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萱小姐的職場下午茶
-
2 # 擼貓的80後
很簡單啊兄弟,舉個栗子:你在路邊看到一朵野花你覺得它跟好看,當你來到了大草原,漫山遍野的野花五顏六色的,你也會覺得好看,但你能說出具體哪一朵好看嗎?
回到你的問題說,招聘網站多是網際網路締造的結果,很多資本進入網際網路,他們瘋狂的投資,收購,然後整合變現走人這是普遍現象,一翻操作下來的結果就是把水攪渾了,也就出現了種種亂象,就好比共享單車,招聘網站也一樣,運營者看重的是使用者,光忙著跑馬圈地了,不會注意質量,同理延展到應聘者和招聘企業身上,社會上所有的人都被“物聯網”泡沫沾滿了全身,大家都浮了起來,網站覺得自己很專業,有實力,應聘者覺得自己應該是金子,企業覺得自己高大上,於是大家相互觀望,相互指責。網站來者不拒,不稽核公司資質,讓很多騙子公司進來了,交點錢甚至傳個假手續就成了“幾百強”;應聘者覺得“爺是塊料”應該走向人生巔峰出任ceo,也不安心從頭做起;企業看誰都像“白痴”,總覺得招來的都是混子,不能給公司帶來效益。週而復始,招聘,應聘,招聘,應聘……網站看似流量增加了,公司沒有人才培養機制,應聘者沒有了工匠精神,大家都追求短平快,賺俏錢兒了。
看看整合社會上,真正強大的公司不愁沒有人,但是他們依然憂患意識十足,注重人才培養,是的人才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招聘來的。那些所謂招不到人的公司有沒有換個角度考慮是否留得住人呢?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去過幾家公司應聘,我畢業後去每一份工作都經過慎重考慮的,今天藉著這個話題正好回想一下,在當時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時候,找了第一家公司來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他們那是真的只是為了招人擴大推廣業務,然後用所謂的制度降低薪酬支付,逼走轉正的老員工,繼續招收低薪的新員工,我見證了一年之內更換三批面孔的“團隊”,那個時候老闆會組織學習羊皮卷、成功學後期公司業績沒見起色,也沒有留下多少穩定的客戶,因為前期發展的客戶都被老員工帶走了,後來我離職了在之後大概三個月的時間報紙上偶爾看到那個公司用老套路招人,之後聽前同事說公司招不到人了,倒閉了。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表達我的一個觀點,企業想做大得有穩定的團隊基礎,首先得形成那種氛圍,才會聚攏人氣,有人氣才會有人才,達到延續。尤其是在網際網路鼎盛時代,還在要用老一套去忽悠肯定長不了。同時資訊化的發展也使得應聘者多了很多的選擇,不在只依賴一份工作,有人去做兼職,有人去創業,有人去做自媒體,旅遊達人等等,這些不定式的“工作”
大大分流了應聘人群。所以說公司招聘難很正常,當然這裡指的是公司認為滿意的“人才”。
-
3 # 上山看海
這個要從各個平臺的性質,業務的側重點分析。
下面我就從應聘者的角度來介紹點具有代表性的幾家網站。一,58和趕集
58和趕集,從它的廣告就可以瞭解它們的招聘主要是家政、鐘點工 、臨時工這種型別的。
學生可以在上面找的工作大概就是家教、發傳單這種型別的。想求職正經的工作還是算了。
二,前程無憂、51job
前程無憂、51job、應屆生求職網,這3個本質都是同一個公司。
主要面向的是大學生的求職,比如找實習、應屆生找工作可以在前程無憂、51job上瀏覽公司,有合適的崗位就可以投遞。
三,拉勾
最開始是標榜“網際網路公司求職”,主打高效,主要有社招和大學生實習招聘。
後來被別人收購了,作為網際網路的求職工具的時代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目前還是有一些公司掛著崗位,但現在投遞簡歷後反饋慢是常態。
四、Boss直聘
BOSS直聘作為一家新興的網際網路招聘平臺公司具有自己獨到的優勢。
首先,是以和BOSS當面交流作為產品的主要亮點來吸引求職者,可以說引領了一種招聘潮流。
