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至2021
-
2 # 小奶爸有話說
一、秒殺技巧一:標點符號
在言語題中,“‘’”、“?”及“、”很有可能為正確解題立下汗馬功勞。
【例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其幼稚工業或成熟工業一旦被政府所“保護”,就會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團體,從而對政府產生新的壓力,迫使其進一步實施“保護”,使暫時的保護演變為永久的保護。
對上面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受政府“保護”的有可能是幼稚工業,也可能是成熟工業
B. 受政府“保護”的結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團
C.政府的“保護”會由暫時演變為永久
D.政府的“保護”能對工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
【解析】引號在很多公務員考試試題中多次出現,常展現出的作用是表示諷刺和否定。文中“保護”二字顯然是含有貶義的,考生明白這個道理後便可迅速選出正確答案為D。
二、秒殺技巧二:關聯詞
【例題】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來越相似,按照德華人埃利亞斯《文明的程序》的說法,文明是一個群體社會中大家按照統一規則生活,就好像按照一個節拍跳舞,不至於踩到腳一樣;而文化使一個民族與別的民族不同,它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規則而是習慣。其實城市化也可以這樣看:城市迅速發展,摩天大樓變成城市象徵,這其實是現代文明在世界各個角落強勢發展的結果。但是,我們又希望文明不要壓倒文化,“同一”不要消滅“差異”。
這段文字意在:
A.質疑現代文明忽略民族個性的趨勢
B.探究城市化程序與文明發展的關係
C.強調城市化程序中儲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較文明與文化對人類發展的不同影響
【解析】文段出現轉折關係詞“但是”,很顯然文段閱讀重點便在轉折之後即強調城市化程序中儲存文化的必要性。
關聯詞在文段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句與句之間關係承載的載體,同時也是文段主題句的標誌所在,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關聯詞有五種型別,包括轉折、遞進、結論、必要條件和並列。因此考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關聯詞的標註,從而快速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
三、秒殺技巧三:行文脈絡
【例題】近日,有能源專家指出,目前全國不少城市搞“光彩工程”,在當前國內普遍缺電的形勢下這是不適宜的。按照上海電力部門的測算,上海的燈光工程全部開啟後,耗電量將達到20萬千瓦時,佔整個城市總髮電量的2%,相當於三峽電廠目前對上海的供電容量。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搞“光彩工程”對國家和人民無益
B.現在不宜在各地推廣“光彩工程”
C.上海整個城市的總髮電量不高
D.上海的燈光工程耗電量驚人
【解析】文段很明顯是一個總分結構,作者先說觀點,接著舉例。考生做該題時快速明白文段結構後便可迅速找到答案B。
片段閱讀中常考出現的行文脈絡結構包括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總分。考生在備考過程中要著重培養自己把握行文脈絡的能力,把握了文段的行文脈絡,也就把握了整個文段的靈魂,由此便可獲取迅速解題的制勝法寶。
四、秒殺技巧四:找重點資訊
【例題】很多人認為動力是一塊餡餅,會從天而降,幸運地砸在自己頭上,他們意識到自己缺少動力,卻還在______,期望動力哪天能無緣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望眼欲穿B.翹首以盼
C.浮想聯翩D.守株待兔
【解析】該文段重點資訊在最後“期望動力哪天能無緣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很顯然是對空格的解釋,由此可快速判別答案為D。
教育專家提醒大家,文段中的重點資訊對於考生尋找正確答案有著直接且明顯的提示作用,因此考生在做題過程中要有一雙快速發現提示資訊的慧眼,從而迅速找到答案。
-
3 # 咸寧中公教育
要想在行測考試中脫穎而出,資料分析的分數必不可丟,但在考試過程中很多考生直接將資料分析放置最後做,常常因為時間原因草草了事,最後憑感覺蒙上就交卷了,這樣是萬萬不可取的,資料分析就是我們公考行測中的紙老虎,看似十分麻煩,材料冗長,資料繁多,這也是很多考生放棄的原因所在,但它既是紙老虎,必有破解之道,掌握方法,掌握技巧這部分的分數即可輕鬆收入囊中。
要想在考場上做題既快又準,就必須要在考試前掌握方法,領悟技巧,並多加練習。那麼要做好資料分析題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從冗長的資料中快速並準確的找出資料。建議大家在看題目之前用5-10秒鐘的時間讀取整篇材料,對每一段落有整體的把握。這時候肯定有同學會說“啊?怎麼可能?”那這也是我要說的關鍵所在了,用這個方法,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1、多段落式文字型材料
解題思路:資料分析中資料都是採取“總—分”的結構,這樣的結構就方便我們快速找到所要求的資料。在多段落的文字材料中我們只需劃出每一段落第一資料前面的關鍵詞,即可知道這一段說的是哪件事,或是哪類事了。有的同學馬上會問,如果第一個資料是時間怎麼辦,請同學們記住如果全文中有時間變化就劃出時間,如果從頭到尾一個時間那大可不必理會它。
【例題1】2013年,汽車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38億元,增長23.1%;實現利潤416.6億元,增長19.9%;稅金225.3億元,增長50%。銷售利潤率(利潤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攀升至9.2%。
食品(含菸草)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59億元,增長20.8%,增速同比放緩9.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398億元,增長34.5%;工業稅金506.2億元,增長11.4%。
鋼鐵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10億元,增長1.8%,利潤總額34.6億元,增長18.8%,行業銷售利潤率僅1%。
