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去空留
-
2 # 李老才書法歌唱
謝謝邀請!每個人在社會上和國家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擔當國家大任,不可能守在父母身邊,有的可能奔波遠方為養家餬口,有的可能守在雙親身邊!如何行孝是每個人做法不一,但是都可以共同做到一點,就是兒女只要站在父母和大眾認可角度考慮孝道,那麼都是孝順的!孔子認為不讓父母生氣,和顏悅色,人家都是守孝三年自己也應這樣,父母在不遠游,身體髮膚父母給的不得損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這些都是孝,當然有些已經不適應現在時代,對於孝的定義還需另說,特別是孝經裡的一些東西還需甄別分析,不管咋說,孝道必須提倡,古今結合制定出我們新時代的孝經,道德標準,
弘揚正氣,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3 # 跳進生活得餘
《論語》裡,有四次對“孝”的問,孔子做了四次不同的答!主編應該是在說這個吧!
第一次
孟懿子問孝。孟懿子,魯國大夫,三家之一,孟孫氏宗主。他父親死的時候要他拜孔子為師。後來作為弟子向孔子問孝,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孔子的回答是:“無違”,就是不要違逆。這是專門對他說的。因為當時魯國的三家,對“禮”經常僭越,包括禮儀、祭禮都很狂妄。有時候按照魯公之禮,有時候按照天子之禮。孔子在這裡就是再告訴他要稱其位,太簡略怠慢了是不孝,太過分過頭了陷父母於不義也是不孝。所以要恰當,你在什麼位用什麼禮,要稱其位。所以,針對孟懿子就是不要違背禮儀就是孝。換到今天就是:”八榮八恥“!
第二次
孟武伯問孝。這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也是孔子的學生 。孔子對他的回答是:“父母,唯其疾之憂”。因為這個時候孟懿子還健在,所以他對他的兒子孟武伯的回答就不一樣了。意思是告訴他:你先不要想自己能為父母做什麼,你只要做到不要讓父母為你操心就是孝了。但唯有這生病那不是人力所能避免的,其他都不需要做。換到今天就是:”工作不要父母操心,婚姻不要父母操心,在外打拼不誤入歧途不要父母操心,充其量生病感冒啥的需要父母心疼一下子就好。恭喜恭喜,你已經是個大孝子了“!
第三次
子游問孝。子游,姓言名偃,孔門十哲之一。孔子對他的回答是:”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因為子游是吳華人,不遠千里在外遊學,也是很辛苦的。孔子這是在告訴他:狗和馬都能養老哺幼,如果沒有了”敬“,對父母沒有了敬意的人,跟狗和馬有什麼區別呢?說實話,孔子這話真夠重的,要不人家是名師呢!佩服!所以對父母要有敬意。換到今天就是:不要以為給父母點錢就是孝了,要能養,更要能敬,你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你就算每天打個電話向父母問好那也是敬意的表現啊!當然,最好是常回家看看!
第四次
子夏問孝。子夏,姓卜名商,孔門十哲之一。孔子對他的回答是:”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念四聲 zhuan),曾是以為孝乎?“在告訴子夏:最難的是永遠保持和顏悅色。如果有事的時候,要搶著幹不要父母操勞;如果有酒食的時候,先為父母端上來並擺設好,讓父母先吃。你以為滿足下面這兩條就能算是孝了嗎?不對,應該是色難。這裡把最重要的要強調的放到了前面去說,告訴子夏,一直保持和顏悅色才是真的孝,其他的雖要做但沒有臉色重要。換到今天:你一下班回到家裡就因為工作上的屁事愁眉苦臉的,父母能高興的起來嗎?你對父母大吼大叫父母能高興嗎?所以臉色要溫和,這就是子貢總結孔子的風度”溫良恭儉讓“中的”溫“。所以我們要溫和!
好了,看到這裡就應該明白了吧,孔子是在對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家庭背景進行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現代教育當中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所以說兩千年前的孔子他老人家真的是”大教育家“啊!
