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基本原則包括教育性、實踐性、安全性、公益性。 公益性要怎麼理解?教育系統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承擔安全風險,讓公益組織來承接嗎?不賺錢的話市場動力在哪裡?
12
回覆列表
  • 1 # 職業培訓老劉

    只有會讀公文,才會正確理解。

    一、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一般由18個部分組成.《辦法》第十條規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印章、附註、附件、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部分組成.”

    二、看公文首先看標題,其次看主送機關

    三、主送機關的含義即由公文中開列的收到公文的機關閱知並執行。

    四、提問中的公文是11部委為活躍研學市場而做出的鼓勵政策。問題中的公益性是要求各主送機關在市場監管以及管理政策上予以公益性扶持(說白了就是不能亂收費),並非研學活動的市場行為應該公益性。

    五、作為研學市場中的教育培訓機構或者旅遊公司透過此公文可以看到國家政策的傾斜及扶持。這是個好訊息。應該得到鼓舞,而不是誤讀。

    六、關心政策是好事,但前提是首先要知道如何讀懂政策。

  • 2 # 靜靜的人間畫卷

    公益性原則,是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這類公益性活動,不是教育系統來承接(無法具備承擔安全風險),也不是公益組織來承接,而是專門的第三方機構,專門做公益事件的機構來承接。

    這類公益性組織,往往專注於某一主題的公益活動組織,比如環境生態保護主題,野生動物保護主題等等。針對一型別主題,聯絡國內、國際的公益活動,有針對中小學生、或者大學生參加的活動。也會給一些貧困不發達地區的學校捐贈費用等。

    組織公益類活動的動力,我理解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二、公益組織的會費收入、捐贈收入,是免交企業所得稅的。因為這一點,很多大的集團公司都成立公益基金會,這也是合理避稅的一種方式(行業內心照不宣)。透過一些捐贈活動,可以提高企業更大的影響力,這些不是賺多少錢無法比的。企業影響力提高了,自然帶動其它子公司的經濟效益的聯動反應。

  • 3 # 教育學心理學

    自2016年11月30日《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公佈以來,在兩年多時間裡,研學旅行這項事業得到了全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各領域的關注。

    目前,研學旅行已經成為教育行業的一個熱點話題,研學旅行的政策內涵和核心要義也成為備受關注的內容。

    在2019年1月,由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組委會支援、全國出版發行業文旅聯盟主辦的全國出版發行業文旅聯盟釋出大會暨研學實踐教育論壇上,主辦方特別約請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主任、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圍繞“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政策的核心要義”進行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針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一項教育事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主席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立德樹人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首次在教育體系中將社會實踐教育列入重要的教育環節。

    據《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中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79.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3.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5.7%,教育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然而中國的基礎教育還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對書本知識的過度關注和對體驗、活動的相對漠視,從而造成大量學生有知識少體驗、會做題不會解決問題、有生命沒生活。他們很少有親力親為的“在場”機會,缺乏去經歷、去做事情、去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期以來,學校教育中普遍存在著認知與實踐脫離、知與行分離的傾向。

    一、實踐教育環節薄弱甚至缺失,已成為制約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瓶頸。在新時代,我們要加強實踐教育,研學旅行則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透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關於研學旅行的研究最早見於2012年,教育部成立專項課題研究小組,並選取安徽、江蘇、陝西、上海、河北、江西、重慶、新疆8個省(區、市)率先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

    這一政策緣起於2012年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訪問日本的一次經歷,他回國後曾指示:“我這次訪問日本,對日本成群結隊的中小學修學旅行印象極為深刻。對比之下,也深感我們的教育方式確有應改進的地方,否則孩子的身心健康、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情感的養成都將留下不足。如全面推進做不到,個別地方、一些學校是可以試行的。如有計劃的推進,不斷加以倡導,逐步擴大範圍,是會有效果的。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大的事,問題在於經費特別是安全。”之後我們以日本的修學旅行為起點進行研究,又逐步研究英國、俄羅斯、美國等主要國家有關研學旅行、營地教育等方面的政策。