石化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38億元,增長18.8%;實現利潤204.2億元,增長38.1%。子行業中,石油加工業淨虧損0.2億元,同比減虧13.6億元;化工行業全年利潤增長31.6%,扭轉上半年利潤下降局面;石油開採業淨虧損8.6億元,橡膠塑膠行業利潤增長29.1%。
建材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12億元,增長27.1%;實現利潤167.2億元,增長51.6%。
機械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86億元,增長26.6%;實現利潤191.6億元,增長23.8%。其中,電氣機械(家電)利潤增長38.5%,專用裝置利潤增長22.1%,船舶行業利潤增長18.9%。
2013年該省以下行業利潤增速從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
A. 石化行業,建材行業,機械行業
B. 建材行業,石化行業,機械行業
C. 汽車行業,食品(含菸草)行業,鋼鐵行業
D. 食品(含菸草)行業,鋼鐵行業,汽車行業
【答案】B
【解析】本文的時間沒有變化,只出現一個“2013年”所以我們不用考慮時間,只需要將每一段第一個資料前面的關鍵詞劃出,如上文所示,接下來按照題意找資料,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問的是利潤增速從高到低,別看錯了喲!在原文中找到相應資料即可,建材行業:51.6%,石化行業38.1%,機械行業23.8%。在這裡提醒大家,把找到的資料標到每個選項的相應文字上方,會給大家節約不少時間呢!
上一頁
【例題2】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機構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6.46萬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6824億元,同比增長7.6%;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5.77萬億元,同比增長2.7%。服務業中長期貸款餘額16.55萬億元,同比增長8.9%。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財務公司本外幣農村貸款餘額15.24萬億元,同比增長18.4%;農戶貸款餘額3.86萬億元,同比增長16.9%;農業貸款餘額2.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1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1.4%。房產開發貸款餘額3.2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個人購房貸款餘額8.5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6140億元,同比增長42.4%。
2013年3月末,各項貸款餘額從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
A. 農戶貸款餘額,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農業貸款餘額
B. 房產開發貸款餘額,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
C. 服務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農戶貸款餘額,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
D. 重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房產開發貸款餘額
【答案】B
【解析】這道題看似比上一道題略難一些,因為每一段說的是一類事情,而不再是一件事情,但道理是相同的,只要我們把每一段的關鍵詞劃出來知道每一段說的是什麼事情了,選項中出現這類事,我們還是可以快速找到相應資料。這裡面我們需要注意資料的單位,房產開發貸款餘額:3.2萬億,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04萬億,輕工業中長期貸款餘額:6824億。
-
4 # 公考題庫
是練得少,等你真正的掌握了技巧的去學習,並且練得多了,看一眼就知道怎麼去答了,而且正確率也是很高的。
簡單說下我當時的學習方法:
1. 邊聽課邊練習,這樣的方式真的很有用!!而且對於知識點的掌握非常穩,當時我就邊聽路子公考爆分課邊做模組題,將老師講到的很多答題技巧和方法跟著題練習一遍之後,有了自己的思路,課下就自己做模組題,邊做題邊回憶老師課上講的知識點,這樣對於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聽完一遍基礎穩的話拿個140+沒啥問題,學完第二遍上145+也是極有可能的,我當初就聽兩遍筆試148上岸。
2. 大量練習,聽完課掌握了做題方法之後,一定要保持每天練習的習慣,確保自己真正的掌握到了每個題型的做題方法。路老師會講到很多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可以選出一個做題最快的一種,這樣你才能保證速度能夠提高上去。
3. 善於總結,做完一套題就要總結自己為什麼出錯,出錯原因是什麼,知識點沒掌握還是背記的不熟,進行反思,並多練習,確保自己下次不會犯同樣錯誤。
以上就是我筆試考試的做題方法,自律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不用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適當放鬆,形成自己的策略,節奏,考場上自然不慌。
-
5 # 偶木
先學習技巧,再大量刷題。
資料分析的題目難度,對於參加過高考、上過大學的人,不值一提。所以想要做好資料分析,提高資料分析的正確率,就需要掌握答題技巧並加以大量練習。
想要掌握答題技巧,看網課當然可以。但是和題主一樣,我更喜歡看書,把書上的相關板塊看完之後再做題鞏固。有些題實在弄不明白了,我會上網找專門的影片和文章學習一下。
學習過程中,對於資料分析涉及的不同題型,如增長率、百分比等,分別強化聯絡。不要貪多,但可以積少成多。
-
6 # 廈門中公教育
資料分析,在行測考試中算是一個常見的題型,而且以其難度不大、題量大聞名於各大公職考試的備考圈。然而在學習資料分析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同學其實在記公式、巧計算方面也沒有問題,但是卻讀不懂題乾的問法,這個時候有點尷尬了。那這一難題我們應該如何克服呢?就讓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一起看看吧!
