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佛事妙用堂
-
2 # 先生南懷瑾
孫子兵法是講以強勝弱,不是講以弱勝強
孫子兵法第一篇講“計”,不是奇謀巧計,是計算的計,是現代的SWOT分析(優劣勢分析法):優勢、劣勢、威脅、機會。廟算,就是在決定是否開戰之前,在家裡衡量計算雙方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比,“五事七計”,從五個方面,七個科目,進行打分。分多的勝,分少的敗。打完分,就能知勝,叫“多算勝,少算不勝”。
知勝,算下來能贏,而後可以興師動眾,打。算下來自己分數沒別人高,就不要戰。所以孫子是不相信以弱勝強,那是小機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不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機率事件。打得贏,也要算代價
行動必有代價,戰爭代價極大。不要光想著戰勝,要算賬,值不值得。李克說魏文侯“數勝必亡”,勝仗打多了,國家反而要滅亡。因為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傲之主,率領疲憊之民,這國家就要亡了。
漢武大帝,就演繹了主驕民疲的一生,“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何其霸氣!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武功赫赫,結果呢?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全部破產,國家差點都給他搞亡國了,晚年迫於巨大政治壓力,下輪臺罪己詔,批評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主要是自強之法,首先是修煉自己,而不是惦記打敗別人。
孫子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勝可知,而不可為”。又說“善戰者先勝而後戰”,要勝中求戰,不要戰中求勝。
先修煉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讓自己沒漏洞,然後等敵人出漏洞。如果敵人不比我們弱小,或者和我們強弱差不多,而且他沒失誤,沒漏洞,就不能打。“可勝在敵”,就在於他什麼時候失誤。
敵人不失誤,我們就沒法贏。 所以勝負可以預知,可以判斷,但不能強求。勝機一現,抓住機會就打。 不能反過來,衝上去就打,在打的過程中找勝機,那就危險了。要能等待,能忍耐
現在人們常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孫子兵法》講得最多就是這個。
戰爭這東西,收益和代價極不對等。打贏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輸了,則可能國破家亡,命都沒了。所以關鍵是要能等,不能因為焦慮,就頻頻動作。哥舒翰守潼關,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唐明皇焦慮,不能等,逼他出關作戰,就全軍覆沒了。秦國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撫秦始皇,讓秦始皇也不著急,他就把六十萬大軍開到楚國境內,紮營練兵,
天天開運動會,等得楚華人焦慮了,動作了,露出破綻了,他一舉就把楚國滅了。等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最好的戰略。但人們往往認為等待是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要有這個認識:一輩子“不作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作為”的結果可能是死。先死了,沒人能攔住他了,他還在豐臣秀吉死後,又等了十七年,才穩穩當當奪了天下。他的家族,就統治了日本兩百多年。
比如日本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最能忍耐,也最能妥協。織田信長在,他是小兄弟;豐臣秀吉在,他是大諸侯。他有沒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呢?沒有。他可以等,等不來,他可以妥協,豐臣家族強,他可以一直做諸侯。結果大哥們都沒他命長,一戰而定。勝而不定,則勝利無意義
勝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勝仗,但不能平定。都百戰百勝了,還要接著打,那打那一百場勝仗幹什麼?打勝仗也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敵人的人,也不如他不要死,收服他,加入我們,才能勝敵而益強。孫子有很強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財產,最好也保全敵人,都收服了歸我所有。這才叫平定天下。
戰國時趙國李牧守邊,防禦匈奴,他就緊閉關門,只是練兵,數年不出戰,趙王不滿,換一個將領去,上任一年多,烽火連天,天天打仗,打得邊境地區漢人無法耕種,匈奴無法放牧,雙方死傷慘重,冤冤相報,永無寧日。趙王無奈,再派李牧去,他又掛上免戰牌,隔絕接觸,邊境數年無事,匈奴也搶不到東西,漸漸懈怠了。李牧突然大舉進兵,一戰滅了匈奴十幾萬人,平定邊關,得十幾年安寧。
以正合,以奇勝,分戰法是基本戰術原則