    “研學旅行”一詞最早見於201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2014年7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 》,為整個境外研學活動劃定了基本標準和規則。2014年8月,國務院釋出《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積極開展研學旅行。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意見》支援研學旅行發展,把研學旅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範疇。

    2016年1 月,原國家旅遊局進一步挖掘研學旅遊資源,公佈首批10 個“中國研學旅遊目的地”和20 家“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強調將青少年研學旅遊培育成為各地旅遊發展創新的增長點。

    2016年底,教育部、發改委等11部門聯合釋出《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並將之置於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戰略新高度。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研學旅行政策的推進軌跡:教育研究先行展開、旅遊市場先行匯入,在各個部門認可形成共識的基礎上,頒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

    基於這樣的發展脈絡,目前有關於研學旅行這一概念在內涵方面,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

    據2016年12月19日原國家旅遊局釋出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表示,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物件,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在這裡,“中小學生”是研學旅行的主體物件,並不是唯一物件。而教育部等11部門出臺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提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研學旅行的物件是唯一的,就是中小學生。

    這說明,旅遊界與教育界在關於研學旅行內涵的認識上有區別。旅遊指為了休閒、商務或其他目的離開慣常的環境,到某些地方並停留在那裡遊玩,其旅遊目的側重在:休閒、娛樂、度假,探親訪友等。旅行是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它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要涉及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

    政策明確表示,研學旅行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中小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牢牢把握研學旅行的內涵和要義,緊緊抓住推進研學旅行的關鍵環節,對於推進研學旅行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我曾經寫過一篇題為《推進研學旅行需要抓住關鍵環節》的文章,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要注重以下四個方面:內涵打造、載體構建、組織管理、制度保障。研學旅行既有“研學”,又有“旅行”,二者缺一不可。作為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研學旅行內涵的打造需要透過課程開發來實現。

    在載體的建設與選擇上,要注意兩點: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建立特色基地或營地;另一方面要加強互聯互通,形成研學旅行的運營體系。帶領大批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研學旅行,教育部門承擔主要責任,同時也需要交通、旅遊、食品藥品監管、文化、財政、公安等相關部門進行配合,所以研學旅行需要進行組織管理,也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中最要緊的是安全保障,研學旅行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其次是經費保障,要堅持公益性原則,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

    政策明確研學旅行的工作目標,即開發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範帶動作用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建立一套規範管理、責任清晰、多元籌資、保障安全的研學旅行工作機制;探索形成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持續提升、組織管理規範有序、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研學旅行發展體系。

    三、從工作目標中,我們大致可以提煉出5個關鍵詞:課程、基地、線路、工作機制、發展體系,其中課程是育人藍圖,基地是育人載體。

    教育性原則是研學旅行的第一原則,研學旅行不是簡單的遊覽,而是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注重系統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良好成長空間。研學旅行中要體現實踐性原則,學生能在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瞭解社會、親近自然,透過動手參與不同的體驗性活動,不僅僅是進行學習能力轉換效率低下的“眼睛課程”和“嘴巴課程”。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研學旅行要堅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明確安全保障責任,落實安全保障措施,確保學生安全。除此之外,研學旅行要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要減免費用。

    我們要以營地為樞紐、以基地為站點,形成一個佈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路。目前,教育部將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和營地分為5大板塊:優秀傳統文化板塊 、革命傳統教育板塊 、國情教育板塊、國防科工板塊、自然生態板塊。

    研學實踐基地要有課程開發和線路設計;要有學習目標及主題特色;要配備師資及專業講解人員;要交通便利,適宜中小學生開展活動;要有管理體制、保障機制;要在本地區、本行業具有示範性。營地要求有課程和線路研發;有活動組織、協調服務;有師資及專業講解人員;能集中提供食宿服務、交通服務;具備管理體制及安全保障機制;並且配備領導班子。

    檔案對研學旅行的課程體系劃分了明確的年齡段,小學階段以4年級~6年級的小學生為物件,課程體系以鄉土鄉情為主,要求學生選擇並完成學習單;初中階段以初一及初二的初中生為物件,課程體系以縣情市情為主進行課題研究和志願服務;高中階段以高一及高二的高中生為物件,課程體系以省情國情為主,初三及高三沒有被設計在內。關於研學旅行課程主題,檔案也進行了分類,大致分為以下8類:自然類、地理類;科技類、環保類;歷史類、人文類;拓展類、體育類;藝術類;職業探索類;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理想信念、國情教育。

