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彈琴

    當年在以色列工作過兩年,也沒少去基布茲做客。寫過一篇長文,對這個公有化組織進行過詳細的分析,他們的困境和改革,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示,對中國的改革也不無借鑑。

    人民公社,給華人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回憶;蘇聯的集體農莊,最終也在上個世紀末走到了終點。但有一種公有社會形態,卻迄今已走過了100個年頭,雖迭遇挑戰和危機,但仍保持著相當的活力。

    這就是以色列的基布茲。2010年的資料顯示:以色列全國仍擁有270個基布茲,其工業年總產值約80億美元,佔到以色列全國工業總產值的9%;其農業年總產值17億美元,佔到以全國農業總產值的40%。

    在很長一段時間,基布茲被認為是一個共產主義的“烏托邦”,也是以色列的上層社會,多位總理從這裡走出;而新時代以色列之所以能在虎狼中東站穩腳跟,也與基布茲有莫大關係。

    但當我在以色列採訪時,基布茲的黃金時期早已經過去。在許多基布茲,人們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風景,但一轉眼,則是破舊的房屋,老邁的汽車,以及許多停工的廠房,成為貓狗的樂園,基布茲的傷心之地,在時代大潮中,基布茲也正經歷著痛苦的蛻變和改革,有的破產,有的私有化,有的則正在苦苦掙扎……

    困境和挑戰

    高科技和旅遊是以色列經濟兩大支柱。而依靠農業科技,是基布茲農業迅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聞名世界的以色列滴灌技術,就來自基布茲的農業生產實踐。

    基布茲要富裕,僅僅依靠農業是不夠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基布茲也逐漸向工業和第三產業滲透,一些基布茲更是藉助本身優美的風光和內部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業,吸引城市和外國遊客來度假觀光。

    市場競爭很殘酷,也並不是每一個基布茲都會成功。2004年,已成立62年的麥祖巴基布茲因負債1040萬美元,被法院宣告破產。這是基布茲運動近百年來第一次出現破產狀況。

    麥祖巴基布茲成員、77歲的科恩老太太當時感慨地說:“我們建立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曾認為這種方式將永遠持續下去……但現在發生了什麼?就在我們眼前,一切崩潰了。”

    在時代大潮下,不少基布茲沒有能生存下去。按照以色列議員維蘭統計,到2004年,除少數基布茲經營狀況較好以外,200個基布茲拖欠政府債務,總額達20億美元,其中65個已資不抵債,135個也只能勉強支付到期欠款。以色列媒體曾載文評價:“過去是以色列榮譽的基布茲,現在已成了悲慘的拖拉機停放場。”

    當時以色列的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剖析基布茲的前景,主流輿論認為,“現代伊甸園”基布茲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從社會淡出。

    就以麥祖巴基布茲為例,由於缺乏資金,該基布茲許多房屋都年久未修。一個原來產品供不應求的傢俱廠也關門倒閉,廠裡所有的辦公用品、機床都正在變賣。該廠一個叫科南的卡車司機說,以前該廠產品暢銷歐美,工人需要全天24小時倒班,但他只有不到225美元一個月,失業已是必然。

    在基布茲採訪時,可以明顯感受到這種危機。相比較其他私人農場的漂亮建築,基布茲除了環境優美,家庭住宅要破舊許多,許多家庭擁有的汽車,也往往是比較陳舊的老式汽車,很難得能看到比較新的汽車。這與車文化非常發達的以色列不協調。

    許多年輕人在接受採訪時,往往對基布茲顯得不屑一顧。一些人指責基布茲上層腐敗,更多人則表示,他們崇尚自由,不大願意繼續在基布茲生活。

    在英蓋迪基布茲,擔任基布茲學校老師的鮑察科爾告訴我,她只願意住在這裡,而不願意加入該基布茲。原因是加入基布茲,“意味著失去太多自由,你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間”。

    在一些基布茲,情況和中國一些農村差不多——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離開了這裡——基布茲隨著人員的老化,逐漸瓦解。

