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腳成都
-
2 # 馬維
不是啊。這是因為:
首先,名著一般都擁有廣泛的讀者。它們不是隻風行一兩年,而是經久不衰的暢銷書。有人作過估計,三千年來,荷馬史詩《伊里亞特》至少擁有兩千五百萬讀者。當然,由於各種條件的制約,名著問世後未必馬上就能在它所處的那個時代就成為暢銷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肯定能擁有越來越多的讀者。
其次,名著也不是寫給專業人員看的專門性著作,而是大家都可能感興趣,並能閱讀下去的書。而且,名著不容易過時。許多早期的暢銷書恐怕你連書名也記不起了,也不會再有興趣讀它們。而相比較於一般暢銷書,名著更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就是說,不同時代、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們讀它,都能有所收穫,這是名著的又一大特點。還有,名著往往能令人百讀不厭。這也就是為什麼,理解能力不同、對事物持不同見解的人,都愛讀名著。比如孩子,可以饒有趣味地閱讀《格列佛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雖然他們未必能完全領會這兩部作品的深意,但卻照樣讀得很開心;而一個閱歷豐富的老年人,也同樣可以很愉快地讀完這兩本數百年前的作品,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此外,很多名著還能幫助人解決人生問題。讀書多了,你就會發現,生而為人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生而為人。世上有一些真正奧秘的東西,那是以目前人類的知識和思維侷限無法解決的。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生的苦惱,但是這樣就會永遠不快活,怎麼辦呢?讀名著是一個有效的疏解辦法。都了名著,你會發現,那些真正有才智的人,大多會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很多東西不懂。而認識到這一點,並不讓他們顯得淺薄,反而是表明了他們有智慧、有自知之明。
而人貴有自知之明,有了這一點,人生的很多苦惱和問題,就都可以化為無形了。
世界名著不是偽概念。 時常在書店裡遇到,但不少書做的品相極差,簡直給人糟蹋了世界名著之感。有朋友問,為何要讀世界名著,那是因為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文化滋養。世界名著多為經典作品,這類作品常常是從其所處的時代冒出來,以驚人的內容超越時代,成為劃時代的作品。如《莎士比亞全集》《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月亮與六便士》《老人與海》《戰爭與和平》等等,它們常常是描寫人類的基本情感、倫理入手,或以史詩的方式出現,或以歷史敘述出現,不管是哪種方式,作品所關注的是與人類生存、生活息息相關。世界名著不僅是跨越時空出現,如唐朝李白、杜甫的作品,如《紅樓夢》《金瓶梅》等作品就具有這樣的品質。它們也能超越國界,成為普通大眾的愛物。如果僅僅滿足於本地區的讀者的喜愛,而無法滿足更多的讀者的需求,這是因為作品還欠缺成為世界名著的品質。國內的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雖然數量不少,但能成為世界名著的作品卻是寥寥無幾。同樣,世界名著是需要時間予以檢驗,我們讀過數量眾多的世界名著就不難發現,它們並非是寫給當下,而是寫給未來的讀者。如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是這樣的經典,再過多少年,它們都不會過時。容易過時的作品絕不可能是經典作品,更不要說成為世界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