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楚風說歷史
-
2 # 香姐逛歷史
李世民在世時,是否知道太子李治與後宮武則天的關係?
我認為,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一種倒因為果的思維模式,因為武則天最後奪了李唐江山,所以很多人才覺得唐太宗非常重視武則天。那麼,唐太宗生前是不是很重視武則天呢?他知不知道自己兒子給自己戴了頂綠帽呢?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式登基的女皇帝。古時候男尊女卑,男女地位本就不平等。武則天竟然能打破世俗的偏見,成功上位,實在是難能可貴。而她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並不僅僅是她女皇帝的身份,還有她跟李世民和李治這對父子之間的不倫戀情。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已經40歲了。反觀武則天,當時還是14歲的青春少女。李治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曾侍奉太宗於病榻前。這時他看見了正當大好年華的武媚娘,不由得心悅神往。對此,《新唐書·后妃傳》和《資治通鑑》中均有記載。那麼武則天和李治的地下情,李世民到底知不知道?我認為李世民是不知道的,因為太宗的性格決定了這一點。
據史書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無奈。但歷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嗎?如果太宗真是個仁慈之主,恐怕在發動政變後會將自己的哥哥交由高宗處置,其後也不會為了權利而軟禁高宗。但若不是他的殺伐決斷,可能也不會有後來的貞觀之治。不論如何,我們可以看出太宗是一個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這樣的人若是知道了自己的妃子和兒子偷情,哪裡還有武則天和李治的好日子過呢?
咱們先來看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說是當時民間出現了一種說法:“女主武王有天下”。當時讖緯還非常流行,因為這個讖緯的出現,唐太宗很著急,特地把易經八卦大事李淳風找來,讓李淳風給他解謎。但是李淳風卻只說在他後宮裡面,具體是誰,卻認為天機不可洩露,並不告訴唐太宗。於是唐太宗透過反覆排查,找到了鎮守玄武門的李君羨,因為李君羨封的是“武衛將軍”,封號“五連縣公”,出生又在“武安縣”,鎮守的地方又是“玄武門”,小名又叫“五娘子”,太多與“武”,或者與“武”同音的字,結果成了背鍋俠,被唐太宗貶官又砍頭。不管這個說法有沒有歷史根據,但至少說明一點,唐太宗想破了天,都想不到武則天的身上。
既然想不到武則天的身上,那就說明一點,唐太宗並不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威脅的人。武則天剛一進宮,由於他爹的關係,被封為才人。但是在唐太宗身邊十多年,卻一直就是一個才人。才人在嬪妃中是比較低的等級,可是她一直沒有得到封賞。為什麼沒得到封賞?後世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唐太宗不喜歡她,覺得她危險。證據是這樣的
有個大臣獻了一匹駿馬給唐太宗。唐太宗帶著去打獵,當時武則天也在。這匹馬脾氣很烈,非常難以制服。唐太宗就問誰能制服。武則天當時就站出來說,我能制服,只要給我三樣工具就行。唐太宗問什麼工具?武則天說:一根鞭子、一把匕首、一個錘子。李世民問她怎麼用?武則天說:先用鞭子抽打馬,若是不聽話,就用錘子砸斷它的腿,若是還不聽話,就用匕首刺它的喉嚨。史書上記載當時唐太宗表揚了武則天。
後人分析說,雖然唐太宗表揚了武則天,但是也覺出了這個女人的可怕,從此便不喜歡她,一直沒有封賞她。
也許這個話說得是對的,唐太宗確實不喜歡武則天。但是,因為這一點就不喜歡,卻難以服人,因為唐太宗自己就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如果這話是一個大臣說出來的,唐太宗一定會重視,一個女人,而且是他的女人說出來,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所以,武則天在唐太宗那裡不得志,我覺得更大的可能是因為武則天等級太低,而她又沒有機會等到唐太宗臨幸,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在唐太宗面前表現,唐太宗因此沒有重視她,一直沒有提拔她。
那麼,武則天用女人的手段俘獲少年李治,唐太宗知道嗎?雖然歷史並沒有記載,但是,我覺得肯定是不知道的。一是武則天是個心狠手辣,但又是相當謹慎的人,她為了獲得成功,絕對要保證萬無一失,不會讓唐太宗知道。
