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糧食飽中之保

    這個問題是當今市場的一個操作手段,促銷目的!0.99元的東西,實值五六毛錢,如按實價,擔心顧客對物品的懷疑。賣0.99元比直接賣一元更易讓顧客接受。什麼1.66元,1.68元18.66元,等等,這些都是不合物品實價的標註。只要你的需要,管它價格多少,該買就買吧!

  • 2 # 樹下酒仙

    商家是“狐狸”,消費者是“雛雞”;狐理挖空心思想吃雛雞,時不時撒點穀子;雛雞去覓食,久而久之雛雞進了狐狸設計的圈套;為了貪一點蠅頭小利,搗空了口袋;養肥了狐狸。

    商家利用消費者的貪小利的心情,故意把1元的商品標0.99元;把5元的商品標“買一贈一”,其實這裡面有許多貓膩;這是商品本身就不值這個價,他早把成本利潤點數算在商品中;買的多賺得多,時不時打一個“魚目混珠”的把戲;欺騙消費者。比如:一個商品標二個價,把“VlP會員價”標低;放在顯眼位置,在標一個價放在隱蔽區;讓你購買。大多數消費者不看小票,讓他矇蔽了。

    再狡猾的狐狸也怕狼,狼時不時也去光顧狐狸;狐狸為了長期“霸佔”欺騙雛雞,時不時也分一大塊肉給狼;所以狐狸和狼成了好朋友,可憐的雛雞下的“蛋”自己捨不得吃;都送給了狐狸;但永遠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鬥胃,他們又在合謀“存一百”送一百優惠券;積分兌獎、有獎銷售、還有集體團購……最終狼和狐狸越來越肥,住上了別墅,開著豪車;養著“小三”過著奢靡的生活;可憐的雛雞變成骨瘦如材的“老雞”,過著清平節儉生活;度日如年。

  • 3 # 北京中商智策企業管理

    商家策略:尾數定價適用範圍:低價易耗日用品“密碼”:營造“價廉”錯覺“尾數定價法”其實是適應消費者購買心理的一種取捨。一般來說,給商品一個零頭的數結尾,而非整數價格,會給消費者一個價格低、價格向下的概念,使消費者產生一種“價廉”的錯覺,可以迎合消費者希望實惠、便宜、合算的購買心理。

    例如,一支牙膏售價為1.99元,一袋洗衣粉價格為0.97元,跟2元、1元相比,雖然只相差了1分和3分錢,卻給人一種便宜,不足兩元錢和只要幾毛錢的感受,能夠有效地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從而增加產品的銷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有些APP更新越來越頻繁了?