    課程是保障研學旅行質量的一個核心環節,目前許多機構正在進行課程研發,研發課程需要對課程性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在2017年9月25日釋出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對課程性質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即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透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特別是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課程開發要面向學生的社會生活,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使學生獲得關於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建立學習與生活的有機聯絡,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簡單地來說,“研學旅行”以“旅”為載體,以“行”為實踐、以“學”為目標、以“研”為核心。值得注意的是,綜合實踐活動需要統籌謀劃:第一,統籌各學段;第二,統籌各學科;第三,統籌各環節;第四,統籌各種資源;第五,統籌師資配置。

    開發研學課程要進行觀察訪問、探究體驗、動手實踐,即要分析研學地點有哪些特色資源可以整合為研學所需要的課程資源;要認真地研究如何利用這些資源組織學習過程;要引導學生把有效的學習方式貫穿在整個旅行過程中,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持續地形成新的學習,要真正實現“一路行程,一路學程”。

    研學旅行能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空上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絡。在學校的圍牆之外,研學旅行有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文化資源、體育資源、科技資源、國防資源、歷史資源、人力資源等豐富的教育資源。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推進研學旅行這項事業,要強化資源的統籌管理,也要建立健全校內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利用與相互轉換機制,強化公共資源間的相互聯絡和硬體資源的共享,打造省、市、縣、校多級聯動的共建共享平臺。

    主席曾表示,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館所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成為教書育人的豐富資源。

    這也是推動研學實踐教育需要思考的課題。

    不是所有文化資源都能成為教育資源,所以我們要選擇能轉化為教育資源的文化資源,然後將其中的教育資源轉化為適合各年齡段的課程資源,最後將整合好的課程資源在教學環節中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

    山東濰坊日向友好學校開展研學實踐教育,針對三年級學生開展“家鄉名勝”課程、針對四年級學生開展“舌尖上的濰坊”課程、針對五年級學生開展“濰坊習俗”課程、針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非遺濰坊”課程。該校統籌本地傳統文化資源的獨特性與優勢,並將其轉換為課程資源。北京市十一學校在考察研學旅行課程基地的資源時,重點關注三個要素:一是課程性,該基地的資源是否與歷史、地理、生物或道德與法治等課程的學科教學緊密結合,保證其課程性;二是活動性,該基地的活動資源是否豐富,突出研學旅行課程的活動性;三是安全性,該基地的安全係數是否較高,保證研學旅行的安全性。

    “紅色黃岡” 德能培育專案透過6大環節傳承“紅色基因”,孕育精神高地,實現課程資源向學習成果的轉化,即善用“紅色資源”,系統德能培育;“我走紅色路”,強化情感體驗及意志磨鍊;“我懂這熱土”,強化認知形成及理論提升;“我是建設者”,強化科學研究及社會實踐;“黃師精神伴我行”,強化精神共鳴及文化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堅持全方位育人。

    四、學生在研學實踐教育中透過體驗、體悟、體認、踐行4個步驟,實現以身體之、以心悟之、價值認同,最終達到知行合一。

    從宏觀層面來看,研學旅行將構築起中國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之間的橋樑,成為校內外教育銜接合作、協同創新的一種新形式。為此,我們還需要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做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從微觀層面來看,健康快速穩妥推進研學旅行,真正使頂層設計的政策理念精準落實到教育的活動中,必須進行科學引導、大力宣傳、注重總結、不斷提煉、典型經驗、實現實踐與理論的再迴圈,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要構建一箇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持續提升、組織管理規範有序、基礎條件保障有力、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研學旅行發展體系。在推動這項事業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5點原則:一要尊重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堅持實踐育人導向;二要把握正確方向,做到立意高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要創設豐富資源,精心設計主題,做好課程和線路開發;四要打造專業隊伍,加強師資業務能力,確保育人效果;五要健全評價、組織、管理、執行、財務制度,提供強力保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擇家用咖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