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成

    最初,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

    天,就像個大鍋蓋一樣,蓋在了地上。

    後來,哥倫布航海證實了地球是圓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星星都是掛在天上繞著地球轉動的。

    再後來,知道了太陽才是中心,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

    然後,,,太陽系、銀河系,200億光年之外的未知廣袤星空……

    視線,永遠望不到盡頭……

    世界觀,隨著認識水平的變動而變動,而人的活動,也隨著觀念的轉變而轉變。

    觀念,是用來指導實踐的,脫離了實踐,一切,也都只是冥想了。

    看似空洞,但世界觀卻也應該是屬於一種基本觀念了,或者換種說法,叫本能。

    每一個人,都在意識當中建立了一套思維體系,其中,包括世界觀。

    聽說,連清華大學的保安,都擁有著哲學的思辨能力,

    總是在問:你是誰?你從哪兒來?你幹嘛去?

    所謂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並不用強制性地將一些思想與認知分門別類地劃分,其主旨,只是在於,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我們對世界的思考。

    世界觀,是人對於個體所處環境和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看法與觀點,思考的主要問題,是人與世界的關係。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潛意識裡思考這個問題:我是在哪兒?

    環境、人為社會、自然世界,周遭的一切一切,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

    一方面透過對周遭環境的認知,開展恰當的實踐活動。

    另一方面,弄明白自己所處何處,也是一種對於空間定位的精神需要。

    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根據所見所知而調整著自己的世界觀,或許只是自己意識不到,但它可能在默默地發揮著作用。

    並不能說,有機會到處看世界的人,他們的世界觀就如何完備,而未見過大千世界的人,就沒有自己的世界觀。世界觀人人都有, 只在於你是否將它提煉出來組成明確的思想觀念,借而影響指導著現實活動。

    不論是世界觀,還是人生觀、價值觀,說到底,都是為了更好地讓自己適應這個環境,對於同一個問題,每一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

    非要區分正確與否,建議參考,其是否是有利於實踐活動的,是否是有益於個人思維體系完善的。

    只要能自成體系,見識多少,又有什麼關係呢?

  • 2 # 夢幻泡錘子

    人們所說的世界觀應該是大家所說的一致,所謂的世界觀都是為了迎合別人,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大部分人說都是對的,其實那不是世界觀,只是大部分人的一種迎合往往而忽略了少數人的真理,什麼是世界觀也沒有人說得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手李健在娛樂圈的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