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貓鬍子103240101
-
2 # 亦詩詩
曾經對父母的一些做法不理解,如今自己當了母親就能理解了。
先了解一下我的父母。父親大學畢業後分配在某市,母親生活在另一個城市,父母是透過別人介紹認識的。所謂“有緣千里一線牽”說的就是我父母的姻緣吧。兩人千里傳書定真情,幸福牽手走進婚姻的殿堂並開始漫長的兩地分居生活。
我在家排行第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在重男輕女特別嚴重的閩南地區,很多當父母的都想生個兒子,如果第一胎是女兒,畢竟初為父母,應該說還是能接受的。如果第二胎還是女兒,那麼這個女兒的到來帶給父母的肯定是失望。由於父親在另一個城市工作,母親要上班,所以,家務活就落在我身上,母親幾次讓我放棄上學,是老師的堅持與幫助,我才得以完成學業。
曾經很不理解,為什麼不是讓姐姐或者弟弟放棄學業,卻選擇我。長大了就知道,每個人的手指頭都不一樣長,父母的愛肯定也會有所偏差。我不是長女也不是小弟,居中的女兒普遍更吃苦。
參加工作以後,我開始理解父母。每天工作回來都很累了,還要一個人操持家務,照顧幾個孩子,母親的辛苦不言而喻,讓我輟學在家幫母親分憂,為母親減輕負擔也是應該的。
同時也更加感謝父母。因為從小就會做飯燒菜,動手能力特別強,單位的工作很快就得心應手,如魚得水,而且經常得到別人的表揚,心情自然大好。工作有了,婚姻美滿,女兒順利降臨,一切都是那麼順風順水,讓同齡人羨慕不已。不是從小吃苦耐勞的原因,可能後來的一切沒有那麼順利。
所以,當你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而對父母不理解甚至抱怨父母時,請換位思考一下,父母容易嗎?他們是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們是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好,過得幸福,過得跟別人一樣無憂無慮。可是,有時候,現實很殘酷,它無法讓父母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顧此失彼。
理解父母吧,抽空跟父母談談心。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空留遺憾。
-
3 # 天佑貝拉
謝!我們這些六零後大多家庭的父母都是重男輕女的,我家三女一男~不用說父母一定是隻注重男孩的。父母上班家裡的大事小事都是姐姐放學去做,我五歲就做簡單的家務,我哥哥的任務就是享用父母給他獨自買的好吃的。我小時候就是父母的出氣筒~因為他們生我是期盼男孩所以很嫌棄。這樣的家庭狀況我們姐妹都拼了命的學習希望早點離開家擺脫這種壓抑的生活,姐妹三人結婚父母分文沒給~我們都是窮搜搜的空手嫁的人,但我們經過自己的奮鬥都過上了好日子。為什麼不記恨父母是我覺得父母的陳舊觀念是社會的傳統造成的,雖然內心深處會有些難言的痛但那個年代出生的我們也會有那個年代帶給我們的影響所以也能坦然理解和麵對。父母的晚年全靠我們姐幾個盡心盡力的照顧,姐姐在醫院工作父母雖然有醫保但其它費用姐姐全部包攬,吃的喝的我是一週一送。那個年代的人舊思想根深蒂固,雖然父母也感受到了重男輕女是極其錯誤的但他們依然眼裡只有兒子。作為女兒只要完成自己肩負的責任其它都是浮雲,姐幾個聚在一起的時候也常常訴苦父母對女兒的漠視但沒辦法那是父母不是別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烙印,看似心靈受到了傷害但也讓人學會了在逆境中怎樣成長~這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曾經有那麼一點怨氣但依然感謝父母~因為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源於父母首先給了我生命!再謝父母!
