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醫輕問診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指注意力不集中,和/或易衝動等的一種狀態,是一種長髮生於兒童,可以延續到成年期的常見疾病。ADHD兒童常表現為靜坐不能、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和/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從而可能導致交際障礙、自我封閉、過分依賴和過度調皮惹事。應該引起家長、學校、教師、以及醫療和心理衛生專業人員高度關注。

    ADHD兒童常有各種睡眠問題。一項研究發現,與正常兒童比較,ADHD兒童白天嗜睡率較高。另一項研究發現,50%的兒童多動症有睡眠呼吸紊亂,而正常兒童這一比率只有22%。研究還表明,不寧腿綜合徵和週期性腿動綜合症也常見於ADHD兒童。

    睡眠剝奪或睡眠不足是兒童常見問題,而睡眠問題又對於ADHD兒童的症狀有顯著影響。一項研究發現,治療睡眠問題就足以消除部分ADHD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狀。

    同時,家長很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是,現在小朋友的玩具特別多,所以他們就不容易專注於玩一個玩具,常常這個玩玩、那個玩玩,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這其實也是一種干擾因素,是不可取的。相反,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只有一兩樣玩具,孩子就會反反覆覆、想方設法地很專心地玩這一兩樣玩具,注意力也容易保持集中,並且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於預防多動症也是有好處的。

    軀體問題因素

    包括疾病或生理缺陷,如營養不良,視力、聽力障礙等。

    有些小朋友是身體疾病問題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感冒發燒;或者過敏體質的孩子常常會覺得身上不舒服,這個時候就更坐不住了。

    再比如視力和聽力問題,有些孩子存在弱聽的情況,聲音輕了就聽不清楚,這個時候就會影響其注意力的集中,視覺有問題也會影響孩子專心看黑板或老師。還有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容易過敏等一些疾病,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等等,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集中,最終發為多動症。

    睡眠不足、睡眠過多或鼾症也會導致兒童多動症。不少小朋友存在睡眠不足的問題,晚上睡得晚,第二天就會出現思想不集中的情況。經常夜間嚴重打鼾、張口呼吸也會影響睡眠狀態,這樣的兒童就需要及時就診,在治療睡眠問題的同時,一併做好多動症的預防工作。

    認知能力所限

    有些超出能力的教育會導致“看不懂、聽不懂”。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引導下,“拔苗助長”的行為在孩子教育方面尤為突出。最新一項研究發現,多動症的孩子中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學得太多所致。其實,現在不少國內的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學圍棋、鋼琴,學奧數、英語,所學習的內容又明顯超出孩子的接受、理解能力,最終就容易導致孩子看不懂、聽不懂,時間一長,孩子必然會表現出不專心、多動的情況。

    情緒問題因素

    另外,情緒問題包括焦慮、不適應、心理創傷,也會間接導致多動症的發生。比如現在家長給小孩學很多東西,常常一學就是一兩個小時,導致孩子大腦過度疲勞,就很難集中注意力,甚至有些孩子會產生焦慮、不適應等情緒和心理問題,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而家庭、學校、社會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心理創傷,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導致多動。

  • 2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衝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徵,以致影響學習。多動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雖然國內外對兒童多動症的認識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初期並不為人們所重視,國內一些專家認為,多動症兒童的一些症狀主要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意志和毅力的高階神經活動型別,也就是個性或性格的問題。其核心為自控能力差。

