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中醫邱邱—脾胃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以前上中班報過,一點用都沒有。這回沒有報,老師特別不高興(本來對我家孩子就不好,說我家動手能力差,寫字慢,上小學能行嗎?)當時我不在場,否則非和老師吵一架。這回的老師不敢惹,惹了孩子在幼兒園就難過了。

    在孩子對某個班非常感興趣的前提下,我覺得適當參加興趣班是很好的,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但如果像親這樣迫於老師給的壓力而勉強參加,我覺得沒什麼意義的,該堅持的還是得堅持.另外對於上興趣班的效果問題,不知道親想要的用處是體現在哪些方面的,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效果可不是用會寫多少數字,認多少字,會計算這樣表面的東西來體現的哦,我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興趣,堅持,專注,持久這些潛在的東西,這樣的內容才是影響孩子以後學習和成長的更關鍵的東西.我女兒4歲的時候參加了舞蹈班,因為有興趣,所以每週一個班小時的舞蹈課訓練她非常地認真,從來不喊辛苦,和舞蹈班上那些七八歲以上的孩子比起來一點也不遜色.她現在知道她喜歡跳舞,知道跳舞很累但會堅持,我覺得這就夠了

    上興趣班孩子就是玩,家長也不要抱太大希望,什麼叫有用,你又想讓孩子學了有什麼用

    請問媽媽判斷有用沒用的標準是什麼?您認為孩子上了興趣班怎樣才算是有用呢?國內的家長最看重學習效果,彷彿教育就是一百塊錢買十斤肉這樣一錘子的買賣。如果孩子喜歡,有興趣,同時能激發ta學習的願望和探索世界的好奇,那就是有效果了。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然老師的資格是否具備,幼兒園的這一舉措是否有增收嫌疑,那就只能請家長明鑑了。無論如何孩子不明就裡,就不要傷害ta幼小的心靈了罷。

    學點英語還可以練練聽力,我給孩子報了,孩子很喜歡,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不要拔苗助長,上學期給他報了幼兒園的畫畫興趣班,老師很兇,平時又沒有時間玩,回家沒有一會就要睡覺了,這學期他死活都不學了,呵呵,我們也就沒報,我們也不能像訓練聽話的猴子一樣教孩子吧

    該如何幫助孩子選擇興趣班呢?   第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點選擇   什麼是“興趣”呢?就是孩子最喜歡的,最想參與的一種情感。“需要”則是孩子身心發展的自身要求。孩子除了自身的生理需要之外,還有遊戲、交往、學習、表現、審美等多種需要。那麼我們選擇的班首先必須是孩子感興趣,最喜歡參與、最需要的活動。您可以在平時有意去觀察、瞭解孩子最喜歡參加哪類活動,如有的孩子一聽音樂就肢體搖擺,喜歡模仿演員唱歌、跳舞;有的孩子平日喜歡塗塗畫畫。您可以根據他的表現及意願做出決定,只有他真心喜歡,需要參加才可能入門,並能堅持學習。千萬不要根據孩子一時的好奇和衝動就去報班。也不要主觀臆想,強加於孩子,否則將會事與願違。   第二、對所報的興趣班進行相關的考察瞭解   目前,社會上辦班的機構很多,授課教師水平也參差不齊,教師的能力高低及責任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有的教師儘管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但是由於不瞭解幼兒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使用教大學生的方法,所以效果並不理想,有的孩子因此而厭學。針對此種情況,您應該事先了解一下教師是否有幼教背景,還可以透過向幼兒園的教師或曾參加過興趣班的孩子家長了解一下,然後再慎重抉擇。   第三,給孩子報班不要貪多   因為孩子與您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切勿像有的孩子雙休日上四個班,不給他一點自由時間。孩子上著這班惦記著那個班,這樣不僅搞得他筋疲力盡,而且還會使他做事不專一。建議您最多報兩個班為好。   孩子上了興趣班後,家長不能一送了事,還要及時關注、過問孩子的學習現狀,配合教師進行教育,並督促孩子在家練習,這樣使孩子不僅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還能有始有終地參與學習,並在學習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何按照孩子的個性選興趣班

    如果讓一個天性內斂的孩子去學表演,就會讓孩子平添不少壓力。但讓孩子按自己的個性發展,不公他多了一分樂趣,還能讓父母少操不少心。一般而言,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風格在他6個月時就開始顯露,到3—4歲會越發明顯。

