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餅藏2

    中國古代著名的108位美女

    1.娥皇

    娥皇,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中的一個,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刻苦耐勞,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

    2.女英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一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於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並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雲:“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山海經》載:“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晉張華《博物志?史補》雲:“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今江南有“斑竹”、“湘妃竹”之說,蓋出於此也。

    3.妺喜 妺喜,又作末喜,末嬉;有施氏,名妺,姓嬉;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王后。(“妺”音末,mo第四聲。女子旁加個“末”字。非“妹妹”之“妹”) 查證歷代史書,最早記載是《國語·晉語一》,上面也是很少的一段文字,只說:“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並沒有關於妺喜放蕩、惑君、裂帛、裸遊等等惡行。 4.妲己

    冀州侯蘇護的女兒,而蘇護蘇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蘇莊。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他“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代,人們常將亡國之君的過失與女色聯絡起來,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詛咒的物件。

    5.褒姒

    褒姒,西周幽王的寵妃,生卒年不詳。褒人所獻,姓姒,故稱為褒姒。古褒華人。褒國立國之地就在今漢中平川中.有謂她是龍沫流於王庭而變玄黿(一種黑色的蜥蜴)使女童懷孕所生女,棄於路被一對夫婦收養於褒。她甚得周幽王寵愛,生下兒子“伯服”。在《國語·鄭語》和《史記·周本紀》裡,都有相關的記載。

    6.夏姬

    夏姬,春秋時鄭穆公之女。初嫁子蠻。子蠻早死,繼為陳國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與陳靈公、大夫孔寧、儀行父私通。徵舒射殺靈公,孔寧等奔楚,請楚師伐陳。她被楚莊王所俘,送給連尹襄老為妻。襄老戰死,她從申公巫臣謀,託詞歸鄭,後申公巫臣娶以奔晉。

    7.西施

    西施也稱西子,春秋亂世間越國謀士范蠡之戀人、情人,吳王夫差之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魚”之強力,為千古美女代名詞。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她天生麗質,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8.毛嬙

    毛嬙,《管子》和《莊子》裡都記載過的美女,和西施同時成名。《管子·小稱》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莊子·齊物論》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9.夷光

    夷光,通常認為西施名夷光,但是有的學者認為夷光是越國同時進獻給吳國的另外一個奇質美人。明代陳士元《名疑》卷三說:“越以美女西施、鄭旦同進於吳。《拾遺記》雲:‘越以美女二人貢吳,一名夷光,一名修明。’或雲夷光即西施,修明即鄭旦也。夷光一作移光。”許多古書把夷光當作西施的間諜同事和共謀,如《太平廣記》。

    10.息夫人

    一位絕色美女使三個國家兵禍相接,其中兩個國家分崩離析。儘管有人稱她為“禍水”,後世卻始終把她當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這個女人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息夫人原名陳媯,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的女兒。息夫人目如秋水,面若桃花;麗如芙蓉,雅若蕙蘭。她和姐姐都是當時婦孺皆知的大美人。

    11.樊姬

    楚莊王帶領楚軍“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威震華夏,為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的成就與一個女子密不可分。這女子便是一代名妃樊姬。楚莊王要從宮裡眾妃子中挑選一位正宮夫人。並限令三天內各位妃子每人進獻一份禮物,誰進獻的禮物最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封誰為正宮夫人。妃子們都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爭先恐後地等候著莊王的召見。樊姬卻兩手空空,其他的妃子都暗笑樊姬愚蠢。 樊姬說:“大王,您不是說過,送的禮物必須是大王最需要的嗎?大王想想,您眼前最需要什麼呢?除了立一位正宮夫人之外,難道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臣妾給大王您準備的禮物,就是臣妾自己呀!” 莊王聽樊姬這麼一說,不禁仔細將樊姬端詳了一番。心想,眼前的這位女人,真是貌若天仙,冰雪聰明。心裡一動:這不正是自己期待已久的夫人嗎?遂宣佈立樊姬為正宮夫人。

    12.文姜

    文姜是齊僖公的女兒,宣姜的妹妹。她的美貌,比姐姐毫不遜色,而她的婚姻生活,在當時引起的轟動效應,比姐姐還有過之。當時的齊國,已是春秋強國之一。而強大的齊國,又有兩個貌若天仙的王女,自然是諸國求婚的好物件。宣姜許嫁衛國世子(又名急子),文姜則許嫁鄭國世子姬忽。然而和姐姐被騙嫁急子之父靈公相似的是,鄭國世子卻因為“齊大非偶”的流言,而單方面解除了婚約。文姜從小就自負美貌,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男人拋棄。不免傷情悲春。在這種心境之下,不知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她居然轉而和自己的親哥哥姜諸兒(後來的齊襄公)之間,發生了男女私情。後來嫁於魯桓公。

