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三旬老漢的看房日記

    第一步選擇能夠跟指數走勢一致的指數基金,第二步選擇費用率低的指數基金,第三步評估自己每個月現金流狀況,確定你每個月可以長期(至少三年以上,最後是十年以上)定投的金額,第四步,選擇低估的(盈利收益率大於長期國債收益率兩倍)指數基金,第五步,不斷的跟蹤你定投指數基金的估值和增長率的變化,等高估的時候再分批賣出。 但我個人覺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定投基金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投資方法,切記不要照搬照抄,最後四不像,因此要自己獨立思考、研究投資和實踐,這才能經得起市場和自己信心的考驗!好多人就是對定投基金的方法沒有自信,因為不是自己實踐總結出來的,遇到市場往下調整20%以上,信心就崩潰了,放棄了定投方法,最後自己虧錢!定投指數基金方法就跟貨物“囤積居奇”一樣的道理,貨物低廉的時候囤居起來,等貨物貴的時候再賣出去。

  • 2 # 朱易觀市

    在銀行、基金公司、第三方代銷平臺等機構的宣傳普及之下,基金定投已經成為大眾耳熟能詳的投資手段。一方面,定投為普通工薪階層提供了分散風險、規避擇時、平均成本的理財方式,定期從工資收入中拿出一小部分增值,也可以為未來子女教育等使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每期投入為金融機構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保證了基金公司每期申購費、管理費等穩定收入以及銀行、代銷平臺等機構的託管費、銷售服務費收入。這便是基金定投在近些年被迅速推廣的主要原因,易形成多方獲益的局面。

    但是,普通投資者所接觸到的基金定投策略侷限性較大,很大程度上被囿於各類APP上提供的屈指可數的方法,且這些方法很多都隱去了賣出條件的設定,給投資者的整體收益造成不利影響(畢竟基金公司都希望投資者只買不賣,基金規模的增加會給這類公司帶來體量巨大的管理費收入)。因此,本系列文章著眼於搭建基金定投策略體系、策略梳理與回測檢驗等,供投資者交流學習。本系列(一)主要涉及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和價值平均策略,以及兩者的回測檢驗。

    (一)幣值成本平均策略

    幣值成本平均策略是最普遍的一種定投方法,即每週或每月定期定額投入資金購買基金或其他理財產品。例如,每月15日左右(節假日遞延至下一個工作日)投入1000元購買某基金產品,以此類推。該部分以滬深300(波動較小)和創業板(波動較大)為例進行月度資料回測,投資時點均設在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每期額定投入1000元,且忽略交易費率的影響;其中,滬深300始於2005年1月1日,而創業板始於2010年6月1日。回測結果如圖1和圖2,其中,期初投入負值表示資金淨流出而正值表示資金淨流入:

    可以明顯看出,幣值成本平均策略有如下缺陷:(1)當收益較高時未設定止盈標準,致使市場單邊下跌時虧損更高;(2)後期同樣1000元投入對定投專案整體份額的貢獻越來越低,即邊際貢獻率遞減,也就是常說的“定投鈍化”,造成期末淨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越來越大;(3)在單邊上漲行情中,定投專案整體成本會不斷抬高,與定投初衷相違背。

    (二)價值平均策略

    價值平均策略來源於美國學者邁克爾·埃德爾森(哈佛商學院教授,曾任美國納斯達克首席經濟學家)於1988年8月在《全美個人投資者協會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價值平均策略:一種財富積累的新方法》,是一種比幣值成本平均策略更有效的公式化投資策略。其主要規則為:每期使投資者定投專案增加相同金額;例如,第一個月投資1000元,若第二個月增值至1200元則該月僅投資800元,而若第二個月降至800元則該月需投資1200元。該方法的優勢主要體現於逢低多買,且具備相對穩健的止盈策略和容錯率,完全符合巴菲特所言的“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這一準則,同時也規避了幣值成本平均策略的一些缺陷。該部分依舊以滬深300和創業板為例進行月度資料回測,投資時點均設在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定投專案淨額每月恆定增加1000元,回測結果如圖3和圖4:

    可以看出,價值平均策略的期末淨額增長較幣值成本平均策略更為穩健,是預期未來支出的首選投資方法。舉例而言,一對夫婦可以從子女誕生日起開始按照價值平均策略投資理財產品,每月專案淨額恆定增加800元;到18歲時專案淨額達到17.28萬,完全夠支付國內高等教育開銷,且18年中專案投入現金流完全有可能轉正,即未有初始投入而獲得17.28萬的期末專案淨額(這一點在第二部分長期投資比較中論述)。市場上普遍認為價值平均策略的最大缺陷在於後期資金管理難度較大,因為隨著專案期末淨額的增長,同比例的下跌會要求更多資金投入;但本文持相反觀點,因為較大的期末專案淨額要求更長的投資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必然會有因市場上漲而導致的現金流淨流入(市場上漲導致該月專案期末淨額超過專案該月本該持有的金額而賣出超過部分),而且市場大跌前大機率會有大幅上漲,定投專案會因上漲必然獲得充足的現金儲備,幾乎可以覆蓋市場大跌時的投入。

    (一)整體比較

    為進行定投策略比較,本部分選取波動較小的滬深300指數(2005年1月1日—2020年3月27日)和波動較大的創業板指數(2010年6月1日—2020年3月27日)分別進行回測結果分析,見表1:

    從累計投入看,價值平均策略由於定期不定額投入的調整使得累計投入遠小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從累計盈利看,價值平均策略以更小的累計投入獲得更高的累計盈利;從累計收益率情況看,價值平均策略在兩種指數回測中均超過幣值成本平均策略100%左右,且波動較大的創業板定投收益率在較短期限內(不足10年)已然達到滬深300長達15年的投資收益率;從資金風險(累計投入佔賬戶結餘的比重)看,價值平均策略的資金風險亦明顯低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另一方面,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計算出兩種策略的內含報酬率,並與對應指數收益率進行比較發現:價值平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均超過對應指數的年化收益率,而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在定投滬深300時的年化收益率卻遠低於滬深300原本的年化值。基於此,初步認為價值平均策略的定投方法好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但是出於對論證嚴謹性的考慮,下面分別選取短期(一年)和長期(五年)兩種情況進行多輪多角度的回測檢驗,以印證在變化萬千的市場狀況下價值平均策略的有效性。

    (二)短期投資比較

    針對滬深300指數以各年為回測區間進行短期分析,檢驗結果見表2:從累計收益率角度看,價值平均策略在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中均完勝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各年平均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3.6%;從貨幣時間價值出發計算兩個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價值平均策略在15年中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12次,其中跑輸的三年中平均年化收益率差額為-4.94%,而跑贏的12年中平均年化收益率差額為5.41%,存在明顯超額回報;若將價值平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與滬深300年化值比較,發現15年中跑贏9次,跑輸的6次均發生在指數的單邊牛市或單邊熊市中,如2007年單邊牛市和2011年單邊熊市中。

    以各年為時間區間回測或許存在指數的月度或季度效應,影響回測結果,因此針對創業板指數取時間區間為上年6月份至本年5月底(但2020年截止至3月27日),回測結果見表3:從累計收益率角度看,價值平均策略在10個時間區間中均完勝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各年平均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11.52%(以2014年6月-2015年5月尤甚);從貨幣時間價值出發計算兩個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價值平均策略在10個時間區間中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7次;若將價值平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與創業板年化值比較,發現10個時間區間中跑贏6次。

    因此,短期而言價值平均策略在累計收益率方面遠好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這亦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指標;若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價值平均策略相較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在短期內亦存在優勢,只是不如累計收益率指標明顯,但短期內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投資者依舊少數。