    1、喜歡安靜:適宜學圍棋

    識別方法:比較安靜的孩子,特別喜歡比較,譬如他能發現,媽媽包的餃子和奶奶的不一樣。所以,像拼圖一類的遊戲,足以讓他快樂的擺弄上幾個小時。

    提示:這類孩子有耐心的個性和細緻的觀察力,還有比較好邏輯思維能力。父母應不斷培養他的嚴謹和較真的個性,如可以讓他參加圍棋、數學或科學實驗等興趣班。

    2.喜歡動手:適宜學習書法

    識別方法:這類孩子比較有耐心,並能完成技巧較高的活動,如拆裝裝汽車、串珠子等。

    提示:這是一類難得的孩子,只要正確引導,都有認真、細緻的態度,這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可參加一些手工方面的興趣,如書法、編織、珠算等,幫助他們拓展個性的同時,學到一些技能。

    3.喜歡說話:適宜學聲樂

    識別方法:孩子對定有旋律的音樂會有特別的反應,常會“啊啊”地叫,並揮舞小手。有時空然聽到電視裡傳來一段音樂,立即會跟著唱起來。這類孩子一般開口說話比較早,並且喜歡學說大人的話。

    提示:這類孩子的思維模式是由聲音帶動的,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大部他老師都是透過口授進行教學,這對聽覺學習型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他們比較適宜學相聲、聲樂或鋼琴。

    4.喜歡模仿:學表演

    識別方法:這類孩在人越多的場合,表現得越活躍,越希望自己是主角。當然這孩子也有能夠吸引更多人注意力的能力,譬如豐富的表情、手舞足蹈的樣子以及高亢的聲音等。

    提示:如果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父母應和老師溝通,不妨在適當的時機給孩子表現的舞臺,只要孩子有一次在正式的公眾場合得到認可,他就能更自信地對待自已。這類孩子適宜到表演、主持、舞蹈等興趣班去學習。

    5.喜歡打鬧:適宜學武術

    識別方法:這類孩了可能是被告認為最有活力的,他們好,注意力也不夠集中,常常不是在跑就是在跳。他們無論是爬還是走路一般都是要比其它孩子早。

    提示:這類被稱為觸覺學習型孩子,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很吃虧。但是他的動作協調能力較強,適當的讓他們參加跆拳道、武術和游泳等興趣班的話,反而有利於他們日常安靜地學習。

    6.喜歡服飾:適宜學繪畫

    識別方法:這類孩喜歡收集漂亮的布娃娃,還喜歡挑選自己喜歡的服飾,常會對自認為不好看的衣服拒絕穿著。

    提示:這類孩子在學習時,如查為他們配上鮮豔的圖片或者影片,強烈的視覺刺激會讓他立即進入狀態,在形象的世界裡,他會感到特別舒心。這類孩子最好讓他們去繪畫、雕塑或兒童模特隊等興趣班學習。

    不同型別家長的報班策略

    在孩子參加興趣班這個問題上,家長的報班動機可以為分以下幾個型別,不同型別的動機將會決定家長心態和教育策略的不同。

    1. 職業名家型號

    這種型別的家長要麼出現於世家,家庭成員在某個方面有比較明確的職業興趣,希望子承父來;要麼家長一廂情願地根據社會某個職業聲望或某個榜樣的影響下而下決心培養孩子,如鋼琴王子郞郞成功例子。

    建議:如果屬於這型別,請家長引起十二分的注意,孩子在恰當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很容易在幼年對某項技能產生興趣,但是要確定孩子是否要以此為職業定向,這還需要根據孩子的天賦來規劃,否則,孩子和家長都會痛苦,最終也不能達到預設的目標。因此,家長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孩的天賦,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並進行科學嚴格的訓練。

    2. 工具訓練型

    這個型別的家長往往對孩子身上存在一些品質存在擔憂,如沒有耐心、坐不住、粗心等。因此,家長就會讓孩子選擇某一項看似能夠磨礪這些品質的技能加以學習和訓練,如學習圍棋讓孩子靜心,希望透過這些技能的學習使孩子增強其背後的品質。

    另外的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孩子形開了某個方面技能後,將來孩子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表現的機會,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這倒是一個比較好的設想,一般也確實有對孩子的信心大有幫助,但是家長不能捨本逐末,孩子在興趣學習方面的信心不會自動轉移到學習中來,這是需要教育者加經適當引導才能奏效的。

    建議:在指導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學習上所表現的品質一般只會在學習中加以訓練,比方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其原因往往不是孩子的問題,而可能是老師的課不夠生動或者教學過程不科學合理等。孩子喜歡圍棋,他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但是這樣的專注會不會投入到學習中來呢?很難。同樣的道理,正如看動畫片一般,在看電視的時候目不轉睛但是不等於說看動畫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耐性。家長關注孩子的某個方面問題,還是要在特定的情景下加以訓練,方為上策。

