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思維方式是自我攻擊,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厭棄,自罪自責。從而扼殺自己的慾望,失去活力和求生欲。覺得人生無意義,活著沒意思,日子不值得過,活力喪失。
針對這種思維模式,宜有意識的加以尊重和肯定,多鼓勵稱讚,少批判抱怨。讓孩子逐漸建立自尊自信,覺得自己有資格活在世上,覺得自己活著是有價值的。一時的不順和坎坷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有ta獨一無二的價值和尊嚴,只要能好好活著,就是在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
“我就是一坨屎!”
“我還是死了算了!”
“與其生不如死的痛苦活著,不如不活!”
“我真是毫無用處,天生廢物!”
“這麼活下去肯定也是老無所依,我還不如現在死了,至少能留著美好的樣子,永遠18歲!”
“……”
諸如此類的思維充滿了ta的頭腦,所以切不可再讓ta聽到類似的話,以產生共振。
從做一件小事開始,慢慢建立自信,獲得價值感,讓慾望產生,而不是壓抑慾望,體驗到生的快樂和意義,才有活下去的動力。
殺人不如誅心。抑鬱者是被誅了心的人。
哀莫大於心死。
摧毀一個人很容易,重新建立很難。
但是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嗎?
願天下再也沒有無謂的自我折磨。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
2、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則。
抑鬱者是超我極強,本我被沉重壓抑,自我選擇與超我同歸於盡。
超我也就是父母的耳提面命,社會的要求和評價等等,耳濡目染內化成一套自我評判的體系。
超我過於強大的人,會讓自己無所適從。
這種人極度敏感,善良,不願攻擊別人,只好攻擊自己。
因此,不妨鼓勵ta,自私一點,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公正一點。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抑鬱症的思維方式是自我攻擊,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厭棄,自罪自責。從而扼殺自己的慾望,失去活力和求生欲。覺得人生無意義,活著沒意思,日子不值得過,活力喪失。
針對這種思維模式,宜有意識的加以尊重和肯定,多鼓勵稱讚,少批判抱怨。讓孩子逐漸建立自尊自信,覺得自己有資格活在世上,覺得自己活著是有價值的。一時的不順和坎坷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有ta獨一無二的價值和尊嚴,只要能好好活著,就是在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
“我就是一坨屎!”
“我還是死了算了!”
“與其生不如死的痛苦活著,不如不活!”
“我真是毫無用處,天生廢物!”
“這麼活下去肯定也是老無所依,我還不如現在死了,至少能留著美好的樣子,永遠18歲!”
“……”
諸如此類的思維充滿了ta的頭腦,所以切不可再讓ta聽到類似的話,以產生共振。
從做一件小事開始,慢慢建立自信,獲得價值感,讓慾望產生,而不是壓抑慾望,體驗到生的快樂和意義,才有活下去的動力。
殺人不如誅心。抑鬱者是被誅了心的人。
哀莫大於心死。
摧毀一個人很容易,重新建立很難。
但是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嗎?
願天下再也沒有無謂的自我折磨。
弗洛伊德將人格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低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的。遵循快樂原則。
2、自我: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其作用是調節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則。
抑鬱者是超我極強,本我被沉重壓抑,自我選擇與超我同歸於盡。
超我也就是父母的耳提面命,社會的要求和評價等等,耳濡目染內化成一套自我評判的體系。
超我過於強大的人,會讓自己無所適從。
這種人極度敏感,善良,不願攻擊別人,只好攻擊自己。
因此,不妨鼓勵ta,自私一點,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公正一點。
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