    英蓋迪基布茲負責人蓋爾帕格也承認,年輕人不願意呆在基布茲,基布茲太小,太封閉,而且奉行平均主義,挫傷了民眾的積極性。他們更願意前往大城市,享受更高水準的生活。

    改革前後

    一些處境困難的基布茲不得不進行痛苦的改革,開始引入按勞分配觀念,甚至在一些領域實行私有化、但在公有、平等觀念深植了近百年的基布茲,集體主義淡化的改革也備受爭議。

    對於這種頗富爭議的改革,基布茲運動領導人蓋弗瑞爾·布拉吉爾說:基布茲必須適應時代趨勢,進行轉變和革新。不改革,基布茲只能是死路一條。

    綜合從分配方式來看,截至2010年,基布茲主要有三種改革方式,一種走向私有制,最主要表現就是實行差別工資,向這種“新基布茲”模式轉變的基布茲有188家,佔到了基布茲總數的72%;一種是保持原狀,仍舊實行按需分配、工資平等,這一型別基布茲共有65家,佔到了基布茲總數的25%;其餘3%的基布茲,則走中間路線,實行混合兩種模式的新模式。

    從過去30餘年的改革實踐看,各個基布茲情況不一,有徹底變革最終導致基布茲瓦解的,有改革中途夭折最後退回原狀的,也有改革取得成效進而煥發活力的。但總體而看,目前的基布茲已與最初的基布茲有了很大的區別。

    改革前後的大致差別:

    主營業務

    改革前:全部經營農業,後來也開始發展一些工業。

    改革後:基布茲農業對全國來說,仍佔重要地位;但農業在基布茲內部的比重,已大大下降。到2004年,僅有15%的基布茲成員仍從事農業勞動。工業比重逐漸加大,成為白領的基布茲成員人數不斷增長。另外,一些基布茲成員也開始從事第三產業,他們經營飯店、游泳館、洗衣房等。他們也由此成為基布茲吸引消費和外來旅遊的關鍵。

    平等性

    改革前:在過去幾十年,基布茲都奉行“按需分配”的原則。成員的一切需要物資,從牙膏牙刷到住房再到外出度蜜月費用,都由基布茲提供。同時,任何新成員要加入基布茲,也必須先充公所有屬於他的財產。

    改革後:絕對完全的平等已基本消失。基布茲主要努力彌合成員在例如住房、食物、受教育等方面享受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也已初現端倪,比如成員的一些個人收入就已經可以繼承。

    工資收入

    改革前:成員根據家庭規模,而不則是根據工作量多少,領取月度補貼。補貼用於各種特定專案,比如衣服、報紙和假日支出等。

    改革後:儘管遭到一些成員的反對,但在一些基布茲,分級別工資制度已在試行。有的改革方案還規定了最低工資,對年長的成員和那些責任較大的成員給予高薪,基布茲僱傭的外來工作人員也可以給予高薪。還擴大了成員的預算,成員的消費有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在家做飯或者在餐廳吃飯,都能得到補助。

    勞動方式

    改革前:在工作場所,自己動手,禁止僱傭工人。在一種”輪流”制度下,各部門經理被選出來在規定的任期內任職,然後被替換;他們雖然負責管理,但和工人是平等的。成員想在基布茲外工作必須得到允許,收入全部上繳。

    改革後:總的來說,就基布茲內的工作場所而言,成員們現在有一定的否決權。他們可以在基布茲外工作,對於僱傭外來工人,現在已沒什麼限制。到2004年,基布茲成員只佔基布茲工業部門勞動力的40%,“輪流”制度已不復存在。

    基本需求

    改革前:在社群內部實行共同負責和相互幫助:滿足個人的全部基本需求,包括就業、住房、食品、衣服、衛生保健、教育……

    改革後:這些原則多數保持不變,但在範圍上已大大縮減,基布茲對食品、能源、衣服、房屋維修、課外教育和某些基本醫療設定基本門檻,超出的部分由成員自己負擔。

    民主形式 改革前:實行自我管理,集中體現在成員大會上,它決定重大問題,直接選出各委員會和公務負責人。

    改革後:許多基布茲仍然舉行大會,但是直接參與民主的做法,已被代議制機構和投票選舉所取代。

    社群所有制

    改革前:全部資產共同所有,生產資料共同控制。由全體成員均可參加的大會做出關於各個部門的重大決定。

    改革後:全部基布茲資產仍然歸社群所有。但是成員對生產資料的控制權已大大縮減。這是工業發展以及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等領域合資企業、私人公司數量日益增多的必然結果。而且非基布茲成員被任命為工廠廠長和經理的人數越來越多。

