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電池,目前也只能在老年按鍵機上還能看到了,有些東西不知不覺就被淘汰了,像之前的萬能充,名字多貼切,什麼電池都能充,這回萬能充也不萬能了!廠家不產了,沒做的了,自然也就買不到了。
拆卸電池的境遇,其實跟萬能充也差不多
之前可能會感覺短一些,一個是因為技術的原因,前些年大家用手機電池一般都是800-1000左右,能達到1500毫安的,就算是大容量了,後來才慢慢逐漸變大,2000、3000到現在的手機電池5000毫安都快成標配了。
另外一個就是,之前的可拆卸電池,充電的不良習慣也是導致電池壽命短的主要原因,因為可拆卸,有很多人圖方便,提前就用萬能充或座充充電,而且一般時間很長,本身就充不能100%充飽和 ,長期以往,電池就不進電了。
之前的聚合物電池,到現在的超薄鋰電,閃充技術的融入,也使得內建電池成為主流。
這點應該感謝蘋果的設計,最初的內建電池,也是蘋果3GS開始流行的,記得最早的三星的拆卸電池就做的非常嚴密了,但蘋果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尤其到了後來的iPhone4絕對是經典機型。
這裡想插一句啊,其實現在新出的很多機型,電池容量雖大,但失去了之前機型的超薄美觀,或許是因為現在機器配置高,功能多,比較費電的緣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輕薄機型的,像OPPOvivo2019年出的大部分機器,都用的是5000毫安大電池,顯的特別厚重,你再套個手機殼,那就不是厚重了,是笨重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
咱言歸正傳啊,最初的內建電池設計,主要還只是為了美觀,增加與主機板的貼合度,使機身質量更完美,而現在呢,很多機器都是可以輕度防水的,想要防水那必須得是內建電池呀!
有的人會認為廠家為了,增加利潤,而特意採用內建電池,其實並非如此,這個內建電池,並不貴,之前我們買拆卸電池,感覺價格很便宜了!原因是市場魚龍混雜,原裝電池買的少,品牌電池多,價格相對就便宜。
現在的內建電池生產廠家少了,也基本都是原裝電池,像蘋果華為的一般也就是在50-80左右,當然官方客戶,一般還都是賣100多的。
總之,無論從壽命,技術,廠商設計,價格這幾方面原因,可拆卸電池被淘汰,都是歷史必然,是科技技術提升的表現。
可拆卸電池,目前也只能在老年按鍵機上還能看到了,有些東西不知不覺就被淘汰了,像之前的萬能充,名字多貼切,什麼電池都能充,這回萬能充也不萬能了!廠家不產了,沒做的了,自然也就買不到了。
拆卸電池的境遇,其實跟萬能充也差不多
可拆卸電池的壽命之前可能會感覺短一些,一個是因為技術的原因,前些年大家用手機電池一般都是800-1000左右,能達到1500毫安的,就算是大容量了,後來才慢慢逐漸變大,2000、3000到現在的手機電池5000毫安都快成標配了。
另外一個就是,之前的可拆卸電池,充電的不良習慣也是導致電池壽命短的主要原因,因為可拆卸,有很多人圖方便,提前就用萬能充或座充充電,而且一般時間很長,本身就充不能100%充飽和 ,長期以往,電池就不進電了。
科技技術的提升之前的聚合物電池,到現在的超薄鋰電,閃充技術的融入,也使得內建電池成為主流。
機身美觀度和嚴密性需求這點應該感謝蘋果的設計,最初的內建電池,也是蘋果3GS開始流行的,記得最早的三星的拆卸電池就做的非常嚴密了,但蘋果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尤其到了後來的iPhone4絕對是經典機型。
這裡想插一句啊,其實現在新出的很多機型,電池容量雖大,但失去了之前機型的超薄美觀,或許是因為現在機器配置高,功能多,比較費電的緣故。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輕薄機型的,像OPPOvivo2019年出的大部分機器,都用的是5000毫安大電池,顯的特別厚重,你再套個手機殼,那就不是厚重了,是笨重了!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
咱言歸正傳啊,最初的內建電池設計,主要還只是為了美觀,增加與主機板的貼合度,使機身質量更完美,而現在呢,很多機器都是可以輕度防水的,想要防水那必須得是內建電池呀!
最後,談下這個電池價格有的人會認為廠家為了,增加利潤,而特意採用內建電池,其實並非如此,這個內建電池,並不貴,之前我們買拆卸電池,感覺價格很便宜了!原因是市場魚龍混雜,原裝電池買的少,品牌電池多,價格相對就便宜。
現在的內建電池生產廠家少了,也基本都是原裝電池,像蘋果華為的一般也就是在50-80左右,當然官方客戶,一般還都是賣100多的。
總之,無論從壽命,技術,廠商設計,價格這幾方面原因,可拆卸電池被淘汰,都是歷史必然,是科技技術提升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