一、問法初識
先來看兩個問法,如下:
例1: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同比增長百分之幾?
例2:2017年中國糧食畝產量同比增長百分之幾?
對於例1很多同學一看就知道是求增長率,但是對於例2反而會糾結,其例項2歸根到底也是求增長率,只不過求的是平均量的增長率。所以,要想讀懂一道題,搞清楚這道題的根本問題非常重要。
二、問法詳解
那麼在資料分析題中有哪些常見的根本問題呢?大體上分為三大類:
(1)單一資料:主要考查單一資料的現期量、基期量、增長量、增長率
例:2017年GDP是多少?2016年GDP是多少?2017年GDP同比增長了多少億美元?2017年GDP同比增長率百分之幾?
(2)兩數之比:比重、倍數、平均量
例:2017年進口額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2017年進口額是出口額的多少倍?2017年平均每個港口的進口額是多少?
前兩類其實都屬於最直接最簡單的問法,不存在太多的難點,所以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難度不大,一眼就能識清。
(3)多公式組合:又叫多概念組合,其實就是把前面所學的概念綜合考察
例:2017年年末中國行動電話使用者增長量比2006年增長量多百分之幾?2017年8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量是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量的多少倍?
第三類題目是看似難度很大,但掌握了技巧之後也非常簡單的一種題目。比如2017年年末中國行動電話使用者增長量比2006年增長量多百分之幾?這個題目首先第一步確定最根本的問法問的是增長率,所以先把增長率的公式寫下來,增長率=(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接下來再去看,它的現期量和基期量分別是增長量,再把增長量的公式增長量=(現期量×增長率)/(1+增長率)寫下來;最後把第二個公式的式子直接代入第一個式子進行計算,這個題目就可以輕鬆解決了。
三、例題賞析
2016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洗煤7667.91萬噸,同比下降0.2%。其中,生產用於煉焦的洗精煤3125.86萬噸,同比下降7.0%。鄂爾多斯市洗煤產量在本年超過烏海市,成為我區第一大洗煤產地,生產洗煤2804.68噸,同比增長2.6%,產量佔全區36.6%。
問:2016年與2015年相比,生產用於煉焦的洗精煤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洗煤的比重( )
A.上升了3個百分點 B.上升了5個百分點
C.下降了3個百分點 D.下降了5個百分點
【中公問法解析】這個問法可以分成兩步來理解,第一步,它的根本問題問的是變化量也就是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第二步它的現期量和基期量都是比重,需要用到比重的公式,兩個公式合併即可得到這道題的公式為
【中公題目解析】由2016年生產用於煉焦的洗精煤同比下降7.0%,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洗煤同比下降0.2%,-7.0%<-0.2%,可得2016年與2015年相比,生產用於煉焦的洗精煤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洗煤的比重是下降的,下降了。故本題答案選C。
所以,各位備戰公考的小夥伴,趕緊學會這種方法,去做題,去得分,去到理想的崗位展現自己吧!