    (三)長期投資比較

    該部分針對滬深300指數以5年為一個回測區間進行長期分析,檢驗結果見表4:從累計收益率指標看,價值平均策略在11個時間區間中均完勝幣值成本平均策略,各區間平均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37.16%;從貨幣時間價值出發計算兩個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價值平均策略在11個時間區間中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10次,從機率角度而言好於短期投資,其中跑輸的樣本區間年化收益率差額為-0.31%,而跑贏的10個區間中平均年化收益率差額為4.5%,存在明顯超額回報;若將價值平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與對應區間滬深300年化值比較,發現11次中跑贏7次,跑輸的4次均發生在定投初始於牛市行情中,增加了定投的各期成本,拉低了年化收益,但這是各類定投策略的缺陷所在,並不侷限於價值平均策略。因此,定投初始時機的選取若滿足“微笑曲線”則顯得較為有利,即定投初始時機應選於市場震盪或走低的行情。

    在長期回測中對創業板時間區間的選取為相隔5年的年中,檢驗結果見表5:從累計收益率指標看,價值平均策略在6個時間區間中均完勝幣值成本平均策略,且在2010年6月-2015年5月底的回測區間中,價值平均策略累計投入已經轉正,即初始投入金額已經全部收回且有餘,賬戶結餘全部為投資盈利所得(這解釋了第一部分“一對夫婦”的例子),而剩餘5個區間也平均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67.51%;從貨幣時間價值出發計算兩個策略的年化收益率,價值平均策略在6個時間區間中跑贏幣值成本平均策略5次,從機率角度而言亦好於短期投資;若將價值平均策略的年化收益率與對應區間創業板年化值比較,發現6次中跑贏4次,跑輸的2次原因與滬深300中相同,均是定投初始於指數的牛市行情中,這裡不再贅述。

    因此,長期而言價值平均策略在累計收益率方面也遠好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且較短期存在更為明顯的超額回報;若考慮到貨幣的時間價值,長期而言價值平均策略亦存在優勢,且從機率角度看比短期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兩種基本的基金定投策略中價值平均策略遠好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不僅累計收益率更高,而且期末淨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相對更小,很好的解決了基金定投過程中“何時賣,賣多少”的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備註:在基金定投策略系列(二)中將研究基於幣值成本平均策略的拓展策略,而本系列(三)將基於價值平均策略分析對應的拓展策略。暫且挖這兩個坑!

  • 3 # 安小舟

    之前寫了幾篇對市面上流行的指數定投策略反駁的文章,當然很多人對指數定投抱有執念,就如同入了教一樣的信仰,如果我之前的文章不能拯救你,還是堅持定投,打算嘗試一番,那麼我給你幾個關於定投的建議。

    直接傻瓜定投

    第一條,所謂的“低估”買入,“高估”賣出的“智慧定投”(PE低於歷史30%百分位,且PE小於20為低估,反過來為高估)是沒必要的,直接傻瓜定投(每個月固定時間定投一次)即可,你要知道所謂的智慧定投不一定能贏得了傻瓜定投。

    “智慧定投”年化收益是多少呢?網上有人已經做了計算

    《關於銀行螺絲釘定投 CSI666 收益率的疑問》

    我相信你也懶得看,直接告訴你結論,從15年12月“智慧定投”到19年11月,四年的總收益8.62%,年化收益1.71%!而如果用傻瓜式定投一隻滬深300呢?

    四年總收益13.92%,年化收益1.93%!贏了“智慧定投”,兩者差別不大!但傻瓜定投更方便,連看PE百分位表都省了。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不科學啊!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A股散戶佔80%,而且股市發展時間很短,還是個小娃娃,所以A股的有效性很低,說人話就是不理性,大家都一窩蜂的買,一窩蜂的賣,大家在玩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

    只要能找到下家賣出去,管你貴不貴的,把花扔出去就行,誰最後接盤就是最後一個傻瓜,等待他的是跌跌跌,等跌到一定程度,就只能把花扔地上了!

    所以在A股,貴有貴的理由,便宜有便宜的原因,如果你不問原因,直接買低pe的指數,那麼你就是在撿別人扔在地上的花屁股,完全放棄傳花的權利,盈利的方式就是等花再次被傳起來。

    問題是被別人扔掉的花屁股再傳起來一般需要一個週期,有的直接就爛手裡了,先虧五年,你受得了嗎?你如何盈利呢?