二是當時唐太宗已經病得很重,腦袋不是太清醒,因此怎麼還會去關注兒子與別的女人眉目傳情的問題。
三是唐太宗沒有注意過武則天,因此也就沒有提防她。
四是即便有人知道,都曉得李世民是要將死之人,而李治是接下來的皇帝,因此絕不可能有人去告訴唐太宗。
五是如果唐太宗知道,按照他猜疑的性格,他會容忍武則天存活於世嗎?而所謂送去當尼姑,只不過是唐朝處理去世皇帝嬪妃的慣常方式而已。
-
3 # 職場觀察記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式登基的女皇帝。古時候男尊女卑,男女地位本就不平等。武則天竟然能打破世俗的偏見,成功上位,實在是難能可貴。而她最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並不僅僅是她女皇帝的身份,還有她跟李世民和李治這對父子之間的不倫戀情。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已經40歲了。反觀武則天,當時還是14歲的青春少女。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之所以獲選進入唐宮,是因為“上聞其美”。也就是說李世民是因為聽說了她美貌出眾,所以才將她納入後宮。
而武則天並不是當時唯一一個進入唐宮的美人,跟武則天一起入選的女人有很多,所以初入後宮她的位分並不高,只是一個小小的才人。後宮之中美女如雲,雖然武則天貌美,但是也遠遠不到讓人過目不忘的程度,所以李世民很快就將她拋到了腦後。
後世有人說,李世民是因為一個謠言“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所以才對武則天敬而遠之。其實並不是的。當時男人思想封建,根本沒有把所謂的“女主”跟女人聯絡到一起。他們認為女人是弱者,是不可能取男人而代之的。況且李世民很快就找到了謠言所針對的物件,他手下有一個叫做李君羨的將軍。
這個李君羨的小名正好叫做“五娘子”。“五”對應“武”,又是“娘子”對應上“女主”,李君羨很快就成為了武則天的替罪羊,被李世民隨便找了個藉口殺掉了。所謂的謠言,對武則天根本沒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李世民之所以不喜歡武則天,一個是因為後宮的美人太多了,武則天不夠出眾;一個是因為武則天的性格,讓李世民非常厭惡。
李世民曾經得到一匹寶馬,但是野性難馴。武則天想要博出位獲得李世民的恩寵,所以獻策說可以用鞭子、匕首、錘子來馴服寶馬,如果馬兒不聽話,乾脆殺之以絕後患。李世民喜歡的是溫柔多才的女人,而不是手腕狠辣的。這件事之後,李世民對武則天再也沒有什麼興趣。
李治和武則天,必定在李世民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勾搭到了一起。雖然史書上對這段歷史記載的十分隱晦,但是《新編唐會要》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時上在東宮,因入侍,悅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李治還在當太子的時候,因為在李世民身邊近身侍奉,所以結識了武則天,心悅與她。
後人普遍贊同的說法是對於李治和武則天二人,李世民是知情的,所以才會在自己去世之後送武則天離宮出家。但是真相往往出人意料,李世民對兩人的這段關係應當是毫不知情的。其實武則天出家並不是因為跟李治有私情,而是因為沒有子嗣。而且出家的也不僅僅是武則天一人,還有很多其他無子嗣的年輕妃嬪。
更有甚者提出李世民應當是非常瞭解李治和武則天的地下戀,甚至為此斥責過武則天,這更加是無稽之談了。武則天一沒背景二沒位分,如果被皇帝得知她跟太子偷情,肯定是死路一條,哪可能有出家這種便宜事。而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其實也沒有那麼深刻。武則天出家之後,李治曾經跟她在寺中偷情,但卻從沒想過要迎接她回宮。
武則天之所以能回宮,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李治的髮妻王皇后。當時她跟蕭淑妃斗的不可開交,急需一個女人來分寵,所以才極力鼓動李治接回武則天。可惜王皇后沒想到的是,蕭淑妃是被鬥倒了,但是自己也因為武則天丟掉了性命。
-
4 # 楊角風發作
李世民在世之時,跟武則天的交集並不多,幾乎可以說屈指可數。在李世民心中,武則天只是他妃嬪中的一員,武則天入宮不久,就被他拋到腦後了。
武則天入宮後的十二年內,一直只是個才人,一直到他遇到了李治,才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那麼李世民在世的時候,知道李治和武則天的關係嗎?