-
7 # 天津中公教育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題量一般保持在20道左右。也是我們考生在行測備考中保證競爭力的關鍵。大量的考生,不論是初次接觸還是有一定備考經驗的考生普遍的感受是“太麻煩了。時間不夠”,題幹確實需要我們在短短而是多分鐘的時間內搞定四篇或短或長,包含無數陌生概念和複雜資料的材料,想一想就讓人頭疼。不過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考生們只要能夠做好以下幾點,在時間寶貴的考場上節約5到8分鐘也不是難事。
一、跳出習慣誤區
很多考生初次接觸資料分析都被資料分析專項的複雜材料嚇到了,很多人覺得先閱讀材料的話沒什麼用,陌生的概念和複雜的資料以及看不懂的描述,非常浪費時間,於是乎就養成了先看題目,然後回過頭來再去材料中尋找資料,列式計算。殊不知這才是真的浪費了時間,且不說材料與題目不在一個版面的話我們要反覆翻動捲紙浪費時間,單說每篇材料基本都是五個題目,相當於我們做一篇題目要至少閱讀五遍材料,浪費的時間絕對在兩分鐘以上。所以要想短時間內高效做題,就要擯棄這種不適當的方法,養成先認真閱讀材料再去看題目的習慣。
二、掌握方法增強信心
可能還有即使這樣,還會有很多考生認為資料分析比較難,首先就是在於材料當中包含了很多複雜的資料,一遍閱讀根本無法對材料有整體認知。對於這一點,其實可以說是另一個誤區,即使做過很多練習的考生也做不到。所以,我們發現,在閱讀材料時,具體資料是不需要我們關注的,我們在閱讀材料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
1. 關注材料時間;
2. 關注材料涉及到的統計指標;
3. 明確各段段落大意;
4. 明確各段落之間關係。
接下來在閱讀題干時就可以透過確定問題涉及的統計指標以及時間來確定指標在材料中的所在段落來尋找資料列式求解了
三、堅持訓練提效率
有一些考生也會疑惑,即使這樣閱讀我感覺很不適應,反而用的時間更多了,並沒有達到提速增效的目的,就是雖然掌握了一些閱讀技巧,但是真正讀起來卻很慢,可能因為緊張反而難以區分重點,那這個時候我們建議考生在掌握了一些閱讀技巧之後,一方面需要多加練習,多去找一些材料、題目去印證、練習。另一方面還要去學習增強、資料分析中的相關概念和列式能力,需要多做練習,全國各地的真題或者模擬題,要像考試一樣每天堅持做3-4篇,儘量每次記錄做題的時間。透過不斷的練習加強對材料內容和資料關係的分析,提高對材料的敏感性,提升快速閱讀提取有效資訊的能力。
中公教育最後祝廣大考生能夠迅速提分,“公”成名就。
-
8 # 陝西華圖教育
對於考生來說,最關心的問題莫非就是考什麼啊,因為考什麼我就複習什麼。這個問題其實大綱中有明確的答案。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
其中的“理解”能力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都要接觸一些報表,如果你閱讀和理解報表的能力沒有達到能夠獨立處理工作類報表的水平,那麼在考試中,你的成績就會作出相應的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篩選合格人才的目的。
這種綜合理解能力,很多考生平時不太注意,導致做題過程中經常出現對某個術語的理解出現模稜兩可的狀態,即影響了正確率又影響了做題速度。而這種能力完全可以透過短期的學習和練習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比如常用的術語需要提前掌握。
其中的“加工”能力是指將題目中所涉及的多個量建立起相應的聯絡,回顧和總結歷年的資料分析的考試題,基本上都是圍繞比重、增長量、增長率和平均值這4個知識點進行變形和展開的,每個知識點內都基本涵蓋3個計算公式,一共考查12個計算公式。
補充:“增長240%”等同於“增長2.4倍”
補充:“--”表示“資料不存在或與計算關係式無關”。
補充:“年份間隔”=(末期年份-初期年份)。
親們,上面這四個表格,非常的關鍵哦,如果你能熟記於心,那麼考試中,你見到任何一道題目,都會知道列什麼式子,那麼信心自然就有了,正確率就會相應提高,這麼重要的東東,如果你記不住,那麼友情奉送你一招,只需要四步走就能搞定。第一步,拿出你的手機;第二步將上面四個表格拍到一張照片內;第三步,將照片設定成手機屏保;第四步,你懂的。
-
9 # 就是我Cy呦
資料分析肯定是有技巧的。
首先,對於從未接觸的人來說,先了解什麼是資料分析,說白了就是給你一些資料,然後後面跟著5個計算題。
然後,開始學習資料分析解題方法,也就是你說的技巧。第一,做資料分析先看題目後迴歸資料,從資料中找到解題的相關資料,切忌通讀材料,再解題,本來考試時間就緊張,你這樣做只會無用功,得不償失。第二,做一些計算技巧,公務員考試不能用計算器,只能筆算,一個題平均一分鐘,這時提高計算速度至關重要。結果不一定全部算出來,大部分算2位就能選出正確選項了,好多計算技巧,可以上網搜搜看。第三,一定要看好題目,選不正確的,看好基期現期等等。
最後,多做資料分析題,熟能生巧,把所有的題型都接觸一下,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掌握方法,怎麼變化都能做出來。