    怎樣確定孩子是否患多動症?根據國際診斷標準,這類兒童必須有注意渙散、衝動任性和活動過多三個特徵。注意渙散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3項:1.做事情往往有始無終;2.上課常常不聽講;3.注意容易隨境轉移;4.很難集中思想做功課和從事其他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的事情;5.很難堅持做某一種遊戲或玩耍。衝動任性1.往往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2.過於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 3.不能有條不紊地做事情。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裡突然大聲叫喊。 6.在遊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活動過多至少具備下列之中的2項:1. 坐立不安;2.經常奔跑;3. 難於呆在教室座位上;4. 躺在床上還常常扭動翻身;5.終日忙忙碌碌,沒完沒了;6. 7歲以前開始出現多動現象;7。.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以上是診斷標準,下面是多動症孩子行為的具體描述;這類孩子不論在何種場合,都處於不停活動的狀態中,如上課不斷做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啼鉛筆,切橡皮,撕紙頭,拉同學的頭髮、衣服等。平時走路急促,愛奔跑,輪流活動時迫不及待,經常無目的地亂闖、亂跑,手腳不停而又不聽勸阻。由於自控力差,這類孩子常說一些使人惱怒的話,好插嘴和干擾大人的活動,常引起大人的厭煩。這類孩子膽大不避危險,不計後果,尤其在情緒激動時,可出現不良行為,如說慌、偷竊、鬥毆、逃學、玩火等。敢翻牆爬高,喜爭吵打罵,常稱王稱霸這類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不符合實際年齡特點,如上課時,常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靜,實則“走神”、“溜號”,聽而不聞。做作業時,邊做邊玩,隨便塗改,馬馬虎虎,潦潦草草,錯誤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無終,虎頭蛇尾。同時,這類孩子由於自控力差,衝動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當玩得高興時,口出怪聲,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好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衝動任性,常使同學和夥伴害怕他,討厭他,對他敬而遠之。因為這類孩子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發生自傷與傷人的行為。這類孩子由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注意聽講,對教師佈置的作業未聽清楚,以致做作業時,常常發生遺漏、倒置和理解錯誤等情況。部分孩子讀書時可把“6”讀成“9”,或把“d”讀成“b”,甚至左右不分。寫字時,不是多一橫,就是少一豎,或偏旁反寫。畫圖時,不是比例大小失調,就是位置安排不當,這些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這類孩子考試成績波動較大,到3-4年級時,留級的可能相對較多。但因智慧正常,如課後能抓緊複習、輔導,尚可趕上學習進度。在應用上述診斷標準時,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允許活動的場合,如下課時、放學後,不管孩子的活動多麼厲害,也無診斷意義。只有在不該活動的場合,如上課時、做作業時,而他仍約束不住,始終動個不停,才有診斷意義。第二,如只有活動過度,而無注意力渙散,不能診斷為多動症。相反,若注意力渙散明顯,而無活動過度,才應考慮有多動症的可能,因為有的兒童屬所謂“不伴多動的多動症”。在美國,從1979年起,根據多動症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症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已把“多動症”改稱為“注意缺陷症”並分為“注意缺陷伴多動”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動”兩種,後者也就是“不伴多動的多動症”。兒童多動症都與那些因素有關生物學因素  1.與輕微腦組織損害有關,如母親妊娠時病毒感染,服用一些對胎兒腦組織有損傷的藥物,嬰幼兒顱腦外傷,各種原因導致的腦缺氧、缺血、中毒等;  2.與遺傳因素有關:認為遺傳因素是導致發病的基礎;  3.與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有關:認為多動症發病機制可能與神經遞質多巴胺系統(特別是去甲腎上腺素)代謝障礙有關;  4.鉛汙染(如含鉛玩具)或微量元素的缺乏(如鐵、鋅) 5.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糖代謝障礙有關;心理因素及社會因素;1.冷淡,忽視,溺愛,是兒童發生多動症的原因之一。多動症也與家庭氣氛不和諧、父母生活習慣不良、對孩子關注不夠等有關。而家長和老師對多動症兒童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過於溺愛或過分嚴格等,都可能促使孩子已有症狀加重。 早期發現幼兒的異常行為,查明所致的原因,及時接受精神心理醫生的指導,可減少多動症的發生。2.教育方法不當,過多的指責與體罰等易造成兒童心理障礙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加上幼兒園、學校的教學壓力造成早期智力開發過度或教育方法不當,因而給予孩子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也會造成兒童多動症。國內資料表明,在多動症患兒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長中所謂的“嚴格管教育”佔61.7%,放任不管者佔3.5%,過分溺愛者佔7.05%。國外亦有學者認為,暴力式管教會使患兒增加新的症狀,如口吃、擠眉、眨眼等。3.人際關係不良,較少父母的陪伴及同齡夥伴的玩耍也易造成兒童透過過多的活動來引別人的注意。4.生活中重大負性事件,在兒童心理形成創傷,容易使已有多動行為的孩子症狀加重多動症患兒與頑皮兒童間的區別注意力方面的區別患多動症兒童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書”、“動畫片”時,也不能專心致志;但頑皮兒童卻不同,在看“小人書”、“動畫片”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孩子的干擾。行動目的性方面的區別頑皮兒童的行動常有一定的目的性,並有計劃及安排。而多動症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衝動,且雜亂,有始無終。自控能力方面的區別頑皮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多動症孩子的治療

