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金豆子

    性侵案最新進展,鮑疏明丟擲和小芳的“聊天記錄”,小芳多次稱呼鮑疏明為親愛的,聊天記錄中,還有“結婚”、“等我兩年”等內容,兩人還約定去拍婚紗照,但目前此聊天記錄的真實性尚不確定。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收養關係不成立,也不能改變性侵的事實。 畢竟兩人相處時小芳才14歲,很明顯是一個未成年人。究竟是“戀童癖”導致的強暴幼女案,還是一場恩將仇報的網路霸凌,期待真相水落石出。

    那麼,單身媽媽應該如何保護女兒? 小芳遭受侵害長達三年之後,才敢說出來,在這期間小芳的母親就完全不知情嗎?小芳遭受侵害卻不敢和自己的父母說,她又在害怕什麼?

    那麼孩子遭受性侵害不敢告訴家長時,家長一定要透過留意觀察孩子平時的表現,如果你是一個足夠心細的家長,那麼在孩子遭遇性侵之後,你一定要接收到孩子發出來的異常訊號。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孩子遭遇性侵,會發出哪些訊號?

    身體訊號

    當孩子遭遇侵害之後,身體會出現異常,家長要細心檢查孩子的身體,來判斷孩子是否受到傷害,當然不要採用直接讓孩子脫衣服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不可理喻,家長可以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仔細觀察,孩子的身體是否有傷痕。

    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走路的姿勢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身體的異常,如果孩子不敢久坐,或者坐臥時因疼痛而叫喚時,家長就要注意了。

    這個時候要跟記住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孩子出現這種行為雖然不代表他們一定遭受的侵害,但這卻是一個可能遭受侵害,會發出的訊號,所以家長要搞清楚事情的緣由,然後再進一步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行為訊號

    孩子突然性情大變、行為異常,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孩子發給我們的行為訊號,這說明孩子遭受了侵害,心裡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如果孩子有之前的活潑開朗變得孤僻內向,從外觀進行變得喜怒無常,這些都是孩子情緒異常的表現,當孩子出現情緒異常表現的時候,家長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去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開啟自己的心扉,向家長吐露自己的心聲。

    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當發現孩子有反常行為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耐心進行引導,而不是強迫孩子去說出來。

    那麼孩子遭遇性侵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遭遇的性侵,家長要記住以下這幾點:

    1.帶孩子去檢查身體

    孩子遭遇侵害,家長應該在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身體,這樣不僅可以保留犯罪證據,還可以讓孩子得到及時的救治。

    家長要記住一點,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的特別緊張,而是應該平等對待,向孩子解釋他們身體所受的傷害,並且告訴孩子沒關係,他們很快就會恢復。

    2.及時報警

    很多家長為了保護孩子,不想讓孩子成為別人議論的物件,往往就會在性侵後選擇沉默。這就給壞人逍遙法外的機會。性侵本來就不是孩子的錯,為什麼不能讓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呢?藉助法律武器懲罰壞人,這是家長應該做的事情,只有壞人繩之於法才能從源頭上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及時報警,懲罰壞人,就可能少讓一個孩子受到傷害。

    3. 詢問孩子事情的經過

    家長在詢問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流露出緊張憤怒的情緒,這樣會導致孩子不敢說出實話,而且在詢問的過程中不要一次就把所有的細節都刨根問底,而是要慢慢進行反覆的詢問,這樣就不會把消極情緒傳染給孩子,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4.安慰孩子

    孩子遭受侵害後,身體和心理都會受到傷害,身體的傷可以醫治心靈的傷,則需要父母的關心才能痊癒。要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告訴孩子不管發生什麼,我永遠都會愛你,這樣孩子才能更快的走出陰影。

    5.進行心理疏導

    遭受了侵害,孩子會產生心理陰影,家長可以給孩子找心理醫生,幫助孩子漸漸走出陰影。最好是尋找專門研究心理兒童的醫生,在諮詢的過程中,家長要配合醫生,用恰當的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