透過精簡應聘流程吸引到了部分的使用者客群。特別適合應聘技術類崗位,因為是部門負責人直接對接。
五、智聯招聘
三大傳統招聘網站之一,智聯相比於58同城、趕集網,可信度要好一點
但是有一點就是招聘資訊常年不更新,招聘完的職位也不會下架,這就導致很多時候投了簡歷都不會受到回覆。還有就是工資與某些職位相對不匹配。
不過,急聘那種稍微靠譜點,基本上兩天內能收到面試通知。
總之市面上有各種各校的招聘網站/工具,找到適合自己的比較重要,當然有的網站已經成為一個坑了,那就最好別去用了。
如何判斷靠不靠譜呢?企業地址是否真實存在。企業名稱是否在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中檢視到。是否有亂收費的現象,或者變相收費的現象。比如:體檢費、服裝費、培訓費等等。電話或者線上溝通的薪資福利和麵試以後承諾的薪資福利是否一致。透過其他方面的瞭解,(例如:在職或離職員工的瞭解。)是否有剋扣工資、延遲發放工資等現象的出現。不過無論使用什麼求職網站,保護好自己的資訊是最重要的。
-
4 # 基層資深職場工作者
為什麼現在招聘網站這麼多而企業招聘難度反而越來越大。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一、應聘者的心理預期高。現在大多數的應聘者,普遍學歷高,正常的心理想法都想找一個自己覺得滿意的工作。那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才算滿意呢。我們來算一下,在陌生的一二城市生活,首先要解決吃住,大約一個月的開支2000元,生活用品、交通、電話費一個月大約600元,衣服、化妝、朋友聚會一個月1000元,合計3600元。然而一個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找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一般就在3000元左右。你覺得會達到應聘者的預期嗎?
二、求職群體生活條件變化。目前職場中的求職者大多數都是90年以後的年輕人,而這類人員性格上比較個性,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就不上。主要原因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普遍提高,沒有過過比較艱苦的日子。所以,沒有太多壓力,生活隨心所欲現象嚴重。
三、具備工作能力的人基本上不會參加網路求職。在某個領域具有工作能力的人,是公司求之不得的人選,而這類人不會輕易換工作;哪怕換工作,都會被同行業的企業不惜高薪搶過去,根本不會透過網站找工作。
四、用人單位開出的條件差。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經營面臨著壓力,經濟效益不景氣,對相應崗位給出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而工作內容卻不斷增加,這樣是企業生存,縮減支出的重要途徑。具備能力的求職者,不願意接受工作,不具備能力的求職者,企業又不願意用。
五、招聘網站的信譽下降。招聘網站管理不到位,網站上有很多該下架的職位沒有及時下,普通求職者群體經常投簡歷,卻得不到迴應。久而久之,就給求職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很多人寧願去做兼職、臨時工,都不太願意在招聘網站上浪費時間。
-
5 # 小鹿童鞋
我認為主要有幾大原因:
招聘網站讓應聘者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招聘網站出現,打破空間和時間,以前沒有招聘網站,大多應聘者主要是透過招聘會、工作介紹所、街上小廣告、報紙等方式,這些傳統途徑是比較不利於應聘者的,資訊是完全不對稱的。
而現在大量招聘網站,提供海量的應聘崗位,應聘者可以大量投遞簡歷,同時面試多家公司,從而貨比三家,更多的時候,是應聘者選擇公司,而不是公司選擇應聘者。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人力資源覺得招聘難的原因,明明上午和應聘者談著好好的,結果人家下午說他不來了,不就是人家找到更好的下家。