    家庭生活

    改革前:作為社群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兒童在幼兒園長大,那裡有臥室、遊戲室和學習室。父母只能在工作之餘與他們的孩子共度時光。

    改革後:基布茲成員已變成“以家庭為中心”,所有兒童都由他們的父母撫養,主要生活都在家中進行。

    社會與文化生活

    改革前:在以色列建國前和初期,基布茲規模都比較小,社會和文化生活的特點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家庭”。這表現為成員們高度參與計劃、組織和進行各種活動,其範圍包括露營大會、在自然界漫步、參加合唱團和跳民間舞。每個基布茲指定一位文化指導員來計劃和協調各種活動。世俗的基布茲將猶太人節假日的儀式稍加改變,使之適合他們的信仰,尤其是那些具有農業性質的節日,如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等。

    改革後:隨著有線電視、衛星電視、錄影機和電腦的普及,娛樂已經日益成為以家庭為中心的活動。與這一趨勢相適應,一些地方議會同時既為基布茲,也為他們管轄之下的其他社群提供範圍廣泛的有組織的娛樂活動。

    私有化爭議

    在基布茲的改革中,最關鍵的領域除了按勞分配外,就是住房改革。負責基布茲住房私有化的Ben-Or律師就說:“住房私有化,類似於將孩子由集體撫養轉由父母撫養。”

    但改革必然牽涉到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將嚴重損害基布茲內年長者的利益。因此,住房私有化在基布茲內部充滿了爭議。

    在拒絕改革的部分基布茲中,有的是比較富裕的基布茲,他們還有足夠的收入滿足成員的福利要求,因此改革的要求並不急迫。但如果是處於經濟危機的基布茲,即使已經改革的部分基布茲,也會對改革往何處去充滿猶豫。基布茲運動的知名人物、以色列前議員奧穆瑞·容就批評:“我懷疑這種新模式將摧毀基布茲的基本理念,它不可能幫助基布茲,它也無法使我們能吸引到新一代的成員。”

    在他看來,這種私有化的改革對基布茲內的一些弱者造成了損害,侵犯了他們的權益和尊嚴,“今天,一些基布茲正在冷冰冰地拋棄他們的一些成員,那是無法接受的,即使基布茲同意接受新模式,他們也必須照顧到弱者、老人、病人。如果無法從自己家裡做起,我們就無法奢談什麼社會平等。”

    蓋爾帕格在向我介紹他們的改革時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需求變了,環境變了,基布茲必須改變。但基本的理念不會改變。”

    他還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日益成功,他們也正考慮學習中國的改革模式。其他領導人也表示,在這方面,必須要向中國學習。

    改革的辦法林林總總,除了房屋私有化,還包括將田地“包產到戶”。

    以英蓋迪基布茲為例,他們已將一部分田地分配給基布茲成員,讓他們自己耕作,自己收益。

    另外,對於那些在外工作的成員,他們也不必要把所有的收入都上交,可以保留20-30%的工資歸自己支配,這樣他們工作也更有積極性,更願意去創造經濟效益。

    對於每個基布茲成員,由以前不給任何補貼和工資,改為發放一定的補貼,由他們自己支配。

    過去作為基布茲中心的食堂,也廢除了免費吃飯,每個人在食堂吃飯時都需要交錢,這樣大大減少了食堂的浪費。許多人開始在家裡自己做飯,這樣也保持了家庭的特性。但一般星期五大家仍還在食堂聚餐,因為這不僅是一頓飯的問題,也是一種社會活動。

    為了解決當前基布茲太過偏僻,英蓋迪基布茲正在旁邊開闢一個新的居民點,修建住宅,向外來人出售,透過這種方式,將許多外來人吸引到基布茲來,形成一個小的市鎮,並讓年輕人對基布茲產生感情。

    蓋爾帕格的妻子跟我補充說,由於家庭作用在增強,許多人家都對原來家裡的小廚房進行了改造。與之相對應的,食堂的中心地位在下降。英蓋迪基布茲有兩個食堂,一個供來該地旅遊的客人用,一個供內部成員使用。兩個食堂的伙食明顯不同,一些基布茲成員也向筆者抱怨,改革可能讓基布茲變得日益糟糕。

    按照基布茲運動聯絡官伊利莎·沙皮拉的說法,隨著改革的推進,在一些基布茲人印象中,改革其實只讓一小部分得益,大部分人狀況更加糟糕,“當私有化開始時,基布茲成員突然取得一大筆現金,他們認為情況正變得更好,但然後他們馬上接到醫療、教育、交通以及各種開支的賬單,他們隨即認為自己的境遇更加糟糕了”。

