面的紐扣系起,以免錯位等等。三:引入“競爭”機制很多寶寶都吃這一套,比如比誰吃得多,誰吃得快之類的。“爭強好勝”是寶寶們的天性,所以每當寶寶賴在床上不肯起來穿衣服時,媽媽便會建議:“和媽媽比賽穿衣服嘍,看誰穿得又快又好。”這樣一來,寶寶穿衣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另外,在和寶寶比賽時,媽媽們可以表現得動作遲緩一些或多少出點兒紕漏,讓寶寶獲得冠軍。這樣,他們的熱情就會更加高漲,下次也許再提出“比賽”要求的就是他們了。四:給布娃娃當“媽媽”寶寶都愛玩遊戲與玩具,在角色遊戲中,可以讓寶寶扮演媽媽幫娃娃穿衣服之類的角色。“你給我穿衣服穿襪子,你是我的媽媽;我給布娃娃穿衣服穿襪子,我是她的媽媽。”平日裡,媽媽們不妨讓寶寶練習給布娃娃穿穿衣服,這樣既可以讓他們熟悉穿衣服的步驟,還能有效地提高他們動手的能力。其實,只要寶寶基本能分清左右時,寶寶也差不多會穿衣服了,家長在平時也可以多注意一下,寶寶若自己試著穿鞋、穿衣時,可順勢鼓勵一下。
回覆列表
穿衣技能
先決條件
1 身體肌能
上肢關節有一定的穩定性;有基礎的平衡力(例如,坐著或者站著進行活動時能夠保持身體平衡);有基礎的手指操作、抓握、雙手配合運用和手眼協調能力,而處理係扣物則需要較精細的手眼協調能力,例如,能將紐扣穿過鈕孔;有意識的以動作配合訓練者的提示,例如:伸手穿進衣袖裡。
2 認識能力
已掌握身體各部分,包括:頭、手和腳的名稱和位置;認識一般衣物的名稱及應該穿在身體的正確部位;具空間位置及對 比等概念,例如:前後、左右等。
3 語言及模仿能力
能明白簡單手勢、動作或語言提示;有基本模仿動作的能力,能模仿訓練者的一至兩個動作。
訓練策略
1 訓練前準備
環境安排
進行訓練的環境要簡潔、舒適和寧靜,使兒童可以專注於訓練活動上;最好能擺放一面鏡子,讓兒童能觀察自己的動作和整理衣服的過程。
固定時間表及場地
安排每天特定的時間或情境進行練習,例如:早上梳洗或外出時都要求兒童自己更衣,讓兒童養成自我照顧的習慣;訓練時間要充足,不要選擇在急於出門或時間緊迫的時候來訓練。
步驟分析及訂立目標
把每項穿衣過程細分為較小步驟,使兒童按既定的循序來學習。訓練者可根據兒童在這些步驟的表現來評估能力,並按結果選取兒童尚未掌握的步驟來修訂往後訓練的內容、目標和活動。
計劃及準備訓練
-由淺入深的計劃兒童學習穿衣的過程,令兒童更易掌握中間的技巧。例如,先學習脫衣服然後才學習穿衣服;先學習穿步驟較簡單的衣服(例如:背心),然後才學習穿著步驟較複雜的衣服(例如:長袖外套);先學習穿著寬鬆的衣物,然後才學習穿著貼身的衣物;
-計劃訓練活動時應選定合適的建立行為方法,例如:塑造行為法、順序/逆序連結法,讚賞法等,有需要時,可根據兒童的特點選取多種方法配合使用;
-預備相關的圖片在適當的步驟或活動中,作為視覺提示之用;
-把相關程式圖片貼在顯眼的地方,先於練習前向兒童講解,藉此協助兒童理解相關的穿衣程式。
選取合適的衣物
-最初學習穿脫衣物時,選擇一些兒童喜愛的衣服,最好是款式簡單和容易穿脫的服裝,例如:正面有卡通圖案或口袋,而背面是空白的衣物,方便兒童分辨衣服的前後面;沒有鞋帶或較為寬鬆的鞋子,讓兒童易於穿脫;較寬鬆的襪子,或者襪子的位置有顏色作區分。
-兒童未能分辨鞋子的左右,可選擇鞋子外側有圖案的,或是在外側貼上貼紙,幫助兒童辨識。
-在學習處理係扣物時,應先選擇容易操作的物品,例如:學習扣扣子時,先用較扁平的大紐扣和控比較大的衣物。
2 訓練時需知
環境安排及視覺提示
-以穿脫衣物的程式圖作為視覺提示,並張貼在顯眼的地方,協助兒童理解穿脫衣服及處理係扣物等程式;
-將鏡子放在兒童面前,讓兒童清楚看到自己的穿衣動作及穿脫衣服的身體部位;