    最後想說的是,孩子遭遇性侵,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家長不應該指責孩子不聽話,更不應該讓孩子覺得受到侵害,他們就會變得不好了,家長要正確對待這件事情才能讓孩子慢慢釋懷。

  • 2 # 藍寶精靈

    答:

    鮑某明事件中,鮑某明與蘭兒是不是“養女”關係不重要,相信鮑某明造成的事實“性侵”會受到法律的公正審判!重要的是在鮑某明事件中,蘭兒的母親,作為一個成年人,為何會將一個14歲的女孩送到單身成年男人身邊。“孩子從小磕磕碰碰,認識養父養母能衝災”純屬“鬼話”!鮑某明作為個法律工作者,明知不合法而為之才更可怕!再一次敲響保護未成年女性的警鐘!

    母親的責任和義務

    做為媽媽,當知道有孩子哪一刻,應該是喜悅的。如果不是,在孩子還沒出世就已解決。既然讓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孩子就應該有生存的權利。而作為父母,更有撫養孩子成人的義務。就算是單親媽媽,那又何妨?同樣具有撫養孩子成年的義務!

    部分單親媽媽,由於自己沾輕怕重、好逸惡勞,總想找個“男人”來幫忙承擔家庭負擔。或者嫌棄孩子拖累了自己,想著把孩子“送走”。姑不知,找的後爸、養父純粹就是“引狼入室”、“送羊入虎口”。現在的社會,並不是缺個“男人”就不轉的社會。既然當初選擇了單親,往後就應該承擔“選擇”的後果。就算要找後爸、養父,也首先要看清他的“人品”,不要被他“華麗”的外衣所遮蔽。所有試圖找後爸、養父的單親媽媽,就是在試圖逃避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單親媽媽如何保護女兒?

    首先,單親媽媽保護女兒從自已的“潔身自好”做起

    做為單親媽媽是比較辛苦的。想想你為何會成為“單親媽媽”。如果是不可抗的因素造成倒也情有可原。如果是因為自己“三觀不正”造成的,更要好好的檢討自己,以此為戒。重朔自己的“三觀”,讓女兒不再步入後塵。用自己的“教訓”照亮女兒前進的路!

    然後,從小樹立“女兒”與男子的社交距離

    做為女兒,是容易受傷的。特別是單親媽媽的女兒,更是如此。在單親媽媽家庭中成長的女兒,她缺少一份“父愛”,當她遇到困難時,男子向她伸出援手時,有可能僅僅是普通朋友象徵性的關心,她也有可能如獲“聖寵”般。因此,從小樹立女兒與男性的社交距離非常重要。比如,不單獨與成年男子獨處等等。

    最後,單親媽媽要經濟獨立

    鮑某明事件中,蘭兒的媽媽能選中鮑某明作為“養父”,同鮑某明所具有的“硬”條件有關。作為單親媽媽,如果自己的經濟獨立,孩子衣食無憂,就不會另闢徑捷去找什麼養父、義父!

    【結束語】從鮑某明事件引發的思考,不要迷信什麼養父、義父。男人首先是動物,動物的屬性不會因為他的學歷、職位變化而變化。作為女性,首先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作為母親,更要保護好你自己的孩子。將未成年的“女兒”送到單身成年男人身邊,就是送羊入虎口。作為單親媽媽,更不要“另闢捷徑”的提前規劃!願天下的母親像保護小雞仔一樣保護好自己的未成年的女兒。願未成年女性不再受到傷害!

  • 3 # 何知了

    只可惜是,鮑某是一半常人,一半惡魔的鬼,一個絕對變態和傲慢的戀童癖,吃準了法律空子,肆無忌憚地殘害未知少女。

    下面我以單身媽媽的苦和怎樣保護孩子這兩點,說說我的看法:

    單身媽媽的苦和難以孩為重or尋愛為主,是單身媽媽難以抉擇的痛

    《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4》資料顯示,中國單身家庭數量逐年上升,其中七成也單親媽媽家庭,在最困擾她們的因素中,“個人情感與再婚”排列第二。