    13.虞姬

    虞姬,名虞。秦末虞地(江蘇吳縣)人,有美色,善劍舞。虞美人是後世對虞姬的稱呼。公元前209年,項羽助項梁殺會稽太守,於吳中起義。虞姬愛慕項羽的勇猛,嫁與項羽為妾,經常隨項羽出征。項梁死,項羽為次將,施升上將軍,虞姬與項羽形影不離。楚漢之戰,項羽困於垓下,兵孤糧盡,夜聞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項羽在飲酒中,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義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拔劍自刎,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縣東南有虞姬墳。宋詞詞牌《虞美人》就得名於虞姬。儘管楚漢相爭項羽慘敗,但兩千年來他一直被奉為英雄,而有情有義的虞姬也成為了無數少年的夢中美人。誰為少年等在窗前,誰為英雄走到江邊,枉費了因緣,如何思念?就讓英雄唱空悲切,就讓君子嘆斷橋前,試問有此重情重義的佳人相伴,縱情江山誰又在乎輸贏?!

    14.趙姬

    趙姬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宮的趙姬。提起趙姬我們還得從公元前361年說起,秦始皇的高祖父秦孝公繼秦獻公稱王。當時一些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併,只剩下齊、楚、燕、韓、魏、趙、秦七個勢均力敵的大國,也就是戰國七雄。而秦國地處西陲,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較其他位處中原的六國落後,秦孝公為了振興西秦重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逐漸強盛,勢力開始向東擴張,擊敗了六國合縱的戰略部署,一步步成為七國中的頭等強國。

    15.戚夫人

    戚夫人,稱戚姬,祖籍秦末漢初定陶(今山東定陶)人,是漢高帝劉邦的寵妃,曾隨劉邦征戰四年,她也是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複。戚夫人舞時只見兩隻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憂傷時則相對唏噓不已。

    16.張嫣

    張嫣,《漢孝惠皇后外傳》有載:面部長而略圓,潔白無瑕,兩頰豐腴,形如滿月,蛾眉而鳳眼,龍準而蟬鬢,耳大垂肩,其白如面,厥顙廣圓而光可鑑人,厥胸平滿,厥肩圓正,厥背微厚,厥腰纖柔,肌理膩潔,瘠肥合度,不痔不瘍,無黑子創陷及口、鼻、腋、足諸處無病……”張嫣走路的姿態也非常美妙:“其行步若輕雲出岫,不見其裙之動也。”其優雅之態可見一斑。後來是她的親舅舅惠帝劉盈的皇后。

    17.陳阿嬌

    陳氏,大漢孝武陳皇后,是中國漢朝孝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血緣上也是武帝的嫡親姑表姐。陳氏小名阿嬌,世人多喜稱之為“陳阿嬌”。陳氏是西漢帝室貴胄:漢文帝是她外公,漢孝文皇后竇氏是她外婆,漢景帝是她舅舅,漢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陳阿嬌的父親是世襲堂邑侯陳午,乃漢朝開國功勳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后的寵愛。

    18.衛子夫

    衛子夫,名不詳,字子夫。衛子夫以一頭烏黑靚麗的秀髮,而聞名天下。中國漢代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原是平陽侯曹壽和平陽公主的謳者,後漢武帝到訪平陽公主家時臨幸了她,並把她和衛青一同帶入宮中(前139年春)。初封為夫人(夫人是僅次皇后的嬪妃,被封之時,竇太后尚在世),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劉據,被立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徵和三年(前90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蠱案牽連到太子,太子劉據被迫起兵反抗,兵敗自殺,衛子夫因牽扯在內、不能自明而自殺。其時葬於桐柏(對著長樂未央宮),十八年後她的曾孫劉詢登基為漢宣帝,當即以皇后禮重新厚葬她,追諡號曰 “思”,建園置周衛。史稱孝武衛思後。

    19.李夫人

    李夫人(夫人僅次於皇后)即李妍。漢武帝劉徹最寵幸的皇妃,出身歌妓。她短命的一生牽繫著千古中華文化的幾個亮點—她是著名詩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所歌詠的物件,還是“姍姍來遲”這個成語所指的物件,她最出彩的成就是韓非子“色衰愛弛”的理論大實踐。她在病中堅決不讓漢武帝看見自己的病容,使得他不至於變心,在她死後還關照自己的親人。