    當然好處是,一般你不會成為最後一個接花俠,畢竟你已經放棄傳花了,只撿地上的殘花敗柳。但要是運氣不好,來了個攪局的,不但把大家手上的花打落,地上的花也要踩幾腳(比如突發疫情),那你就悲劇了。

    所以,在A股,值得投資的是貴的有理由的資產,而不是別人都不要的破爛兒。

    而傻瓜定投,雖然你什麼也不懂,但總能傳幾次花,不會一直在角落裡傻等受盡冷風吹,你也會當幾次接花俠,你還會去撿點花屁股,花屁股裡有的能再傳起來,有的就爛手裡了,這麼一平均,這兩種方式就差不多了。

    當然很多人要反駁說:“不管貴賤,買在高點那不韭菜了?”。誰讓你買在高點了?誰讓你追高了?你不是長期定投嗎?怎麼會一直買在高點?而你又怎麼知道現在是不是高點?你還學會判斷行情了?不要走極端!

    第二個,你所謂的估值,說白了就是看PE(也可能是PB),PE高了就是高估,PE低了就是低估,低估買入等漲。

    實際上,估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沒有人能對估值做準確的評估,要考慮非常多的因素,比如,PE、現金流、負債、營收、稅率、行業週期、新技術的影響、競爭關係等等一堆的考量因素。

    比如在行業上升期,經濟發展穩定增長,就算PE高一點又能怎樣,因為其增長性,人們願意給他高PE,這有問題嗎?所以就算PE高一點,他也是低估,低於其內在價值,低估的含義難道不是這樣嗎?難道是PE低是低估?

    再比如,在一個夕陽產業,行業從成長性資產轉變為週期性資產,那麼PE低是板上釘釘的事,PE再低,也是高估,高於其內在價值啊!垃圾箱的破紙殼子便宜,賣給你你要嗎?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花再也傳不起來了。

    所以你以為的低估,並不是低估,很可能是低估陷阱。所以這其實和傻瓜定投沒區別,只不過,智慧定投自己給自己的指數起了個名字,你叫低估,你叫高估,實際上是不是真低估,那就未必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是“智慧定投”和“傻瓜定投”不差上下,甚至“傻瓜定投”還更好一點。

    結論:小白就安安心心的做小白該做的事,別玩那麼多花樣,沒什麼用。

    不要買一堆指數裝專業

    第二條,不要買一堆寬基策略、行業、smart 貝塔指數,就買一隻滬深300!

    買一堆指數的策略營銷號是始作俑者,為什麼?複雜的大腦需要簡單的策略,而簡單的大腦需要複雜的策略,缺什麼補什麼。營銷號就是抓住了小白們對金融知識的匱乏,投其所好,這樣顯得其專業。但實際上買一堆指數有用嗎?

    沒有!除了讓你顯得專業以外,沒別的用,這些所謂的寬基策略、行業指數其實都是半被動指數,都帶有選股的特性,和主動基金本質上差不多,差的就是主動基金是基金經理選股,而半被動基金是指數公司選股。

    你就那麼確定指數公司按照死規則選的股票比基金經理選的好?這可是A股啊!大群大群的散戶,機構打敗散戶難度在哪?

    另外,你要是有選擇行業、不同策略的本事,你還玩啥指數定投啊?你直接選股票選主動基金不好嗎?這不是事倍功半了嗎?而且這些指數說實話持倉重複度很高,都是大市值股票選來選去,同漲同跌,實在沒必要選那麼多。

    關於策略指數和滬深300的收益比較,之前的文章寫過了,有興趣大家自己看。

    結論就是:滬深300一隻就夠。

    不要搞什麼止盈

    第三條,不要止盈要止損

    不要做什麼止盈策略,這種策略都是營銷號拍腦袋想出來的,對實際投資只能坑你不能救你。這種策略的出現是針對散戶的心理設計的。一,追漲殺跌被傳的人盡皆知,既然追漲殺跌不對,那我就追跌殺漲,很多思想是非黑即白的小白聞著味就去了。