先看武則天入宮前後 :
武則天原本是武士彠的女兒,也算是名門之後,十四歲的時候已經出落得花容月貌。李世民得知武士彠有個漂亮女兒,就將武則天召到了宮中。被封為才人之後,武則天就在後宮默默地生活,但其內心從沒有放棄過對權勢的追求。
對於太宗時期的武則天,史書中並無太多記載,默默無聞的武則天在這其中也有過一場危機。當時,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現,太史占卜得到結論是“女主昌”。民間又有流傳說:
“唐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將取而代之。”
李世民對此是半信半疑,於是他找來李淳風,這位風水大師兼天文專家給李世民解釋道:
“我觀測天象多時,這個人就在後宮之中,是陛下親屬,從今開始往後不超過三十年,此人將成為天下之君,並將李氏皇族殺得一乾二淨。”
李世民大驚失色,準備將有關係的人全殺了,李淳風勸道:
“這是命中註定,無法改變,既然無法判斷是誰,可能會傷及無辜,我們或許該心存善念,到那時可能會減少些禍事。”
如果換做其他君主,必定會大興牢獄之災,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會放過一個。但李世民卻沒有這麼做,聽人勸吃飽飯,李世民就此大事化小,不再追究。
這就是帝王素質的差距,同樣是人,但人和人的差距可能會有天地之別。正是因為李世民的寬容,武則天才逃過一劫,畢竟當時已經說了“女主武王”,如果李世民真的追究起來,武則天必定難逃一死。
其次,和李世民有交集的就是那次獅子驄事件:
李世民有匹好馬,名為獅子驄,雖然成色不錯,但是這馬性情暴戾。一次,李世民和妃嬪們一起來看這匹馬,並問有誰有辦法駕馭。武則天及時抓住了機會道:
“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楇,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楇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
武則天打算用暴力制服這匹馬,李世民聽後也是哭笑不得,但武則天的命運,也並沒有因此改變分毫。
再看李治和武則天的認識過程 :
武則天是個野心極大的女人,而他不僅有野心,還有足夠的耐心。她入宮十年,從來沒受到重視,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每每在後宮中穿梭,她都要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直到她遇到了李治。
李世民晚年臥病在床,需要人來照顧,孝順的李治當仁不讓。李治為了照顧父皇,甚至徹夜不回,端水喂藥從不停息,李治還曾親口為李世民吸膿瘡。為了方便照顧父皇,李治在旁邊臨時安置了住所,在此時武則天也在李世民身邊照顧。
這一天,李治到宮中照顧李世民,正巧碰上了正在忙碌的武則天,兩人一個乾柴、一個烈火,就這樣攪在一起。一方面我們不排除武則天有刻意引誘李治的成分,畢竟機會就在眼前,只要能抓住太子,那麼未來飛黃騰達計日可期。
另一方面,李治長時間照顧父親,也深感乏味,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李世民曾經勸兒子出去玩玩,但李治為了孝道不敢如此,只能在床邊守候。
見到武則天之後,李治的世界洞開了兩扇大門,照顧病人的這段時間也不會顯得那麼枯燥乏味,甚至李治想一直呆在李世民身邊,這樣就可以經常見到武則天。
史料記載:
“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太宗崩,武氏隨眾感業寺為尼。”
武則天本就姿色出眾,到了二十多歲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恰好碰上李治這種大男孩,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具體時間不詳,但正是這短暫的相聚,讓武則天和李治都互相記住了對方。對於武則天來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而對於李治來說,這大致就是所謂的愛情。
李世民去世之後,這段經歷告一段落,李治登基為帝,而作為先帝的嬪妃,武則天也只能去感業寺落髮為尼姑。然而在不久之後,由於這段感情,李治再次將武則天召入了後宮。
最後推斷,李世民應該不知道李治和武則天的關係:
李世民晚年的疾病名為風疾,是一種遺傳病,這種病症一直折磨的李唐皇室子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中風,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疾病。
才人在妃嬪中級別較低,卻仍是先帝的妃嬪,換言之,李治和武則天的這種戀情,屬於不倫之戀,有悖於三綱五常、倫理道德。所以說李治和武則天的約會,必定是秘密進行的,旁人不得而知,此人如果洩露出去,對太子李治聲譽會造成很大影響。
如果李世民知道此事,那是斷不會放過李治的,就算李世民再寬容大度,也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結局是李世民正常病逝,李治順利即位,事情沒有任何偏差,可見李世民對此事毫不知情。
其次,李世民病重期間,可能會引起精神混沌不清,他所患的風疾,既然是中風,有可能不能說話或者半邊身子不能動彈。也就是說,沒辦法準確表達自己的命令,也就沒辦法做出對李治和武則天的處理。或許李世民有所察覺,他可能也說不出來,或者動彈不能。李治的皇位幾乎是憑空得來的,按能力來說,他比不上他的兩個哥哥李泰、李承乾。而是由於李泰、李承乾的內鬥,讓李世民不得不將太子之位交給李治。
當然其中還有長孫無忌等重臣的支援,所以說為了保住皇位,在照顧父皇這麼關鍵的時刻,他是不能出錯的。李治會嚴格保密他和武則天的關係,而武則天為了未來前途,更不會對外透露,所以我們判斷,李世民是不知情的。
從後面李治的性格來看,他也是異常謹慎之人,也正是判斷出李世民不能把他怎麼樣,他才會跟武則天鬼混。
當然,歷史不能重演,我們也沒辦法穿越回去一探究竟,但這個綠帽子,李世民是徹徹底底戴上了!