“以正合,以奇勝”。這句孫子兵法最為人熟悉的話,前面書中詳細用多個戰例講了,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數偶數的奇,又稱餘奇,就是多出來的部分,就是預備隊,就是手裡捏著還沒打出去的牌,留到關鍵的時候,打出去,制勝。
這叫分戰法,是最基本的戰術原則,凡作戰,一定要分兵,有一百萬人,要分兵。項羽到了最後烏江邊,只剩二十八騎,也要分兵,首尾相顧,不能擠成一團打。韓信背水一戰,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隊都佈陣在水邊背水一戰,那就真給敵人攆河裡餵魚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著,關鍵時候殺出來,這才獲勝。
人們老相信奇襲得勝,以少勝多,還是僥倖心理,老想使巧勁。孫子告訴你,兵法沒有僥倖,弄巧必成拙,必須要按軍事規律,按兵法套路來。詭道不重要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裡這句話,誤了好多人,以為《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就是詭詐取勝。詭詐歸詭詐,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詭詐也沒用。詭詐在兵法裡,不是主要部分。現在好多出版社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合成一本書,似乎兵法就是奇謀巧計,這是誤區。
知己知彼,關鍵是知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們念著這句話,就老想去知彼,以為知己不是問題。我自己,我還不知道嗎?其實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因為不可勝在己,自己強大了,自己不失誤,別人就無奈你何。千方百計去知彼,可能還正著了別人的詭道。
《孫子兵法》,講來講去,都是練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再等待勝機出現,等最有把握的時候動手。先勝後戰,一戰而定。 自己不強,那就不要逞強。孫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贏,首先是教你認輸。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聽“永不服輸”,因為人們不愛聽壞訊息,不願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真相。“認輸才會贏!”額,這句話人們還勉強可以接受,因為結果還是贏嘛。
假如結果也沒有贏,還是輸呢?你能不能接受失敗呢?勝戰秘笈。它當然也是,勝戰秘笈,全在這裡,不過如此。但是,如果你在這兵法中,學會了接受失敗,你才真正進入了智慧之門。
在你真正去學習《孫子兵法》之前,你可能以為那是一部勝戰秘笈。它當然也是,勝戰秘笈,全在這裡,不過如此。但是,如果你在這兵法中,學會了接受失敗,你才真正進入了智慧之門。
-
3 # 走讀梵
沒有數十年的品讀,只有十數年。
如果說《孫子兵法》裡有什麼人生的真諦,那就是:會打仗的人,總結打仗秘訣的時候,就是那麼幾條,而這幾條,不會打仗的人也知道。人生中,成功人士總結成功的秘訣,就是簡單普通的幾條,這些大家都知道。
《孫子兵法》裡有一句“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這是對優秀的進攻、防守非常好的概括,顯然是善於進攻、善於防守的人總結的。但你讀了之後,會進攻嗎?會防守嗎?顯然還是不會。
禪宗裡有個公案,說一個傢伙去問一位禪師,您得道之前是怎麼個狀態?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這傢伙又問,那您得道之後啥狀態?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
《孫子兵法》裡的東西就是這樣,你看得再仔細也不會打仗,但如果你會打仗了,讓你總結經驗,寫出來的也就是這些東西。
來自“依他起”
回覆列表
“《孫子兵法》是成書的那個年代全球實用主義的一個巔峰”,這是我對於這本兵書的評價。當很多不常讀書的朋友讓我只推薦一本書來讀時,我也會毫不猶豫的奉上《孫子兵法》。因為這本書在實用智慧類書籍領域,利用最少的篇幅揭示出了最為深刻且豐富的應變智慧。它就像武俠小說中的《易筋經》,讀起來雖快,但想要理清、參透卻有難度而且也需要時間。不過一旦參透並運用自如,其釋放出的力量難以估量,這也是諸多武林高手對《易筋經》趨之若鶩的原因。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孫子兵法》。
在正式解讀之前,我們有必要強調下閱讀方法,避免大家錯誤地套用知識類書籍的閱讀方法來閱讀智慧類書籍。對於閱讀來說,大腦就像一個容器,知識和智慧就像是要放進去的物體。知識的積累好比物體的分類堆放;智慧的積累則靠和容器融為一體。知識的使用比較簡單,只要在容器內直接提取即可;智慧的使用相對複雜,因為已經融為一體,你都不知道能提取出什麼?甚至經常要做相互矛盾的權衡和取捨。知識的積累靠記憶;智慧的積累靠悟性。知識的難度在於梳理,智慧的難度則在於浸潤。知識的價值在於確定性,智慧的價值在於批判性。知識的至高境界在於涇渭分明的自由取用,智慧的至高境界在於化為本能的厚積薄發。