    其二,人性都是好貪小便宜,怕吃小虧。賺錢時候想落袋為安,賠錢的時候死皮賴臉不肯走,最後賠到沒辦法只能割肉為止。營銷號就是這麼想的啊,賺點小錢讓你止盈,賠錢不想走是吧,我就天天鼓勵你別走,給你希望。

    正確的做法是止損,不管什麼時候都能保你一命。如果你打算長期投資(5年,別動不動就20年,來搞笑呢?),嚴格遵守以下規則:

    當你還沒盈利(虧損)或者盈利沒超過10%,那麼止損點定在入場價格的-20%止損(清盤或者大幅度減倉)。

    當盈利達到30%,止損點定在盈利最高點的-10%,保護利潤。

    當盈利達到60%,止損點定在盈利最高點的-5%,收手。

    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風險偏好,確定盈利幅度和止損幅度。這個原則,一,會保護你的利潤,二,會防止你踏空。

    而反過來,你不止損,那麼很可能5年以後才能回本,5年白折騰,你圖啥,你有多少5年?除非你是烏龜成精,建國以後禁止成精!而止盈同樣可笑,輕則踏空,早早收場,重則,你可能根本沒有機會止盈,一直虧損,你怎麼止盈。

    之前的文章詳細解釋過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小書包:基金應該何時賣出?——“止盈”策略有多坑?zhuanlan.zhihu.com

    時間的成本

    第四條,是時間為王

    投資都要有個期限,不能動不動就我要投資20年,長達20年的標的啊,你怎麼選的,你是上帝嗎?有的網友反駁我“我是長期投資,我要投資20年”,“投資10年保證不賠”。

    首先,20年,甚至10年你根本等不了,你有幾個20年,張口就來嗎?相當於我當年26歲畢業工作,要等到46歲才能收網?20年我可能都財富自由了,可能天有不測風雲了,我等你20年,就為了年化2%的收益?

    所以投資要有個時間的限制,就算你是長期投資,在A股,4~5年已經稱得上長期投資了,如果這樣還掙不到錢,反而虧錢,或者收益和餘額寶差不多,很大可能是你的策略有問題,你要反思,而不是“好,5年不行,我再來10年給你看看”。

    如果你用這20年能做出多大的成就,憑什麼把錢都上供給別人。所以投資時間要有個限度。

    把你的小錢規劃好

    最後一條,從過來人的角度談談錢的問題。

    說實話,去搞指數定投的朋友,很多或者大多數是金融小白,或者工作不久,只有工資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年輕的時候,時間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現在賺的那點小錢,和你以後能賺的錢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這個時候雖然你缺錢,但不要急,很多人就喜歡鑽你這個空子,多去提升提升自己,比如:喜歡旅遊的出國旅旅遊,喜歡畫畫的給自己買一隻好畫筆,喜歡運動的買雙好跑鞋,多花點時間學習,多思考下以後的出路。

    這些可以極大的愉悅你自己或者給你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這會花費你本來就不多的收入。沒關係,賣茶葉蛋的老太太不還得先買雞蛋嗎?這是必不可少的成本,而有了這些成本的付出,你會換來以後更好的收入,到時這些小的投入都不值一提。

    而定投能賺多少錢呢?區區2%的年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就算你真的想走投資這條路,那麼你就好好學習投資的知識,投資之路非常困難,賺錢的少賠錢的多,你會發現,各行各業都有大量從業者,但靠投資吃飯的少之又少,說明這行不容易,錢沒那麼好賺。

    比如,你週末有沒有想過去給人做個腦外科手術,賺點零花錢呢?沒有!因為你不會!你知道學醫需要很多年的練習。問題來了,投資也是個行當,憑什麼投資就應該是你沒事賺點小錢的地方,而不是賠點小錢的地方呢?

    有的朋友說: “照你這麼說,我們都應該把錢存銀行了?”,這個問題很無厘頭,你連手術刀都不會拿,你給人做什麼手術,如果你不想把錢存銀行,那就學點投資知識,如果你什麼都不學,還想靠投資賺錢,我只能說:“有這種好事,記得叫上我哈!”