    目前殘酷又現實的社會想象是,單親媽媽已然處於婚戀鄙視鏈的底層,甚至有笑話說:“30歲以後的女人打八折,離異了的打五折,單親媽媽就是買一送一的價格。

    失蹤”的爸爸可以輕易再婚,甚至不再承擔父親的責任。

    可單親媽媽卻處於婚戀鄙視鏈的最底層,以及,最需要承受婚姻及教育錯誤的所有後果。

    周娟作為單親媽媽,狠心把孩子送出去,自然已經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問題,自己可以給孩子的教育條件,以及自己帶著孩子,很難再婚等等問題。

    她沒有謹慎權衡過這些利弊,又怎樣捨得讓孩子寄人籬下呢?

    壓垮單身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單身媽媽生活現狀與服務需求調研資料》顯示,近八成的單親媽媽無法得到前任配偶足夠的撫養費。

    如果是這樣,再怎麼剛強的母親,始終是個弱女子。尤其當整個家庭的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肩上的時候,經濟壓力、養育問題、情緒認知,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單親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生活遠比電視劇更殘酷,現實生活中有更多“周娟”,為了孩子“好”,也為了尋找愛情,選擇“暫時”放棄孩子。

    我有個親戚就是這樣,前夫出軌,拋下她們母子,又很快再婚,對孩子不聞不問。

    她把兒子寄養在父母家,外出打工。後來,在外地再婚,坦白了離婚的事,卻故意隱瞞孩子的事。她想,等在婆家地位穩固些,在找機會把兒子接過來。

    只是,隨著她再生下兩個兒子,她越發不敢坦誠大兒子的事。她不敢賭,她怕好不容易到手的“幸福”會煙消雲散,怕兩個小兒子也會受到傷害。

    很多單親媽媽,都以為暫時放下孩子,先抓住一段新感情,生活就一定能重回正軌。

    事實證明,放棄孩子換來的新感情,或許會成為人生的新錯誤,甚至會給所有人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李星星事件,就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單身媽媽怎樣保護好女兒單身媽媽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

    女人,選擇了帶著女兒離婚,就要先想明白這兩點:一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自己是否有能力負擔起孩子的生活、教育、安全等問題。二是自己再婚,萬一對方不接受孩子,那你怎麼辦?

    別真的面對生活的苦難,就隨隨便便地把孩子託付於他人。所託非人,真的會害慘了孩子的一生。

    最壞的打算你都已經做好了,那就別把希望寄存到下一個男人身上,自己努力賺錢,提升自我,力所能及讓自己強大,守護好自己的孩子。

    不要隨意遠離或拋棄孩子

    對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他們的天,不要將他們甩給老人,隔代撫養,更不要將他們留給突然造訪的“陌生人”。

    不要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感受到被拋棄。你要成他們的強有力靠山,讓她知道,生命中無論發生什麼事,他們都是安全的,有人保護他們的。

    好人真的沒那麼多,你特別要警惕每一個與你的孩子長期相處的男人。

    給孩子普及必要性教育

    你要從小告訴孩子,必要的性知識,讓她們瞭解自己的身體,知道怎樣做好身體的防護措施。

    而且,你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對她做她不喜歡的事情,比如親親、抱抱這些動作,她要大聲喊“停”,說“不”。

    如果有人侵犯了身體,遇到他人的恐嚇,必須及時跟你說,不能害怕,媽媽會來保護你。

    孩子不幸被性侵,你一定不要沉默

    如果孩子不幸被性侵,你一定不要姑息養奸,不要軟弱沉默,你要第一時間報警,將罪人繩之以法,並保護孩子不被二次傷害,同時帶孩子去做心理救助。

    其實,對年幼無知的孩子來說,發生了這種事不可怕,最可怕是父母和周圍人對這件事的態度和應對方式。

    如果你足夠強大,有愛,能為她做主,能保護及拯救她,她的心理陰影會大大減少。

    而周圍人是友善的,沒有白眼與口水,她也會慢慢走出噩夢。

    最怕的就是,媽媽比孩子還軟弱,閒人比兇手還惡毒,那這樣子,孩子就真的被毀了。

    最後,作為公民,我們更加有責任和義務抵制任何形式的性侵害,幫助普及未成年人的性知識和提倡必要的性教育,減少未來的性犯罪和呼籲嚴懲強姦犯。

  • 4 # 小綜情感線上聊

    鮑毓明事件,個人認為:與女孩的母親教育方式,有一定的關係!