    資料則顯示,在2007年-2008年,有14家基布茲實施私有化,隨後的2008年到2009年,則只有5家基布茲開始實行私有化。作為反例,一些原先實行私有化的基布茲,也開始悄悄回到原來的公有制度。

    對於這種現象,研究學者沙洛姆·蓋茲則認為,不能從2009年只有很少幾家基布茲採取私有化方式就得出,私有化改革將會終止,因為更多的基布茲也在醞釀改革。

    但即便是實行私有化的基布茲,也往往只是住房和消費品的私有化,大部分財產仍舊共有,而且為成員提供保險、教育、養老金等“安全網”。在不少改革支持者看來,這種改革會增強成員的責任感,勞動自覺性,保持基布茲的活力和吸引力。

    譬如,在一些基布茲經營的企業,原先的民主決策被現代經理制度所取代。一些基布茲則給成員分發養老金,只不過是這些養老金更多隻是一個數字,平時不能支取。只有當成員離開時或基布茲解散時,這些資金才會分發。而這種措施也打消了不少人對基布茲的恐懼感,從而加入基布茲。

    基布茲無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並進行著當初創業者無法想象的改革。尖銳的爭議也將伴隨著改革持續下去。

  • 2 # 木春山談天下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筆者與中國媒體人、企業家幾次到過基布茲(kibbutz),與當地人交流多次,有一定發言權吧!

    以色列實際上和中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人不瞭解的一個事實是:以色列農村建立的基布茲,其實類似中國上個世紀60年代一樣的“人民·公社”,並且生存至今。

    基布茲,希伯來語是集體農莊的意思。它的歷史甚至比1948年以色列建國還要早。近代的猶太人遵守上帝的約定,回到中東的“應許之地”生活。惡劣的自然和社會環境要求他們必須要“抱團取暖”。

    基布茲信奉的是按需分配的公有制,管理者由所有居民直接投票產生,罷免也是如此。人們每個月都會以家庭為單位來統一上繳費用。這些錢被用來給社員們蓋房子、修路、修建各種公共設施,也包括食堂的餐費。參觀者用餐要花錢才行,就算是總理內塔尼亞也不例外。

    大部分基布茲分成農業區和生活區。農業區一般是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比如栽花養牛種橄欖;生活區就如同一個小城市、電影院、公共食堂、超市、學校、醫院……不一而足。

    基布茲最大的特徵就是整齊劃一,處處體現了平等的原則。所以如果你到基布茲參觀的話,會發現農民們的房子是外表結構都很相似的小別墅、每家的車都是同一種型號的,很多人穿的衣服甚至都差不多,因為有些基布茲還保留著給社員統一購買衣服等生活用品的傳統。

    與中國的公社明顯的不同點是,加入基布茲是自願的,退出也是自願的,沒有強制性,人們有自由平等的選擇權。很多歐洲猶太人特意移民到這裡,尋找純真的生活;但也有生活在這裡、但並不“入夥兒”的以色列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很多人都到大城市去定居,感覺那邊工作機會更多。

    這也是基布茲制度面臨的最大困境——年輕勞力減少,甚至一些老社員也出現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願望。於是不少基布茲從農業社會轉型到了工業社會,建立了工廠,特別是創新企業,從外面招工,來應對挑戰。更多的基布茲則開發了旅遊業,放棄了按需分配的制度,實行工資制和按勞分配,不少社員每個月的工資相當於數千美金。

    基布茲未來的發展確實不樂觀,而且以色列還有一種公私合營的莫沙夫的農村公社形式,更靈活也更具有吸引力。

    不管怎麼說,維持至今的基布茲,確實是以色列這個中東小國給世界歷史奉獻的禮物。有一個數據:基布茲以佔以色列國內不到10%的人口和耕地,生產出了全華人的吃喝,種植出了上千種奇花異草,還發明瞭適用於在沙漠等乾燥地帶的農業滴灌技術。

