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慧麗音
-
2 # 樂河魚
這話也不知是誰造的,時下居然很流行,經常被某些人掛在嘴上評議他不喜歡的那些可憐人。
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賣火柴的小女孩可不可憐?她的可恨之處在哪裡?罹患重病、因禍致殘、不幸早夭的那些人可不可憐,他們又做了什麼可恨該死的事呢?
經常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話掛在嘴上的人,其心往往冷漠生硬,缺乏同情心,沒有人情味兒。這話的潛臺詞,其實就是說對方的可憐全是咎由自取、活該報應。所以根本沒必要同情憐惜,縱他悽慘無比、自生自滅,也完全不用理會。這話是心狠冷漠者最好的託詞,也是一些高高在上的惡人欺壓貧弱者的最好理由。
對於處於困境、身陷危難中的可憐人,你即使不能伸手相助,也最好不要幸災樂禍、落井下石。傲然不屑說什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要說可恨,人人皆有可恨之處。為什麼不能反過來想一想: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呢?
有一份悲天憫人的同情心,對人對己都沒有壞處。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一生安樂無虞,當你處於低谷、遭遇坎坷逆境時,你也不願別人這麼評議你吧?所以,這話並不是正確無誤的真理名言,最好不要經常用它來議事論人。(看下面圖片 ,瘦骨嶙峋,跪爬而行,艱難負重的貧弱者,他的可恨之處在哪裡?)
-
3 # 老呂教育
可憐之人未必都有可恨之處,但有些“可憐之人” 的確讓人費解,甚至讓您頓失憐憫之心。
二0一五年,按照當時縣裡的規定,我們教師都有結對扶貧任務,我的“對子”是一個年過五旬的單身漢,姓劉,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文中我只能稱他老劉。
老劉住在離縣城大約二十餘里的一個小山村裡,客觀地說,這裡的自然環境不錯,人均耕地近三畝,這在全縣都屬於中上水平,並且“村村通”水泥路幾乎通到了每家每戶,按說,只要身體條件好,家裡沒有其他變故,溫飽應該沒有問題。也許老劉的身體不好,或者有其他致貧因素吧。無論如何,我要去看看,盡一點棉薄之力,哪怕為他想點辦法也好。
然而,老劉和我想像的大相徑庭,身體並不差,沒有啥毛病,更讓我高興的是,老劉有文化,還是八十年代初的高中生!這樣的人最好扶貧,只要稍稍出點主意,在鎮上為他謀一份公益崗位,或在城裡隨便找一份臨時工作,老劉很快就能脫貧。
第一次交談老劉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畢竟有文化,年輕時又在珠海混過“世面”,老劉顯得十分健談,並且說話有條不紊,頭頭是道!他的知識面很寬,不僅知道國內時事,連特朗普昨天晚上推特上的內容都一清二楚!假如是在茶館或者咖啡吧遇見他,我一定會認為他是一個學者,決不是一個需要扶助的“可憐人”!
畢竟我是來扶貧的,還是要書歸正轉,我小心翼翼地問他,為什麼早年和妻子離婚,他反問我,誰能和一個胸無大志,又無感情基礎的人生活一輩子?這一點,我表示贊同,談到責任田時,他坦誠地告訴我,和村裡大多數人一樣,己經拋荒多年,並且,現在重視經濟發展,誰還有心事種幾畝不值錢的尖嘴水稻?你看,這滿山遍野不是茶樹就是果木,去年又有人承包了幾十畝,說是搞什麼蔬菜基地。像村長一樣,老劉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村裡的各種專案。好事呀,您可以在那裡找一份工作,他沉默了一陣,接著說出了自己的無奈,他說,這裡的小老闆們個個比以前的地主都黑,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卻處處剋扣大夥的工錢,再說,工作環境實在遭,畢竟五十多歲了,歲月不饒人呀!我這才想起他的年齡,老劉六四年人,比我小三歲,並且保養得相當好,看起來要比我年輕十歲,我現在還是班主任,帶兩班主課,老劉比我活得值!但想想不少六十多甚至七十多歲的人依舊在山上採茶葉,在街道上做保潔,我又自豪起來!
看來,讓老劉在村裡種田不太現實了,我問他,是否願意進縣城,比如在酒店幫忙之類,他聽說能在酒店吃住,答應可以考慮。我家附近就有一個酒店,老闆是個女人,姓李,叫李秀梅,我們有一面之交,前不久還託我物色幫工的,不需要什麼條件,只要身體健康,五十五歲以下就行,男女不限。這簡直就是老劉的“蘿蔔招聘”!他身體好,又有文化,別說幫雜工,做個大堂經理都不在話下!我很慶幸為李老闆找到了人材,便匆匆告別老劉,回去找李秀梅談談!
誰知,李老闆一口回絕,她說,這個人每月倒貼她五千元,她也不會用!誇誇其談,好吃懶做,有錢賭搏,卻沒錢買米的傢伙!李老闆差點沒罵娘。原來,老劉就是她的前夫呀!
我怔在那裡,難道老劉就是那個“必有可恨之處的主兒”?
-
4 # 馬俊哲律師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道理的當然了對於一些真正的可憐之人比如老少邊窮地區的人來說物質確實不好生活貧困,現在國家也在大力扶植但是對於有手有腳不好好幹活勞動的人就是可恨的
-
5 # 自在退休的老王
大家好!我是退休的老王,我認為這句還是有其一定道理。
我給大家舉個實際的例子,大家幫我分析一下,看有無道理。
我們單位有個副經理,每次開周例會時,都被老闆批的體無完膚,一無是處,一點情面都不給,參會的每個人都覺得老闆有點不盡人情。老闆批他的理由是,工作中太軟弱,屬於老好人那種。不敢堅持原則。員工沒做好,他去做,員工不愛乾的髒活,累活,他去幹。時間長了,公司上下都認為他是個好人。不然也當不了領導。
後來正經理調走了,公司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於是就把他扶正了。
原先挨批大夥以為是他說了不算,有正頭呢。
這會兒說了算了,應該改變過去的做法了吧?不是,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反而挨批的比過去更利害了。
這下大夥對他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認為他被批是一點都不冤,不是覺得可憐了,而是有點可恨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這個人是怎麼了?為什麼就不改改呢,難道不挨批不好受嗎?
看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大家同意我的觀點嗎?
回覆列表
我是不怎麼認同這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知道現在的網路時代造就了什麼人,這個詞從哪裡來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平庸之輩,有聰明絕頂之人,也有山外有山之人,也有身體殘缺不健康的人,還有做著違背道義狹隘的人,有現實做違法的人,也有網路無事做噴子點評的人,有壞人就有好人,有敵人就有盟友,有反就有正,亦邪亦正,不管什麼樣的人事物,既然存在,就有他存在的意義價值,這個世界是需要天秤來平衡,才有歷史長河,才有前進的科技文明,,有戰爭就有和平,缺少了壞人,長久的好,還是會出現壞人,平衡才是這才是世界應該存在的樣子,
我們不瞭解別人經歷過什麼,做的什麼事情,什麼背景,什麼環境,什麼樣的角度,捕風捉影點評他太可怕了,雖說言論自由無罪,個人覺得有時候比割肉都還痛,都是自身完全不瞭解的情況,都是站在自認為的角度,去抨擊那些所謂的可憐之人為自己找藉口,自認為選擇正能量就是對的,他只是為了心裡的一塊安慰,轉身就去做傷害天理的事,反之亦然,相由心生,你說出去的話代表你性格方向,萬事沒有絕對,不瞭解不加抨擊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