祝大家公考之路暢通,一次上岸。
-
10 # 京小王
2019年國考行測備考:資料分析必備公式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答題技巧:資料分析必備公式。在公務員行測試卷中,考查數學方面的知識有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兩部分,兩部分加起來一般為30題左右,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題目作答,卻很難實現的。另外,這兩部分在行測試卷中所佔分值較高。因此,解答好行測試卷中數學有關題目,對於行測試卷的整體得分至關重要。我們一直覺得數學難,其實資料分析也沒那麼難,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方法罷了。下面小編幫助考生輕鬆備戰公務員考試。
資料分析備考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養及訓練。2、計算能力培養及計算。現階段備考資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記公式。
一、掌握基本增長概念和常用公式
1、普通增長
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
增長率=增長量/基期值=現期值/基期值 -1
基期值=現期值/(1+增長率)
增長量=現期值×增長率/(1+增長率)
2、隔年增長
隔年基期值=現期值/(1+x%)(1+y%)
隔年增長率=x%+y%+x%y%
3、年均增長
年均增長量=(末期值-初期值)/n (n為增長次數,年份作差即可)
年均增長率≈(末期值/初期值 -1)/n (偏大,選略小)
末期值≈初期值(1+n.x%) (偏小,選略大)
初期值≈末期值/(1+n.x%) (偏大,選略小)
注:當n相同比較年均增長率大小關係的時候,直接比較末期值/初期值即可。
二、A/B型之比重、平均數、倍數
還有一種題型是判斷比重(平均數)的變化
1、比重:
若部分的增長率>整體的增長率,則現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上升
若部分的增長率<整體的增長率,則現期比重<基期比重,比重下降
若部分的增長率= 整體的增長率,則現期比重= 基期比重,比重不變
2、平均數
若總量的增長率>份數的增長率,則現期平均數>基期平均數,平均數上升
若總量的增長率<份數的增長率,則現期平均數<基期平均數,平均數下降
若總量的增長率= 份數的增長率,則現期平均數= 基期平均數,平均數不變
三、拉動...增長、貢獻率
1、拉動增長=部分增長量/整體基期值
部分增長量=整體基期值×拉動增長
整體基期值=部分增長量/拉動增長
2、貢獻率=部分增長量/整體增長量
部分增長量=整體增長量×拉動增長
整體增長量=部分增長量/貢獻率
-
11 # 班主任-宣子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今天已經落下帷幕,行測中資料分析部分的測查重點比較明顯,題量也較為穩定,仍然是考查了20道題目。中公教育接下來為各位考生整理分析了今年資料分析的考查特點。
一、分級考試差異性分析
除16年考試外,近幾年資料分析在副省級與市地級考試中完全一致,今年也延續了這種考查特點。
二、難度分析
資料分析部分的計算難度比往年有所下降,對考生多步乘除的計算要求大大降低,只是考查了考生對加減法以及簡單乘法和除法的運用。但是在題幹分析、公式應用的考查上,難度有所增加,同時也更為靈活。由此可以看出,今年資料分析的考查更加側重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如十字交叉法在增長率求解中的應用、快速求解平均數的增長率等。
三、考點分佈
今年資料分析的考查仍以統計基礎知識、比重基本公式、比重變化、平均數基本公式、倍數等常規知識點為考點,值得一提的是,平均數的變化率計算是近五年來第二次考查,而且難度有所提升,成為考生在本次考試中的攔路虎。
四、選項設定
今年選項設定的最大變化體現在選項不再是單一具體數值,而是一些數值範圍,這就大大降低了題目求解的難度,只需要估算結果的範圍即可。資料分析考查中,考生最為頭疼的題目一直是綜合判斷類的試題,不過在備考中,中公教育一直提倡該類題目多選C,今年仍然保留往年趨勢,半數正確答案為C選項。
-
12 # 嗨咯紅
我老公是國家公務員,他用自己的經歷來回答。2014年國考,行測75分,申論77。
好,正式回答問題。
首先:熟記公式
資料分析,難度不大,但耗時,對於時間的把控,首先就是足夠熟悉資料分析的基本公式。比如,增長率,增長量,同比,環比。一定要弄清這樣公式的含義,並靈活運用,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學會這步就可以往下看。
其次:靈活運用速演算法
公式列出來了,是不是就開始老老實實算呢?肯定不是。我們要用速算估算,得到大概數字,然後根據這個資料,去找最接近的答案。
比如:(64872-20142)/99472=?