    下面幾張就是當時拍攝的基布茲的公共食堂和依託於基布茲的滴灌企業。

  • 3 # 北海圖

    基布茲,英文名為Kibbutz,是以色列境內早期以從事農業生產的集體性社群。

    最早的基布茲誕生於1909年,最近的一本暢銷書《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中對於早期的基布茲有著詳細的描寫,猶太人最初踏上巴勒斯坦的領土,為了在這片領土紮下根來,他們需要開拓土地,迅速從事生產和建立生活社群。而在這一階段,單打獨鬥的個人是無法勝任的,猶太人創造性地建立了基布茲社群,進行集體生產、集體生活資料分配,一旦爆發戰爭,基布茲社員拿起武器保衛自己的家園。藉由基布茲,猶太人迅速在巴勒斯坦地區紮下根來。

    正在織魚網的基布茲成員(1937年)(引自Encylopedia Britannica)

    基布茲兒童進行軍事訓練(引自wikipedia)

    如果單從生產/生活方面考慮,基布茲很像中國人心目中的共產主義社會,成員集體勞動,子女由社群統一照顧培養,平等投票,集體決定公共事務。但是,與中國曾經的公社不同的是,首先,個人加入和推出基布茲是完全自由的。其二,依靠先進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早期基布茲的農業生產迅速實現現代化,生產率很高。

    現在的基布茲已經發生很多變化,例如,很多基布茲轉型從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少在探索私有化、公私混合的所有制改革,同時,與最早的基布茲都是由年輕男女組成不同的是,現在的基布茲面臨年輕人流出的現實問題,更多的年輕人嚮往大城市的生活而選擇離開基布茲。

    雖然面臨挑戰,但基布茲不斷探索改革以煥發新的活力。

  • 4 # 理科生ZN

    首先要清楚以色列是一個怎樣的名族,

    這個民族的特點;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要建國;而後又經歷了什麼?

    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寫的時候很矛盾,因為以色列和阿拉伯在中東難以共存,土地、信仰、核彈、新仇舊恨相互交錯。

  • 5 # 地球知識局

    基布茲是來自猶太復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的產物,在以色列建國初期是一種實驗性的社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已經變成了以色列的一種社會結構標誌。現在以色列國內有將近300個基布茲,每一個容納幾千名會員。會員可以自由退會,在參加社團的期間需要參加社團勞動、按勞按需獲得自己的報酬。所有的教育、醫療、日常消耗品的補給都是免費的。可以說和空想社會主義時代的共產實驗是一個意思。

    在這樣的集體主義社團裡能夠培養人的團結意識和領導能力。以色列許多精英人物都來自“基布茲”。自1948年建國4位總理來自“基布茲”。以色列精英人物中有相當多的人要麼生活在“基布茲”,要麼在那裡出生。在工黨執政的29年中,其內閣成員的1/3都來自“基布茲”。在基布茲的歷練可以說是一個政客或者軍官履歷上值得驕傲的一筆。

    雖然共產主義大實驗在上個世紀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脆弱性,在全球範圍內都崩潰了,但基布茲仍然堅挺。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看,基布茲可能可以伴隨著以色列的國運一直比較順利地經營下去。主要原因有這麼幾個:

    第一,猶太人的向心力天然強於其他民族。由於歷史上飽受基督教徒的壓迫,猶太人對民族的認同感非常強。雖然這種心態上的優勢並不能彌補共產主義實驗本身的巨大的缺陷,但畢竟在信仰的感召下可以讓實驗延續得更久一些。

    第二,基布茲始終在做與時俱進的改變。早年的基布茲只有農業生產,一直到今天基布茲的農業產值都還是以色列全國的40%。但農業生產效率低、收益低,在現代機械農業的背景下逼著會員種田也不太合適。所以大量基布茲已經轉型成為了帶有輕工業和高科技產業的社團。在一些基布茲裡,會員生產汽車配件、服裝等產品,或者開發軟體、維修電腦。不斷升級的產業結構給了基布茲更多在現代社會存在下去的理由。

    第三,基布茲是開放性的小型社團,和外界有很多資源交換。正像人不可能與整個世界隔離開來而獨活一樣,很多共產主義實驗之失敗正在於他們過於信任自給自足的能力了。一個生產效率底下的封閉系統很快就會崩潰。而基布茲則不同。經過改良的基布茲可以允許社員透過商店向外界訂貨,降低了生活在社群裡的難度。這讓更多人覺得這樣的公有社團更加可以忍受。

    所以,基布茲在現代以色列建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很可能繼續在以色列存在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OS什麼時候有新系統更新,我現在是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