    總結陳詞:如果你執意要做定投,那麼買一隻滬深300指數,傻瓜式定投,做好止損,完事!

  • 4 # 晨死宅

      很多投資者在做定投時,我們都推薦指數基金。很多人就來問了:究竟指數基金是什麼?為什麼適合定投?怎麼挑選指數基金作為定投標的呢?我們今天就來梳理一下。

      1,什麼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就是跟蹤標的指數的基金,指數里麵包括什麼股票,指數基金就買什麼股票,目的是取得和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通常,根據基金的名稱就能大致判斷出是不是指數基金。比如:興全滬深300、易方達創業板ETF聯接、招商中證白酒、國泰國證新能源汽車等,它們都有“標的指數”的字樣。當然,最靠譜的方法是看基金型別、以及投資目標。

      指數基金分為“寬基”和“窄基”。寬基就是我們常說的規模指數,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其指數成份股是按照規模和流通性來歸類,可供選擇的行業範圍較寬。而窄基,則是指單一行業或單一主題的指數,比如:白酒指數、新能源汽車指數等,是不是很好理解呢。

      由於窄基和某個行業、主題高度相關,如果沒有對相關行業主題有一定了解,建議不要為了追熱點而投資。而寬基有很明顯的風格特徵,投資者只需根據自身風險偏好、投資風格來選擇就好。

      另外,指數基金根據複製方式的不同,分為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被動指數型完全複製指數,追求和指數一樣的收益;增強指數型跟蹤指數的同時,小部分資產可以積極投資,更靈活,期望獲得一定的超額收益。

      正因為它們的投資策略、投資目標有所不同,挑選它們的方式也不同。被動指數型更看重“跟蹤誤差”,跟蹤誤差越小、投資擬合度越好;增強指數型更看重“資訊比率”,資訊比率越大、單位主動風險獲得的超額收益越高,投資能力越強。

      2,怎麼能夠知道自己所買的指數基金,對應股市當中的哪個版塊?

      怎麼看你買的基金,是投資於哪個行業、主題、概念或者指數,具有什麼樣的投資風格。有很多種方法來看,包括基金名稱、投資範圍、業績比較基準、行業配置、重倉股等。

      其實,指數基金是最容易得知投資於什麼個股的(判斷是否為指數基金看“基金型別”)。一般從基金名稱就能知道,不管是規模指數、行業指數、還是主題指數。

      比如:工銀滬深300,就代表跟蹤滬深300指數,指數里面有什麼股票,就買什麼股票。而滬深300指數里面,大金融(銀行、非銀金融)佔比33.1%、食品飲料佔比6.8%、醫藥生物佔比6.4%。再比如:銀華中證全指醫藥,從基金名稱一眼就能看出是投資於醫藥行業的。

      除了基金名稱,還有比較直接的方法就是看業績比較基準。比如: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聯接,它的業績比較基準是:中證主要消費指數收益率*95%+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很顯然,該基金投資於消費行業。

      對於指數基金,從基金名稱和業績比較基準基本上就能看出一隻基金是投資於什麼行業或主題了。

      3,如何挑選指數增強基金?

      以163407和100038這兩個指數基金為例:

      1)這兩隻基金都是跟蹤滬深300的指數增強基金。對於指數增強基金,選擇資訊比率高的。

      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是資訊比率:資訊比率=(基金報酬率-基準指數報酬率)/超額報酬的標準差,它衡量的是某一投資組合優於一個特定指數的風險調整超額收益。資訊比率越高,代表主動投資的能力越強。

      近7年多的資料顯示,富國滬深300的資訊比率(年化)要比興全滬深300高,說明富國滬深300單位跟蹤誤差所獲得的超額收益更高。並且,富國滬深300成立時間還早,是國內最早的一隻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個人更建議選擇富國滬深300。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用夏普比率來衡量?這是因為夏普比率是從絕對收益和總風險角度描述風險調整後收益,而資訊比率則是從主動管理的角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用夏普比率來挑選主動管理型基金,而用資訊比率來挑選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原因。

      2)費率方面,富國滬深300是高一點。管理費高0.2%,託管費高0.03%,贖回費2年內高0.2%左右,申購費一樣(折後0.12%),加總起來也就0.43%,不到0.5個點,影響不大的。具體可以登入好買基金網——費率檢視。

      4,ETF基金是什麼,怎麼選?