大量招聘網站增加招聘公司的工作量和難度。為什麼現在大量招聘網站,確實增加一些便利性,但同時大大增加招聘工作量,簡單來說無效簡歷多,招聘難度大。
這麼多招聘網站,往往也可以收到大量簡歷,這其中有相當數量是投投看看的,公司人力資源先要對這些簡歷進行篩選,然後電話邀約,都是很費時間,有些條件符合了,但是面試完回去說要考慮考慮。
所以這麼多網站也只是增加招聘的難度而已。
招聘網站裡太多假資訊了有些應聘者會為了增加就業機會,會美化簡歷,這也為透過網路招聘的人力資源增加工作量,需要事前辨別應聘者的資訊。而這些也是企業不喜歡像58這種招聘網站,為了增加註冊量,而沒有對應聘者的資訊進行篩選鑑定,造成後端招聘企業的工作壓力。
所以為什麼一些大點的企業都喜歡透過校招或者招聘會招人,而不是透過網站招聘,因為校招確實比較有效點。
-
6 # 職場馬老師
最重要一點是對企業和求職者來說:虛假資訊過多。
1、求職者遇到的虛假資訊。
相信只要在網路上投過簡歷的人都遇到過,網上的薪資要求和現實面試的有非常多都是不對稱的。
企業招聘某個崗位,只想付出3500元的工資,但是他們明白3500元是沒有人會來面試的。於是,他們在網上先寫上5000元薪酬,等求職者來面試,再各個解說,有責任底薪、試用期、轉正期等等,把一個5000元的薪酬換著花樣變成3500元。
這就是惡性迴圈,網上忽悠的公司多了,自然而然越小的公司越難招人了。
2、招聘公司遇到的虛假資訊。
很多人以為只有招聘企業會忽悠人,其實他們也經常給招聘平臺忽悠,導致招聘的難度和成本大大增加。
以某個招聘平臺為例,只要你重新整理簡歷,接下來的一週內,平臺會在後臺每天都自動幫你投遞簡歷,隨便投崗位。
這就是為了保證招聘企業每天都能收到一定量的簡歷,從而吸引他們續費,繼續使用平臺。
招聘企業以為每天都有簡歷,其實很多都是求職者不知情下,平臺代為投遞的。
所以說,招聘網站越多,魚龍混雜,哪怕是知名招聘網站,其中的貓膩也很多。為了留住企業在平臺招聘,各種辦法都會使出來。
基於平臺忽悠企業,企業忽悠求職者,求職者簡歷虛假等惡性迴圈,網路招聘和求職都會有很多坑,必須小心注意。
現在的時代,只靠忽悠是很難走到最後的。作為企業,只想著用虛假套路求職者,不想用真金白銀,只靠大餅充飢的年代早已過去。
-
7 # 今豫拾荒人
平臺是很多,但釋出資訊要收費,在上面找工作也要收費。為什麼就不能出現單一收費的招聘網站呢?比如只收取釋出企業的費用,求職者開啟就可以看到招聘方的聯絡方式,這才是真正的為求職者和需求者考慮。
-
8 # 思聊說工作
首先感謝平臺和提問人,能有幸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為什麼現在招聘網站這麼多而企業招聘的難度反而越來打越大?》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 招聘的難易程度,永遠取決於供需關係,當一個工作機會對求職者來說足夠好(知名企業,工資高,福利齊全,有較好的發展空間等),哪怕是擠破頭,找關係都會有人想要來。反之,如果企業提供的工作機會在市面上不是那麼好,就可能招聘難度會比較大了。
第二 求職者數量不變的同時,招聘網站多隻會分散人事的精力,並且每家招聘網站側重點會不一樣,還是要根據自己招聘的崗位,找人群比較匹配的網站。比如
前程,智聯 可能招普通白領,銷售,職能技能類崗位還不錯。
58趕集百姓之類的用於招聘普工技工,餐飲酒店服務,外賣騎手,物流操作工等基層崗位有些優勢。
其他類似像BOSS,拉勾,大街,中華英才網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第三 其實招聘應該同時站在企業和求職者的角度出發,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目前公司的知名度,薪資,福利上升空間在市面上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不說各個方面全部是市面上最好的,最起碼有差異化的優勢。從求職者的角度出發,大多數求職者理想化的工作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但是我們都知道幾乎不可能,所以抓住其中的1-2項來找突破口。