-
4 # 溪谷幽蘭71016950
理解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但是父母的一些做法不太理解,如我孩子小時是父母幫忙帶到上幼兒園比我婆婆強多了(我至今感謝他們),但是他們也是比較重男輕女,我的弟弟一直不生育所以父母到老都沒有孫子或孫女,父親的眼裡侄子的兒子比我的兒子重要(那是姓他家的姓),我兒子結婚時我母親痴呆沒有自理能力,我給了父親兩千元算是給我兒子的婚禮份子錢。父親臨走前幾個月將他的存款管得死死的說要留給兒子,由於母親痴呆的教訓到時存款根本取不出來,我就和父親商量你的所有錢我替你保管待你百年後都交給你兒子,父母一直擔心弟弟的將來,我也不會虧待弟弟(但是弟弟常年在外工作家裡大小事都是我做主和操辦),父親前幾年和弟弟們還有他的侄子們說過等他百年後骨灰要埋在老家(葉落歸根),可是他沒有和我正式說過此事,也就是沒有正式和我交代過他的身後事,所以他這次的突然離開搞得我很是被動,喪事辦完後(花了好幾萬)到現在還沒有入土,照我的意思埋在北京以便今後祭拜方便,可是他過去給他的兒子和侄子都留過要回老家的意願,我歷來孝順他,他的意願不好違抗,只是希望他的那幾個侄子儘快的將墓穴修好(我們出錢),讓老爸早日入土為安,做兒女的只能盡到這最後的力量了。
-
5 # 理得心安
以前有個段子,大意是說:小男孩5歲時覺得父親真偉大,啥都懂啥都不怕;到10歲時覺得父親了不起啥都會啥都難不住;到18歲時覺得父親也經常出錯;到28歲覺得父親還行就是太嘮叨;到38歲覺得父親其實錯的也挺多,但也挺不容易的;到48歲覺得父親還是對的地方多,以前覺得父親錯的地方是自己認識的淺;到6、70歲時覺得越來越能理解父親了,但父親已經走了。
這個段子,從親情、自然規律角度去理解,是一個男孩對父母情感的成長、成熟過程。
其中,他對父母的信任到懷疑、從懷疑到理解、從理解到感恩,客觀上並非父母全對,而是其理解能力、對世界的觀察能力、自己接觸到現實的感知能力在不斷變化,他越來越“變成”他父母的結果。
所以,對父母的理解永遠是相對的,即使父母離去也不會存在一個永遠停止的終點。
對父母的理解,或者達不到完全客觀的程度,或者不能與內心情感完全同步,或者與外在世界的需求不能匹配,這是與父母的情感因素始終存在且變化且難以個人掌控的結果。
其實,對父母不需要100%的理解,知道他們的本意是對你好就可以了。
當那種無條件無原則的好會阻礙客觀上你的實際需要時,保持自己的判斷,走自己的路,並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始終保留對父母的敬愛、有條件時盡力盡心去孝敬他們,就是最好的。
-
6 # 碧波盪漾6101696516
父母親之前沒有經濟條件讀書,沒有什麼文化。但父親老實憨厚,勤勞樸實,勤勤懇懇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心力勞力;對母親的包容、遷就、愛護,處處忍讓。
母親比較霸道,脾氣大點,知道父親老實,好欺負,父親就是關心她,她都不懂得,還要說他,父親有時候被氣得就回說她。
小的時侯不大懂分清是非,在我的模糊意識裡,我還以為是父親不疼愛母親,之前我還總以為是父親不好。
其實長大了才知道是非真相,才知道並非父親不好,而是母親以前的脾氣太大,每天雞大不寧,爭吵不休,甚至是扔東西發洩。根本不懂得人家關心她,是為她好,她也要爭吵。不懂得丈夫對她的關愛、對她的包容、遷就,總是無理取鬧,好像每天都要吵吵嚷嚷心裡才能舒坦一樣。
到長大了慢慢懂事了,懂是非了,才知道父親心裡有多苦!
特別是去年我爸走了,我媽不會走路了,我獨自在身邊照料她的這一年多來,她根本不知好歹,平時老愛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動不動就發脾氣、拿我們撒氣,凡事愛倒打一耙,把我們的好心好意當成驢肝肺,反正就是跟她道理講不通,無法溝通。儘管受氣受委曲受累,還是堅持著。
現在一回想起父親跟母親的這幾十年,是怎麼過來的,真是難以言喻。
我為我爸感到難過、傷心,我之前還誤會我爸對我媽不好。這一年多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後,我理解我爸的心酸、無奈,這也正是我的經歷。我爸走後,我媽不明理,我特別心痛、心寒,想念他,特別無助,每當一想起,我就傷心淚流。
我媽沒有文化知識,這也是以前家庭經濟困難,外公早逝,她是大姐,底下有二個弟弟,要幫忙外婆養家餬口,要幫忙帶兩個弟弟,不得不掇學出來賺錢幫忙家裡。
如果能夠讀書,多一些文化知識,知書達理,也就不會這樣子不懂道理,難以溝通。如果之前家境好些,也不致以過得如此落魄。
所以我深知我的母親之前的艱難困苦,我盡孝心、憑本心對待她,真心疼惜她,為她分擔家裡的負擔,家務事,心甘情願付出,不計較。
我認為為人子女本就該這樣做,何況她之前所受過的苦我深有體會,我怎會忍心讓她年老無依靠,一日無三餐?怎會讓她行動不方便、父親離去沒有人陪在她身邊照顧她呢?