    早期診斷治療至關重要

      多動症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將來的發展危害都很大。部分多動症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其症狀會逐漸減輕乃至消失,但有一半以上患兒在成年後仍會表現出一些多動症狀。其學業、職業、人際關係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且會影響心理健康。而且,多動症的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愈後方面都有顯著的差異。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多動的一些症狀,應儘早帶孩子到醫院就診。藥物治療

    目前,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可分為兩大類,即西藥和中藥。西藥分為:中樞神經振奮劑(如苯丙胺、利他林,匹莫林、咖啡因);三環類抗抑鬱藥(如丙咪嗪);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透過積極的西藥治療,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副作用很大,至今難以解決。經過臨床觀察對消化系統等有損,主要表現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嗜睡、情緒激動、粒性白細胞減少及肝功能損害等。

    心理治療

    1.多動症兒童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得依靠家長及老師的密切配合,早期發現幼兒的異常行為,查明所致的原因,及時接受心理醫生的指導,可減少多動症的發生。對已發生多動症的孩子積極的心理輔導也是減少症狀,縮短病程的有效途徑。2. 良好的教育方式是杜絕和減少兒童多動症發生的重要保證。對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有: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百依百順,嬌生慣養,不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乏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3. 老師及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和行為過於苛刻,造成孩子心理緊張和情感壓抑及行為異常,最終導致兒童多動症的發病。因此,老師和家長對兒童應進行老師和家長對兒童應進行耐心的培養和良好的教育。

  • 3 # 山米頸椎枕首席設計師

    越來越多的兒童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然而研究發現,兒童多動症未必有表面上看來那麼普遍。研究人員表示,許多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實際上另有其他問題:睡眠障礙,比如睡眠呼吸暫停。將睡眠障礙誤診為多動症的情況可能佔了多動症診斷的相當數量,而讓這些兒童服用的藥物只會讓他們的病情加劇。

    兒童睡眠不足的症狀與多動症類似

    成年人睡眠不足時,通常表現為嗜睡和萎靡不振,而缺覺的兒童往往非常興奮、喜怒無常、犟頭犟腦。此外,他們還可能難以集中注意力,不能安坐,與同齡人難以相處。

    研究人員對1.1萬名英國兒童進行了歷時 6 年的跟蹤調查,研究從這些孩子 6 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了。調查結果顯示,相比睡眠時呼吸正常的孩子,睡眠時存在呼吸問題,如打鼾、用嘴呼吸或呼吸暫停等的孩子,出現類似多動症症狀的機率要高出 40% 至 100%。

    最可能出現這類行為問題的兒童在整個研究期間都存在睡眠呼吸障礙,但在 2 歲半時最為嚴重。睡眠不足對於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都是一種侵害,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所以可以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十分重要,填料有一定的支撐力流動透氣(蕎麥殼就是不錯的選擇),促進頭部血液迴圈,改善睡眠質量,科學的結構(滿足仰睡和側睡頸椎自然生理曲度所需要的不同高度,曲線及承受力),這樣不僅能提高睡眠質量,還能呵護頸椎。

  • 4 # 能量青年小九九

    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兒童可能會干擾到睡眠。睡眠是行為的組成部分,多動症兒童的養育困難通常會延伸到兒童的就寢時間。此外,還可能會有精神症狀,如焦慮或抑鬱,這也可能會擾亂睡眠。研究一直表明,多動症兒童的睡眠障礙率更高。

    1. 睡眠不足帶來的問題:

    ① 大量研究發現,睡得遲、睡得少的孩子成績更糟。

    ② 睡眠不足會使孩子的免疫力降低

    2. 哪些因素對睡眠造成了影響:

    ①零食對睡眠的影響

    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飲食和睡眠之間的關係。一日三餐營養要均衡,孩子的大腦和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運轉。

    而多動症孩子本身就存在多動衝動、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難等問題,因此家長更要合理安排他們的飲食,儘量少吃零食。

    ②電子產品對睡眠的影響

    電子裝置發出的明亮光線會影響失眠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因此在睡覺前1小時內,一定要禁止孩子玩手機或看電視等等。家長可以帶孩子閱讀,或者交流白天發生的事情,來度過睡前的時間,讓孩子的情緒沉澱下來。良好的睡眠品質,可以幫助孩子在第二天獲得充沛的精力,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