    20.趙婕妤

    趙婕妤,齊河間(今河北獻縣)人。漢武帝劉徹妃,昭帝劉弗陵生母。初選入宮為妃,後封婕妤。(後宮女官名),故稱趙婕妤因住鉤弋宮,以宮因名,亦稱鉤弋夫人。太始三年,生少子劉弗陵。徵和二年(前91年),太子劉據因“巫蠱之事兵敗”自殺。武帝欲立弗陵為太子,又恐子少母壯,擔心重蹈呂后專政覆轍。後元元年(前88),武帝行幸甘泉宮(今鐵王涼武地村),鉤弋夫人攜弗陵從行。武帝尋隙賜鉤弋死罪,用7尺白綾自縊,葬於甘泉宮南。後元二年(前87)二月乙丑,武帝遺詔“立少子(弗陵)為帝,君行周公事。”二月丁卯,武帝死於盩厔。始元元年(前86),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次年(前85),追尊鉤弋夫人為皇太后,“更葬之,發卒二萬築陵,號雲陵”,並析雲陽縣北部置雲陵縣(今本縣北部)。雲陵,又稱女陵,縣人俗稱“大圪墶”。

    21.趙飛燕

    趙飛燕,中國古代美人,她出生在江南水鄉姑蘇。原名宜主,長安人,趙臨的女兒,漢成帝劉鰲的皇后,能歌善舞,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相傳其能在掌中起舞,故稱“飛燕”。成帝時入宮,為婕妤,後立為皇后。平帝即位後,被廢為庶人,自殺而亡。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在中國,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22.趙合德

    西漢成帝昭儀趙合德,漢成帝皇后趙飛燕之妹,漢成帝劉驁的寵妃。趙合德和姐姐原是陽阿公主家舞姬,後由姐姐趙飛燕引見給漢成帝,深得皇帝寵愛。與趙飛燕聯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爭奪皇帝寵愛的鬥爭,使皇帝廢掉許皇后,被封為昭儀,並助趙飛燕登上皇后寶座。後因與趙飛燕爭寵,與其發生嫌隙。但兩人為了將皇帝掌握,仍然在眾多後宮及政治鬥爭中聯合。當趙飛燕因不能為皇室產下子嗣,而在後宮行淫亂之事,被皇帝發現後,趙合德為趙飛燕解了圍,免其被廢。傳說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因劉驁與其日夜縱慾,效能力迅速衰退,後為與趙合德繼續行床笫之事,服下春藥,最終在與趙合德雲雨之後身亡,趙合德因此被迫自盡。臨死前,趙合德憤慨地說:“我把劉驁當成一個嬰兒,玩弄股掌之上!”並不誇大。

    23.班婕妤

    班婕妤,漢成帝劉驁的嬪,趙飛燕、趙合德孿生姐妹的情敵,真名無考,婕妤是標示妃嬪的等級的一個稱號。她是賢德與美貌合一的象徵,是寵辱不驚的典範,具備作為帝的亦師亦友亦妃的綜合型魅力,堪稱學者型美女!她以博通文史的才華、滄桑跌宕的經歷創造了“秋涼團扇”的典故,表達了美女失寵的辛酸心理。她失寵不失格,面對史上最著名的“湛於酒色”的昏君——一個不但好女色而且好男色的帝王,她選擇了淡出情場的舉措,在長信宮中陪侍太后燒香禮佛。

    24.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時期漢賦代表性作家司馬相如的妻子,史上最著名的私奔故事的女主角。她是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被許配給一個皇孫。未婚夫未婚而亡,十七歲的處女便成為寡婦。辭賦家兼音樂家的才子司馬相如在應邀做客卓家時,以琴曲《鳳求凰》挑逗她雪夜私奔,並與窮書生丈夫一起開飲食店,她當壚賣酒,他洗碗刷碟。生米煮成熟飯後,父親還是資助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丈夫以辭賦天才為漢武帝重用,立下安撫西南少數民族的功勞。她後來經歷了丈夫移情別戀、自己不能生育等婚戀風波,分別以《怨郎詩》挽回愛情,以《白頭吟》鞏固婚姻,終於白頭偕老。她是一個才貌雙全而敢愛會愛的美女。

    25.王昭君

    王嬙,號昭君,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是歷史上的一代美人,因“和親”而名揚古今。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漢朝在立國之初,便與匈奴兵戎相見,烽煙蔽日,鼙鼓震天。自昭君和親後,雙方化干戈為玉帛,鑄刀劍為犁鋤,北方邊陲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王昭君在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元代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昭君的故事,成為中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紅顏薄命,昭君年僅33歲就香消玉損,離開人世。

    26.班昭

    班昭(約49—約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人(今陝西咸陽),漢族。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壽)妻,早寡。(後漢書·列女傳》有她的記載。因為《漢書》,其八《表》及《天文志》未竟,漢和帝詔就東觀續成之。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號曰曹大家(gū)。有《女誡》七篇,集三卷。東漢文學家,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金星上的班昭隕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27.竇皇后