很多考生就是用正常思維去算,這樣起碼得30秒以上,那麼即使答對了,也沒用,因為耗了太多時間。因為篇幅有限,就介紹兩個簡單的方法,
一,估演算法
毫無疑問是資料分析題當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計算進行之前必須考慮能否先行估算。所謂估算,是在精度要求並不太高的情況下,進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選項相差較大,或者在被比較資料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使用。
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較或者計算較複雜分數時,透過“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兩位),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資料分析的速算當中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並且由於其“方式簡單”而具有“極易操作”性。
“直除法”從題型上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1、比較多個分數時,在量級相當的情況下,首位最大/小的數為最大/小數;
2、計算一個分數時,在選項首位不同的情況下,透過計算首位便可選出正確答案。
總之,資料分析就是要在正確列出公式的基礎上,化繁為簡,估算出最接近正確答案的答案,化繁為簡就是儘可能將數字化整或找到數字跟數字間的關係。資料分析就是要考生使用技巧去解答案,如果你還是像高考那樣答題。那麼你肯定上不了岸。
回覆列表
公務員考試在考前衝刺階段如何提高複習的效率?張老師針對行測資料分析模組,總結了以下六句口訣。
一個目標:做前3個
兩種結構:總分式、一段式
三種工具:機械錶、帶刻度的直尺、量角器
四種圖形:折線、餅圖、柱圖、其他圖
五大要點:時間、單位細節、常識判斷、特殊表述、定性分析、組合選擇
六大技巧:估算、插值、放縮湊整、通分、近似、差分
下文,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老師將對這六句口訣進行詳細解讀。
一、一個目標
資料分析的目標:做前3個,適當放棄後2個。
總結歷年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試題可以發現:每篇資料分析的前3個題比較簡單,一般只需要從資料中查詢相應的資料進行比較,或者輔以一些非常簡單的計算就很容易做出來,而後面的2個題比較複雜,往往需要進行非常複雜的計算,以及多個選項的對錯判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做不完全部資料分析題,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建議考生做完前三個而放棄後兩個。有目的的放棄,將時間投入到其他模組相對容易的題中,可以保證整體效益的最大化。
二、兩種結構
在資料分析的三種題型中,考生反映文字閱讀是最難的,而其難就難在閱讀和查詢資料。為提高做題效率,建議考生熟練掌握“結構閱讀法”。一般而言,文字資料分為兩種結構:總分式、一段式。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文字結構,如何使用結構閱讀法,下面透過例子進行詳細闡述。
⑴ 總分式
例1:2003年6月份,“國房景氣指數”達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點,比去年同期上升2.39點,具體的各分類指數情況如下:
6月份竣工面積分類指數為111.46,與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點。1-6月份,全國累計完成房屋竣工面積81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
6月份新開工面積分類指數達到108.91,比5月份上升0.17點滴,比去年同期上升3.44點。1-6月份,全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為2.4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1%,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11.2個百分點。
6月份商品房銷售價格分類指數為97.71,比5月份下降1.23點,比去年同期上升3.73點。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2424/平方米,同比增長5.4%,而去年同期是下降0.1%。
6月份空置面積分類指數為96.52,與5月份持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05點。上半年,商品房空置面積同比增長8.4%。
6月份土地開發面積分類指數為115.97,比5月份下降0.64點,比去年同期下降2.60點。上半年,完成土地開發面積71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7個百分點。
116.2002年1-6月份,全國累計完成房屋竣工面積的增幅是( )
A.40.4% B.38.6% C.20.4% D.18.6%
117.與去年六月相比,增幅最大的指數是( )
A.竣工面積分類指數 B.商品房銷售價格分類指數