    據估計,25%到50%的多動症患者都有睡眠問題。這些對家庭日常生活、學校學習和其他健康問題產生巨大而又不同的影響。

  • 5 # 大話精神

    在2017年巴黎ECNP會議上,阿姆斯特丹VU大學醫學中心精神病學教授Sandra Kooij(歐洲成人ADHD創始人和主席)提出了一個新理論:“有廣泛的證據表明,兒童和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傾向於出現睡眠問題,綜合現有證據,ADHD好像與晝夜節律問題交織在一起”。因為晝夜節律被打亂了,其他一些物理過程的時間也被打亂,除了睡眠,還有溫度,運動模式,吃飯時間等等。如果仔細檢查這些已有證據,我們發現ADHD和失眠似乎是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機制的硬幣的兩面。

    Kooij教授還闡述了兩者之間的關聯:

    在75%的ADHD患者中,生理睡眠階段——人們表現出與睡眠相關的生理標誌,如睡眠激素褪黑素水平的變化以及睡眠相關時相的變化——延遲了1.5小時。

    與睡眠相關的核心體溫變化也具有延遲性(反映褪黑素變化)。

    許多睡眠相關障礙與ADHD有關,包括不寧腿綜合徵,睡眠呼吸暫停和晝夜節律紊亂,睡眠期延遲綜合徵。

    多動症患者通常在晚上表現出更大的警覺性,這與一般人群相反。

    許多患者受益於晚上服用褪黑激素或早晨的強光療法,這有助於恢復晝夜節律。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約70%的成人ADHD患者眼睛對光具有超敏感性,導致許多人白天長時間戴墨鏡,這可能會加劇與晝夜節律轉變相關的問題。

    長期晚睡會導致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關的疾病負擔,這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過重置睡眠節律來預防。

  • 6 # 京都兒童醫院

      現在研究發現這個多動症它是有遺傳傾向的,它的遺傳度達到了0.75到0.91。第二個因素,就是有部分寶寶就有明確的在圍生期的腦損傷,比如說出生的時候有缺氧、缺血,媽媽有孕高症,或者是有營養不良,我們還發現第三個因素就是寶寶在他做這個磁共振發現他的腦的結構有異常。現在有一個新的研究成果,就是提示這一部分寶寶他有一些神經遞質的缺乏,現在也有報道,如果孩子在缺鋅、缺鐵或者鉛中毒的情況下,那麼多動症的這個發病率也是高於正常孩子的。大概就是這麼幾個因素。

      這個多動症的危害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他首先有學習困難,他閱讀水平很差,這些孩子是經常的留級、休學,甚至被勸退,我們臨床當中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甚至上幼兒園都被勸退了。有30%的孩子他是不能正常的高中畢業的,只有20%的孩子能夠進入大學學習。進入大學學習的這些孩子當中,只有5%~12%的孩子最終能夠完成大學學業,所以他們成年之後的就業率也是比較低的。在青春期和成年之後它出現這個藥物依賴,比如說吸菸、飲酒、吸毒和犯罪的機率高於正常人的5到10倍。

      多動症它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危害,它是往往它伴隨有其他的疾病。據這個統計有80%的多動症,他還有伴有其他的疾病,最常見的一個就是對立違抗性障礙,就是一種破壞行為。那麼有35%~50%的這個他有出現一個攻擊行為,有30%~50%的他出現違反社會的規則,很容易在學校或者跟警察發生嚴重的衝突,打架、欺詐、偷竊,甚至縱火、破壞財物這種,甚至吸毒,這個情況也就是很容易發生。那麼這個西方曾經就是對這個多動症孩子進行一個長期的隨訪,把他們作為就是犯罪的這個人群當中的一個非常可靠的一個因素。還有25%的多動症,他合併有焦慮障礙,有18%的多動症,他有抑鬱障礙,有15%的孩子有明顯的學習障礙。有些是合併有睡眠障礙的,有智力低下的,也有一部分孩子他合併一個孤獨症,所以只是,僅僅是多動的這個情況不是很嚴重,但是如果一旦他有合併的共病的情況,那麼治療起來其實也是非常棘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其他文明崩離瓦解的狀況下,中華文明是怎樣屹立千年不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