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泰伯篇》。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白話譯文: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後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來奔喪,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
武王時,滅了殷商,統一了天下。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讓與賢者、聖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讚無比的。
譯文: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泰伯篇》。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白話譯文: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賞析:
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後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來奔喪,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
武王時,滅了殷商,統一了天下。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讓與賢者、聖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讚無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