118.與去年六月相比,下降的指數是( )
C.新開工面積分類指數 D.土地開發面積分類指數
119.與上一個月相比,降幅最大的指數是( )
C.銷售價格分類指數 D.土地開發面積分類指數
120.2002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是( )
A.2424元 B.2299.8元 C.2302.1元 D.2403.2元
看到上面這個題目後,首先用5秒鐘確定這篇文字資料的結構,是一個典型的“總分式”。然後在20秒鐘內,把每一段的關鍵詞找出來,並在下面劃橫線作標記。做完標記後直接看題目,題目中問到哪個關鍵詞,就在相應的段落裡面尋找對應的資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做題的速度。
⑵ 一段式
例2:2007年,中國七大水系的40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有50.0%的斷面滿足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26.5%的斷面為Ⅳ~Ⅴ類水質;超過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佔23.5%。與上年相比,七大水系水質狀況無明顯變化。近岸海域296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62.8%,比上年下降4.9個百分點。三類海水佔11.8%,上升3.8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佔25.4%,上升1.1個百分點。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14.5萬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0.4萬平方公里,其中,嚴重汙染海域面積為2.9萬平方公里。渤海嚴重汙染海域面積0.6萬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氣溫為10.1°C,比上年高0.2°C。在監測的557個城市中,有38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佔監測城市數的69.8%;有152個城市為三級,佔27.3%;有16個城市為劣三級,佔2.9%。在監測的342個城市中,城市區域環境質量好的城市佔6.1%,較好的佔64.6%,輕度汙染的佔28.1%,中度汙染的佔1.2%。
115.根據材料,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中國2006年全年平均氣溫為9.9°C
B.全國共38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
C.中國七大水系的408個水質監測斷面中,超過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佔26.5%
D.中國2006年近岸海域296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62.8%
針對“一段式”的文字資料,不是找關鍵詞,而是注意那些特殊符號。比如上面這個題目,尋找A選項中的“°C”,B選項中的“(含二級)”,C選項中的“Ⅴ”,D選項中的“一、二”,這些特殊符號,在大段的文字中比較顯眼,也比較好找。
注意:對於文字資料,考生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花大量的時間閱讀,甚至嘗試去記住一些自以為很重要的資料。第一,考生自認為很重要的資料並不一定涉及到;第二,快速閱讀時,根本記不住那些資料。
三、三種工具(機械錶、帶刻度的直尺、量角器)
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題可藉助一些簡單工具,常常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某些餅圖中,藉助量角器可以迅速判斷各部分的比例;機械錶可以用與快速解決鐘錶問題;而直尺的用法就更多了,可以橫著用、豎著用、斜著用。下面透過一個例子說明直尺的用法。
例3:
131.北京的日照時數超過200小時的月份有:
A.8個 B.9個 C.10個 D.11個6
132.哈爾濱日照最多和最低月份的日照時數的比值最接近:
A.2.5 B.3.0 C.3.2 D.3.8
在解答這個例子的第一題時,可以用直尺沿著縱座標200小時的那條虛線,遮住下半部分,再數直尺上方有多少個月,這樣可以快速解題。
在解答第二題時,先找出哈爾濱日照最多的月份和日照最低的月份,分別是6月和1月,再用直尺量出這兩個立柱的長度,就可以得出相應的比例。
四、四種圖形
資料分析圖形題主要包括常見的折線圖、柱狀圖、餅圖、以及其他圖形。做圖形題時,一定要注意看清楚橫、縱座標的刻度和單位。
⑴ 折線圖:
⑵ 柱狀圖:⑶ 餅圖:
⑷其他圖形
例4:下圖反映的是美國高中畢業生參加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學習能力測驗)和GPA(Grade-Point Average,平均積點)模擬考試的分數,以及SAT、GPA成績與這些學生最終升入大學的百分比之間的關係。
圖中,%表示最終被大學錄取的學生的百分比。
( )表示每個分數段高中畢業生的總人數。
受試學生GPA的成績大於2.0的共1959人。
受試學生中最終升入大學的共744人。20.GPA成績在3.5-4.0之間,而SAT成績在1000-1299之間的學生中有( )人沒能升入大學。