-
4 # 使用者郭紅旗
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每個人學問修養家境有所差別,故循循善誘開導。有一次孔子出行遊走,他的馬受驚把農田莊稼給踩壞了。老農非常生氣,並扣留馬匹。孔子派一個能說會道弟子前去,他文皺皺與老農客套一番。老農恨不得要痛打他一番,你的馬踩壞莊稼還很有理由,那弟子如實把情況老師匯報。孔子派樊遲去交涉,樊遲三言二句就把事情妥善搞定。老農跟樊遲說,還是你通情達理知農家苦樂。錢是不用賠了,馬你牽回。這叫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所以說對事對人,不能一概而論。真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5 # WILLSON1625027
正如《說文解字》說的,“孝”字是上為“老” 字頭、下為“子”字尾,意思就是“善事父母……子承老也”。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也應該是因材施教的鼻祖了,所以他很善於根據各人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用仁愛的理念來解釋行行孝的相應做法。所以,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學習孔子以及其他先賢,不僅要學習領會其思想精華,更應當學習他們結合實際的思維和教育方式,而不是教條。
在孔子關於孝的解釋和教育中,我特別欣賞他認可他以皋魚的人生而教育弟子的一個故事。正如皋魚所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若忠而不孝尚情有可原的話,那不忠不孝就天理難容了。再別為了自以為高上的事業,就讓雙親老無所依而痛悔一生了。
-
6 # 好玩的國學
感謝邀請!孔子的仁學的核心是孝悌之道。儒家思想認為,孝,是一切人倫的起點,是一切美德的基礎。所以,華人有忠誠出於孝子之門。在論語中,孔子對孝的定義有好多種,對一些弟子的回答都不一樣,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孔子是個好老師,作為老師,孔子非常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針對每個弟子的不同性格,和他們性格上的缺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比如說他的弟子孟武伯,是個貴族子弟,估計是個小刺頭,整天干些壞事,讓父母擔心受怕。這個在孔子看來,肯定是不孝順的。所以,孔子告訴他說,孝順就是行正道、做正義之事,不要讓父母擔心。除了生病是不可避免,其他的就不要做了,免的父母擔心。原文是: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子游問老師什麼叫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道,是說能夠養活父母就行。至於狗和馬,也都能夠飼養;如果沒有尊敬順從的的心理,那麼這兩者之間將用什麼來區別呢? 這就要求子游要用最真誠的方式,對待父母,僅僅贍養是不夠的,而是要用一切真心對待父母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說:“兒子在父母面前總保持愉快的表情和容顏,這是很難的。有事情,年輕人出力效勞,有酒食飯菜,讓年長的人吃,難道這樣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這條和子游問孝是一樣的,強調真誠。
回答完畢!
-
7 # 亦路514
孔子教育最出名的是什麼?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你問的問題就是因材施教。
很多問題,核心只有一個,但根據不同人,做出不同的解釋,能讓他理解的解釋,這就是孔子高明之處。
你用在人際車場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表達是一個意思,只是按照每個人不同的習慣,讓他有深刻的理解。
-
8 # 陳廣逵
《論語·為政篇》的五、六、七、八四章記錄的都是弟子問“孝”。這個加引號的“孝” 字,是動詞,意思是“什麼是孝”“怎樣做到孝”。
孔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針對不同弟子的同一個問題,回答不同,或者說是大同小異。
這裡先記錄的是孟懿子問“孝”。
孟懿子是孟僖子的兒子,孟僖子臨死前囑咐手下人,讓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拜孔子為師。 當孟懿子問“孝”時,孔子回答為“無違”,就是“不要違背”。孔子在隨後與另一個弟子樊遲交待了“無違”的含義:“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問孝時其父已經沒了,這個“無違”顯然更大的意義是“無改於父之道”,就是不違背其父生前之道。懿子的父親孟僖子還是守君臣之道的。
《論語》裡記錄的第二個問“孝”者是孟武伯。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推算孟懿子大致出生在魯昭公十二年,卒於魯哀公十四年,享年四十七歲左右。不知孟武伯什麼時候成為孔子的學生的。孔子回答孟武伯的是“父母唯其疾之憂”,意思是“讓父母只用為自己的疾病擔心”。對子女來講,“孝”所針對的物件是父母,衣食住的問題解決了,又敬而“無違”,父母怡養天年沒有什麼可憂慮的了,特別像孟武伯這樣的家境,晨昏問候盡孝道不是問題,而只是對父母的疾病無可奈何——古時科學不發達,疾病很難醫治——讓父母除了疾病什麼都不要惦念就算盡到了孝。
孔子回答子游問“孝”強調的是“敬”,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這番話的意思是:“現在說的孝,就是能養活父母。擴大到對狗對馬,都能養活;沒有恭敬,用什麼區別這二者呢!” 與回答孟懿子和孟武伯父子不同,孔子對弟子的問題回答得很明確,強調了“為孝必敬”。沒有孝心,僅僅是無可奈何地盡責任,那所謂的贍養就與飼養家禽牲畜沒有什麼區別了。孝父母不僅僅是“贍養”,重要的是有恭敬的態度——問候起居,陪侍父母。孔子用養犬馬來比較對父母的態度,分析是否做到了孝,說得很尖銳,意在澄清為“孝”的本質。
孔子回答子夏問“孝”,強調“色難”,即“和顏悅色難” 。這個回答應該有了針對性,把孝道擴充套件到後生對先生的態度上:“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言外之意就是對尊長不敬就不算孝。 顯然“先生”“弟子”,包含了師生關係,這就是孝道的擴大。“敬師長”已經等同於“敬父母”。孔子認為“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這些行為還不夠,要緊的是“色”——“和顏悅色”。 孔子對孝的闡釋“無違”“敬”“事父母,能竭其力”“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整個思想是一致的。
-
9 # 建勇43626136
夫子的回答是針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法,來對治他的不足,點出的問題都是他孝道有虧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的某一方面,委婉的提出了批評。作為形而上的本體--仁,是寂然不動的,所有的回答都是運用,不能捨本逐末。體解本體,事孝方通達無礙。
回覆列表
阿彌陀佛!這問題不錯。只所以稱孔子為聖人,就因他知人達道。就像一年四季,每季穿衣生活變化是不同的,為了適應四季的變化,我們也要應季而變。對教化世人也同樣,每個人根性大不相同,要根據其特性而施教,方能施教而化其性。古代聖賢們很注重因材施教。所以我們稱其良師聖人也!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