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乙丙丁戊
-
2 # 鄧海春
據《史記· 殷本紀》記載,“大冣樂戲於沙丘 ,(紂)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無獨有偶,在《 韓非子·說林》和《語衡·語增》中,也提到了商紂王“酒池肉林”、“長夜之飲”的事蹟,人們多以此為教條,斥責一些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行徑。
雖然有諸多古籍對紂王此舉進行了批判,諸如《漢書· 張騫傳》、《晉書·江統傳》之流,但後人還是理智地對他是否真地做出了這種事保持著懷疑態度——可惜,天不佑紂王,竟然讓考古學家把證據都給挖了出來。
1999年,在今河南省偃師商城內,人們發現了大規模的石砌水池遺蹟,這就是《史記》等諸多古籍中所記載的商代帝王池苑。這水池長達130米,寬約20米,深約1.5米左右。在古代,偃師一直是大城,附近有諸多水井,人們可就近取用,這池子自然不是用來提供水源,而是供人玩樂的。如此說來,這商紂王還真就是一個生活糜爛、胡作非為、無恥下流的胚子,也難怪頂不住周武王的大軍了。
《孟子·離婁上》有云:“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
“吃瓜群眾”歷來有個誤區,即一個人打垮壞的、邪惡的,那他就是好的、正義的,而少有人能夠冷靜的思考:其實敵人的敵人,不見得就是你的朋友。換言之,商紂王的確荒淫無道,自毀家國,但武王出兵的動機、目的,也決非武王集團所標榜的替天行道那麼簡單。現在,我們來看看武王方面,從這一場堪稱浩大的、意義空前的“革命”中,能夠得到些什麼。
武王伐紂發生在公元前1057年,對中國歷史而言,的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史學家一度將其稱為“武王革命”,對武王舉措持褒揚態度。
無論雙方的動機、目的何在,戰爭總是會給人們帶來痛苦、離散,但戰爭貫穿著中國歷史,甚至於世界歷史,原因只在於“利益”二字。馬克思說過,戰爭自從有私有財產和階級以來就開始了——其實還應該再往前推一點,自人類出現,人們便已經和其它的動物爭奪生存資源,而發展到武王伐紂,不過是戰爭的物件由異類變成了同類。
“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疆抱其樂器而奔周”,周武王終於覺得機不可失,號召諸侯,宣告“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王召周公旦曰:‘嗚呼!商其鹹辜,維日望謀建功,謀言多信,今其如何?’周公曰:‘時至矣,乃興旺循故’。”
所以,武王伐紂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般是興“正義之師”,它不過是一次政治上的博弈和經濟上的殘酷掠奪,所謂“正義”,不過是借紂王暴虐之東風而已。
-
3 # 欲雲談史論今
武王伐紂,也可以從另一角度來看。
周武王在孟津之盟時,天下諸侯號稱赴會的多達800位。可是周武王伐紂之時,卻只帶上了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羌(古民族,活動於今甘肅、青海、四川、陝西一帶)、髳(音毛,古國名,地望說法不一)、微(古國名,地望說法不一)、盧(古國名,約在今湖北宜城西南)、彭(古國名,地望說法不一)、濮(古國名,在今湖北鄖縣和河南鄧縣之間)等八部族——為什麼周武王不把孟津之盟的八百諸侯全帶上?是因為周人實力遠超商王室了嗎?
《史記》記載,周武王伐商之時,周國兵力加上八個盟國的總兵力,不超過五萬人馬。而商王國一方按《史記》記載,兵力多達七十萬。有學者認為,在商王室派出大批遠赴山東平東夷人之亂後,商王國慘勝而損失慘重,因此商王室不可能再組織起來這麼大規模的兵力。但是,牧野之戰時,商人兵力遠勝周武王所帶兵力是無疑的。
既然如此,周武王憑什麼放棄了八百盟友而只帶八位盟友參與伐紂呢?
憑藉手中這麼區區幾萬人馬,姬發就敢大搖大擺地與十倍於己的商王室大軍正面決鬥,當然不是魯莽的“蚍蜉撼大樹”,他是有了必勝的“殺手鐧”!
《呂氏春秋•季冬紀•誠廉》:“武王即位,觀周德,則王使叔旦就膠鬲於次四內,而與之盟曰: ‘加富三等,就官一列。’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內,皆以一歸。又使保召公就微子開於共頭之下,而與之盟曰:‘世為長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諸。’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共頭之下,皆以一歸。”
連膠鬲和微子開這樣的高層都已經被周人成功收買,商紂王臨時召集的這七十萬軍隊,又怎麼可能對他忠心!更何況,周人的“土地革命”——藉田制早就聲名遠揚,讓商人中下層都“身在曹營心在漢”,哪還能真心為商紂王賣命!在膠鬲等商朝高官們的串聯鼓動下,商人底層也大多放棄了抵抗。
弱小的周人敢於與七十萬商朝大軍展開正面對決,就是事先已知道“臥底”在商國已經佈置完成,商軍大部必將譁變,才敢於這麼放肆地去“飛蛾撲火”。所以,姬發在開戰前還特別強調戰場紀律:“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大意:嚴禁殺降,要利用他們助我西土。《尚書·牧誓》)投降過來的俘虜都是周人盟軍,當然不能殺!