-初學穿脫褲子或鞋襪時,若兒童的平衡較弱,可在地上放置軟墊,讓其背靠著牆,或在地板上練習,直至兒童熟悉動作後,便可坐在椅子上操練,最後才一站著的形式練習。
教學策略
一般而言,訓練者可根據步驟分析的結果,找出兒童尚未掌握的步驟作為訓練的起點。每次只教導一項穿衣物技巧,待兒童掌握後才學習下一個專案。但由於穿脫衣物有很多種方式,訓練者應按照兒童的生活習慣和能力,以及實際的需要,決定穿脫衣物的步驟,以誘發兒童的學習動機;
訓練時以順序或逆向連結來引導兒童,並輔以示範、動作協助等方法。當兒童達到一定的能力後,便可逐漸減少額外的協助和提示,讓兒童學習自己完成;
根據兒童的表現及能力,運用不同的訓練策略來加強兒童的學習動機和信心,例如:運用獎賞法以物質或讚賞語等鼓勵兒童;運用塑造行為法先訓練較簡單但類似的專案,才訓練目標專案,讓兒童較容易掌握到所學。
訓練時所用的語句必須簡潔清楚,使兒童容易明白指示的內容和要求。訓練者必須耐心等候,讓兒童有足夠的時間去迴應。若兒童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可教導兒童用口訣記下步驟做為自我的提示。
除學習技巧外,也需把個人儀態的意識融入訓練活動當中,以加強兒童對自我形象的關注。
生活應用
教學內容應是以功能性及生活化為目標,(例如:遊戲時玩替布偶穿衣、使用有係扣物的筆袋、鞋子和揹包等),讓兒童能把所學應用於實際環境上,以增加兒童練習的機會。
訓練者的態度及處理方法
家庭與學校需要保持溝通和意義值得方法訓練兒童。
穿衣的步驟繁複,要求的技巧也很多,訓練者需保持耐性和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例如,即時的讚賞),令兒童更有信心。
穿脫上衣的困難及處理方法
1 抗拒穿著某些質料或型別的衣物
可能的原因:感覺訊息處理失調;兒童對衣物質料,或其身體對觸覺刺激反應過敏,令兒童有不喜歡穿衣服的感覺或害怕穿衣服時,其臉部被遮蓋所帶來的不安。
處理方法:
-找出兒童是否對某些觸覺刺激有過敏反應,有需要時會為兒童進行相關的感覺調節訓練活動,詳情可向職業治療師諮詢;
-循序漸進的加強兒童的適應力及擴充套件其觸覺經驗:按兒童的敏感程度擴充套件他們接觸不同質感的觸覺經驗,例如,用毛球、海綿等擦手,以減低兒童的過敏反應;
-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兒童接觸各種感知經驗的機會(例如:玩沙河畫手指畫);
-嘗試短暫穿上不喜歡(質料)的衣服,逐步延長穿著的時間,讓兒童慢慢適應;
-鼓勵兒童用身體其他部分接觸各式各樣的衣物質料,例如:若兒童抗拒把衣物穿在身上,鼓勵兒童先用手或腳觸控不同質料的衣服,帶他們適應後才穿上身體;
-把兒童抗拒的衣物與喜愛的物品或活動結合在訓練中,例如:兒童害怕羊毛衣,但喜愛某個卡通人物,可以嘗試把印有改卡通人物的毛衣給兒童試穿,或是把毛衣穿在改卡通人物身上,讓兒童逐步接受穿上衣服。
2 堅持穿某種顏色或款式的衣服,或未能依場合穿衣服
可能的原因:
固執行為:兒童偏好某些質感,不接受改變。
處理方法:
可運用社交故事、圖卡、相片等視覺提示,向兒童講解衣服有不同的顏色和款式,穿衣時需要按場合而選擇衣物;
多鼓勵兒童接觸不同顏色和款式的衣物,或是帶兒童到服裝店,與其一起選購,引發他們穿新衣的興趣;
準備各種尺碼、材料、質地、樣式、色彩的衣物來讓兒童練習,讓他們習慣衣物的變化和配搭;
用遊戲方式進行訓練(例如,化妝舞會),增強兒童的興趣。
3 未能有組織的完成整個穿脫衣服的程式
可能的原因:
組織步驟困難:兒童難於同一時間處理多項步驟而產生混亂。
處理方法:
建立兒童的組織能力,方法包括:建立個人工作系統,從小培養兒童有系統的做事的習慣,並利用視覺提示,例如:出示穿衣的程式圖,讓兒童掌握穿衣的步驟;協助兒童建立常規的概念,有系統的工作。訓練兒童按著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常規,並在有需要時參考視覺提示,例如,穿衣的程式圖,幫助兒童明白成人的要求。
把穿脫衣服過程分拆成細小步驟,並運用連扣法,讓兒童逐步有系統的學習。
把程式圖貼在兒童更換衣服的地方顯眼處,以提示兒童每一個步驟。
接著重複示範和播放錄影帶,讓兒童從不同的視覺媒介來鞏固所學。
4 經常弄錯衣服的前後、裡外、左右等位置
可能的原因:
認知能力較弱:兒童對空間關係的觀念薄弱
可以先加強兒童對空間關係(上下、左右、裡外、前後)的概念;
運用視覺提示(例如,衣服前面有明顯圖案,左右衣袖是不同顏色等協助兒童分辨衣服的前後、裡外或左右等位置)。
開始訓練的時候建議使用款式單一的衣服,前面有圖案而後面沒有,讓兒童容易辨別。讓兒童已經能夠分辨衣物的前後、裡外等等,才採用不同款式的衣物。
可能的原因:
專注力較弱。
處理方法:
減少環境中的干擾物(例如,電視機)。
當兒童穿脫衣服前,應該先提醒兒童看著衣服,有需要時使用程式圖或提示卡,提醒兒童留意正在進行的活動內容和過程。
穿脫下身衣物的困難和處理方法
1 抗拒穿著某些鞋襪、經常脫掉鞋襪、踩著自己的鞋子、不斷拉扯褲頭、襪頭等
可能的原因:
感覺訊息處理失調:兒童對某些質料的觸覺刺激反應過敏,產生抗拒或不喜歡被衣服束縛。
處理方法:
找出兒童對哪些觸覺刺激或質地反應過敏,有需要時應為兒童進行相關的感覺調節訓練活動;
循序漸進的讓兒童適應和寬闊觸覺經驗,例如:開始時可以選擇較為寬鬆和有彈性的衣物;跟兒童玩趣味小活動,例如:用彈性布袋穿過兒童的身體、海綿布擦腳,讓兒童逐漸習慣不同的觸覺刺激;以獎勵物增強兒童接受不同質料的意欲;當兒童逐漸減少抗拒,可逐步延長兒童進行觸覺刺啟用動的時間。
可能的原因:
固執或重複的行為,以及狹窄的興趣。
處理方法:
運用圖卡,教導兒童認識合適的行為,例如:在圖卡上顯示“鞋子是穿在腳上的”;若兒童有語言能力,可教導兒童背誦一些口訣,以提醒自己什麼才是合適的行為;
利用圖卡或社交故事引導兒童做合適的行為,當兒童稍微專注於活動,便應立即給予勉勵,令良好行為持續下去。
運用行為改良法,協助兒童管理好自己的行為,例如:兒童的固執行為是不肯穿鞋子,每次當成人檢查兒童有沒有穿上鞋子時,只有穿上鞋子的才可以有獎勵。
2 難以有組織的計劃及完成穿脫鞋襪的步驟
可能的原因:
認知及組織能力較弱:穿脫鞋襪程式複雜,要求精細動作較多,兒童難於同一時間處理多項訊息,或計劃自己的動作。
處理方法:
把穿脫鞋襪的步驟拆分成細小步驟,完成一個步驟才能開始下一個,並將相關程式卡貼在當眼的地方,以提醒兒童跟著做;
當兒童完成一個步驟後,成人立即給予獎勵和讚賞,加強兒童學習的動機。
3 經常弄錯鞋襪的左右位置、襪子的腳跟位置、把雙腳穿入同一褲管等
可能的原因:
認知概念及理解能力較弱。
處理方法:
加強兒童對身體、衣物的穿著位置、空間位置等概念的認識;
運用視覺策略幫助兒童分辨衣服的不同部位。例如:襪子的腳跟部位是有顏色的;或在腳跟的位置貼上小貼紙,或選用有左右標誌的鞋襪款式,也可以把鞋子放在左右腳印的地板上。選褲子的時候初期可以選擇兩條褲管的圖案或顏色是不一樣的。
可能的原因:
專注力較弱。
處理方法:
減少環境中的干擾物,當兒童學習穿脫衣物前,先提醒兒童注視穿脫的程式,有需要時可利用程式卡或提示卡,提醒兒童留意進行中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