回覆列表
當然不知道了,如果知道的話,以李世民的個性,早就把李治給廢了,還能讓他繼位為帝?
武則天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的次女,武士彠原本是個商人,專做木材生意,家裡很有錢,唐高祖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就資助過李淵錢糧。所以等李淵建立唐朝後,武則天的父親以開國功臣的身份被封為應國公,做過工部尚書等職務。由此可見武則天的出身並不低,她家已經不是普通的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屬於新興計程車族官僚家庭。
公元637年,唐太宗來到洛陽宮(紫微城)後,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很漂亮,於是就把她收入宮中,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武則天入宮的時候就對母親說,我這次入宮怎知不是一種福氣呢?你為什麼要哭哭啼啼呢?從武則天這句話就看出來,武則天不是個平常人,她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出人頭地。
沒想到的是武則天進宮後,李世民並不喜歡她,可能是自己等級太低,李世民妃子這麼多,不會注意到她吧!關於武則天和李世民的記載不多,只是有一個武則天老年時回憶的故事,內容是李世民馴馬一事。
話說李世民有馬名叫獅子驄,肥壯任性,沒有人能馴服它。武則天當時侍奉在側,對李世民說:”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用鐵鞭抽打它,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又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李世民聽後,頗為誇讚武則天的志氣。但是也認為這女子太過狠辣,所以就疏遠了她。其實這只是武則天自己說的,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武則天應該不會引起李世民的注意,級別太低了。
雖然武則天沒能引起李世民的注意,但是她卻成功的引起了太子李治的注意,武則天也是個聰明人,她看到李世民病重,而自己才是個五品才人,要想出頭,就只能從太子身上入手。
終於有了一個機會,據《新唐書》記載:“高宗為太子時,入侍,悅之。”《資治通鑑》中說,“上之為太子也,入侍太宗,見才人武氏而悅之”。這就說明確實是李世民病重需要李治服侍的時候見到的武則天,並且很高興和喜歡武則天。查閱資料,李世民是從貞觀十七年後開始大病小病不斷,而李世民在宮中第一次生大病是貞觀二十年,也就是646年,由此可見武則天和太子李治發生情人關係至少是在公元646年後。
那麼既然武則天和李治的不倫之戀是發生在李世民活著且病重期間,李世民這時候是否知道呢?我覺得肯定不知道,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首先可以肯定是武則天主動接觸太子的,當然太子也喜歡武則天。但是要知道武則天是個謹慎的人,她和李治的關係肯定很嚴密,不會有很多人知道。
第二,李世民雖然大病小病不斷,可是除了駕崩那年(公元649年)的病重一點,之前身體還可以,如果李世民知道他們兩個人的關係,肯定會做出反應,即使不廢了太子,也會殺了武則天。很顯然李世民並沒有任何反應,所以他應該不知道自己被兒子戴了綠帽子。
第三,武則天當時的級別太低,李世民的妃子很多,根本不會注意到她,可能平時都不召見她,所以知道她和李治的關係可能性很小。
綜上所述,武則天和李治的不倫之戀,李世民確實不知道。李世民死後,武則天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在李治的寵愛下,一步步的登上了皇后的寶座。而李治死後,武則天憑藉多年幫助李治處理政事的鍛鍊,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完成了自己開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