其次,此次伐紂周人的目的已不單單是復仇,也不單單是解救天下人,而是還有爭鼎天下的野心。
既然有了野心,在選擇盟友時就更得小心翼翼。
對於天下諸侯來說,大多數都是在商人統治下生活了幾百年,深受商人政治觀念和宗教神權思想影響,多年來已被深度洗腦。商湯給後人留下的“網開三面”仁德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並不是所有商王都像商紂王那麼殘暴,早期與中期的許多商王,都還能夠善待天下民眾。這是在歷史上,商人能實現“五盛五衰”的政治基礎。而且,強大商王朝的存在,也確實讓天下各諸侯方國長期免遭各方戎狄異族的侵擾。周人自己,就是因為遭受戎狄的欺壓,抵擋不住,而不得不投靠商人。回想商王朝數百年來的功績,加上商人強大的宗教思想洗腦功力,天下諸侯並不是都反對商人的合法統治。即便是周人自己,在評價商朝歷代帝王時,也說除商紂王外,都是“成王畏相,惟御事,厥棐有恭”,更別說天下其他諸侯方國了。
但是,能夠確定的是,大多數諸侯方國都對商紂王的殘暴統治極其不滿。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號稱“反盡貪官汙吏”,卻不反“趙官家”;參與孟津之會的八百多諸侯,每個人都“反紂”,卻不一定都“反商”。如果說有些諸侯方國是想“革命”,那麼另外一些諸侯方國其實只不過是想“改良”。也許參與孟津之會的大多數諸侯國,僅僅是想換個“帶頭大哥”,根本就沒想過要徹底推翻商王朝統治。
而對於周人,延綿三代的血海深仇,讓他們早早地就確立了徹底改朝換代的革命目標。
所以,孟津之會時,很多諸侯國的政治目標僅僅是“改良”,周人的目標卻是徹底“革命”。這讓周人與其他諸多諸侯方國在目標上已存在巨大的差異。各方勢力的鬥爭目標存在根本性差異,這是周人在首次東征時,不敢大規模聯合天下諸侯方國的首要原因。
其次,天下諸侯方國,彼此佔據不同勢力範圍,實力足以與周國比肩、甚至強大過周國的不在少數。即便是大家都同意推翻商王朝,又憑什麼讓周人來作老大?梁山原寨主白衣秀士王倫,被新入夥的晁蓋協同林沖火併,就是因為實力不如人。周人不是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的白衣秀士王倫,但卻也不能公然引狼入室。“商失其鹿,天下逐之”。但天下,可不是誰動手早,就可穩操勝卷。動手早,最多是能佔據先機;可“先機”,卻不意味著必定勝利。誰能笑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勝者。
姬發熟知歷史,對於那些善於背後施放冷箭的“黃雀”們,也是不得不防!
如果只是周人和一干小弟聯手倒商,實力上確實過於脆弱。萬一商人臨陣反悔,不兌現倒戈承諾,周國及其盟軍就會被強大的商王朝大軍當場碾壓成齏粉!為增強實力,能夠叫上更多盟友,一齊參與倒紂之役,當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把其他諸侯國都叫上,在攻入朝歌之後,會不會對推翻商王朝達成一致?即便是大家都同意推翻商王朝,天下諸侯會不會都認可週人做新的“帶頭大哥”?
以上,就是周武王伐紂過程中種種異常的真相。
回覆列表
武王伐紂我覺得是一個新興強國周國要取代老牌大國商朝,成為中央王朝的一場戰爭,我們以前民間或傳統認為武王伐紂是一場正義戰勝邪惡的一場戰爭,總是認為商紂王殘暴不仁,荒淫無道,殺害忠臣,殘暴對待人民,周武王為了解救受苦受難的百姓才決定推翻商朝的,其實商朝在武丁盛世以後商朝就開始走向衰敗,國力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後來的幾位商王毫無作為,慫恿統治階級壓迫人民,導致階級矛盾衝突,統治層更加離心離德,人心渙散,隨著國勢日衰,周邊原本臣服於商的方國開始不在服從於商,獨立傾向日趨嚴重,其中也包括後來的周朝,到了商紂王時期問題更加的嚴重,商紂王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不斷的發動戰爭,企圖用武力的方式來迫使其臣服,特別是對東夷的戰爭更是曠日持久,對內部離心離德,人心渙散的情況採取鎮壓的方式,這樣商紂王更加的不得人心,而周朝卻不斷的開始壯大,在經歷了周文王,周武王的統治下週朝更加的強大,更有了取代商朝的野心,商紂王眼看著周朝的強大卻也無可奈何。大約在前1046年,周軍朝趁商朝東征東夷的戰爭中,聯合西部幾十個國家,對商朝發動突然襲擊既牧野之戰,商紂王只得武裝征服過的奴隸和囚犯,這些人在戰爭中也紛紛倒戈,投向周軍,商軍大敗,商紂王被逼的只得火燒露臺,自殺身亡,周朝最終還是取代了商朝對中原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