最後根據我個人在人力資源公司接近10年,其中7年多在人才市場的工作經歷,有一點點建議:
首先 先從自己公司提供的工作崗位,去市場上考察(包括網站調查,求職者反饋,同行交流),是否有優勢,如果各方面處於劣勢應該及時向公司反饋看是否做調整,因為人員的招聘不僅僅是關係到人事自己的工作結果,人員到崗不及時也會影響公司的發展。
最後 大多數公司招聘會用的幾個方法,在下面的圖片中介紹給你。
我是2010年大學在武漢畢業,第一份工作7年多的時間一直在武漢最大的人才市場工作,後來的工作也是在人力資源公司,對接武漢的工廠,餐飲,物流,白領類企業招聘工作。主要是對接企業招聘業務的,10年多的時間大量接觸企業招聘需求,對接企業人事負責人,所以對這一塊有個大概的瞭解。
-
9 # 青鋒習習
其實這個跟科技發展是有關係的。
1、還記得20年前我們找工作都是在各種報紙上查詢招聘資訊,然後將自己的簡歷打印出來郵寄給用人單位,如果企業覺得你合適,再打電話或者call你去面試。
2、到了2005年的時候,各種招聘網站像雨後春筍般到處冒出來,我們開始將找工作的陣地從報紙轉移到網上,開始在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上寫自己的簡歷,並投給自己感興趣的企業,企業收到簡歷後如果覺得合適就會打電話通知面試。
3、2010年來了,這是網路招聘的巔峰,除了前程智聯,各種行業招聘網站紛紛上線,加上獵聘網,我們的生活基本都被網路招聘給包圓了,這個階段也是網路招聘的巔峰,只要找工作的,基本都會在網上註冊並投遞自己的簡歷,這個階段企業找人,基本都可以從網上找到,有時候還容易陷入招聘選擇困難症中,因為投簡歷的人太多了。
4、到了2015年,招聘網站風光已不再了,為什麼呢?因為微信、脈脈、領英等社交軟體的流行,大家找工作不再只選擇網路招聘網站,透過社交軟體,朋友圈、行業群等途徑,也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個時候招聘網站上的簡歷越來越少,很多人幾年不更新,企業的招聘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看很多HR釋出職位,一個月投遞簡歷的也就那麼幾個人,還都不合適,透過搜尋的方式找,偶爾也能找到個把合適的,但是人家不一定願意來,再搜卻發現,好像來來回回都是那麼幾個人,沒有其他合適的新簡歷了。
5、還有一個因素,這幾年各行各業的企業發展很快,他們對人才的需求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薪酬又更不上來,這也導致了職位與薪酬不對等而帶來的招聘難題。
6、新時代,招聘的思路也需要換一換,單純依靠招聘網站的時代可能很快就要過去了,下一種招聘方式可能是社交。
-
10 # 狐狸999
企業招聘難,難的在於找到合適的人,而不在於渠道。招聘渠道的話現在越來越多,但是用求職者對待遇福利要求越來越高。
回覆列表
招聘網站越來越多,但是企業越來難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依我看來,有幾個原因:
第二,越來越套路化的簡歷,讓企業無法透過簡歷來高效找到合適的人才。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求職網站推出付費修改簡歷的服務,這項服務的初衷是好的,幫助求職者透過梳理簡歷展現更優秀的自己,然而,梳理後千篇一律的簡歷卻讓企業看花了眼,更難透過簡歷找到合適的人才。
第三,簡單的篩選條件,擋住了真正合適的人才。招聘網站越來越多,資訊量冗餘,為了能夠高效篩選人才,企業往往會設定一些便於檢索的篩選條件,比如,學歷、年齡等等,但是,正是這些條件,把真正合適的人才隔離在了企業之外。
就像擺地攤,展示的產品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該選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