    無論是鮑毓明,丟擲聊天記錄也好,還是女孩的母親將其送養,自我認為很不負責任!這不是在給女孩找養父母,而是在讓14歲的女孩,去過自己的生活。也許是當地人過於迷信吧,但這種送養的行為,我實在無法接受!

    我自己也是單親家庭出來的,說實話,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我自我認為:是有性格缺陷的,有自卑,愛慕虛榮,疑心重……但是我有媽媽一直陪伴著我,我媽媽經常和我溝通,希望我可以有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個母親她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愛的力量!她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更多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身心的健康,並不是物質生活多麼優越。14歲女孩心智還未成熟,很多事情要母親在身邊,去輔導糾正!心理的健康,要大過身體的健康!

    對於這個事件,我不認為是鮑毓明,甚至是女孩子的錯,更大的責任,應該是母親沒有盡到該盡的義務!

    古代女子是不會出去工作的,因為他有更重要的責任,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現在社會不一樣了,女人的空間更大了,有更多的工作機會,社會對女性也沒有歧視,但永遠不要忘記,相夫教子比什麼都重要!

    母親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發展,孩子的生理、心理,都要去照顧到!如果有一天你覺得這個社會有點亂,孩子們對倫理道德,不太在意了,那你一定要反省你自己,你有沒有教育好你的孩子!

    如果每個母親,都可以盡到對子女的義務,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 5 # 至尚學邦

    未成年女孩遭遇猥褻、性侵犯,諸如此類的事件屢屢發生,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

    你嫌對孩子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性教育普及真的是刻不容緩,它需要360度無死角的從孩子、家長、社會多方位去普及。

    從小對孩子做好性教育

    很多女孩子遭遇侵犯之所以忍氣吞聲不敢聲張,是因為他們被威脅,說出去這件事會很丟臉,會讓人看不起。

    還有很多孩子,因為沒有接受適當的性教育,對性愛的態度扭曲,被人性侵,還覺得自己“很髒”、“很丟臉”,不敢跟別人說,甚至自我譴責,覺得“一定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才會遇到這種事,從此把自己鎖進暗櫃裡、痛苦度日。

    我們的孩子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教育,唯獨在性教育上有極大缺失。家長們必須要在孩子小時候就樹立這個意識,透過繪本或者其他方式告訴孩子,自己的身體不能讓別人侵犯,如果有人侵犯你,要在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讓孩子對性有正確的認識,性不可恥也不丟人,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真的遭遇惡行,他不說出口,大人永遠也無法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家長多多關注孩子

    性教育不僅僅只需要讓孩子瞭解,家長也要學習。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知道,不要以為性侵只發生在女孩身上,男童受侵害的案例不比女孩少。

    如果孩子遭到性侵,家長要在第一時間去報警,因為拖延時間越長,取證就越困難。同時,還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要尋求專業的心理醫生。

    被鮑毓明侵犯長達3年後的李星星迴到母親身邊後,開始接受住院治療。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李星星患有高度抑鬱症、重度創傷後應激(PTSD)、重度焦慮症。

    一個花季少女,未來的路該怎麼走,稍微多想一下都會讓人心痛。

    社會和法律持續發力

    為什麼鮑毓明可以侵犯這個女孩達三年之久不被懲罰?其實,女孩子不是沒有報過警。據報道,這個女孩,女孩報警兩次,至今都不了了之,甚至還被下達了撤案通知書。這也導致了後來女孩產生了頻繁的自殺行為,每天情緒都處在崩潰邊緣。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呼籲國家立法加大打擊力度,從源頭上制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同時,犯罪成本太低,也是這類案件頻發的一個誘因。曾經看到一個新聞,四川一男子公交車上猥褻初中女生,結果竟然只被刑拘五天。