    漢章德竇皇后,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西北)人,東漢初年名世竇融的曾孫女,父竇勳,母沘陽公主,東漢章帝劉炟的皇后,貌美,性悍妒。竇氏出生於顯貴的家庭,到了她的父親竇勳,因罪伏誅,家道中落,竇氏是竇勳的長女,生得很漂亮,六歲能寫字,家人對她寄予很大的希望,公元77年(東漢章帝建初二年)。竇氏與她的妹妹同時應召入長樂宮,漢章帝聽說宮中新進兩位姓竇的美女,遂召見,馬太后見了也說相貌非凡,第二年,冊立竇氏為皇后,她的妹妹也封為貴人,公元82年(東漢章帝建初七年),竇皇后的父親竇勳得到平反,追封為安思成侯,她的弟弟竇憲,拜為郎官,旋升侍中虎賁中郎將。另一位弟弟竇篤,也拜為黃門侍郎,從此,竇族又重新顯赫起來。竇皇后沒有生育兒子,而宋貴人卻生了皇太子劉慶,梁貴人生了皇子劉肇,於是漢章帝對竇皇后遂漸疏遠起來。竇皇后是一位悍妒的女人,誣宋貴人“挾邪媚道”,逼她自殺,並使用陰謀促使漢章帝廢去太子劉慶,貶為清河王,對於梁貴人,她採用另一種手段,收劉肇為養子,然後寫匿名信誣梁貴人,逼其自盡,從此,竇皇后於後宮氣焰囂張。誰都不敢說她的壞話。她又極力獻媚討好漢章帝,重新獲得漢章帝的寵愛。

    28.鄧綏

    東漢和熹皇后鄧綏(公元81年-1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后。新野縣人氏,雲臺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鄧禹之孫女,6歲讀史書,12歲通《詩經》、《論語》,專志典籍,不問居家之事, 家人號曰“諸生”,其才能為諸兄弟所不及。其父鄧訓(時任護羌校尉)有疑難之事也常詢問鄧綏。她15歲應選入宮,16歲封為貴人。因鄧綏身材修長,姿容秀美,處事謹慎,善待下人,在後宮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愛。因此,陰皇后對她十分嫉妒,揚言要除掉鄧綏。鄧綏獲此情報,向和帝哭訴,和帝於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廢殺陰後,立鄧綏為皇后,綏終於如願以償。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后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一個年齡大些,但體弱多病,不能繼位;一個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

    29.蔡琰

    蔡琰,即蔡文姬,東漢才女,著名詩人,亂世紅顏的代表。蔡文姬一生三嫁,初嫁河東世族之子衛仲道,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戰亂裡,她被掠到南匈奴,再嫁,為左王妃十二年。曹操用重金贖回,演繹一場“文姬歸漢”的倫理大戲。她最後一個丈夫是曹操部下田校尉董祀。她作《胡笳十八拍》,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30.秦羅敷

    秦羅敷是《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其中都出現了的人物,發生在漢末至三國時期。秦羅敷是邯鄲城裡盡人皆知的大美人,除了天生麗質之外,更在梳妝打扮與服裝飾物上,極盡華麗及時髦之能事,因而使得看見她的人,莫不為之心旌搖曳,意亂情迷,甚而至於目瞪口呆,失魂落魄。她十八歲那年嫁給當地的王仁做妻子,王仁長得身材修長而白皙,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好青年,正在趙王府中擔任一種叫千乘的職務,夫唱婦隨,情愛彌篤。王仁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地為公務奔忙,秦羅敷也忙著採桑養蠶,織絹刺繡,閒下來的時候便以彈箏唱歌自娛,鄰里都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能幹的女人。

  • 2 # 揮弓探賾

    隋煬帝皇后蕭氏,生性婉順,識大體,有文化,對詩詞歌賦頗有涉略,還懂得占卜算命。能理解丈夫,當隋煬帝心高氣傲,已經不能正面對他勸誡時,寫了《述志賦》以自寄。述志賦,寫得真是太好了!我都捨不得翻譯一個字,唯恐褻瀆佳作。

  • 3 # 宇宙無敵超級勁爆

    首先我是個女人,如果我從女人角度去說的話我會去樊姬或者斑婕妤、陰麗華之類賢良淑德之輩,並直接立為皇后安頓後宮。

    但我現在從我認知的男人的角度去說的話,男人本好色,太賢惠的女人往往很沉悶無趣,我會選擇楊貴妃、張麗華、夏姬這種能歌善舞的尤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緩震耐磨比較好的籃球鞋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