      按投資範圍,ETF可以分為:股票型ETF、債券型ETF、商品性ETF。

      1)股票型ETF數量最多,目前市場上有129只,包括以下幾種型別的ETF。

      注意:跟蹤同一規模、行業、策略指數等的ETF基金不是隻有一隻。以中證軍工指數為例,就有4只ETF基金。

      那麼,怎麼挑選ETF基金呢?規模大、成交量大、跟蹤誤差小、費率低的ETF更值的投資。

      2)債券型ETF有8只,包括國債、城投債、信用債、週期債等;商品型ETF有4只,都是黃金ETF。

      需要提醒的是,購買場內ETF需要有股票賬戶哦。想要投資目標ETF,又沒有股票賬戶的投資者,可以透過申購ETF聯接基金。相比其它指數基金,ETF聯接基金的費率更低呢。ETF聯接基金可以在好買基金的各個平臺隨意購買,並且支援定投。

  • 5 # 華哥智慧家族系統

    1、首先還是需要對大勢進行判斷,相對低迷的時候,經濟處於轉折的時候,開始進行定投,這樣就可以買在相對的低點,可以學習經濟學,也可以學習K線交易技術來判斷

    2、選擇一個平臺,例如基金購買平臺,或者銀行,進行購買,設定成每月定投的金額設定,這樣就可以每月定期購買

    3、選擇的時候建議選擇可以智慧定投功能的,也就是說可以自動判斷定投的金額大小的,這樣更科學

    4、定投必須堅持10年以上,因為這樣才能跨越牛熊經濟週期。

    你看如何?

  • 6 # 透明自媒體

    指數定投必須使用閒置資金,即使虧損的情況下也不影響生活。現在支付寶上有螞蟻財富可以智慧定投,指數下跌的時候可以多買進,指數上漲的時候少買進,這樣省心省力,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 7 # 中國企業家思想

    簡單建議:考察任何一隻基金,從研究它的回撤開始。指數基金可以按照一定的標準選擇,然後定期(比如一年)調整。更多投資原則,請關注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3/graphic/pay-column

  • 8 # 花稠翕子

    將本人的親身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選擇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通常是跟蹤一個確定的指數,一般選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等這樣的藍籌,覆蓋面廣,風險分散程度高。如何選擇基金公司?

    確定了跟蹤哪個指數後,選擇相應的基金公司,通常選擇規模大,運營時間久,業績出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如易方達,富國基金,景順長城等。基金規模最好在10億以上,發行時間在三年以上的基金,因為可以對過往業績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如何定投?

    根據自己的財力,設定一個週期,可以按日,按周,按月,以我自己為例,我選擇了五隻基金,不宜過多,3-5只就夠了,分按日定投和按周定投。金額佔我可支配的30%左右。因為基金定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心裡準備,最少兩年以上。需要有一個止盈心裡預期,10%~30%即可,落袋為安。期間不必為日常指數漲跌太在意,按今年股市走勢來說,定投的大機率都是虧得,但是對定投來說也是個機會,逢低就多買入。

  • 9 # 7十24資訊

    定投基金其實很簡單的。比如我們常用的支付寶就可以定投基金。

    進入支付寶-財富-基金

    在裡面尋找我們看好的基金

    不同的基金他們的規則時不同的,還有要看好運作費率,買入規則,賣出規則都要好好看看。每年都會收取管理費,還有託管費的。

    選好 基金後我們就可以定投了。

    現在支付寶有的基金有兩種定投方法,一種是自己定投就是固定每週或每月買入等額的資金;