以《孫子兵法》為例,單純地背誦不會帶來實際意義。即使能夠倒背如流,最終可能還是淪為紙上談兵。《孫子兵法》的價值說簡單其實很簡單,只要能把它的思維框架植入自己的思考體系即可,而它的思維框架也並不複雜;但是說困難其實很困難,因為如果它的框架在頭腦中浸潤的還不夠深、不夠徹底的話,我們很可能會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不出來。這有點像初學騎腳踏車,理論知識的滾瓜爛熟並不等同於上路之後的暢行無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古人都要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讀一本智慧類書籍的原因。理解了知識與智慧的區別之後,我們就來正式解讀《孫子兵法》的智慧:
核心:勢
勝負的核心是什麼呢?那就是“勢”,我們可以理解為態勢,通俗點就是力量對比。我們之所以把“勢”解讀為“態勢”而不是“形勢”,是因為裡面含有動態的意味。即使這麼說,“勢”還是有點抽象,於是書中舉了一些形象的例子: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勢如彍弩,節如發機。”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強“勢”就像是把石頭衝起來的強大水流或者拉滿的一張弓,再或者像高山上即將滾落的巨石一樣。物理學“勢能”的翻譯正基於此。回到兵法本身,要想贏怎麼辦呢?那就必須創造至少是暫時性的、區域性性的強“勢”。《孫子兵法》的其他部分正是圍繞“勢”來論述的。比如,“知彼知己”具體要知道什麼呢?那就是雙方的態勢,尤其是“始計篇”中所強調的“道、天、地、將、法”;再比如,《孫子兵法》最廣為人知的“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敵人的兵力”出發點在哪兒呢?那就是改變區域性之“勢”。
既然“勢”如此重要,那麼成“勢”的核心是什麼呢?《孫子兵法》裡有一句“廢話” —— “因利而制權”。
成“勢”的核心—— “因利而制權”
“因利而制權” —— 根據是否有利,靈活地採取相應措施。這聽起來簡直是一句廢話,但要注意,這就是智慧的特點,沒法給出具體的方案,只能給出思維的角度和思路。其實當我們用這句話來類比今天矽谷所倡導的思維方式時,就能感到它並不是一句廢話。矽谷的倡導是“瞭解規則、善用規則、打破規則。”
我們知道,強“勢”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所處的規則或對戰模式 —— 戰法。當敵我雙方處於同一戰法之下時,強弱很容易判斷。但是當雙方遵循不同的戰法時,勝負取決於誰被誰所調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兩支軍隊都執行正面戰法時,從雙方的人數、裝備等方面是可以預測勝負的。但是如果其中一支軍隊採用更擅長的偷襲或者迂迴戰法,那麼勝負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雙方最終在哪個戰法下進行決戰。亞歷山大擊潰大流士就是迂迴戰法擊潰正面戰法的典型案例。而三國中,孫劉聯軍之所以能擊敗數量佔優的曹軍,正是因為曹軍被調動去和孫劉聯軍打了他並不擅長的水戰。試想如果雙方在陸地上進行決戰,那麼結果會怎樣?
《孫子兵法》之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說的就是調動對手到自己強“勢”的戰法中來;而所謂“兵者,以正合,以奇勝”強調的是要創造自己獨特的區域性強“勢”;“避實而擊虛”的目的則是誤導對手抓不準自己的強“勢”之處。當然,自我強“勢”也可以透過削弱對手之“勢”來實現,像“食敵之糧”、“挫敵之氣”、“擊敵之虛”、“離敵之心”......
那麼,應該從哪些角度思考成“勢”的方法呢?這就要談到“成勢的框架 —— 對內與對外”了。
成“勢”的框架 —— 對內與對外對內要蓄勢以待發
對內要怎樣蓄勢呢?《孫子兵法》列舉了很多具體措施,僅舉一例: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強調上下一心、將才的選拔和制度的制定,這幾點用在商場也可以無縫對接,理想(文化、願景)、人才和制度當然是三駕馬車了。
對外要動敵而強勢
這部分的方法就更多了,因為“態勢”本來就是在雙方互動中逐漸形成的某種形勢,比如: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 虛實的掌握和運用是最好的調動敵人的辦法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 根據敵我力量對比採取隨機應變的動敵策略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 夾雜虛實調動敵人的至高境界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 調動敵人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預測、嘗試中確定最終策略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 示弱永遠是調動敵人的一個不錯的戰法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 調動敵人之軍隊,不如調動敵人的情感,也就是從內部分化,按照孫子所說就是“用間”
總之,《孫子兵法》強調的就是在戰場格局的不斷變化中找到自己的強“勢”之處並加以充分利用,哪怕它只是暫時的和區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