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杏林之聲01
-
2 # 木桃之以瓊瑤
1.椎間盤退變是根本原因
腰椎間盤在脊柱的運動和負荷中承受巨大的應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鹽遂漸發生退變、纖維環和髓核的含水址逐漸下降,隨核失去彈性,纖維環逐漸出現裂隙。在退變的基礎上、勞損積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間盤發生破裂,髓核、纖維環甚至終板向後突出,嚴重者壓迫神經產生症狀。
2.損傷
積累損傷是椎間盤退變的主要原因。反覆彎腰、扭轉等動作最易引起椎間盤損傷,故本病與職業有一定關係。駕駛員長1期處於坐位和顛策狀態,及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因過度負荷,均易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急性的外傷可以作為椎間盤突出的誘發因素。
3.妊娠
妊娠期間整個韌帶系統處於鬆弛狀態,而腰低部又承受比平時更大的應力,增加了椎間盤突出的風險。
4.遺傳因素
有色人種本病的發病率較低。小於20歲的青少年病人中約32%有陽性家族史。
5.發育異常
腰椎低化、骶椎腰化和關節突不對稱等腰低部先天發育異常,使下腰椎承受異常應力,均會增加椎間盤的損害。
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終板構成,由於椎間盤承受軀幹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及勞動中,易發生勞損。椎間盤僅有少量血液供應,營養主要靠軟骨終板滲透,較為有限,從而極易發生退變。
目前看法比較一致的理論有:
1.機械性壓外壓迫神經根受到突入椎管的髓核的急性機械性壓迫會產生腰腿痛症狀,突出的大小直接影響疼痛的程度。但此理論不能解釋臨床上很多現象。
②炎症反應,突出的替枝作為生物化學和免疫學刺激物引起周圍組織及神經根的炎症反應,可能起引起病人臨床症狀的原因。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分型:
1.膨出型纖維環有部分破裂,但表層完整,此時髓核因壓力向椎管內侷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這一型別非手術治療大多可緩解或治癒。
2.突出型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但後縱韌帶仍然完整。此型常需手術治療。
3.脫出型髓核穿破後縱韌帶,形同菜花狀,但其根部仍然在椎間隙內。需手術治療。
4.遊離型大塊隨核組織穿破纖維環和後縱韌帶,完全突人椎管,與原間盤脫離。需手術治療。
5.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前者指髓核經上下軟骨板的發育性或後天性裂隙突人椎體松質骨內;後者是髓核沿椎體軟骨終板和椎體之間的血管通道向前縱韌帶方向突出,形成椎體前緣的遊離骨塊。這兩型臨床上無神經症狀,無需手術治療。
-
3 # 姚家喜醫生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考慮是平時鍛鍊過少,或者是突然間搬運重物時發生腰部的扭傷等,對於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注意及時進行治療,而且在平時儘量不要用力,嗯,透過治療以後身體會得到恢復,但要注意適當的運動,一般進行身體運動是有利於緩解症狀的。
回覆列表
以下回答摘自《名醫專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唐勇:椎間孔鏡與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有很多。在正常情況下,椎間盤經常受體重的壓迫,加上腰部又經常進行屈曲、後伸等活動,更易造成椎間盤較大的擠壓和暦損,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間盤,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變。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其中,長期伏案工作、坐姿不正確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誘發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反覆彎腰、扭轉都可引起椎間盤損傷。有時候某些動作做得不恰當或者是用力過於猛烈以及負荷過度都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除此以外,搬東西和單手拎重物等與腰部有關的動作同樣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