    另一種就是慧定投,根據證券市場的指數走勢定期買入基金。

    現在基金分很多種形式

    封閉式基金;對沖基金;QDII基金;二套房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契約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保險型基金;信託基金;投資基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等。

    不同型別的基金面臨的風險不同,收入也不同。

    建議在買基金前多看看有關基金方面的書籍,不要盲目的去投資,不要看到跌就怕的要命,就要清倉。

    我買基金也有3/4年了,現在也漸漸買了些股票。也是一個小股民了,哈哈哈。

  • 10 # 時間煮酒慰風塵

    定投基金,只要不是在牛市後期,就可以入場。

    比如現在這個階段,就比較適合入場。

    定投的話,一般選擇按月或按周定投,如果短期內震盪大、資金量又充足,可以選擇周定投。但從長期看,按月和按周定投收益區別不大。

    然後就是選好定期品種,做好是選幾種,做一個投資組合,這樣不同行業,比如基本面、消費、醫藥、紅利、國內香港美股都可以有,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定投週期一般至少3~5年,所以要用長期不打算用的錢來做定投。

    最後就是什麼時候止盈的問題。一般認為盈利收益率大於10%為低估,小於6.4%為高估,在6.4%~10%之間為正常。低估時適合定投;正常範圍內可以減少定投,堅持持有;高估時儘量不要定投,要做分批賣出。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短期內的浮虧沒關係,請看下面的微笑曲線,得過了右側的盈虧平衡點後,後面就全是盈利了。

  • 11 # 愛講故事的小青年

    1.可以先確定自己要定投的指數基金,建議新手一開始選擇大盤指數進行定投(比如說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

    2.確定定投的頻率,可以把自己的定投頻率設定為周定投或者月定投,這兩種方式其實最終的收益率都差不多

    3.根據估值來買賣指數基金,設定屬於自己的買賣邊界。舉個例子,比如說大盤指數(上證50指數),一般來說,上證50指數在低於10倍市盈率就可以開始定投,在10倍市盈率到15倍市盈率堅持持有,高於15倍就可以賣出。

    總結一下,就是遵循低買高賣的原則定投指數基金。

  • 12 # 與財為伴

    目前來說定投指數基金已經成為了一種高效的投資策略,而如何定投指數基金呢?

    定投指數基金很像銀行裡的零存整取,在一定時間內,每個時間段向指數基金投入一部分資金,這樣能夠將自己的資金成本熨平,以待在下一個牛市成功獲利。

    2.進入基金頁面後,選擇定投專區。

    透過銀行或者基金公司等渠道購買

    這樣定投指數基金的話直接到現場諮詢工作人員即可。

  • 13 # 財經青年拯救小白

    一樓已經說了投資方法,我就來說說投資策略。

    在不知道如何計算指數溫度的情況下就來看指數分位點吧。

    分位點:一般看十年資料。指的是某一天在十年中價格所處的位置。比如說,分位點在20%,那麼就是比80%的時間要低。也就是現在是被低估的。就可以買入。

    具體策略如下。

    20-30之間,投入定投金額的50%,比如你準備每月投1000塊,在這個分位點之間就投入500塊,其餘500塊可以放貨幣基金裡。

    10-19之間,投入定投金額的80%,也就是800塊,剩餘200投入貨幣基金。

    10以下,全部投入1000塊。

    9-7之間,投入1300,把原來剩餘的錢投入一部分。

    7-5之間,投入1500。

    5以下,當月的投入進去,並且把原來剩餘的全部投入。

    下面講賣出策略。

    30-40之間,持有,不投入。把需要投入的資金存貨幣基金。

    40-45之間,賣出持倉的30%。

    46-50之間,再賣出30%。

    大於50全部賣出。

    再說切換。

    賣出某隻基金後怎麼辦呢,按同樣的策略買入分位點低的指數。

    還有一點,哪隻指數基金最低,就買哪隻。

    比如說,現在中證500分位點是8%,滬深300是15%,那我們就買中證500,停止滬深300的買入。其他指數基金一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啟超有九個兒女,據說人人都成才了,具體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