    3. 興趣薰陶型

    這個動機型別的家長可能不知道孩到底有什麼優勢和天賦,想透過多方面的薰陶發現興趣;或者,家長也不想透過學習這些技能決定將來孩子就走這條道路,僅僅是透過技能的學習來薰陶孩子,培養其良好的氣質,綜合開發孩子的智慧。

    建議:這種型別的家長其心態往往比較平和,內心不會過分地焦灼,但是一旦進入培訓的軌道,家長很容易因為考級、表演、獲獎等而忽略最初的定位和理想。所以,家長要時進刻刻關注自己最初的動機,耐心地、平和地、有智慧地引導孩子學習訓練。

    4. 得寸進尺型

    這是“貪得無厭”的家長普遍心態。這類家長剛開始抱著宏偉的止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某方面有造詣和建樹,但是孩子的表現讓家長一步步後退,慢慢地從上往下地退而其次,直到孩子興趣喪失,痛苦不堪。還有就是剛開始抱著興趣和遊戲的心態,但是被孩子良好的學習情況所激勵,甚至膨脹,一步步地逼進,孩子是高壓和高期望中學習,慢慢地喪失了願有地興趣和動力,甚至越來越討厭學習。

    建議:家長要把主態放平和,抱著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用藝術薰陶孩子的心智,使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的有生活情趣的人.

    最後要說的就是,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家長要要把所有對孩子來說有偉大意義的首理變成有意思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好玩的事情有才是樂於去做事情。如果你一定要讓孩子學點什麼,建議不要太多,有一兩項就可以了。

    選擇興趣班的7大注意事項

    1.挑選興趣班時,尊重孩子的興趣和發育水平,不要為了滿足家長未竟的夢想和心願,強迫孩子開發某項技能。

    2.可以給孩挑選運動情、參與性、趣味性較強的專案,比如游泳、輪滑、舞蹈、武術、陶藝、手工製作等,鍛鍊孩子的運動、協調和平衡能力,這對開發他們的大腦、增進他們的自信心至關重要。

    3.儘量不要過早讓孩子去學習技巧性比較強的專案,如樂器、棋藝、繪畫(基本功如素描等的訓練)等。一方面,孩子的精細肌肉發育尚未成熟,很難掌握手指細小動作;另一方面,這些訓練比較苦燥,孩子容易失去興趣;再有,過早培養繪畫基本功,很容易壓制孩子的創造力。

    4.在挑選興趣班的時候,最好考察一下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是否採用適應孩子發展的教學手段,避免參加壓力大、態度嚴、競爭強的考級班。

    5.如果發現老師有問題,應該在孩子厭學之前結束課程。當然最好是提前解決問題,不要等到孩子覺得不行、不夠好,主動提出放棄,再去採取措施。我們需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的自我認識。

    6. 不要把孩子送進興趣班一了百了,而是應該和孩子共同開發興趣,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以身作則、熱情參與,給孩子帶來的鼓勵,強於任何其手段。

    7.學齡前兒童的興趣不穩定,容易變遷。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時,應首先給予鼓舞,用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堅持。如孩子真不願意繼續下去,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坦然接受。不要以為這就是半途而廢,孩子哪怕有過一天的學習和體驗,也會有所收穫。

    培養孩子要抓住關鍵期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智慧發育也存在一定的關鍵期。根據兒童身體發育的特點,再結合關鍵期的劃分,可供參考的興趣培養最佳年齡為:

    小提琴 對於手及指頭尚小、力量不大的3—4歲幼兒來說,過於免強,5—6歲練習較適當。

    鋼琴 最好讓3—5歲的孩子先聽聽好音樂,學會欣賞,4—5歲開始接受鋼琴等樂器的技術指導。

    舞蹈(芭蕾、現代舞)2歲半到3歲就能踩出步伐,技巧指導從肌肉尚柔軟的6—7歲開始較好。

    繪畫 2歲半到3歲時開始對顏色、形象感興趣,可以開始塗鴉練習。

    書法 以小學三年級開始為佳。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較弱,但若有興趣,又能堅持學習,也可學習。

    英語 1—2歲開始親近英語,3歲以後跟著老師正規學習比較好。

    圍棋 象棋 開始適齡期是3—4歲,如果想要充分了解,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較好。

    游泳 各年齡階段都合適。

    體操 越早開始越有完成高難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來說,3歲較為適當。

    乒乓球 3歲就能打打乒乓球。如果孩子有興趣,隨時都可以開始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陽剛成熟男性佩戴的手錶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