    只有加強對該類犯罪分子的嚴懲,才會減少此類犯罪行為的發生,用法律的威嚴震懾犯罪分子的心,刻不容緩。

  • 6 # 閆老師教作文

    周媽媽走錯三步棋

    李星星,出現今天的局面,鮑毓明固然有責任,但周媽媽的責任也不可推卸。我認為,周媽媽走錯了三步棋:

    第一步錯棋:不該把女兒送個鮑毓明。

    當時決定把女兒送給鮑毓明時,明明知道他是一個40多歲的單身男人,少有點正常思維的話,都不會把女兒送給他。一個單身男人,和一個14歲的女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哪個媽媽能夠放心,而你卻放心地把女兒交給了鮑毓明。我真搞不懂周媽媽是怎麼想的。也許你有一大推理由。你說的總“磕磕絆絆”“找個養父衝一衝”,這是理由嗎?就是缺乏對女兒的保護意識。

    第二步錯棋:第一次被性侵為什麼不果斷報警。

    女兒第一次遭性侵的時候,周媽媽應該第一時間報警。事件剛剛發生,警方也便於收集證據,便於處理。你也許會說女兒沒有告訴你,這麼大的事,女兒不可能不對你說吧?你是她最親的人。如果女兒真的沒給你說,也說明你和女兒之間缺乏溝通。

    第三步錯棋:發現女兒被性侵為何不立即把女兒立即接回。

    如果,在女兒14歲第一次被性侵的時候,就把女兒接到自己的身邊,也不致於讓女兒受這麼深的傷害。由於你的軟弱你的猶豫、你的沉默,導致女兒受害越來越深。

    李星星受傷害,鮑毓明有責任,但周媽媽對女兒缺乏保護意識,關心教育不到位,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保護子女,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 7 # 象樂成長

    第一個,發現方面。問題只有發現了,才能採取進一步的保護措施,要是孩子不敢說,我們怎麼判斷孩子是否被侵犯呢?孩子若真要像鮑疏明事件中那樣,遭受侵犯後難以啟齒,這時,我們一定要多留意觀察孩子發出的言行訊號來判斷。

    ①身體訊號。細心檢查孩子的身體,當然不是直接讓孩子光著身體,這樣讓孩子會更不適。我們可以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仔細觀察她的身體是否有傷痕。另外,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走姿來判斷她是否存在身體異常,如果孩子不敢久坐,或坐臥時因疼痛而叫喚,家長就要注意了。

    當然,孩子有以上表現行為,也不代表他們就是遭受了侵害,所以,家長要弄清楚事情的緣由,然後再想辦法。

    ②行為訊號。留心觀察孩子平時的言行舉止,當發現她突然性情大變、行為異常時,家長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去讓孩子開啟心扉,吐露心聲,而不是強迫孩子說出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孩子被摸、被騷擾時不敢說,那麼,家長在平時的教育培養就格外重要。

    第二個:育兒方面。父母如果機械地告訴孩子要“小心大叔,他們有可能會傷害你”就容易讓孩子變得不再輕易相信別人,甚至是對異性產生疏離、恐懼的心理,影響未來的愛情觀,以及正常的異性朋友關係發展。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既提醒女兒,又不會傷害到她呢?家長可以嘗試透過講主題故事的方式,以生動有趣地表達讓孩子聽得饒有趣味,並引導她參與進來,多多提問和思考。比如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飲水食物,不要和非親緣關係的男子獨處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長輩、老師或校長也不行,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絕不能讓人摸等等。

    在與孩子的教育關係中,正確引導往往比嚴格限制更為有效。父母面對“性教育”課題時,不僅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合理看待這個世界的“另一面”,而非告訴孩子世界的可怕與不安全。壞人一定也有他/她自身過去的傷痛與經歷,我們一起來思考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懂得如何避免成為這樣的人,同時,對壞人的制裁也是對他們的幫助與救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貓總裁蔣凡因家人言論致歉,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