我理解母親,為她盡心盡力,真正疼惜她,因為母女連心,不忍心讓她無依無靠,孤獨終老。
可是我的一片苦心唯有蒼天可見,唯有蒼天理解。因為她根本不懂?因為她分不清誰是誰非?因為我媽、我姐、姐夫跟我的想法、做法完全不同,背道而馳,所以我的一片孝心孝行也只能夠蒼天理解!
-
7 # 深冬雪潤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錯,試試回答一下。
作為我自己,對我父親的理解就是,膽小怕事,一輩子為病人付出(父親是醫生),對工作的熱愛大於家庭,對自己的身體不關心,也不太在乎,以至於自己身為醫生,到了五十多歲,身體就很差,我覺得父親就是那種工作狂。但是對我母親確實是一輩子很好,工資全交,如果兩個弟弟氣到我媽,我父親絕不手軟,打的慘烈。
我媽媽文化不高,但是很能吃苦,家務活很好,但是脾氣急,常常發脾氣,我們的學習好就是被母親嚇出來的,動不動恐嚇我們,哪個不學習就把哪個送到山溝裡,或者送到鍊鋼廠,還親自領著我和大弟參觀了鍊鋼廠,環境令人(女孩子)恐怖,我大弟到時蠻感興趣,我拼命學習,學習,學習,一直學到了碩士,大弟也被打罵著學到了大專,小弟學到了博士,我現在發現,雖然父親是高知,媽媽是初小文化(相當於六年級畢業),但我媽對我們的學習就是很嚴格,也沒什麼辦法,就是打罵,作業不好撕了重做,成績不好,不給吃飯,還要幹很多家務活,我媽一天上完班,就是收拾我們,我是女孩,嚇一下,就發奮學習,記得初三以後我就一般學習時間每天達到八個小時,都是十二點才睡覺,我媽特地給我買了一個檯燈,讓我在家裡過道學習。還給我在十一點加餐,給我做蛋炒飯,我簡直那時是幸福到要死。我大弟每次都是堅持到十點,沒得吃,就起來央求我,我把半碗給他,後來被我媽看到,把他打了一頓,他就還是不學,,,
我家老三,也是膽小,加之腦子好使,刻苦加聰敏,可想而知,簡直是我父母的驕傲,每次年級都前五,年級1600多人,他得到的好吃的是最多的,我也可以,但是老二就慘,皮的很,膽子還大,常常捱揍,後來我媽有一天對我說,不懂教育的家長就是不行,老二那時性格硬,應該來軟的,,,我當時覺得我媽就是在反思,所以對下一代開始實行懷柔政策,只要我們吼孩子,一般是拉過去,開始給做思想工作。。。。
以前很不理解我父親的對工作的熱愛,覺得他無趣,就是病人病人,現在成年了,覺得父親的敬業留到了我們的血液中,我們三人很敬業。
以前很不理解母親的打罵,甚至恨她,但是現在理解了,一個文化不高的母親,她怕她的孩子沒文化受氣,自卑,受氣,又不懂教育,只能打罵恐嚇了,,
但是他們二老都走了,一個2011年走的,一個2016年走的,我們都是七零後,現在是社會的中流砥柱,現在很理解父母,每每想到這裡,眼淚流淌,想起父母,想起他們的做法,全都理解了。
回覆列表
我是在家境貧窮困難的條件下長大成人,自立家業。從小就深知父母的艱辛,立志要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但是仍然不是能完全理解自已的父母。不是不願意,而是不到身臨其境,是永遠理解不完的,自己作了父母才一樁樁一件件地逐步理解父母的從前,要完全理解父母親,得真心實意去用一輩子才會讀懂父母對自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