A.84 B.72 C.32 D.36
21.升入大學的學生最多的一組是( )。
A.3.0-3.4/700-999 B.2.0-2.4/700-999
C.3.5-4.0/400-699 D.2.5-2.9/700-999
22.在1959名學生中,SAT的分數低於700未能升入大學的學生大約佔( )。
A.7.25% B.14.5% C.29% D.58%
例5:上海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資產負債圖15.上海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五大支援系統中,相對淨資產最少的是( )。
A.生存系統 B.發展系統 C.環境系統 D.社會系統
16.五大支援系統中,相對總資產和相對總負債分別約為( )。
A.70%,-30% B.75%,-35% C.65%,-30% D.65%,-35%
例6:某調查公司以不同年齡段市民為調查物件開展了黃金週主要休閒方式的抽樣調查工作。下面的三角形表示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在採取五種休閒方式之一的人群中所佔的比例。三角形頂點表示100%,相對應的基線表示0。
A代表外出旅遊 B代表上網 C代表朋友聚會 D看書休閒 E代表和父母一起逛公園131.黃金週期間,選擇上網休閒方式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佔的比例約是( )
A.12.5% B.25% C.37.5% D.62.5%
132.哪一種方式青年人和兒童的參與比例相同( )
A.看書休閒 B.和家人一起逛公園 C.朋友聚會 D.沒有這種方式
133.哪一種休閒方式,青年人所佔的比例最少( )
A.看書休閒 B.朋友聚會 C.和父母一起逛公園 D.上網
134.採取外出旅遊休閒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數比約是( )
A.7:2 B.7:6 C.1:1 D.無法計算
五、五大要點
在資料分析中,一定要特別注意下面五個細節。
(1)注意時間單位細節
【例7】下圖顯示中國近17年來GDP與財政收入的變化情況,根據下圖,2005年中國財政收入約為( )萬億元。 A.32 B.39 C.22 D.3.2
在這個題中,一定要注意到財政收入的單位是千億,否則很容易錯選A。
(2)利用常識判斷
【例8】1980年中國鄉村消費屬於( )。
A.絕對貧困狀態的消費 B.勉強度日狀態的消費
C.小康水平的消費 D.富裕狀態的消費
1980年的時候,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初期,這個時期的農村絕對屬於貧困狀態,不用看題目,依據常識就可以判斷出此題目選A。
【例9】(2008年北京空氣質量狀況資料)若將空氣質量達標任務平均分配到各月,截至8月末,全年256天空氣質量達標的計劃完成情況是( )
A.完成進度較慢 B.完成進度正常 C.完成進度提前 D.無法判斷
2008年8月北京正舉行奧運會,不可能出現有某項任務延期完成的情況,因此這個時期北京的空氣質量狀況一定是非常好的,根據政治常識可以判斷這個題目一定選C。
(3) 注意一些特殊的表述方式
【例10】如果2008年仍然維持2007年的增長率,那麼2008年末中國外匯儲備額將肯定超過( )
A.21800 B.22700 C.23400 D.24900
如果題目中出現“肯定超過”、“肯定多於”的問題,一定選最小的那個數。
【例11】接受調查者如購買廁所潔具與餐具一類商品,去主題商場的人數比例一般不會超過( )A.45% B.40% C.35% D.30%
反過來,如果題目中出現“肯定不超過”、“肯定少於”的問題,一定選最大的那個數。
(4) 儘量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
A.45% B.55% C.65% D.75%
這個題目不是用具體資料計算,而是根據圖形進行定性分析。從圖可知工科學生的比例肯定超過50%,但是又到不了75%,首先排除A和D。然後可以使用量角器,大致判斷出其比例為55%,因此選B。
(5) 組合選擇
【例13】
某校各專業學生情況統計表 (單位: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Ⅰ.該校男生中理科學生的比例低於女生中理科學生的比例
Ⅱ.該校文科生不足學生總數的19%
Ⅲ.該校學習體育、藝術方向的男生比女生多
Ⅳ.該校男生中工科學生的比例高於文科學生中女生的比例
Ⅴ.該校男生中文科學生的比例高於工科學生中女生的比例
Ⅵ.該校學習理科和工科的男生佔到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
Ⅶ.該校藝術生中女生的比例高於師範生中女生的比例
A.Ⅰ、Ⅲ、Ⅳ、Ⅵ B.Ⅰ、Ⅲ、Ⅳ、Ⅶ
C.Ⅰ、Ⅴ、Ⅶ D.Ⅰ、Ⅲ、Ⅳ、Ⅵ、Ⅶ
組合型的選擇題,不是依照所羅列的命題一個一個的進行判斷,而是根據選項的分佈,四個選項都有的命題(如Ⅰ)、四個選項都沒有的命題(如Ⅱ),都不用判斷;一旦判斷出某個命題錯誤(如Ⅲ),則含有該命題的選擇項就可以直接排除掉。
六、六個技巧
熟練掌握一些計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計算速度,節約更多的時間。下面總結了六個常用的計算技巧,望大家能合理運用。 正確理解與深刻領會以上六條口訣,可以大大的縮短資料分析的複習時間,如果能熟練運用到考試中去,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