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妹兒說
-
2 # 大山校長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想必大家都熟能詳。歷史上的孟母,為教育孩子3次易址,用斷機杼來教育孟子,成就一代偉大的思想家。美國新當選的侯任眾議院議長博納,我們知道眾議院長的權力是美國權力最大之一的人物。他就是從窮苦家庭走出來的政壇精英。博納11個兄弟姐妹,由於家庭貧困六年才讀完大學。他被選舉為共和黨眾院領袖後,面對同僚,聲音顫抖,強忍淚水。
記得十年前,有一則新聞“大款夫婦為教育孩子裝窮17年”,這一訊息引起了中國教育的普遍關注。重慶夫婦為教育孩子隱瞞自己背景17年。從小學到高中,女兒只知道爸爸是賣學習小資料的“窮爸爸”。爸媽從小對她管理嚴格。從六歲起讓女兒去小巷子裡賣報紙。很少給她買新衣服。父母常給她講的故事就是“賣房救子”的故事。後來在女兒考上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學經濟系的時候。父母間的一次無意爭吵她聽到了,此事才得以曝光。
可見貧窮是一種教育資源。而且是一種天然優質的教育資源。上面就是一例非常好的利用窮資源教育完成夢想的典型案例。
話反過來講,俗語說“窮家好過,富路難行”。像歷史上的劉備的兒子劉禪,家業不但被其敗光,還落下了“樂不思蜀″的成語。隋煬帝的父親留給他的基業後也被瘋狂濫建的隋煬帝敗壞怠盡。當今社會中,這樣的例子更比比皆是。
因此,我們認為“窮是一種教育資源″,窮則思變,更高層次的是富人教育。如何“闖過三代″?這更是教育的藝術,也是眾多富人面臨的教育難題。
-
3 # 度言秀119671231
我覺得貧窮與富裕只是物質上享受上的區分,以教育並無多大的關係,貧與富都可以教育出好的或不好的孩子。教育的關健只是方式與方法。
貧窮是一種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一級的教育資源,在同是正確的教育方法上這是對的,最起碼富裕比貧窮在教育的物質和享受的基礎上,更有為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優勢,關健只是方式與方法。教育方法對是更好的,教育方法不對則就是更差的,二者只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回覆列表
類比不太恰當,但清晰明瞭,好比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標榜素質教育的多,實際多數人受到的都是應試教育,究竟哪個好?應試出分,素質出才,前提考慮你所處的國內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